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党的群众路线研究.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党的群众路线研究."—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党的群众路线研究

2 本专题主要内容 一、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二、党的群众路线的哲学依据 三、新时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性

3 一、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一)党的群众路线的提出及发展
1、从建党初期,经过井冈山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特别是在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同志形成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完备的科学形态和理论内容。 1943年,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科学地阐述了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1945年党的七大把群众路线的基本精神明确载入了党章的总纲,强调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组织路线。

4 2、邓小平同志对党的群众路线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邓小平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的传家宝,要发扬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决议》中把党的群众路线概括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5 3、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并发展党的群众路线的思想。
江泽民指出,对于执政党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全党干部尤其是中级干部,对此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强调指出,要坚持群众路线,深入调查研究,绝不能搞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强迫命令。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终落脚点就在于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6 4、以胡锦涛为代表的新一届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思想是对群众路线的继承和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7 一切为了群众,是无产阶级政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焦裕禄 (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一切为了群众,是无产阶级政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孔繁森在阿里

8 一切依靠群众,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力量源泉。

9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无产阶级政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10 二、党的群众路线的哲学依据 (一)党的群众路线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在无产阶级政党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展开。 1、唯心主义历史观的表现及其原因

11 A、民本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
孟子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 荀子 11

12 B、唯意志论 “历史者英雄之舞台,舍英雄几无历史”,“舍豪杰则无世界”。 ——梁启超 人民群众是无数个“零”,只有前面添上英雄人物的“实数”时,他们才能变成有效的数字。 ——米海洛夫斯基

13 C、宿命论 宇宙精神是历史必然性的基础,历史人物不过是“宇宙精神”的受托人。 拿破仑

14 历史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 阶级根源:剥削阶级的偏见使他们夸大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 社会根源:社会条件的限制使人们只能看到少数人的活动在社会变化发展中的作用。 认识根源:只看到英雄人物思想动机的作用,而没有探讨隐藏在这些思想动机后面的物质原因。

15 2、唯物主义历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毛泽东:“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邓小平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和实施战略策略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中目的和指向也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群众利益无小事”,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

16 第一,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

17 第二,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

18 第三,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9 3、党的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在具体工作中的展开
第一、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第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第三、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第四、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党的群众观点是群众路线的思想基础,将党的群众观点和党领导人民群众的工作方法结合起来,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就形成了党的群众路线。

20 (二)群众路线体系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科学精神(实践=>认识=>实践)
“从群众中来”,就是把广大群众在长期实践中所积累的斗争经验,所提出的愿望、要求和建议,集中起来,加以分析、综合和提高,因为群众的经验和知识虽然是多方面的、丰富的,但往往是的,所以领导者必须要深入群众,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从而形成符合实际情况的工作指示、方针和政策。(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即实践=> 认识)

21 “到群众中去”,就是把形成的工作指示、方针、政策再拿回到群众中去,让群众照着去办,化为实际的行动,并使之在群众的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理性认识=>实践)
实践=>认识=>实践=>认识……使认识一步步地深化和丰富,各项工作决策一次又一次地得到修正和补充,越来越正确起来。

22 三、新时期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性 (一)排除各种错误思潮的必然要求 1、群众观点与民本思想的联系与区别
民本论观点:相对于英雄史观而言难能可贵,相对于君主专制提出限制君权而言,在当时也是进步的。立足点是君而不是民,贵民、重民只是手段,而非目的。 因此,虽有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但终未超出历史唯心主义的范围。 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强调历史活动的主体是人,而作为主体的人民群众正是历史的创造者。所以,这里强调的是手段和目的的统一。

23 2、人民群众的观点与西方人本主义思潮 共同点——都把人作为根本,而不是把物或者神作为根本; 区别——关键在于如何理解人上:一个是历史的、现实的、具体的人,即人是从事现实的社会生产、承担着现实社会关系、具有个性的人另一个是脱离现实实践活动的抽象的、超历史的人。

24 (二)党的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方法保证
1、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思想路线 群众—领导—群众——> 实事求是 2、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政治路线 政治路线集中体现着一定历史时期的根本任务,也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 3、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组织路线 群众—领导—群众——>民主—集中—民主

25 (三)党的群众路线是新时期反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迫切要求
1、必须批判官僚主义思想 一是消除官本位意识 二是注意寡头政治 三是利益阶层的形成 2、形式主义作风 一是搞“财政空转” 二是搞“形象工程” 三是搞“注水数字”

26 某些干部的“群众观” 开会主席台, 面向群众; 看戏前三排, 带领群众; 看电影居中, 深入群众; 收罚款上门, 联系群众;
劳动不沾边, 相信群众; 集资 助捐, 发动群众; 宴会 陪客, 代表群众; 额外 收入, 依靠群众。

27 反腐倡廉 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A是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使党员领导干部明白自己的真正职责,从而在心理上形成“不想贪”; B是为了把腐败遏制在萌芽状态中,降低它发生的概率,从而使一些人虽然想贪,但是“不能贪”,没机会贪; C是杀一儆百,为了使领导干部明白即使想贪,且监督机制不健全也能贪的情况下,也“不敢贪”,因为一旦腐败,就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28 谢谢大家!


Download ppt "党的群众路线研究."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