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瞭解學生、檢視教學的工具 單兆榮 98.10.21 在懷生國中.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瞭解學生、檢視教學的工具 單兆榮 98.10.21 在懷生國中."—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瞭解學生、檢視教學的工具 單兆榮 在懷生國中

2 強迫學生讀書? 重新思考評量的目的 學生如果是學習的主體,那麼評量應該是… 瞭解學生的工具 老師如果是指導學生的客體,那麼評量應該是…
檢視教學的工具 歷史有用嗎? 決策者、行政人員、律師、領袖、老師、記者… 歷史有此用途,我們該怎麼做?

3 哪一種評量工具最有效? 歷史學的核心能力:時序變遷,歷史理解,歷史解 釋,史料證據,因果關係,同情的理解(empathy, 神入)
國中生的歷史學習該達到何種程度? 最佳的評量的類型:非選(配合,問答) 非選可以達成的能力:閱讀能力,文字書寫,邏輯 推理,綜合判斷。

4 時序觀念 1965詹森總統升高越南戰爭之後,各大學舉辦演講 反對,尤其柏克萊大學有2萬多人參加,進行36小 時的馬拉松演講,這種戰術經由□ 迅速蔓延到全 美各地,最終促成總統宣布願意結束戰爭。 請問空格中填哪一媒體最恰當?(A)報紙(B)廣 播(C)電視(D)網際網路 C 請問以下哪一標題最能符合題旨?(A)冷戰時代 的結束(B)學術自由的重要(C)民族主義的檢討 (D)媒體對政治的影響 D

5 時序觀念 《紐約時報》抨擊國防部長麥納瑪拉(McNamara), 在回憶錄上不該只是說當年無謂的屠殺令自己害怕, 而應該問:「為什麼很長一段時間,他一直鼓吹人 們應該把越戰視為與美國利益攸關的大事件?」當 年為了這件大事,許多團體提出要求:「為了百姓, 舉行和平談判」。請問 請問:紐約時報的抨擊並未遭受政府的警告或監聽, 表示此時已經超越哪一種時代氛圍?(A)民族主 義(B)經濟大恐慌(C)冷戰(D)自由主義 C

6 時序觀念 以下是派拉蒙新聞片的幾則報導: 橫濱,最後一批英國公民撤離; 上海,美軍陸戰隊,奉命離開中國; 華盛頓,要在美國商船上設大砲。
請問這樣的新聞片,最可能發生於何時?(A) 1914(B)1917(C)1939(D)1941 D

7 時序觀念 一則政治笑話:一位美國歷史學家和一位俄羅斯歷 史學家,討論誰領導廿世紀的前半世紀?美國人說 「我投票贊成胡佛先生,他嘗試著教導我們美國人 停止酗酒!」俄國人說 ,「那個沒什麼了不起! 我選擇斯大林,他嘗試教我們俄國人不要吃飯。」 請問這則笑話可能廣為流傳於何時何地的網路世界? (A)1871年的巴黎公社(B)1935年的史達林格勒 (C)1968年的布拉格(D)1990年的北京 D

8 時序觀念 美蘇領袖在冷戰時,建立了彼此緊急溝通的熱線。 請問在古巴危機時,他們聯繫的工具最不可能是什 麼?(A)情報人員(B)電傳視訊(C)無限電報 (D)摩斯密碼 B 承上題,當時處理此事件的美國總統甘乃迪,第一 次在哪一媒體上辯論,據說對選情頗有幫助?(A) 報紙(B)廣播(C)電視(D)視訊 C

9 神入 下圖是《風中之葉》一書中的台灣原住民形象(西 人稱:「神祕的紅人」),是西方人曾經殖民哪裡 的經驗轉換?(A)非洲(B)美洲(C)澳洲 (D)大洋洲 B

10 歷史理解 下圖「福爾摩沙與漁翁島地圖」則是根據1636年間 詹斯(Pieter Jansz.)的航海圖繪製而成,收錄於《新舊 東印度誌 》。台灣橫置,台灣的下方描繪詳細的 島嶼是澎湖。說明此期統治者關注的焦點在台灣與 何處的關係?(A)日本(B)中國大陸(C)印 尼(D)東南亞 B

11 歷史解釋 綜合上述兩題所呈現的訊息,下列哪些敘述是比較 恰當的總結?(A)早期西人眼中的台灣與今日觀 點相同(B)對其他族群的認知通常受限於歷史經 驗(C)台灣當時是美國對中共冷戰的棋子(D) 倒置的台灣和原住民的想像都呈現帝國主義的意識。 (多選) BD

