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项目: 人体形态学测量 康复教研室.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项目: 人体形态学测量 康复教研室."—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项目: 人体形态学测量 康复教研室

2 目录 学习要点 定义 第一节 测量标志点 第二节 康复评定的工作流程与内容 思考题

3 学习要点 1、掌握人体形态的测量方法 2、熟悉体表标志点 3、了解人体形态学测量的注意事项

4 (anthropometric measurement)
定义 人体形态学测量 (anthropometric measurement) 指测定身体整体与局部的长度、周长、距离和容积,内容包括身长、体重、坐高、胸围、腹围、头围、指距、四肢长度和周径、皮下脂肪厚度以及人体姿势等。

5 第一节 测量标志点 颅区体表标志 胸部体表标志 腹壁体表标志 骨盆体表标志 上肢体表标志 下肢体表标志

6

7 一、骨的分类 成人有206块骨 颅骨 躯干骨 四肢骨 第一章 骨 学 第一节 总 论
第一章 骨 学 第一节 总 论 骨bone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骨组织主要由骨细胞、胶原纤维和基质等构成,具有一定的形态,外被骨膜,内容骨髓,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经;具有一定的功能,能不断进行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并有修复、再生和重塑的能力。经常锻炼可促进骨的良好发育,长期废用则出现骨质疏松。骨基质中沉积有大量钙盐和磷酸盐,是人体钙、磷的储存库,参与体内钙、磷代谢。骨髓有造血功能。 一、骨的分类 成人有206块骨(图1一1),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部分。前二者也称为中轴骨。按形态,骨可分为4类:

8 颅区体表标志 头顶点 顶骨后方的最凸隆点,也称顶结节。 眉弓 在眉毛下方,为一条状骨性隆起。 颧骨 位于外耳道开口前方的水平线上。
头顶点 顶骨后方的最凸隆点,也称顶结节。 眉弓  在眉毛下方,为一条状骨性隆起。 颧骨  位于外耳道开口前方的水平线上。 乳突  在耳垂后方,为一圆锥形隆起。 枕外隆突 枕骨外面的隆起

9 颅 颅骨23块 听小骨3对 脑颅骨 8块 顶骨2 颞骨2 额骨1 筛骨1 枕骨1 蝶骨1 额骨 顶骨 蝶骨 筛骨 鼻骨 颧骨 下鼻甲 上颌骨
下颌骨 额骨 顶骨2 颞骨2 额骨1 筛骨1 枕骨1 蝶骨1 顶骨 蝶骨 二、颅 颅skull位于脊柱上方,由23块颅骨围成(中耳的3对听小骨未计入),颅骨多为扁骨或不规则骨。除下颌骨和舌骨以外,其他的颅骨借缝或软骨牢固连结。颅分为上部的脑颅和下部的面颅,二者以眶上缘和外耳门上缘的连线为其分界线。 (一)脑颅骨 脑颅由8块脑颅骨围成。其中不成对的有额骨、筛骨、蝶骨和枕骨,成对的有颞骨和顶骨。它们构成颅腔。颅腔的顶是穹窿形的颅盖ca1varia,由额骨、顶骨和枕骨构成。颅腔的底由中部的蝶骨、后方的枕骨、两侧的颞骨、前方的额骨和筛骨构成。筛骨只有一小部分参与脑颅,其余构成面颅。 筛骨 颞骨 颧骨 枕骨 上颌骨 下颌骨

10 面颅骨 15块 鼻骨 2 泪骨 2 颧骨 2 上颌骨 2 下鼻甲 2 腭骨 2 下颌骨 1 犁骨 1 舌骨 1 额骨 顶骨 鼻骨 蝶骨 泪骨
鼻骨 2 泪骨 2 颧骨 2 上颌骨 2 下鼻甲 2 腭骨 2 下颌骨 1 犁骨 1 舌骨 1 下鼻甲 上颌骨 下颌骨 上颌骨 腭骨 犁骨 (二)面颅骨 面颅由15块面颅骨构成。面颅骨包括成对的骨和不成对的骨,成对的骨有上颌骨、腭骨、颧骨、鼻骨、泪骨及下鼻甲;不成对的有犁骨、下颌骨和舌骨。面颅骨围成眶腔、鼻腔和口腔。 枕骨大孔 舌骨

