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二章 汽车动力性.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二章 汽车动力性."—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汽车动力性

2 §2-1 汽车行驶需要的功率和能量 一、汽车的行驶阻力 汽车行驶时所需要的功率取决于行驶阻力: 当 匀速 加速
§2-1 汽车行驶需要的功率和能量 一、汽车的行驶阻力 1.车辆阻力 2.空气阻力 3.上坡(度)阻力 4.加速阻力 1.车轮阻力 组成:1)滚动阻力 2)路面阻力 3)轮胎侧偏阻力 1)滚动阻力 a. 变形阻力 b. 摩擦力 汽车行驶时所需要的功率取决于行驶阻力: 当 匀速 加速

3 1)滚动阻力 a. 变形阻力 b. 摩擦力 a. 变形阻力 轮胎在滚动时,有两种变形: 径向变形 周向变形 轮胎滚动时的滞后损失。 弹性轮胎在硬路面上的滚动实质,如下图

4 滚动阻力 : 令 ,即滚动阻力系数.

5 b. 摩擦力 a) 胎面与路面的摩擦 b) 轮胎变形使外胎与内胎,内胎与 垫之间 c) 汽车振动时,钢板间及各活动悬架之间 2)路面阻力
3) 轮胎侧偏阻力 当Va=40km/h时 变形阻力:90~95% 摩擦阻力:2~10% 影响滚动阻力的因素: 1)车重:转动↑ 轮胎变形↑ f↑ 2)路面:路面塑性变形大 f↑ 3)轮胎结构:子干胎比普通胎 f↓ 刚度好变形小 4)轮胎气压:气压↓ 变形↑ f↑ 但坏路f↓ 5)车速: 当Va<50km/h f≈c 当Va>100 f↑ Va<150~200 当Va↑,振动Hz↑,轮胎周向,侧向扭曲变形↑

6 2.空气阻力 定义:汽车在直线行驶时,空气作用力在行驶方向上的分力。 1)组成:空气阻力由表面阻力和压力阻力组成。 表面阻力:空气有粘度 压力阻力:车外形状 诱导阻力:空气升力在水平方向投影 内部阻力:流经散热器,发动机,车箱的阻力 干扰阻力:表面突起物,车门把手,后视镜底盘 其中,压差和诱导阻力: 50~90% (干扰在内) 内部阻力: ~11% 表面阻力: ~30% 2)计算方法: 空气对物体的阻力与下列因素有关。 流速 U : 对汽车来说,相对速度V= Va±Vf 密度 : 空气密度,在一定条件下是常数 迎风面积 A :与车形有关 式中 为无因次的空气阻力系数。

7 式中:CD——空气阻力系数,实验得出; 在一般动力计算中,认为空气阻力作用在风帆中心, A——迎面面积,汽车在行驶方向的投影,m2 ;
V——相对速度,km/h。 例: A 典型轿车 ~ ~0.6 货 车 ~ ~1.0 大 客 车 4~ ~0.7 3)影响空气阻力因素 (1)车速: 与 V2成正比关系,而功率则与V3成正比关系 (2)A: 车型,H↓为好 (3)表面: 突出物及光洁程度 (4) : 车身形状(流线型好)

8 式中: ——坡道角度 3.坡度阻力:汽车重力沿坡道的分力。 ∵ 对公路来说: i 很小 <9% ∴ 故
式中: ——坡道角度 对公路来说: i 很小 <9% 由于坡道阻力及滚动阻力与道路有关,所以通常以道路阻力代表两者之和。 4.加速阻力 定义:汽车加速时,需要克服其质量加速时的惯性力。 汽车质量: ① 平移质量 ② 旋转质量

9 为了便于计算: 把旋转质量惯性力转化为平移质量惯性力,以系数 作为 计入旋转质量后的“汽车质量换算系数”。 (N) 其中: ——汽车旋转质量换算系数( >1); G ——汽车质量,Kg; ——行驶加速度,m/s2 。 主要与飞轮的转动惯量 车轮的转动惯量 传动系转动惯量 有关

