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

2 绪 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适应人生新阶段 第一节 第二节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学习本课程的意义和方法 第三节

3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明确成才目标; 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本课程的特点和作用,学习本课程的意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本课程的特点和作用,学习本课程的意义。

4 第一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 案例1:女儿的心愿 思考与讨论: 我们为什么要上大学?

5

6

7

8

9 2 一、认识大学,适应大学学习的新要求 SCENE 1.什么是大学?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 ——蔡元培

10 大学者,智识之府也。对于既往,大学为其承受之地。对于现在,大学为其储蓄之所。对于将来,大学为其发生之机。国无大学者,其智识必无由进,而文明之运,乃等之不可知之数。
任鸿隽(国立四川大学校长)

11 大学是进行全人教育,使其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的地方。
洪堡(Willielm Von Humbolt) 大学不是研究机构,也不是考试委员会。大学应该是学者的社区(Community of scholars),是教导共同知识(Universal Knowledge)的场所。 纽曼(John Newman)《大学的理想》

12 大学应该为学生“提供心灵的修行和充实”(to provide the discipline and furniture of the mind),而不是开授那些广受欢迎的流行课程;我们坚信共同学科的广博学习是学生未来从事任何行业所必需,是根基性的。 Jeremian Day(耶鲁大学校长,1828年)

13 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之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世界。
雅斯贝尔斯(德)

14 2.大学学习的变化与适应 我们的困惑: 与中学相比,大学学习有何不同? 在大学里究竟要学什么? 课余时间该如何合理安排?

15 大学学习的变化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以专业学习为主 3~6年/4~7年;辅修,双学位,本硕连读 实行弹性学分制 学习渠道多样化 学习方式更灵活
必修课+选修课; 通识教育+专业基础教育 +个性化教育 以专业学习为主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实行弹性学分制 3~6年/4~7年;辅修,双学位,本硕连读 学习渠道多样化 课堂,实验室,学术活动,图书馆,网络,社会实践 学习方式更灵活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导师制

16 大学学习的特点 广博性与专深性相结合 探索性与创造性相结合 宽容性与分散性相结合

17 3.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SCENE 自主学习 怎么学? 终身学习 全面学习 创新学习

18 自主学习 成为学习的主人 方法 合理确定学习目标 科学安排学习时间 掌握正确学习方法

19 全面学习 培养多种能力 方法 学专业技能 学动手动脑 学生存生活 学做人做事

20 创新学习 跳出条条框框 脚踏实地,打牢坚实的专业基础 善于思考,不断激发创新意识 积极尝试,自觉培养创新能力 方法 学会 会学 记忆 理解

21 终身学习 学习贵在坚持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知识更新周期缩短,知识学不胜学; 终身求知,终身学习;
方法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知识更新周期缩短,知识学不胜学; 终身求知,终身学习; 把大学学习视为终身学习的一个阶段,而非终点。 学习贵在坚持

22 学风的好坏,取决于学校里的每一个教师和学生。
4.培养优良学风 勤奋 刻苦努力 坚忍不拔 严谨 严肃 严格 严密 求实 求真务实 实事求是 创新 善于学习 勇于开拓 学风的好坏,取决于学校里的每一个教师和学生。

23 四川大学“323+X”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三大类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综合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双特生) 两阶段培养过程(通识与专业基础教育;个性化教育) 三大类课程体系(学术研究型课程 、创新探索型课程、实践应用型课程) 若干项教学改革支撑项目

24 崇尚学术 追求卓越 2012年7月第十四届全国机器人锦标赛暨2012年FIRA世界杯机器人大赛中国队选拔赛中,我校两队学生分获一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 2012年8月26日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化学工程学院2009级学生组成的代表队荣获金奖 。 2013年8月软件学院学生在“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中获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

25 二、大学生活的变化与适应 我们的困惑: 怎样尽快适应新的集体生活? 如何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 在大学里是学习重要还是参加社团活动重要?
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日常生活和财务? ……

26 1.怎样适应新的环境? 适应:是指有机体对环境条件的顺应。 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们通过自我调节系统做出能动反应,使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更加符合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的要求,使主体与环境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 积极的适应即发展。

27 2.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形成独立生活意识 锻炼生活自理能力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在尝试中积累经验

28 3.社会活动的变化与适应 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发展个人兴趣特长 锻炼组织交往能力 丰富社会生活经验