11 1.下颌骨 2.舌骨 3.犁骨 4.上颌骨 髁突 冠突 下颌支 咬肌粗隆 下颌孔 下颌角 颏孔 下颌体
1.下颌骨mandible (图1-19)为面颅骨最大者,分一体两支。①下颌体为弓状骨板,有上、下两缘及内、外两面。下缘圆钝,为下颌底;上缘构成牙槽弓,有容纳下颌牙牙根的牙槽。体外面正中凸向前为颏隆凸。前外侧面有颏孔menta1 foramen。内面正中有二对小棘,称颏棘。其下外方有一椭圆形浅窝,称二腹肌窝。②下颌支ramus of mandible是由体后方上耸的方形骨板,末端有两个突起,前方的称冠突,后方的称髁突,两突之间的凹陷为下颌切迹。髁突上端的膨大为下颌头head of mandib1e,与下颌窝相关节,头下方较细处是下颌颈neck of mandib1e。下颌支后缘与下颌底相交处,称下颌角ang1e of mandible。下颌支内面中央有下颌孔mandibular foramen,孔的前缘有伸向上后的骨突,称下颌小舌。 2.舌骨hyoid bone (图1-20)居下颌骨下后方,呈马蹄铁形。中间部称体,向后外延伸的长突为大角,向上的短突为小角。大角和体都可在体表扪到。 外侧面 内侧面 图1-19下颌骨 图1-20舌骨 3.犁骨vomer为斜方形小骨片,组成鼻中隔后下分。 4.上颌骨maxi11,(图1-21)成对,构成颜面的中央部,几乎与全部面颅骨相接,可分:1体和4突。 外面 内面图1-21上颌骨 上颌体:内含上颌窦,分前面、颞下面、眶面及鼻面。前面上分有眶下孔infraorbital foramen,孔下方凹陷,称尖牙窝。颞下面朝向后外,中部有几个小的牙槽孔。眶面构成眶的下壁,有矢状位的眶下沟,向前下连于眶下管。鼻面构成鼻腔外侧壁,后分有大的上颌窦裂孔,通入上颌窦,前分有纵行的泪沟。 额突fronta1 process突向上方,接额骨、鼻骨和泪骨;颧突zygomatic process伸向外侧,接颧骨;牙槽突alveolar process由体向下伸出,其下缘有牙槽,容纳上颌牙牙根。 腭突palatine process由体向内水平伸出,于中线与对侧腭突结合,组成骨腭的前分。

12 额、顶、颞、蝶骨会合处多数人成H形的缝称翼点。
额骨 颅侧面观 顶骨 翼点 蝶骨 颞骨 枕骨 上颌骨 颧弓 下颌骨 翼点pterion 额、顶、颞、蝶骨会合处多数人成H形的缝称翼点。 5.颅侧面观(图1-25)由额骨、蝶骨、顶骨、颞骨及枕骨构成,还可见到面颅的颧骨和上、下颌骨。侧面中部有外耳门,门后方为乳突,前方是颧弓,二者在体表均可摸到。颧弓将颅侧面分为上方的颞窝和下方的颞下窝。颞窝的上界为颞线,起自额骨与颧骨相接处,弯向上后,经额骨、顶骨、再转向下前达乳突根部。颞窝前下部较薄,额、顶、颞、蝶骨会合处多数人成H形的缝,此处最为薄弱,称翼点pterion。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常有血管沟),临床X线检查及手术中应注意。 图1-25 颅侧面观颞下窝infratemporal fossa:是上颌体和颧骨后方的不规则间隙。容纳咀嚼肌和血管神经等,向上与颞窝通连。窝前壁为上颌体和颧骨,内侧壁为翼突外侧板,外侧壁为下颌支;下壁与后壁空缺。此窝向上借卵圆孔和棘孔与颅中窝相通,向前借眶下裂通眶,向内侧借上颌骨与蝶骨翼突之间的翼上颌裂通翼腭窝。 翼腭窝pterygopalatine fossa (图1-26):为上颌体、蝶骨翼突和腭骨之间的狭窄间隙,深藏于颞下窝内侧,内有神经血管经过。此窝向外通颞下窝,向前借眶下裂通眶,向内借腭骨与蝶骨围成的蝶腭孔通鼻腔,向后借圆孔通颅中窝,借翼管通颅底外面,向下移行于腭大管,继经腭大孔通口腔。 侧面中部有外耳门,门后方为乳突,前方是颧弓

13 胸部体表标志 骨颈静脉切迹  胸骨角  剑胸关节 剑突 

14 椎骨 颈椎 7 胸椎 12 腰椎 5 骶椎 1(5) 尾椎 1(3~4) (一)椎骨
颈椎 7 胸椎 12 腰椎 5 骶椎 1(5) 尾椎 1(3~4) (一)椎骨 幼年时为32或33块,分为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5块,尾椎3~4块。成年后5块骶椎融合成骶骨,3~4块尾椎长合成尾骨。

