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台灣火山的介紹 第九組 容四A 葉春敏 郭璧華 羅鈺筠.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台灣火山的介紹 第九組 容四A 葉春敏 郭璧華 羅鈺筠."—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台灣火山的介紹 第九組 容四A 葉春敏 郭璧華 羅鈺筠

2 投影片摘要 何謂火山 火山的形成 火山運動 台灣火山的分布 火山噴發的形式 火山伴生現象 火山地形 結論 資料來源

3 何謂火山 取自國家自然科學博物館及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 火山(Volcano)的名詞來自義大利的"Vulcano",原是義大利地中海內利巴里群島一個火山的名稱,後來成為火山代名詞。在古羅馬文字中指『火神』。 在地球的內部有熱對流,受到熱對流的帶動,板塊也著運動,並且會造成板塊的分離(發散)或板塊與板塊的俯衝(收斂或聚合) 。

4 火山的分類 活火山(Active volcanoes):現在仍在不時活動!
節錄於yahoo奇摩知識+ 活火山(Active volcanoes):現在仍在不時活動! 休眠火山(Dormant volcanoes):現在已停止活動,但是缺少侵蝕變化! 死火山(Extinct volcanoes):在人類歷史上完全沒有活動記錄,也沒有活動跡象!

5 火山運動 取自國家自然科學博物館 一般發生在板塊交接的地方或其附近,主要分成三部分: 板塊進行分離動作:太平洋中洋脊、大西洋中洋脊及印度洋中洋脊的 火山均屬於此。 板塊進行俯衝動作:環太平洋帶及地中海喜馬拉雅山帶的火山均發生 在此附近。 熱點:位於地函上部,在此可生成岩漿。

6 板塊進行分離動作 取自國家自然科學博物館 板塊下沉所產生的磨擦熱是形成火山的主因。通常在海溝軸陸側約一千公里的板塊上可發現許多火山。例如西太平洋的海溝附近就有很多連亙而立的火山。

7 板塊進行俯衝動作 大西洋中洋脊上,由於板塊互相分離,地球內部不斷地供應產生新板塊的物質,故洋脊上有無數的裂縫及噴出岩漿的火山形成。
節錄於國家自然科學博物館 大西洋中洋脊上,由於板塊互相分離,地球內部不斷地供應產生新板塊的物質,故洋脊上有無數的裂縫及噴出岩漿的火山形成。

8 熱點 節錄於國家自然科學博物館 板塊交界以外,能噴出熾熱岩漿的地方稱為熱點。由於板塊是在熱點上移動,因此上面會形成火山列。

9 台灣火山的形成 取自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 在距今約二千多萬年前之中新世時代,由於南海擴張所引發的熱力與裂隙作用,地下深處的岩漿得以冒出地表,乃產生了一系列火山活動,包含了澎湖列島以及台灣西部麓山帶的。 火山活動帶形成後,南海板塊沿著馬尼拉海溝向東隱沒到菲律賓海板塊之下而形成了呂宋火山弧的北延部分,在台灣東北部有琉球弧溝系統,沿著琉球海溝,菲律賓海板塊可以向北隱沒到歐亞大陸板塊之下。

10 台灣火山的形成 節錄於yahoo奇摩知識+

11 台灣火山的形成 這個弧溝系統的火山延伸到台灣島上,所以台灣北部的大屯火山群、基隆火山群和外海的火山島嶼都是琉球火山弧西延的部分。
節錄於yahoo奇摩知識+ 這個弧溝系統的火山延伸到台灣島上,所以台灣北部的大屯火山群、基隆火山群和外海的火山島嶼都是琉球火山弧西延的部分。 龜山島是台灣唯一的活火山島,最近一次噴發是在7000年前。

12 台灣火山的分布 北部火山區 大屯火山群、 基隆火山區、觀音山、草嶺山〈大溪慈湖〉及外海的彭佳嶼、棉花嶼、花瓶嶼、基隆嶼和龜山島。 東部火山區
節錄於yahoo奇摩知識+ 北部火山區 大屯火山群、 基隆火山區、觀音山、草嶺山〈大溪慈湖〉及外海的彭佳嶼、棉花嶼、花瓶嶼、基隆嶼和龜山島。 東部火山區 海岸山脈、綠島、蘭嶼和小蘭嶼。 西部火山區 西部麓山帶和 澎湖列島。

13 火山噴發的形式 1908年克洛克斯(A.Lacroix)根據火山噴發的方式,將火山分成下列四類: 夏威夷式(Hawaiian phase)
取自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 1908年克洛克斯(A.Lacroix)根據火山噴發的方式,將火山分成下列四類: 夏威夷式(Hawaiian phase) 史沖包連式(Strombolian phase) 伏爾坎寧式(Vulcanian phase) 皮連式(Neuees Ardentes)

