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空權論 起源:1909軍機被視為 砲兵的延伸,一 次世界大戰空權 思想提出,才使 世人重視制空對 戰爭的影響 杜黑、米契爾、塞維斯基最具影響力.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空權論 起源:1909軍機被視為 砲兵的延伸,一 次世界大戰空權 思想提出,才使 世人重視制空對 戰爭的影響 杜黑、米契爾、塞維斯基最具影響力."—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3

4 空權論 起源:1909軍機被視為 砲兵的延伸,一 次世界大戰空權 思想提出,才使 世人重視制空對 戰爭的影響
杜黑、米契爾、塞維斯基最具影響力

5 杜黑:(Gen Giulio Douhet 1869-1930)
倡導空權的鼻祖,主張空中制勝論的第一人。 意大利人,畢業於正規軍校,曾服務於陸軍砲兵,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又擔任空軍營部隊指揮官。 一九0九年發表第一篇討論空權重要性的文章。 一九一六年,上書政府批判參謀本部政策,因為言 詞過於猛烈,而受軍法審判,判刑一年。一九一八 年,杜黑重被召用恢復軍職,任命為中央航空局局 長,一九二一年晉任為將軍。 一九二0年發表「制空權論」,積極倡導空權思想。

6 杜黑制空論假定 1.飛機具有無比潛力的攻擊工 具,戰爭空間由平面轉為立 體,由前方迅速擴及後方, 因此戰爭無前後方及戰鬥人
員與非戰鬥人員之分

7 杜黑制空論假定 2.飛機的速度、高度與航程較 地面武器優越,能超越地障 穿透敵人前線,對人口中心 轟炸,粉碎其民心士氣

8 制空論主要內容 *欲求確保國防,獲致「制空權」 是必要且充分的條件 *空中攻擊的主要目標並非軍事設 施而是工業和人口重心
*對付敵人空軍,應以毀滅地面設 施與補給來源工廠為主要手段

9 制空論主要內容 *空中攻擊時,以癱瘓敵人作戰能 力及敵方人民抵抗意志為主,並 阻止敵軍用地面行動攻擊我方交 通線、工業和軍事基地
*必須發展能執行轟炸、自衛與攻 擊等多功能飛機

10 杜 黑 空 權 論 要 點 一、空權論之首創者。 二、強調「天路」為兩點間最短之距離, 而空權可以決定戰爭的勝敗。 三、杜黑有兩項假定:
杜 黑 空 權 論 要 點 一、空權論之首創者。 二、強調「天路」為兩點間最短之距離, 而空權可以決定戰爭的勝敗。 三、杜黑有兩項假定: 1、飛機具有無比之進攻能力 2、一般民眾將因對人口集中地區轟 炸而驚慌失措

11 杜 黑 空 權 論 要 點 四、杜黑理論之主要內容: 1、為求確保充實國防,戰時應有能力 掌握天空。 2、空襲主要目標是工業區及城市。
杜 黑 空 權 論 要 點 四、杜黑理論之主要內容: 1、為求確保充實國防,戰時應有能力 掌握天空。 2、空襲主要目標是工業區及城市。 3、對付敵空軍方式,主要在摧毀地面 設備及物資。 4、地面部隊的任務是防禦,空軍基本 裝備是戰機。

12 「制空權論」三大論點 (一)大空軍主義思想:
發展強大空軍,建立世界空軍基地,伸張5,000哩以上的飛行半徑,增加續航力,趨向戰略性轟炸,爭取制空權以求戰略上主動的思想。 (二)空軍必須把握兩大因素: 空中交通—不僅較陸、海上距離短,且較為活動自如。 空中作戰—直接用空軍攻擊敵國之戰略基地、生產中心、人口商業中心等,即無需消滅敵人的陸海軍,亦可粉碎敵人之抵抗。 (三)空權是攻擊的唯一力量,惟攻擊始可獲得全勝。因空軍在任何方向與高度均可施行攻擊。

13

14

15 (杜黑)空權論之五項基本因素 (1)制空權:制空權者,在海陸上作戰中,保持絕對之優勢。 影響制空權的條件:一為空軍數量與性能,二為
空軍基地之優良及數量。 (2)飛機工業生產能力:飛機工業是高度精密工業,有雄厚的 生產能力,才能生產品質佳,數量多 的飛機。 (3)飛機續航力:飛機續航力關係著飛機的作戰半徑,作戰半 徑越長,其攻擊的威力就越大。 (4)飛機轟炸力:要發揮轟炸力,必須活用距離與時間,尤其 在現代核子武器戰爭及按紐戰爭時代,時間 的掌握更為重要。 (5)戰略空軍:僅有戰略空軍方可實施戰略性轟炸,戰術空軍 乃地面部隊之武器。

