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 授课单位:人文学院. 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 授课单位:人文学院.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 授课单位:人文学院. 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 授课单位:人文学院."—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 授课单位:人文学院

3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4 第一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

5 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性质、任务和基本内容。 三、教学难点: 明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
一、教学目的: 通过绪论的学习,使学生了解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性质、任务和基本内容,明确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原则和方法,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 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性质、任务和基本内容。 三、教学难点: 明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6 这样的场景你还有印象吗? 它就发生在不久前我们的身上或者身边!

7

8

9

10

11 一、认识大学生活的特点 大学是人生发展的新阶段,“新”的重要表现就是我们面临着一个全新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在这个转折时期,能否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将关系到我们在大学四年的顺利成长。不能适应环境,其它的学习、成才就无从谈起。有人说,大学生活有什么不能适应的?未必。

12 大学生活的特点 1 全新的 学习环境 2 全新的 生活环境 3 全新的 人际关系

13 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合理安排自己的“财政”; 正确处理业余爱好与专业学习的关系; 跨越人际关系的障碍,主动寻求交往机会;
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14 三、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掌握主动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作出科学规划,指导学习 抓好预习; 提高听课效率; 课后复习; 培养自学能力。

15 四、培养优良学风 学风的概念:学风,简言之,是指学习方面的风气,包括学习态度、学习风格和学习方法等内容。
优良的学风是学生成才的重要保证:有利于人才智能的开发;能够创造优良的学习氛围; 优良的学风其基本内容包括:认真求实的学习态度;勤奋刻苦的学习毅力;虚心踏实的学习风格。

16 第二节 肩负历史新使命

17 一、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振兴中华是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具体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迎接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挑战的历史使命; 捍卫先进民族文化的历史责任。

18 二、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成才的意义:培养大批高质量人才是实现现代化的需要;培养大批高质量人才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需要;培养大批高质量人才是与时俱进的需要; 成才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必将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带来巨大变化,对人才规格会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具体包括:当代大学生具有专而博得知识结构;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具有强烈的竞争与合作意识;具有法治意识,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具有灵活的应变能力。

19 三、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随着生活环境和社会角色的改变,大学生要重新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 要想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展示自己,树立自我新的形象,就要适应生活环境与社会角色的变化。 大学生要想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形象,还需要正确认识自己、扬长避短。正确认识自己的大的状况、思想政治状况、认识自己的综合素质状况。 大学生要想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形象,要加强修养,确立自信;要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不过分追求完美。

20 第三节 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

21 一、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这无论对于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还是对于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就会迷失方向。

22 2007年底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提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23 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才能使全国人民有一个共同的精神支柱。

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利益和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当代中国,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也才能把各党派、各团体、各阶层、各民族团结和凝聚起来。

25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维护国家团结统一、鼓舞各族人民奋发进取的精神支撑。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是推动时代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在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中不断创造新的辉煌的力量源泉。

26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是非得失、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准则。只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27 第四节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2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 性质、主要任务和基本内容
What?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 性质、主要任务和基本内容

29 课程性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学生成长规律,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职业观和与学生成才有关的法律基础知识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帮助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增强法律意识的一门课程。

30 主要任务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思想,主要是学生进行两方面的教育,一方面是进行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法制观念、以及以我国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各个部门法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的教育;另一方面是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的思想道德教育,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目标的人生观理论和知识的教育。

31 主要内容 思想道德修养部分的主要内容是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学习成才等方面的修养,树立科学的世界现、人生观和价值观。法律基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法学基础理论、基本法律知识、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32 How? 怎样学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33 1、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思想
2、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要切实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 3、学习《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要将书本知识的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4、学习《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要坚持社会教育与自我修养相结合的原则 5、学习《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6、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要勤于思考,经常讨论多做练习

34 课程基本要求 1、明确大学生的历史责任和合格大学生的标准; 2、尽快适应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学会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培养自己的健康心理;
3、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理论,并能自觉地指导自己的行为; 4、掌握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理论,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努力实践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提高道德境界; 5、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弘扬民族精神,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和“振兴中华”献身和时代责任感; 6、了解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概况; 7、掌握所讲法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内容; 8、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充分认识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必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 9、初步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念,了解和认识我国的国情,提高自己依法行使权利和捍卫法律尊严的自觉性。

35 课程教学环节及考试 (一)本课教学为32学时。包括讲授基本理论和适量课堂讨论等; 包括观 看相关音像;选读经典著作。
(二)法律基础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求尽量采用启发式论 教学。安排2次作业,检验学生的运用知识的能力;要 求学生自学,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包括收听、收看相关 法律专题的节目和学习法律专业方面的书籍。 (三)考核:本课考核方式为综合考评,实行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 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平时成绩和实践教学50分(其中:上课 出勤20分、课堂表现10分、作业20分);期末考试50分。期 末试卷采用开卷,力求检验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每次上课 按位置坐好,由班长协助老师考勤。

36 教学内容 绪 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第六章 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绪 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

37 思考题 1.大学生应如何适应大学的生活、学习和人际关系? 2.怎样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3.谈谈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意义?


Download ppt "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 授课单位:人文学院. 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 授课单位:人文学院."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