10 忽略传动系: 当进行动力性初步计算时,若不知道准确 ,可按下列经验公式估算:

11 二、汽车行驶方程式 根据上述分析, 可得出汽车行驶方程式 或 1. 式中表明了各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可方便地进行动力分析。
2. 式中某量并不表示汽车外力: 质心的 (总效应) 3. 结论是正确的。 所需要的功率:

12 三、循环行驶 1.几种典型的行驶循环 例1:日本1975年排气规定:
10人以下的轿车,25人以下的轻型车,按10工况热循环试验:模拟起步、 停车多的市中心行驶条件, =17.7km/h。 n工况冷循环试验:发动机起动后还未走热,汽车已起程,例如从郊区向市内行驶, km/h。 2.循环行驶的能量 平路无风条件下: 其中,滚动阻力部分消耗: 风阻部分消耗: 加速阻力部分消耗: 以上就是循环行驶中功率和能量的关系。

13 §2-2 汽车的驱动系统 一、汽车动力装置的评价与选择 二、活塞式内燃机特性 1.使用性能:特性曲线、操纵性、起动性
§2-2 汽车的驱动系统 一、汽车动力装置的评价与选择 1.使用性能:特性曲线、操纵性、起动性 2.经济性:燃料消耗、泵位功率的成本 3.对环境的影响:排气、噪声、振动 二、活塞式内燃机特性 发动机特性曲线:发动机功率、转矩、 油耗与发动机转速之间的函数关系曲线。 当节流阀全开:发动机外特性曲线 当节流阀部分开:发动机负荷特性曲线 转矩、功率和转速之间的关系式: kw 式中: ——发动机转矩,N.m; ——发动机转速,r/min。

14 注意: 1.发动机制造厂提供的特性曲线:在试验台上无空 滤、水泵、风扇、消声、发电机等件,若全带上则称 为“使用特性曲线”。 2.台架试验是在稳定转速下测定P、M。 实际上,发动机热工况,混合气浓度与台架不同。例 如加速时,M比稳定工况下降5~8%。 但是1.变工况的研究不多见 2.数值相差不大 所以,动力性估算中,仍用台架使用外特性。

15 三、离合器和液力偶合器特性 特点: , 效率: 滑转率: 功率损失:

16 1.机械式离合器 主动片:外特性一点 、 、 、 从动片: ,当 时, , ( 接合完毕) 2.液力偶合器 (主动)泵轮:
主动片:外特性一点 、 、 、 从动片: ,当 时, , ( 接合完毕) 2.液力偶合器 (主动)泵轮: 其中: 是随涡轮与泵轮转速比变化的系数。 当 ~一个工作点 当 接合完毕 为减少损失 尽量接近 ,一般

17 四、变速器和液力变扭器特性 驱动轮上理想的扭矩、功率特性。 在整个转速范围内都能使用最大功率。 特点:1)功率曲线平行于 轴
特点:1)功率曲线平行于 轴 2)扭矩曲线是双曲线 效率: 功率损失:

18 1.机械式变速器 固定速比: ( ) 例如:4档变速器 ∵与理想扭矩特性有空隙 ∴ a.合理选速比 b.多设档位 最高档速比——最高车速 最低档速比——最大驱动扭矩,汽车最低稳定车速 中间速比——发动机工作稳定性

19 即在扭矩曲线 点右边工作 发动机稳定工况条件 换档时: ①相邻两档中,高档在 立即换入低档:低档应在 ②设计时,高档略高于 低档略低于

20 ③实际换档,不考虑车速下降 即 令 如上所述 速比分配方法: 1.等比级数分配 车速与档位关系: 速比等比级数分配图如右:

