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用于食品、中药材、粮储环境 防霉杀虫的无毒气雾剂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用于食品、中药材、粮储环境 防霉杀虫的无毒气雾剂"—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用于食品、中药材、粮储环境 防霉杀虫的无毒气雾剂
新发现:一种可杀虫和杀菌的无毒物质和非氮气体 用于食品、中药材、粮储环境 防霉杀虫的无毒气雾剂 山西巴盾环境保护技术研究所 所长 广州优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总监 山西科谷生物农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3) 可杀虫和杀菌的无毒物质和非氮气体发明人 王雪平 研究员

2 报告内容 新发现:一种可杀虫和杀菌的无毒物质和非氮气体 1、防霉与杀虫技术现状 2、无毒的杀菌防霉和杀虫烟雾剂
3、无毒防霉杀虫烟雾剂防治仓储害虫试验 4、无毒的防霉杀虫烟雾剂杀菌防霉效果试验 5、无毒的杀虫烟雾剂的安全性试验 6、无毒杀虫防霉烟雾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7、无毒杀虫作用机理探索 8、小结

3 是药三分毒? 新发现:一种可杀虫和杀菌的无毒物质和非氮气体
目前,我国粮食、中药材储藏所用防霉剂和杀虫剂多数采用磷化铝和敌敌畏等化学熏蒸方法,具有使用简便、成本低、效果好,但是,对人体和环境易产生毒副作用。除外,“四合一气调”防虫新技术用于粮储防虫,效果好,对环境友好、无残留,但是,设备投资较大。 经科技查新,具有防霉和杀虫作用的植物约有数百种,除外,化学防霉剂和化学杀虫剂种类更多,但是,未见可替代磷化铝和敌敌畏的非氮型无毒防霉杀虫气体和气雾剂报道。 2015年,山西巴盾环境保护技术研究所王雪平研究员首次发现经加热后产生的辣椒提取物气体,具有高效杀虫和杀菌作用,并发明了具有防霉杀虫气体及其应用方法,经SGS公司和美国FDA确认,该杀虫物质和气体无毒,由此改变了“是药三分毒”的传统观念。目前已申请国际专利。

4 防霉与杀虫技术现状 新发现:一种可杀虫和杀菌的无毒物质和非氮气体
目前,食品生产、粮食及中药材储存、温室大棚、林业、日用卫生所用防霉杀虫烟雾剂,多采用百菌清、腐霉利、异丙威、磷化铝、敌敌畏等有毒化学原料或臭氧、紫外线、二氧化氯进行空气杀菌或杀虫,对人、动物、农产品及食品有一定的残留毒副作用。除外,气调技术防虫存在设备投资大的不足。 本项目采用食用辣椒所制防霉杀虫气体及气雾剂,用于食品、中药材、粮储环境霉菌和虫害的防治,可取代并达到磷化铝、敌敌畏、气调防虫的效果,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无毒、无残留、省工、省时、投资少、使用成本低、防效高、无死角的特点 。

5 杀虫气体主要成分 中文名称:辣椒碱 中文别名:辣椒素;(反式)8-甲基-N-香草基- 6-壬烯酰胺 英文名称: capsaicin
新发现:一种可杀虫和杀菌的无毒物质和非氮气体 杀虫气体主要成分 中文名称:辣椒碱 中文别名:辣椒素;(反式)8-甲基-N-香草基- 6-壬烯酰胺 英文名称: capsaicin EINECS: 分 子 式: C18H27NO3 分 子 量:305.42 CAS 号:

6 辣椒碱成份 新发现:一种可杀虫和杀菌的无毒物质和非氮气体
辣椒果实所含辛辣成分为辣椒碱类物质,包括:辣椒碱(Capsaicin),二氢辣椒碱(Dihydrocasaicin),降二氢辣椒碱(Nordihydrocapsaicin),高辣椒碱(Homocapsaicin),高二氢辣椒碱I (Homodihydrocapsaicin I),高二氢辣椒碱Ⅱ(Homodihydrocapsaicin Ⅱ) ,壬酞香荚兰胺(Nonoyl vanillylamide),辛酞香英兰胺(Decoyl va nillylamide),癸酞香英兰胺(Capryl vanillylamide)。辣椒红色素包括隐黄素(Cryptoxanthin),辣椒红素(Capsanthin),辣椒玉红素(Capsorubin),胡萝卜素(Carotene);还含维生素C,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蛋白质、矿物质等。种子中含有龙葵碱(Solanine),龙葵胺(Solanidine),以及澳洲茄边碱(Solamargine),澳洲茄胺(Solasodine),澳洲茄碱(Solasonine)等生物碱。

