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本课件中部分图片选自刘丰春《人体X线解剖学》课件,再此表示感谢!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本课件中部分图片选自刘丰春《人体X线解剖学》课件,再此表示感谢!"—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本课件中部分图片选自刘丰春《人体X线解剖学》课件,再此表示感谢!
致谢 本课件中部分图片选自刘丰春《人体X线解剖学》课件,再此表示感谢!

2 第三章 胸部 第一节 胸部解剖概要 第二节 胸部常用影像检查方法的评价 第三节 胸部X线解剖 第四节 胸部CT解剖
第五节 胸部MRI影像解剖 典型病例

3 第一节 胸部解剖概要 胸腔:肺和胸膜腔、纵膈 体表标志: 1、颈静脉切迹:平第2-3胸椎之间 2、胸骨角:第4胸椎下缘 3、剑胸结合:第7肋 4、肋弓:第3腰椎

4 一、气管、支气管 1、气管: 气管叉、气管隆突(carina of trachea) 2、左右支气管 的区别 右支气管粗、短、陡直 左支气管细、长、平缓 3、肺叶、肺段定义

5 二、肺(lung) (一)肺段 右10段; 左8段

6 (二)肺动脉pulmonary artery
(三) 肺静脉pulmonary veins 右肺动脉 左肺动脉 左上下肺静脉 右上下肺静脉

7 肺动脉

8 肺静脉

9 (四)肺的淋巴 5组 1、肺淋巴结 2、肺门淋巴结 3、气管支气管下淋巴结 4、气管支气管上淋巴结 5、气管旁淋巴结

10 三、胸膜 (一)脏胸膜 (二)壁胸膜:肋胸膜、 膈胸膜、 纵膈胸膜、 胸膜顶 (三)胸膜腔:肋膈角、心隔角 四、纵膈:定义 分区及内容物 返回

11 第二节 胸部常用影像检查方法的评价

12 一、X线检查方法 1、透视 2、胸片 3、体层摄影(肺门、支气管病灶) 4、高千伏摄影:气管支气管、肺纹理 5、支气管造影

13 透 视 方法简单 多体位、动态观察 不易发现细小病变 没有永久记录

14 摄 影 正位(P-A位 A-P位) 侧位(左右侧) 卧位 点片

15 正位胸片 暗 盒 CASSETTE 优点:射线较透视少; 有永久记录,便 于复查。

16 侧位胸片 Lateral view 暗 盒 CASSETTE X-ray 缺点: 不能动态观察

17 高千伏摄影 ≥120kv、5-7mAs 减少胸壁、软组织 及肋骨对肺部病变 的干扰。

18 支气管造影

19 二、CT检查 1、优点: 密度分辨率高 肺段、段支气管及厚度显示清楚 2、应用: 一是进一步定位定性;二是X线检查阴性的;
三是活检及介入治疗。 3、检查方法: 平扫:肺尖至肋膈角连续扫描,层厚/层=10mm。 增强扫描:动脉期、静脉期(主动脉、肺动脉和肺静脉充盈期 ) 技术:肺窗、纵隔窗

20 三、MRI检查 1、优点: 密度分别率高;软组织检查由于CT,对血管检查 效果较好。 2、应用: 纵隔病变; 大血管病变;心脏病变; 胸壁病变; 部分肺内病变,CT定性有困难者。 3、检查方法: SE、FSE 序列 梯度回波序列TFE 四、超声 胸腔积液有价值 返回

21 第三节 胸部X线解剖 一、胸廓X线解剖 (一)软组织(soft tissues)X线解剖 (二)骨骼(bones)X线解剖

22 (一)软组织X线 1、皮下脂肪:低密度透亮条状影 2、胸锁乳突肌:在肺尖内侧,表现为边缘锐利 的致密阴影,对称,使肺尖影变淡。 3、胸大肌:两肺中部外侧致密阴影 4、锁骨上皮肤皱褶 5、伴随阴影 6、乳房

23 乳腺

24 (二)骨骼(bones)X线解剖 1、肋骨:肋骨前段和后段的差别 肋软骨钙化 计数肋骨:正位胸片一般可见1—6肋 骨前段和1—10肋骨后段。 肋骨变异:颈肋、杈状肋、肋骨融合 肋间隙:病灶定位

25 2、锁骨:在上肺二侧横列,常与肺尖重叠。 3、胸骨:正位片胸骨柄突入纵隔之内。 4、胸椎:横突突入纵隔内,勿误认为纵隔 淋巴结肿大。 5、肩胛骨:在上胸外侧,投照时外旋而不与 肺重叠,但旋转不足时,可与上肺外带重 叠呈斜条状 。

26 正常表现 肺尖帽 颈肋 锁骨皱折 融合肋 肩胛线 叉状肋 肋软骨钙化 胸大肌影 乳头影 乳房影

27 二、气管及支气管X线解剖 高千伏 正位片

28 (一)气管及支气管X解剖 1、正位片:上段可见, 纵行低密度影,宽度: 1.5-2cm。 2、高千伏:气管分叉角 小于90°
3、侧位片:气管后影带 侧位片

29 (二)支气管造影节肺段X线解剖 右支气管 左支气管

30 三、肺X线解剖 1、肺野:(1)定义:含气的肺在照片上显示为透明 的部分。 (2) 肺野的划分 : 1)上中下野:第2、4肋前段下缘的水平线 2)内中外带 :纵行均等分 (3)影响因素:1)呼吸状态 2)胖瘦 3)血流量

31

32 2、肺叶:左二右三 3、肺段:左8右10 右肺上叶

33 右肺中叶

34 右肺下叶

35 左肺上叶

36 左肺下叶

37 4、肺纹理: (1)定义:血管、支气管和淋巴管,肺动脉为主。 (2)特点:正常的肺纹理轮廓清楚,由内向外逐渐变细,外带消失,一般下肺野较粗而密集。 (3)肺动脉与肺静脉的区别: (4)异常:增多、增粗、紊乱 、稀疏等

38

39 病案:右下支气管肺炎

40 病案:弥漫性阻塞性肺气肿 X线表现:两肺透亮度增加; 肺纹理变细、稀疏; 胸廓呈桶状,肋间隙增宽,膈肌低平

41 弥漫性阻塞性肺气肿 图片 正位 侧位

42 5、肺门: (1)左肺门影:上部左肺动脉弓,下部左下肺动脉 (2)右肺门影:上部上肺动静脉、下肺动脉干后回归支,下部右肺下动脉干,宽度不超过1.5cm。 (3)肺门角 (4)侧位片

43

44 肺门影

45 四、胸膜斜裂水平裂 水平裂:自肺门到第6肋 斜裂:自前膈角到4-5后肋

46 病案: 胸膜炎:胸腔积液;胸膜肥厚、粘连、钙化

47 五、横膈: 隔顶 前后膈角 心隔角 胃膈间隙 厚度 运动

48 六、纵膈X线解剖 纵膈左缘 纵膈右缘 心胸比例

49 纵膈侧面观 分区及内容

50 七、儿童胸部X线解剖 1、肺野 2、胸腺 3、心胸比例 4、肺纹理 5、骨化中心 返回


Download ppt "本课件中部分图片选自刘丰春《人体X线解剖学》课件,再此表示感谢!"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