15 胸骨 胸骨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 两侧平对第二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锁切迹 颈静脉切迹 锁切迹 胸骨柄 胸骨角 第二 肋切迹
胸骨体 剑突 (二)胸骨 胸骨sternum(图1-13)位于胸前壁正中,前凸后凹,可分柄、体和剑突三部分。胸骨柄manubrium sterni上宽下窄,上缘中分为颈静脉切迹jugular notch,两侧有锁切迹与锁骨相连结。柄外侧缘上分接第1肋。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sternal angle,可在体表扪及,两侧的肋切迹与第2肋软骨相连接,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胸骨角向后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胸骨体body of sternum呈长方形,外侧缘接第2~7肋软骨。剑突xiphoid process薄而细长,形状变化较大,下端游离。 胸骨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 两侧平对第二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16 腹壁体表标志

17 骨盆体表标志 耻骨联合 耻骨结节,髂嵴 髂前上棘,骶骨和尾骨 男性在阴囊根部后方可触及耻骨下缘和耻骨弓

18 上肢体表标志 肩部 锁骨全长,肩胛冈. 上肢近端顶部 肩峰. 外侧部 三角肌 上臂前面 肱二头肌 上臂下端两侧 肱骨内外上髁和鹰嘴 腕部两侧
桡骨和尺骨茎突 手掌两侧 大小鱼际肌.

19 下肢体表标志 前为髂前上嵴,后为髂后上嵴. 大腿后上方 股骨大转子 膝部可触到髌骨,股骨内外上髁和胫骨粗隆, 腓骨小头.
大腿后上方 股骨大转子 膝部可触到髌骨,股骨内外上髁和胫骨粗隆, 腓骨小头. 踝关节可以摸到内外踝 足部最末端是跟骨点,最前端为足尖

20 第二节 测量内容与方法 下肢长度 截肢残端的测量 脂肪厚度的测量 身长测量 体重测量 躯干周径测量 四肢周径

21 身长测量 测量姿势:头、颈、腹、双下肢、足跟并拢在一 条线上。 测量时间:上午10点 注意事项:注意年龄的区别

22 体重测量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 BMI为24kg/m2作为正常体重与超重的分界点, 大于24kg/m2为超重

23 躯干周径测量 胸围:腋窝高、乳头高、剑突高 小儿取平乳晕下缘肩胛骨下角水平的 周径。 腹围:男性腹围大于85cm提示肥 胖,
臀围:测量大转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间臀部 最粗的部分.

24 四肢周径 测量部位 测量体位 测量点 上臂最大周径 上肢体侧自然下垂,肘 上臂中部、肱二 头 (肘伸展位) 伸展 肌最大膨隆部
测量部位 测量体位 测量点 上臂最大周径 上肢体侧自然下垂,肘 上臂中部、肱二 头   (肘伸展位) 伸展 肌最大膨隆部 上臂最大周径 肘关节用力屈曲 同上 (肘屈曲位) 前臂最大周径 前臂体侧自然下垂 前臂近侧端最大膨隆处 前臂最小周径 同上 前臂远端最细的部位 大腿周径    仰卧位,下肢稍外展, 大腿中央部、髌骨上缘 膝伸展 及上方5、10、15、20cm 小腿最大周径 同上 小腿最粗的部位 小腿最小周径 同上 内、外踝上方最细部位

25

26

27

28 下肢长度 下肢长度的测量包括真性长度和外观长度的测量。 有下肢不等长时,应进行真性长度的测量。 1.如果肢体短的一侧膝关节低
提示腿的长度差异是由于胫骨缩短所至。 2.肢体短的一侧膝关节低并且较另一侧靠后 提示是由于股骨长度变短所至。

29 四肢长测量部位,体位与测量点 测量部位 测量体位 测量点 上肢长 坐位或立位上肢在体 肩峰外侧端到桡骨茎突的距离 侧自然下垂,肘关节
测量部位 测量体位    测量点  上肢长   坐位或立位上肢在体 肩峰外侧端到桡骨茎突的距离        侧自然下垂,肘关节       伸展,前臂旋后,腕       关节中立位       上臂长   同上        肩峰外侧端到肱骨外上髁的距离     前臂长   同上        肱骨外上髁到桡骨茎突的距离   手长    手指伸展位     桡骨茎突到尺骨茎突的连线起始                 到中指末端的距离    下肢真性长 仰卧位骨盆水平,  髂前上棘到内踝的最短距离,或        下肢伸展,髋关节  大转子到外踝的距离       中立位   下肢外观长 仰卧位,双下肢对  脐到内踝的距离       称伸展    大腿长   同上        股骨大转子到膝关节外侧关节间隙距离 小腿长   同上        膝关节外侧间隙到外踝的距离 足长    踝关节中立位    足跟末端到第2趾末端的距离