16 杜黑空權論之影響 1.首開制空權之新觀念,極力倡導應建立強大而獨立 之空軍,改變了戰爭的型態,如今各國不僅都有空
軍,且制空權之控制已成為現代戰爭首要之任務。 2.過去運用麥卡托投影地圖的世界已被極地為中心的 投影地圖所取代,「天路」的時代來臨,北極之地 理障礙已無意義,北極地區已成空權的中心,阿拉 斯加變為亞、美兩洲的天路捷徑。天路的觀念將世 界帶向一個新世界。 3.空權的觀念打破以往前線、後方的分野,戰爭的型 態演變為全國備戰的全民戰爭。

17 1942年4月18日B-25轟炸機16架自大黃蜂號航空母艦上起飛,轟炸東京投下炸彈和燃燒彈后順風直飛中國。

18 轟炸日本東京

19 珍珠港

20 美國米契爾(1878~1936) 富有空戰經驗,熱中倡導空權,並從並肩作戰盟軍空軍中汲取經驗,思想較杜黑更為成熟,著有「空防」與「天路」二書

21 米契爾(Billy Mitchell 1878-1936)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力主空軍應獨立成軍,言詞過
於激烈,因而開罪陸、海軍高級將領,一九二一 年被視為軍中極端反叛份子,予以除役。但米契 爾死後十年,西元一九四六年,美國國會頒授最 高級榮譽勛章在其墓前,以慰其生前對空軍的卓 越貢獻。 是美國空權論的先驅,著有「有翼防禦」為其空 權論之代表作。

22

23 米契爾空權思想論點 *空中攻擊的唯一有效防禦 手段,即在空戰中擊毀敵 方的飛機 *飛機有擊毀所有一切水面 船隻能力

24 米契爾空權思想論點 *強調使用空權擊毀敵方兵  力的重要性 *須有各種不同性能飛機, 相互合作,共同達成任務 *發展北極航線

25 米契爾空權理論影響 「以戰機來摧毀戰艦」的理論,影響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作戰型態。
美國採米氏對北極航線重要性的呼籲,積極爭取及建設北極週邊國家及島嶼,設立海空軍基地及監控站,使美國在北極航線上居於優勢地位。

26

27 塞維斯基(1894~1974) 蘇聯移民的美國人,開創航空學派理論 著作「空權:生存之鑰」
一九四0年及一九四七年曾兩度接受美國總統頒贈『哈門』勳章(Harmon Trophy)

28 塞維斯基航空學理論 分別以美、蘇為圓心,以當時轟炸機5千英里活動半徑,畫出美國控制區與俄國控制區的範圍,兩控制區重疊處即所謂的「決定性地區」

29 「決定性地區」 從北極俯視地球: 以美國中部為中心由阿拉斯加、紐芬蘭、加 利福尼亞及佛羅里達四個點所形成的四方形
地帶,歐、亞、非大部份地區都涵蓋在美國 五千哩作戰半徑範圍內。 以獨立國協烏拉山為中心,由摩爾曼斯克、 高加索、堪察加及貝加爾四個地方形成一四 方形地帶,由此地帶也可控制歐、亞、非及 北美。

30 塞維斯基航空學理論 決定性地區包括 北美、歐亞心臟區、歐亞近海區、北非和中東。由北美洲進攻俄國本土,是最經濟而不分散力量的攻擊路線,所以阿拉斯加及北極權地位十分重要。

31 塞維斯基「空軍制勝論」之論點: 1.掌握制空權,爾後海陸軍才有作用。 2.封鎖敵軍,孤立戰場為空軍主要任務。 3.唯有空軍才可擊敗敵之空軍。
4.以陸上為基地之空軍,常較由航空母艦起飛的空軍為優。 5.空軍出擊的續航力,必須等於戰區的最大幅員。 6.空軍作戰質重於量。 7.空軍作戰必須有統一的指揮。 8.空軍必須有獨立之補給系統,不能依賴海陸運輸。

32 塞維斯基「空權:生存的關鍵」之論點: 1.要陸、海、空都平衡發展,是任何國家的財力物力 所無法負擔。 2.掌握全球空中優勢必能獲得勝利。
3.美國社會與文化水準均適合擴展空權。 4.空中是超越地理障礙和將戰爭直接帶給敵人之最佳 方法。 5.征服敵國空權,可以解除敵國地面部隊武裝。 6.由北美洲進攻俄國本土,係最經濟而不分散力量的 攻擊路線,所以阿拉斯加非常重要。 7.北極空權的重要性。

33 影響 *成為富勒與李德哈特架構 防空聯合作戰理論基礎

34 影響 *二次世界大戰德軍結合飛 機與戰甲車閃擊作戰思想

35 軍略地理的新高地 ─ 太空 一九五七年十月四日蘇聯第一枚太空火箭史波尼克 發射升空。 一九九一年中東波斯灣戰爭中,聯軍動用了大約六
十枚太空衛星,在伊拉克上空進行監控、導航、通 訊、氣象等軍事任務 。 美國空軍在一九九六年所發表的「新世界觀」 (New World Vistas﹞報告中更進一步的指出,廿 一世紀的太空隨著人類科技的快速發展,將不再是 僅止於軍事通訊和情報蒐集的場所,而極可能成為 一個嶄新的戰場 。

