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ublished by奉斐沂 贝 Modified 7年之前
1
欲哭泪已干,欲喊声已咽。 紧紧抓住了亲人的手,不知道路在哪边? 可有地狱鬼门关? 为什么焚烧纸钱?!难道说另一个世界,也有贪赃枉法的官?” 冤、冤、冤,冤、冤、冤! 云多不见日,愁多梦不眠。 淘干这滦河的水,洗不净这愁和冤。 百姓浑身都是理,告不倒带血的钱! 难道说钱比理大,善恶不分才是人间? 堂上明镜高悬,声声执法如山。 有钱人指使着小鬼,还在推着那磨盘转。 有钱能枉法,百姓难申冤。 贪官他还在贪,告状就是这样难!这样难! 任凭你有的是理,任凭你有的是冤, 赃官他却善恶不分、是非颠倒不能秉公断, 有理也告不倒官! 权、钱、理、法、稀里糊涂延续了几千年,告状就是这样难, 这样难!
2
窦 娥 冤 关汉卿
3
关 汉 卿
4
二、介绍元杂剧: 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 (1)结构: 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5
(2)角色: 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 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 此外,还有孛(bó)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
6
(3)剧本的构成: 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 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 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正说明这一点。
7
元人四大爱情剧 中国四大名剧 关汉卿的《拜月亭》、 王实甫的《西厢记》 白朴《墙头马上》、 王实甫的《西厢记》、 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汤显祖《牡丹亭》 孔尚任《桃花扇》 洪昇《长生殿》
8
三、介绍关汉卿: 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不仅写作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他一生创作杂剧有 60 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 15 部。《窦娥冤》《救风尘风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1956 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我是蒸不烂、煮不熟、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关汉卿此语反映了他的个性。
9
关汉卿的作品主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其中《窦娥冤》被称为世界十大悲剧之一关汉卿一生创作的杂剧有六十多种,他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家“戏剧之父”莎士比亚,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1838 年《窦娥冤》就有英译本流传海外, 1958 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关汉卿与达·芬奇等同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的戏剧语言,被称为本色派之首。
10
四、悲剧原型 山东省郯城县城东不远处,有一座高 20 米、周长 150 余米的孝妇冢,冢上芳草萋萋,四周松柏葱郁、冢前的石碑上刻记着一位东海孝妇的事迹,冢中所埋的孝妇,就是我国元代戏剧家关汉卿在他的代表作《窦娥冤》中所塑造的窦娥艺术形象的生活原型据《郯城县志》记载:汉代东海郡郯城有一位年轻女子,结婚后不久丈夫就病死了,她不愿改嫁,坚持靠自己的劳动奉养婆婆,人们都称她为“孝妇”后来婆婆也多次劝她改嫁,
11
她都婉言谢绝,因为她知道若自己改嫁,年老的婆婆生活就要失去了依靠,这样过了十几年,孝妇就已经三十多岁了。有一天,她的婆婆对邻居们说:媳妇伺候我这样苦,又守着寡,等我老了以后,她无依无靠怎么办,我不能再这样连累她了。这不久,婆婆为成全孝妇上吊自杀了。听说老母上吊死了,她那已出嫁的女儿便到官府告状,说孝妇逼死了母亲,县吏便将孝妇捕去,施以酷刑逼供,孝妇最后被屈打成招,当时有个当郡决曹的于公受理了这一案件,他得知孝妇敬养婆婆十几年,又经过调查断定孝妇的婆婆是自杀,于是如实禀报了。
12
但太守却不听于公的正确意见,坚持判孝妇死刑于公十分痛心,他抱着卷宗在公堂上大哭,然后辞职回家,最后太守竟然杀了孝妇恰好东海郡在此后连续大旱了三年,新的太守上任后,于公主动向他陈述了孝妇冤案,并说大旱的原因是因为屈杀了孝妇。新太守便杀牛率众到孝妇冢前祭典,并为孝妇昭雪,此时天空忽然下起大雪,此后三年这里风调雨顺。
13
斗转星移,东海孝妇的故事在民间越传越广,最后经历代劳动人民的口头加工,变成的最流行的说法是:孝妇在临死的时候当众说:“我如果有罪,死而无冤,血当下流;如果有冤血当逆流,大旱三年”当孝妇被行刑时,一腔白血直冲云天,流淌成河,最后在郯城西南一地方汇成一大片水洼,被称为白血汪白血汪面积至今达十亩,紧靠汪边的村庄因此而叫白血汪,直到五十年代那里才更名为白溪汪。至元代,戏剧家关汉卿便据此故事写成了其流传千古的悲剧《窦娥冤》。
15
学习目标: 1、理解窦娥的性格,认识 窦娥善良美好的灵魂。 2、感悟悲剧美, 3、认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
16
思考 1、在课文中共出现多少曲牌?都属什么宫调? 明确:共出现10个曲牌,都属于正宫调。
17
2 、根据 10 个曲牌和故事情节,可以把课文分成几个层次?各层大意是什么?