7 无毒的防霉杀虫气体及气雾剂 新发现:一种可杀虫和杀菌的无毒物质和非氮气体
无毒防霉杀虫气体及气雾剂是采用食用辣椒提取物所制,与现有产品和技术比较,最大的特点是对人、动物、食品安全、无毒、无残留、价廉、使用方便,防霉杀虫效果可靠。 是由食用辣椒和适量乙醇组成,其组份及配比为:辣椒提取物1~23,肉桂1~25,乙醇1~40%,余为水。 所述无毒的防霉杀虫原料是通过气雾机加热产生气体,喷施于密闭的库房,可代替传统的磷化铝或敌敌畏和气调技术,达到无毒熏蒸防霉和杀虫目的,作用4-6小时,杀虫率达100%,速效性超过了化学药剂。

8 无毒气体和气雾机作业演示

9 无毒防霉杀虫气雾剂的制备与应用 新发现:一种可杀虫和杀菌的无毒物质和非氮气体 (1)按重量配比称取辣椒,加3倍重量浓度为95%的
乙醇回流提取3 次,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回 收乙醇后浓缩成浸膏,备用; (2)按重量配比称取乙醇溶解辣椒提取物,制成混合 物,即得无毒杀菌防霉杀虫气雾剂原料。 采用专用的气化机将本品喷施于库房内,形成杀菌杀虫气体或烟雾, 密闭作用6-24小时,可将库房内的霉菌和害虫彻底杀灭,无毒、无害、 无残留。

10 无毒烟雾剂防治仓储害虫试验 新发现:一种可杀虫和杀菌的无毒物质和非氮气体
取900 mL透明塑料瓶,底层放置一些小麦,移入供试仓储害虫,瓶口放置一片用细线拴好的吸水纸,细线的另一端放在瓶外。 根据预试验结果,取事先设计的供试辣椒提取物用微量移液器滴在吸水纸上,迅速盖紧瓶盖,药物借助气化机产生杀虫气体,作用24h、48h、72 h 后,对3种害虫的毒力结果见表1。 气体熏蒸作用4h、5h、6h对3种害虫的杀灭效果见表2.

11 气雾剂对3种仓储害虫的毒力试验结果 新发现:一种可杀虫和杀菌的无毒物质和非氮气体 表1 杀虫气体对3种仓储害虫的毒力试验结果 供试昆虫
表 杀虫气体对3种仓储害虫的毒力试验结果 供试昆虫 毒力回归方程Y=A+BX 相关系数 LC50(g/m3) LC5095%置信区间 玉米象 Y= ( ±0.7813)X 0.9115 6.47 赤拟谷盗 Y= ( ±0.6938)X 0.9529 4.21 谷 蠹 Y= ( ±0.1639)X 0.9957 5.34

12 无毒气雾剂熏杀粮储害虫试验结果 新发现:一种可杀虫和杀菌的无毒物质和非氮气体 表2 熏蒸作用4h、5h、6h对3种害虫的杀灭试验结果
供试昆虫 作用时间(h) 容器容量 接种虫数(头) 温度(℃) 杀灭率(%) 玉米象 5 50公斤塑料桶玉米 200 28-30 100 赤拟谷盗 6 50公斤塑料桶小麦 谷 蠹 4

13 山西金粮公司粮仓防虫中试结果(一) 新发现:一种可杀虫和杀菌的无毒物质和非氮气体 1、 对小麦的防治试验
在小麦中喷入4000PPm的辣椒碱防虫防霉剂24小时,谷蠹的死亡率为100.%;玉米象的死亡率为100%,未加本发明的小麦粮仓,谷蠹和玉米象则大量繁殖。 2、对小麦的霉菌试验 在小麦中加入0. 5%的本发明粉剂,2天后,霉菌总数由650,000个减为l00个。 试验单位为山西巴盾研究所研究所 3、对黄玉米的防虫应用 在30,000公斤的筒储玉米中拌入0.2%的本发明粉剂2个月,筒储玉米中、下层无虫,上层偶尔能查到1~2头,不加入本发明制剂的筒储玉米(对照组),上、中、下层虫害发生与繁殖严重。 4、对稻谷的防虫应用 在30,000公斤筒储稻谷中加入0.2%的本发明粉剂2个月,中、下、层无虫,上层偶尔能查到0-1头/公斤粮食,不加入本发明制剂的对照组筒仓,虫害发生与繁殖严重。

14 山西金粮公司粮仓防虫中试结果(二) 新发现:一种可杀虫和杀菌的无毒物质和非氮气体 5、对小麦的防虫防霉试验
在有书虱的30吨小麦中加入本发明的制剂7天后,书虱全部死亡,而未投入本发明制剂的30吨小麦有赤拟谷盗3头/公斤粮食,幼虫5头/公斤粮食。 6、抑菌试验 30吨小麦中原有霉菌总数为8,900个/克粮食,投入本发明的防虫防霉剂7天,霉菌总数降低到200个/克粮食,未加入本发明防虫防霉剂(的30吨小麦,7天后,霉菌总数由8,900个/克(粮食)增加到1 1,400个/克。