12 因果關係 17世紀牛頓原理:__________=19世紀達爾文進化 論:19世紀社會達爾文主義。根據a:b=c:d的原 則,請依照c、d關係,找出a、b中空格應該填入什 麼? (A)16世紀哥白尼天體運行論(B)18世紀拉瓦澤 化學革命(C)18世紀啟蒙運動的自然神論(D)19 世紀佛洛伊德精神分析論 C

13 歷史理解 美國在二十世紀100年內,有三次機會建立國際秩 序:一是1919年的_____10_____,二是1945年的 ______11_____,三是1991年老布希(George H. Bush) 的______12_____。與前兩次不同的是,第三次的 國際秩序不是經由戰爭的勝利,而是經由 _____13_____的結束。 請由提供的資料依序填入代號:(A)世界新秩序 (B)雅爾達體制(C)凡爾賽體制(D)冷戰 答:10________,11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13_____________ 10(C),11(B),12(A),13(D)

14 歷史理解 梵蒂岡使用衛星行聖餐儀式,耶穌受難裹屍布用輻 射碳辨真假,用手機在哭牆旁代傳遠方的思念,賓 拉登用錄影帶證明自己的魅力。以上事項,用下列 哪一段話說明最合適?(A)科技使宗教不再具有 魔力(B)人類使用物質材料,進行心靈活動(C) 進化論取代上帝創造宇宙的說法,宗教不再需要 (D)人們對科學的疑懼,使宗教趁虛而入。 B

15 歷史解釋 綜觀20世紀,學者霍布斯邦給它一個稱呼---「極端 的年代」:最先進的科技,最殘酷的戰爭。請問: 對史學而言,以下哪一說法比較好?(A)這是個 歷史事實,因為20世紀的確如此(B)這是個歷史 解釋,因為這是霍布斯邦的觀點(C)這是讓史料 自己說話(D)這是預測未來,因為霍布斯邦寫作 時20世紀尚未結束。 B

16 歷史理解 拿破崙想統一的帝國理想如下:「統一各地的法律、 原則、意見、感情、觀點、利益」。但是拿破崙失 敗了,為了避免重蹈覆轍,今日歐盟則不碰觸哪些 議題?(A)法律(B)觀點(C)經濟利益(D) 感情(E)民族。(多選) BDE

17 史料判讀 《申報》辦了77年。 1906年,由英商安納斯·美查(Ernest Major)等人集資創 辦。
1912年,轉讓給史量才,先後創辦《自由談》等副刊。 1934年,史量才被蔣中正派遣特務暗殺。 1937年12月,因日軍檢查新聞,自動停刊。抗戰期間, 曾在日偽控制下出版。 抗戰勝利後,被國民黨接收,成為CC系(國民黨權力 核心)報紙。 1949年上海解放時停刊。 1983年,上海書店將《申報》影印出版。

18 時序觀念,史料證據 請問:根據上述《申報》的歷史推測,它歷經上海 的哪些時代?(至少寫出3個歷史分期)
租界,辛亥革命,北伐,抗日戰爭,國共內戰 作為一個媒體,《申報》是否發揮言論自由的立場? 請提出證據,解釋你的答案。 是,辛亥革命成功後的《自由談》,因為對抗蔣中 正而受挫。 否,上海淪陷時,自動停刊。抗戰勝利後,又成為 國民黨的發聲筒。

19 時序觀念,史料證據 請問:1983年上海書店將《申報》影印出版。這意 味中共政權進入哪一階段?A.初建國家,B.大躍進, C.文化大革命,D.改革開放。 C 請問:它的出刊,對歷史學者來說有何用途? 瞭解1906到1949年的上海,包括作為租界的角色, 中華民國建國後的立場,對北伐前後政情的呈現, 國共內戰期間國民黨的立場…

20 史料證據 資料一:1922-1945,某些科學家奔往美國 資料二:1945以後,科學家大量前往美國
資料三:1946以來,亞洲諾貝爾獎得主10人以上, 但多為美籍身份 以上三則資料,共同呈現哪一事實?(A)科學越 來越普及(B)美國沒有人才(C)科學需要高度投 資(D)冷戰是促成的推手。 D

21 史料證據~做報告 1967新左派雜誌《壁壘》刊出越南兒童遭燃燒彈傷殘的 彩色照片。
同年,《紐約客》撰文談論平定Ben Suc村之事,說明美 軍撤離村民,剷除所留遺物。 1968年美軍在My Lai村屠殺村民,盡人皆知。 以上數則資料,請為他們定一做報告的主題。(不超過 10字) 美軍在越南的暴行 美國何以退出越戰 1960年代的反越戰 媒體在越戰扮演的角色

22 香港,也是個島; 廣州,也是華人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http://www.hkeaa.edu.hk/tc/
歷史科提問用語手冊(UK$43):教邏輯 歷史不能問:如果…、是否可以避免 矛盾:X是Y的成因,X非Y的成因,二者不可並存。 三段論:大前提,小前提,結論 偶然性與必然性:第一次大戰無可避免會發生? 事件與觀點:義軍與匪徒

23 歷史理解:名詞定義 「尼古拉二世的統治標誌著一個反動而非改革的年 代」 問:評論此說能否成立。 問:試加以闡述。

24 辨別問語1 討論:19世紀英國自由主義成長與政治發展的關係。 評論:此說能否成立? 比較(compare):異同 成效如何?有多成功?