21 例题 已知:CA10B 一档 四档 求: 按等比级数分配的 、 解: 2)渐近式速比分配 现代轿车使用车速范围大,多采用渐进式速比分配。 以4档变速为例: ; ; ; 高速间速比值小于低挡间速比比值。

22 从下图中可看出 ① 在高档↓ ②特性场中空隙低档比高档大 2.液力变矩器 “自学”

23 §2-3 动力性分析 一、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动力特性图、功率平衡图 * 汽车行驶方程式: a)车速 km/h
§2-3 动力性分析 一、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动力特性图、功率平衡图 * 汽车行驶方程式: a)车速 km/h 式中: ——车轮滚动半径,m; ——发动机转速,r/min。 b)半径 自由半径——轮胎自由状态下的半径。 滚动半径=滚动圆周/ 动态半径:受扭矩时的 m 式中: ——轮辋直径,in; ——轮胎宽度,in; ——径向变形系数:0.1~0.16。

24 c)传动效率 功率损失: ①机械损失 ②液力损失 由实验得到 1.驱动力—车速图: 各档驱动力与车速的关系。 驱动力—行驶阻力图: 在上图上再画上行驶阻力曲线。 2.动力特性图:动力因数—车速关系曲线 物理意义:单位车重所具有的后备驱动力, 标志着汽车克服 、 、 能力, 可用于比较不同重量、不同空气阻力的汽车。

25 二、分析驱动平衡图可方便、形象地确定汽车最高车速、 加速性能和爬坡能力
3.功率平衡图:驱动功率、行驶阻力功率与车速的关系。 kw 二、分析驱动平衡图可方便、形象地确定汽车最高车速、 加速性能和爬坡能力 1.最高车速 驱动力曲线与总阻力曲线的交点

26 2.汽车的爬坡能力 汽车爬坡能力指在良好路面上, 克服之后,剩余驱动力全部用来爬坡所能爬上的坡度。 3.汽车的加速能力 当 可知,可求出 ,作出 图。 由于 需用仪器测定,一般常用加速时间评价汽车加速性能。 例如:最高档加速性能 15km/h 当从 但 与 的关系式不易确定,所以一般用图解法.

27 §2-4 行驶附着条件 一、汽车行驶的驱动——附着条件 ∵ ∴ 才能加速行驶 1、驱动条件——第一条件 2、附着条件——第二条件
∴ 才能加速行驶 1、驱动条件——第一条件 2、附着条件——第二条件 附着力——地面对轮胎切向反作用力极限值。 在硬路面上 其中 为附着系数。 对于后轮驱动的汽车: ∵ ∴ 又∵ (附着条件) 综合上述,汽车驱动附着条件: §2-4 行驶附着条件

28 二、车轮法向反作用力 汽车的附着力取决于法向反作用力和附着系数,其中附着系数在第四章介绍这里仅介绍车轮法向反作用力。 1.静态法向反力
前轴: 后轴: 2.惯性力引起的法向反力

29 3.空气阻力引起的法向反力 前轴: 后轴: 4.升力引起的法向反力 其中 、 为前后轴升力。 综合上述,汽车行驶前后轴的反力 分别为:

30 三、附着条件限制的加速能力 条件:低速档加速能力 ( 最大) 1 及 忽略 2 忽略旋转惯性力矩 前驱动 其中 ——极限值 ∵ ∴ 故
条件:低速档加速能力 ( 最大) 及 忽略 2 忽略旋转惯性力矩 前驱动 其中 ——极限值 同理,后驱动: 全驱动: ∵

31 四、附着条件限制的上坡能力 五、驱动系统布置和行驶附着条件 前驱动: 相当于 ∵ 相当于 后驱动: ∵ ∴ 全驱动: 从公式中 与 、 有关
前驱动: 相当于 ∵ 相当于 后驱动: 全驱动: 五、驱动系统布置和行驶附着条件 从公式中 与 、 有关 前驱动 牵引系数:


Download ppt "第二章 汽车动力性."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