15 新发现:一种可杀虫和杀菌的无毒物质和非氮气体
毒力试验小结 从表1可以看出,无毒杀虫气体作用24h、48h、72 h后,对玉米象、赤拟谷盗和谷蠹的 LC50 分别是 6.47、4.21 和5.34g/m3. 结果表明,该烟剂对玉米象、赤拟谷盗和谷蠹3种仓储害虫的毒力较强. 从表2可以看出,无毒杀虫气雾剂在室内密闭条件下作用4-6h后,对玉米象、赤拟谷盗和谷蠹3种仓储害虫杀灭率达100%。

16 无毒气雾剂杀菌防霉效果试验 新发现:一种可杀虫和杀菌的无毒物质和非氮气体
无毒防霉杀虫气雾剂采用卫生部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抑菌环方法和MIC最小抑菌浓度试验方法试验,证明辣椒提取物微乳液和烟剂具有较强的抗细菌和抗霉菌活性,抑菌效果见表3。 将黄芪药材洗净,晾干,分3 组,第一组用辣椒碱气雾剂处理、第二组用微乳剂处理、第三组为空白对照。然后将三组药材置恒温恒湿箱中贮藏,观察黄芪药材霉变情况,结果见表 4。

17 抑菌效果试验 新发现:一种可杀虫和杀菌的无毒物质和非氮气体 表3 无毒的杀虫气烟雾剂的最低抑菌浓度(mg/mL) 细菌 MIC 霉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0.08 桔青霉 1 藤黄八叠球菌 0.4 黑根霉 短小芽孢杆菌 0.5 黄曲霉 绿脓杆菌 0.8 石膏样皮癣菌 痢疾杆菌 0.7 沙门氏菌

18 杀虫气雾剂对中药材的防霉试验 新发现:一种可杀虫和杀菌的无毒物质和非氮气体 表4 杀虫气雾剂对黄芪的防霉试验结果 组别 7d 14d 28d
表4 杀虫气雾剂对黄芪的防霉试验结果 组别 7d 14d 28d 35d 42d 49d 正常组 长霉 腐烂 烟雾剂组 正常 微乳剂组

19 杀菌防霉效果试验小结 由表3可以看出,无毒防霉杀虫气体对致病性细菌和霉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抑制细菌的作用大于抑制霉菌的作用。
新发现:一种可杀虫和杀菌的无毒物质和非氮气体 杀菌防霉效果试验小结 由表3可以看出,无毒防霉杀虫气体对致病性细菌和霉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抑制细菌的作用大于抑制霉菌的作用。 由表4可以看出,无毒防霉杀虫气体对中药材黄芪具有良好的防霉作用。

20 无毒杀虫气体的安全性试验 新发现:一种可杀虫和杀菌的无毒物质和非氮气体
经瑞士SGS公司检测无毒杀虫气体的急性毒性LD50﹥15000mg/Kg。根据GB 急性毒性试验的毒性分级标准判别,属无毒级物质。试验结果见表4。 检测方法:GB 急性毒性试验 检测环境:SPF级动物房,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编号:SYXK(粤) ;室温22±1℃,温度60±5%。 实验动物:10只SPF级昆明种小鼠(5只雌性和5只雄性),体重20~22克;实验动物和饲料购自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CXK(粤) ;动物合格证号:No 。

21 安全性测试结果 灌胃后,所有受试动物在7天观察期内未见明显中毒症状及死亡。小鼠经口急性毒性LD50>15000mg/kg体重。
新发现:一种可杀虫和杀菌的无毒物质和非氮气体 安全性测试结果 灌胃后,所有受试动物在7天观察期内未见明显中毒症状及死亡。小鼠经口急性毒性LD50>15000mg/kg体重。 毒性级别判断参考资料: GB 急性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LD50)剂量分级

22 新发现:一种可杀虫和杀菌的无毒物质和非氮气体
无毒杀虫防霉气雾剂质量控制方法 烟雾剂的理化指标:气化时间、温度、产气率、含水量检测,按张百臻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年第四版《农药分析》进行检测。 气雾剂的安全性:按 HG 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制定的标准方法测定。

23 新发现:一种可杀虫和杀菌的无毒物质和非氮气体
无毒杀虫作用机理初探 辣椒提取物经专用气化机加热后形成杀虫和杀菌气体或烟雾,所产生的气体,可强烈刺激昆虫的呼吸器官,并使昆虫迅速缺氧和窒息死亡。