29 大学生活十大遗憾 一、没有把握那些可以把自己变得更好的时间; 二、没有深入了解自己的专业; 三、没有不为学分纯为兴趣旁听过任何课程;
四、没有听过图书馆的闭馆音乐; 五、没有主动加入任何一个社团组织; 六、没有一次青春的疯狂; 七、没有常回家看看父母; 八、没有谈过一场恋爱; 九、没有和室友推心置腹地恳谈过; 十、没有毕业旅行。

30 请同学们算一算 大学四年,共有多少天? ——1426天; 除去寒暑假(约290天)、节假日(约45天)、双休日(约320天),还有多少天?
——约771天; 除去睡眠时间,实际有多少时间? ——约514天。 你打算如何管理好这些时间? 你对自己的人生有何规划?

31 三、确立成才目标,塑造崭新形象 成才目标

32 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司马光《资治通鉴》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 ——司马光《资治通鉴》

33 卓越人物的道德品质,对于青年一代和历史的整个进程来说,可能比单纯智力上的成就具有更大的意义。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这一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
—爱因斯坦

34 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理想远大、热爱祖国; 追求真理、善于创新; 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视野开阔、胸怀宽广; 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35 一、思想道德与法律 第二节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 法律素质 思想:指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
第二节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 法律素质 一、思想道德与法律 思想:指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 道德和法律:调整人们行为的主要的社会规范,共同维护社会秩序、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6 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所体现的价值标准和价值观念为社会主义法律提供了价值标准和道义基础。 3.社会主义法律的实施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37 二、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素质:指个体完成一定活动与任务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特点,是行为的基础与根本因素。
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决定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目的和方向;体现着人们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的是非善恶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

38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素质,最根本的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体系回答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问题。

39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指导思想 马克思 主义
体系的灵魂 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 体系的主题 民族精神 爱国 主义 时代精神 改革 创新 核心价值 体系的精髓 八荣 八耻 道德观 核心价值 体系的基础

40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及其遵循的根本原则,为深入回答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提供根本价值遵循,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提供先进的根本的价值导向和明确的、稳定的评判标准。 党的十八大报告概括为: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倡导

41 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对于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指导意义。 引导大学生自觉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贯穿本课程的主线。

42 第三节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课程的主要内容和逻辑关系: 适应大学 学习生活 成才目标 成才动力 人生观 价值观 道德观 法治观 社会主义 四有新人

43 一、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
本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系列课程中的第一门; 学习本课程有助于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 立志 树德

44 良好的道德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有通过学习、教育、灌输和实践才能逐渐培养形成。
大学生应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 良好的道德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有通过学习、教育、灌输和实践才能逐渐培养形成。 大学生应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45 全球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美国:在各级学校开展政治教育、宗教教育、公民教育。政治教育主要是两个方面——开展以个人利益为核心的自由主义和美国政治制度优越性教育;开展反共教育和“对抗性政体”研究、介绍。 英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建立了专门的道德教育研究机构,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研制并推出道德教育的方案;政府规定普通学校的8条基本目标中,有4条是规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20世纪90年代,英国教育部颁发《道德教育大纲》,要求学校向学生传授道德价值观。 日本:大学以培养“判断力健全的公民”为目标,强调学生“应具有必要的政治教养”。 名古屋大学的相关课程——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日本和世界的宪法,民主主义的理念与现实,日本的政治结构,东洋的社会和历史等等。

46 二、掌握学习“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课的基本方法
1.注重学习科学理论 2.注重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基本知识 3.注重联系实际 4.注重学以致用 在学习中升华 在内省中完善 在自律中养成 在实践中锤炼

47 本课程为一年级大学生的必修课; 学生应把握好听课、课堂参与、作业、社会实践几个环节; 本课程的教学计划与安排: 本期共48学时,其中:理论学时32,周学时2;实践学时16学时;共 3学分。 第3~18周上课; 19周统一考试;

48 本课程考核方法 学生课程学习成绩分为两个部分: 课堂理论学习成绩占80%,包括:
平时成绩30分(考勤10分,课堂及小组讨论参与10分,平时作业10分);期末考试50分。 社会实践成绩占20%。

49 参考书目及网络资源 教学参考用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生学习手册》,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版。
推荐阅读: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生学习手册》 网络资源: 1.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网站 2.四川大学政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课程网络平台(教材) 4.中国公开课:阎钢教授《现代公共生活与社会公德修养》


Download ppt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