36 海洋同盟 「海洋同盟」(又稱洋際聯盟)戰略構想是美國克 萊恩博士於一九七五年出版的「世界國力評估」中 所提出。
鑑於七O年代美國全球性戰略鬆散,尼克森政府的 「低盪政策」使美國被迫打一個地理、武器和目標 都是有限性的戰爭,造成越、高、寮被赤化,美國 譽受損,更使組織鬆散的民主世界陷於惶恐不安的 境界,因此提出「海洋同盟」的戰略構想,建議美 國應負起組織「海洋同盟」的責任,以對抗共產勢 力的擴張。

37 「海洋同盟」重要概念 1 政治結構區: (戰略思想的空間架構 ) 北美區(其中心地帶是美國,外圍則是加拿大、中 美及加勒比海等地區國家。)
蘇俄區(包括歐洲大陸中心的共產世界,以蘇聯為 中心。) 中共區(以中共為主體的歐亞大陸東部邊緣共產政 權。) 西歐區(自希臘延伸到挪威的歐亞大陸西南。西部 邊緣弧形地帶,以北大西洋公約國家為主 體。)

38 「海洋同盟」重要概念 2 中東區(迤長散漫的國家地帶,從伊朗越過小亞細 亞及阿拉伯半島,直迄北非的阿拉伯沿海 地區。)
南亞區(次大陸,印度為主體。) 東南亞區(中南半島以外的東南亞區,為一片廣大 的海洋群島區。) 東北亞區(日本、韓國和中華民國等地緣上為制衡 蘇聯太平洋勢力的樞紐三角地區。) 南美區(南美洲的國家所組成。)

39 「海洋同盟」重要概念 3 中非及南非區(最多國家的政治結構區,藏有對世 界工業國家關係重要的資源。)
澳洲及紐西蘭區(地緣上屬於偏僻的地區。)

40 歐、亞四個與美國關係重大的結構區 1.西歐─科技及經濟結構極重要。 2.中東─擁有豐富的能源(石油)。
3.東南亞─印尼及新加坡控制麻六甲海峽。 4.東北亞─日本為美國貿易伙伴及安全上的 支柱。

41 國力評估 克氏採量化的方式評估各國的國力, 其公式: p=(C+E+M)*(S+W)

42 國力評估公式 P─Perceive Power 有感力量,即可以察知或感覺到的力量,即指力估的國力。
C─Critical Mass 重要實質,又稱基本結構,即以一個國家的領土總面積和人口數為計算基礎。 E─Economic ability 經濟能力,即一國人民在處理其國土內資源時發展出來的經濟力量。 M─Military ability 軍事能力,其認知是較主觀的,克氏是以核子武器的實際武力與一般目標戰鬥之用的陸、海、空軍武力合併計算。 S─Strategic Purpose 戰略目標,即一國的人民在其生活目標之上的共同目的;而國家的共同目的,包括保護並加強全體國民既定目標之途徑,而與他國進行折衝之總策略。 W─Will to Pursue National Strategy作戰意志,即一國人民在他們的國家決策上所表達的政治意志力量。

43 國力評估分析 克氏以此公式分析了七十六個國家,其中具 重要性的國家不過五十六國,除去美國現有 和潛在敵人以外,其中以美、加、英、法、
義、西德、日本、以色列、中華民國、澳洲 等十個國家最重要,這十個國家都有充份的 民主制度,且在政治上、文化上與美國維持 著密切關係。

44 以色列及中華民國即因有堅強的反共戰略 目標及人民有旺盛的作戰意志,內部團結 一致,且能忠實履行與美國之防衛合作協 定,而被克氏給予極高的估算,列入核心 國家之列。

45 海洋同盟的目的 在於橫跨海洋,為了共同利益及民主社會之安全, 而建立經濟相互依賴與合作的國家。 換言之,此一新戰略在於維持一個非極權國家的同
盟體系,使之有充份的力量,以阻止共產國家對歐 亞大陸中央地帶實施政治或軍事的控制,特別是要 阻止與美國有敵意的國家來控制歐亞的心臟地帶, 進而侵入邊緣地帶,若其控制到這個邊緣地帶及心 臟地帶它等於控制了地球表面資源、人口的三分之 一,則世界將被赤化。

46 「海洋同盟」影響 克氏之「海洋同盟」戰略構想是一新的戰略 設計,對阻止共產勢力向邊緣地帶擴張,以 維護世界民主自由而言,有其正面的意義。
惟其戰略構想是採消極的圍堵守勢原則,且 是否這些同盟國家皆能捐棄個別利益而齊心 一致尚待斟酌,因此克氏的主張至今尚未為 美國實行。


Download ppt "空權論 起源:1909軍機被視為 砲兵的延伸,一 次世界大戰空權 思想提出,才使 世人重視制空對 戰爭的影響 杜黑、米契爾、塞維斯基最具影響力."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