14 夏威夷式 此火山的噴發物為大量基性熔岩流,爆裂活動較少,熔岩自火山口流出,沿火山裂縫的斜坡向下慢流,形成火山岩燼。
取自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 此火山的噴發物為大量基性熔岩流,爆裂活動較少,熔岩自火山口流出,沿火山裂縫的斜坡向下慢流,形成火山岩燼。 1942年夏威夷的末納洛亞 火山的爆發為此種火山範例。

15 夏威夷式 該火山的噴發,分三階段: 熾熱熔岩噴出期:持續數小時,熔岩流堆積形成薄層的熔岩流或低丘。
取自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 該火山的噴發,分三階段: 熾熱熔岩噴出期:持續數小時,熔岩流堆積形成薄層的熔岩流或低丘。 熔岩漫流期:本期火山口中仍陸續有熔岩流出,使熔岩層及低丘繼續加厚。 噴氣期:本期火山已成強弩之末,只有氣體出現,數量亦銳減。

16

17 史沖包連式 義大利西西里島以北有黎八里群島,史沖包力火(Strombo-li)為該島群火山之一
取自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 義大利西西里島以北有黎八里群島,史沖包力火(Strombo-li)為該島群火山之一 史沖包連式火山的噴發自有史以來一直未停,所噴出的基性熔岩流體較少,酸性碎片物質較多,在空中形成黑煙狀雲,因經常有熾熱火焰噴出,故此火山有海上燈塔之稱。

18

19 伏爾坎寧式 取自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 伏爾坎諾亦為黎巴里群島火山之一,但它噴發的方式又和史沖包力火山不同,所噴發的物質富含黏性,一旦接觸空氣,易凝結成固體,故在兩次噴發之間,噴出的岩漿已凝結成硬殼,第二次噴發時又將凝成熔岩外殼衝裂成碎片,大量火山灰同大量氣體向上衝出,在空中形成黑色花椰菜狀雲,這種烏雲在黑夜易甚黑暗,表示雲中物質並未白熱化,故缺乏亮光。

20

21 皮連式 取自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 皮連式火山的噴發較為猛烈,所噴出的烏雲最為濃厚,噴發的物質黏性最大,一種極度灼熱細灰和較粗的岩石碎片,混合著熾熱的氣體,合成一種乳汁狀的物質,猛烈的向上衝去,形成白熱光芒的雲,此即著名的皮連雲,亦叫做火山雲。 雲中物質極不穩定,黏性亦大,等到積聚稍厚,上浮力繼續支持它們在空中漂浮,加上重力的作用,乃以極大速度向下墜落,任何生物觸及均將死亡。

22

23 火山伴生現象 取自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 火山熔岩 繩狀熔岩層 塊狀熔岩層 火山灰陣 火山泥流 栓塞穹隆

24 繩狀熔岩層 熔岩凝結時彼此絞扭成繩狀,依地勢坡度做掛氈狀,表面有褶皺,未凝固前含有大量氣體向外擴散,故有人稱它為活熔岩。

25 塊狀熔岩層 這表面多鐵渣岩燼成鋸齒狀,熔岩中的氣體早已逸出,僅由空氣填充其間,可列述如下:
凸丘︰熔岩下方有大量熔岩流向上衝撞,使熔岩外殼發生穹窿作用,熔岩流表面隆起,其生成形狀很像岩漿在水平地層下凝結的岩盤。 擠壓丘︰有黏性熔岩自業經凝固的熔岩硬殼碎裂處噴出,形成小丘,叫做擠壓丘。 熔岩泡︰熔岩之中含有大量氣體,噴發出來後熔岩隨即凝固,氣體未能完全逸出,在熔岩層中隆起成一個大氣泡。 熔岩穴及熔岩隧道︰在玄武岩質的熔岩區,若在凝固的熔岩外殼之下,經常有水流過,可以被侵蝕成熔岩隧道,若所侵蝕之地未能貫穿,則所成不是隧道而是熔岩穴。

26 火山灰陣 取自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 由伏爾坎寧氏及皮連氏火山噴發出來的物質中有大量的火山灰,稱為灰陣(Ash showers),灰陣體積較小,可以降落於距火山口較遠的區域。1886年紐西蘭的塔拉維拉火山灰陣在火山口方圓三十哩內所降落者為浮石火山粒,而在三十哩以外所落者盡屬火山灰。 火山灰陣於降落地面之後,將原來的地面掩蓋,但原來起伏甚大的地形仍隱約可見;火山一般噴發物的凝結層多孔隙,易於透水,故不易在其上發育河流,不過火山灰陣物質細小,不易透水,在地表上可以形 成纖細的水系,經常其沖刷可成惡地形。