24 小 结 新发现:一种可杀虫和杀菌的无毒物质和非氮气体
小 结 经室内试验证明,辣椒提取物制备的无毒防霉杀虫气体,经专用设备喷施于库房内,密封作用4-6h,对霉菌、细菌和多数害虫具有可靠的杀灭作用,并可达到或超过磷化铝、敌敌畏等化学农药的防效水平,对人、动物及食品无毒、无残留危害。 经急性毒性试验,该产品LD50﹥15000mg/Kg,属于无毒物质,有望替代现有的防霉剂和杀虫剂用于中药材、食品生产环境、粮储环境的防霉与杀虫。 另外,新型气体杀虫杀菌技术与我们的“长效防霉生物膜”组合应用,将会形成一个较好的粮仓防霉杀虫技术体系。

25 新发现:一种可杀虫和杀菌的无毒物质和非氮气体
欢迎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联系方式: 成都

26 杀虫剂生物测定方法 (1)胃毒作用 (2)触杀作用 (3)熏蒸作用 (4)内吸作用

27 胃毒作用(stomach action)的测定方法
夹毒叶片法 液滴饲喂法 口腔注射法 胃毒作用是指药剂通过害虫的口器和消化道进入虫体使害虫中毒死亡。具有这种作用的药剂叫做胃毒剂。将胃毒杀虫剂制成害虫喜食的毒饵,通过取食进入害虫的消化系统,经肠胃吸收而引起中毒死亡。

28 夹毒叶片法(sandwich method)
  叶片夹毒法适合于植食性、取食量大的咀嚼式口器的昆虫,如鳞翅目幼虫、蝗虫等。其基本原理是用2张叶片,中间均匀地分布一层杀虫药剂,饲喂试虫,按吞食叶片的面积计算吞食药量。

29 (Feeding of measured drops)
液滴饲喂法 (Feeding of measured drops)   对于舐吸式口器的昆虫不宜用夹毒叶片法,如家蝇、果蝇、蜜蜂等昆虫喜欢食糖液,可将一定量的杀虫剂加入到糖液中,用微量注射器形成一定大小的液滴(0.001~0.01ml),直接饲喂昆虫。

30 口腔注射法   一般适用个体较大的咀嚼式昆虫,如家蚕,鳞翅目幼虫等,处理时,将药剂溶解后用微量注射器或手细管点滴定量的药液注入试虫口器中,昆虫吞食药液后,转入放有新鲜饲料的容器中培养观察。这种方法由于从口腔注入药液时易刺破口腔内软组织,技术难以掌握。因此,应用较少。

31 触杀作用(contact action)测定方法
点滴法 药膜法或残膜法 浸液法

32 点滴法 室内定量测定触杀毒力最常用的方法。在测定触杀毒力时,应尽量避免药剂从口器或气孔进入虫体。直接将药液点滴到昆虫的某一部位。多为幼虫的前胸背板,溶剂迅速挥发,药剂在体壁上形成药膜而侵入体内。

33 药膜法或残膜法  用喷雾法及喷粉法将药剂定量地分布于一定表面上,如滤纸、玻璃容器内壁及植物叶片等而形成一层均匀的药膜。使昆虫在药膜上接触一定时间(4~24h),检查击倒率或死亡率。求出药剂对试虫的毒力。

34 浸液法 对于水生昆虫(蚊幼虫、螨类和蚜虫) 将药剂配成5~7个不同浓度有药液,摘取有一定数量蚜虫的豆苗叶片,在不同药液中浸3~5s,取出后,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药液,统计叶片上的蚜虫数量,对照用清水处理。保湿24h,检查蚜虫的死亡数,计算死亡率及校正死亡率,求出LC50。

35 内吸作用(Systemic action)的试验方法
  某些药剂有内吸性如许多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可以通过植株的根、茎、叶等部位吸收到植株的内部,随着植物体液在体内的传导,当害虫取食或刺吸植物时,药剂也随之进入害虫的体内并将其杀死。

36 内吸杀虫剂毒力的测定方法分为直接测定法和间接测定法2种。直接法包括茎或叶的局部涂药、根际施药及种子处理等。间接法是用处理后的植物,取其叶片研磨成为水剂,加在水中,测定对水生昆虫的毒力。

37 熏蒸作用(fumigation action)测定方法
  定义 杀虫药剂以气体的方式通过害虫的呼吸系统进入虫体,而起到毒杀的作用称熏蒸作用。    目的 熏蒸作用毒力的测定的目的主要有2个:一是用鉴别杀虫剂有无熏蒸作用;二是测定熏蒸剂的杀虫毒力。   注意 要求在一个密闭的条件下进行,且药剂不与试虫接触。

38 毒力的表示方法及计算 致死中量(LD50:Median lethal dose)或致死中浓度(LC50: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药剂杀死某种生物群体50%所需的剂量(LD50)或浓度(LC50)。


Download ppt "用于食品、中药材、粮储环境 防霉杀虫的无毒气雾剂"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