30

31

32

33

34

35 截肢残端的测量 截肢残端周径:目的为了判断残端浮肿状态,短端成熟度,以及与假肢接受腔的合适程度。 截肢残端长度 残端左右与前后径

36 截肢残端周径的测量 测量部位 测量体位 测量方法(测量点) 上臂残端 站和坐位 从腋窝每隔2.5cm测量一次,直 至断端
测量部位 测量体位 测量方法(测量点)   上臂残端    站和坐位  从腋窝每隔2.5cm测量一次,直                    至断端    前臂残端    站和坐位  从尺骨鹰嘴向下每隔2.5cm测量               一次,直至断端 大腿残端    站立位   从坐骨结节开始每隔5cm测量一                 次,直至断端  小腿残端    坐位    从膝关节外侧关节间隙起每隔5cm               测量一次,直至断端 

37

38 截肢残端长度的测量 测量部位 测量体位 测量方法(测量点) 上臂残端长 站和坐位 测量腋窝前缘至残端末端的距离
测量部位 测量体位 测量方法(测量点)   上臂残端长   站和坐位  测量腋窝前缘至残端末端的距离   前臂残端长    同上   测量尺骨鹰嘴沿尺骨至残端末端的 距离 大腿残端长   站立位   测量坐骨结节(沿大腿后面)至残    端末端的距离             小腿残端长   坐位    测量髌韧带中央至残端末端的距离

39

40

41 1.大腿残端左右径测量 2.小腿残端左右径测量 3.大腿残端前后径测量 4.小腿残端前后径测量
  残端左右径与前后径 1.大腿残端左右径测量  2.小腿残端左右径测量  3.大腿残端前后径测量  4.小腿残端前后径测量 

42 脂肪厚度的测量 测量脂肪厚度,以了解皮下脂肪的多少,评价人体组成的比例。
确定人体体型,(肥胖型、肌肉型、消瘦型),用所测皮脂的厚度推测全身脂肪的厚度。 还可以观察和判断健身减肥的效果。

43 测量方法 上臂部 :右上臂肩峰至尺骨鹰嘴连线的中 点,即肱三头肌肌腹部位。 背部: 右肩胛下角下方5cm处。 腹部 :右腹部脐旁1cm处。

44 正常参考值 日本成人肥胖评定标准 肱三头肌处皮肤皱襞厚度 男性:大于10.4mm,女性:大于17.5mm为 腹部皮肤皱襞厚度
肩胛下角皮肤及皮下脂肪厚度 平均值:12.4mm,超过14mm为肥胖。

45 人体姿势的评定 姿势观察包括头颈、肩胛骨、脊柱、髋关节、骨盆、膝关节、足。 通常采用铅垂线法

46 后面观 检查方法与内容 1.铅垂线通过的标志点: 2.观察内容:

47 正面观 正常所见 检查方法与内容

48 侧面观 1.铅垂线通过的标志点 2.观察内容

49 结果记录与分析 立位姿势的评定(从侧面观)
从侧面观 部位 评定要点 临床意义  头部 向前突出  颈椎前凸增大 腰椎后凸增大    肩 向前突出 胸椎后凸,胸部前侧肌群缩短 脊柱 曲线异常 前曲增大或减少 骨盆 髂前上棘与髂后上棘左右差 髂骨向前旋转:髂前上棘低< 髂后上棘高         髂骨向后旋转:髂前上棘高<髂后 上棘低 膝 过伸展 骨盆前倾,腰椎前屈增大                踝关节背屈受限    过屈曲 踝关节跖屈受限 半月板损伤

50 小结 形态学的测量包括面很多,我们要掌握各种指标和测量方法,适应症,注意事项,并能根据结果判断损伤情况和康复进展,为动态观察患者情况,及时调整康复方案提供依据。

51 思考题 1、四肢周径的测量方法。 2、四肢长度的测量方法。 3、检测注意事项


Download ppt "项目: 人体形态学测量 康复教研室."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