明确: 10 个曲牌有 3 个层次使剧情有张有弛,有烘托、有渲染,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第 1 层是[端正好][滚绣球]两个曲牌,窦娥指斥天地鬼神。 第 2 层是 [倘秀才] 至[鲍老儿]四个曲牌,窦娥告别婆婆。 第 3 层是 [耍孩儿] 至[煞尾]四个曲牌,窦娥在刑场上发下三大誓愿。
18
思考:此曲中哪些字词说明窦娥是冤枉的,而且冤得很深?
朗读【端正好】 思考:此曲中哪些字词说明窦娥是冤枉的,而且冤得很深?
19
思考:窦娥为何埋怨天地?怎样看待? 窦娥和婆婆在生活上相依为命,年仅二十的她只想安安分分地守自己的寡,苦度青春,但做个顺民而不得,真冤啊!冤之极而怨天地。
20
面对邪恶势力,窦娥敢于反抗,可为什么屈招?又怎甘心忍受这冤屈?
21
屈招是怕婆婆受刑。真善良啊。 善良的性格还体现在什么情节上? 不走前街走后街 怕婆婆伤心 还体现在临刑前对婆婆的叮嘱上。 这是一个多么善良而又富于牺牲精神的有价值的女子啊作者为什么要写窦娥的善良? 窦娥越善良越显有价值,显冤屈之深。 善而蒙冤又忍冤,令人悲痛。
22
窦娥不想不明不白地死去,于是她发下三桩誓愿。
思考:三桩誓愿是什么?用四字词语概括,分别表现了她什么样的愿望?
23
她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 第一个誓愿是血溅白练 她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天得到反应; 第二个誓愿是六月飞雪 她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 第三个誓愿是亢旱三年
24
你怎样理解剧作家在这折戏的结尾安排的“三大奇愿”这样的情节呢?(窦娥所发的三桩誓愿都能应验,这是否可能?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用了什么手法?)
同学们还能想到哪些作品 也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呢? 你怎样理解剧作家在这折戏的结尾安排的“三大奇愿”这样的情节呢?(窦娥所发的三桩誓愿都能应验,这是否可能?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用了什么手法?)
25
窦娥勤劳、善良、孝顺、安分、刚烈,这样一个有价值的女性被毁灭的原因是什么?窦娥的悲剧是个人悲剧吗?
1官吏桃杌太守 2流氓无赖张驴儿 在元代那个动荡不安的社会里,官吏昏庸无能,是非不分,流氓横行霸道,谋财害命。因此,窦娥的冤狱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时代的悲剧。悲剧的时代产生时代的悲剧。
26
让我们给这位善良的女性献上一副挽联: 贞洁敬孝,哀怨 雪飞六月 2 抗争, 动地 4 1、感天 2、刚烈 3、悲愤 4、亢旱三年
27
讨论:她的三桩誓愿与第 1 层对天地的指责是否矛盾呢?怎样认识?
这显然是矛盾的,可见,窦娥诉冤过程中对天的怀疑和依赖是始终交织在一起的。这正反映了作家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 一方面,他通过窦娥指天斥地从根本上批判封建统治阶级,表达自己变革现实的愿望。 另一方面,又不能从根本上提出救民于水火的办法,只能靠天地动容来昭雪窦娥的冤案。
28
再见!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