27

28 火山泥流 火山噴發時常有泥流伴生。火山泥流的發生,主要是因為:
取自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 火山噴發時常有泥流伴生。火山泥流的發生,主要是因為: 火山噴發時火山灰降落在冰雪地面之上,促使冰雪溶化,其上的火山灰,伴同融水形成泥流。 在皮連雲的沈積物上發生大雨,沖刷可成泥流。 河水和皮連雲的沈積物相混合,形成泥流。 火口湖乾涸,底部有火山灰沈積,經水沖刷成泥流。

29 火山泥流 火山泥流中的物質有漂石及細土,混雜沈積,毫無層次,表面多隆起小丘,有類山崩堆積,泥流順山坡流動可達數十公里,且可淹沒村莊及小農田。

30 栓塞穹隆 取自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 火山噴發時若其中有許多安山岩質的酸性熔岩,具有甚大黏性,則當它向外噴發時不易外流,而在火山口做環狀堆積,或使表層岩石隆起成穹隆,這種拱起地形叫做栓塞穹隆,或稱火山栓。若隆起的穹窿頂部有類菌狀,稱為積狀穹窿。而一般火口區多成圓柱狀。 栓塞穹窿和火山頸不同,因為前者是由岩漿衝入火山口或是衝至火山口以上堆積凝結而成,故當它生成之初即成隆起,而火山頸是先在火山暗隙中垂直凝結而成,經過長期風化侵蝕之後,始行露出地表。

31 火山地形 取自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 火山骨架 火山低窪地形 火山口 火山臼 火山構造窪地 火山高原及平原

32 火山骨架 當火山停止活動以後,侵蝕作用接著即將進行,軟弱的沈積物被蝕去,所剩下的盡是些堅硬的火成岩脈矗立地表,此火山地形稱為火山骨架。
取自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 當火山停止活動以後,侵蝕作用接著即將進行,軟弱的沈積物被蝕去,所剩下的盡是些堅硬的火成岩脈矗立地表,此火山地形稱為火山骨架。

33 火山口 取自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 火山口通常在山嶺中央者,可稱為主火口,其在側面所形成得火山口叫副火口,因一地火山噴發的次數不一,每次噴出的地點亦不完全相同,故往往一個火山有數個火山口。 在夏威夷的盾狀火山上,有許多小窪池叫做火口穴,此火山口主要是由地下岩漿柱低落坍塌所致,故屬陷落火山口。 若一個火山口在另一個火山口內形成,叫做巢形火山口,此火山口的生成是先在一個以生成的火山口中噴發,使原來的火山口擴大,並在舊火山口內造成新的火山口及火山錐,隨後就又有部分坍陷下去,形成巢形。

34

35 火山臼 取自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 威廉氏認為有些鍋狀火口是單獨由爆發作用所形成,不過它說這種鍋狀火口甚少,所成的面積亦小。一個火山不論其形狀如何,最初的生成都是由噴發作用開始,不過由於火山錐下方的 大量噴發後,導致下方空虛,因而引起錐頂陷落,迫使火山口範圍擴大,因而許多火山臼都是先由噴發,後由陷落的雙重作用所成,柯頓也認為威廉士和萬本米蘭等人所主張的鍋狀火口陷落說,應叫做『爆發陷落說』。

36

37 火山構造窪地 取自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 一次火山噴發所噴出的浮石及熔岩物質,為量甚大,這些物質堆積於火山四周,增加對該地區地層的壓力,而地層下方因大量岩漿噴出,經此壓力遂更易於發生斷層或褶皺陷落,造成窪地。 在火山錐的斜坡上,常有許多深溝窪地,稱為塹區,據推測乃是由於地下岩漿空虛,引起上方地塊向下發生斷層作用而成,若因斷層作用向側翼方面的移動較大,形成寬溝,則稱為火山溝。

38

39

40 火山高原及平原 取自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 火山噴發的區域若地勢平坦可成熔岩平原多數的熔岩高原及平原,都是由都是由基性熔岩組成,只有黃石高原和伊格尼布瑞高原富含酸性熔岩及火山凝灰岩。 若熔岩自一個中央火山口向外噴發流動,則所成者應為火山錐及谷狀熔岩流,不易攤成一大片,因此這種熔岩外流應是很平靜的沿著許多裂縫漫溢出來,始能堆積成平原或高原。

41 影片分享 http://tw.youtube.com/watch?v=OowFvnlWI90&feature=related

42 資料來源 國家自然科學博物館 http://web2.nmns.edu.tw/89volcano/index.php
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 yahoo奇摩知識+


Download ppt "台灣火山的介紹 第九組 容四A 葉春敏 郭璧華 羅鈺筠."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