25 辨別問語2 態度:感覺與情緒。 看法:意見。 許地山對1911革命運動的看法是:底子薄,準備不 足。
許地山對1911革命運動的態度是:漠不關心、否定。

26 用語中的偏見或立場 大學士倭仁說: 數,是一藝之末 夷人(西人)頗為詭譎 若有聰明雋秀者習夷人之學,正氣為之不伸,邪氣 因而彌熾。
國家不可恃術數而衰振弱。 中國人才遍地。 以上哪些詞彙對西方有貶抑? 以上哪些詞彙有誇大之嫌?

27 偶然性與必然性 必然嗎?偶然嗎? 歷史不可預測 第一次世界大戰無可避免? 文革發展成道德上的喪心病狂 美國911的意外
香港71遊行與政治冷感

28 歷史理解:特徵(characteristic)和本質(nature)(性質)
辛亥革命的本質:反王朝 辛亥革命的特徵: 一次城市動亂 起事者主要來自會黨和新軍 得益於頗為完善的革命理論 導致革命成功的力量,來自立憲派、黎元洪、袁世 凱等清政府官員多於革命黨人。 本質可作為特徵的答案 之一,但特徵不能作為本 質的答案,因為離核心太遠。

29 時序觀念:轉捩點 1949年在哪些方面可以視為中國現代史上的一個轉 捩點?(香港高級程度會考2000)
若A為轉捩點,B為之前,C為之後,寫作時的分配: B寫1/3,C寫2/3。

30 史料證據:史料的用處與侷限 假設你是一名於1908年剛抵達中國的外國記者,計 畫寫一篇有關當時中國政治的特稿。剛巧你在街上 看到有人貼了一張海報,上面寫著「打倒滿清!」 這海報對於你寫這篇報導有何用處?

31 史料證據:史料的用處與侷限 用處: 顯示中國的反清勢力,滿清是革命黨貶抑大清的用 語,用意是將當時的合法政府邊緣化成少數民族的 種族主義政權。 表示中國存在反政府的宣傳活動。 侷限: 不能 知道是否反清勢力已傳遍中國? 不清楚什麼階層的人構成此運動的主力? 不清楚當時中國人或政府的態度?

32 挑戰史觀1 「太平天國起事是一場叛亂而不是革命。」你是否 同意此說?試提出理據支持你的答案。(2000年香 港高級程度會考歷史科卷二)
你是否同意「加富爾阻礙了義大利統一的進程。」 這一觀點?試解釋你的答案。(1999年香港高級程 度會考歷史科卷一)

33 挑戰史觀2 「雖然中國在現代化方面取得了進展,但大體上, 它仍然是一個傳統國家。」試救 年間的史 實,評論此一觀點是否成立?( 1993年香港高級程 度會考歷史科卷二) 「南京十年」期間的改革措施,常配視作一種現代化動力,使中國在抗戰前夕變成一個更現代化的國家。1920~1930年代傳統與現代如何交織。

34 歷史敘述:非選題作答不全1 學生:由於1991年以前的殖民地時代香港沒有直接 選舉,它的本質是不民主的。
大前提:政府要達到民主,就需有選舉權。(沒有 說明的大前提) 小前提: 1991年以前的殖民地時代香港沒有直接選 舉 結論:它並不民主。

35 歷史敘述:非選題作答不全2 答非所問: 問:帝國主義是否為19世紀的亞洲帶來好處? 甲答:否,因為主權受到侵犯。
乙答:是,帶來現代化的浪潮。 誰答非所問?

36 歷史敘述:非選題作答不全3 指出以色列與阿拉伯人衝突的兩種形式。(2007香 港中學會考) 答:戰爭,武裝衝突。 問題何在?

37 歷史敘述:非選題作答不全4 比較香港與中國的政治和社會特徵。 香港是個資本主義社會,中國是個社會主義社會。 不足處:意識型態
還有什麼可以比較?有效的比較 政治制度:政黨政治、一黨專政 人口結構:農村人口、都是人口

38 評分等級 當代世界在何種程度上是以男性為中心? Level:由低至高 只集中討論「男性中心」,沒有其他。
集中討論「男性中心」,附加一些女性角色的內容, 但沒有相互比較。 聯繫男性中心主義和女權主義兩種力量。 就兩種力量做出深入討論和論述歷史發展,並提出 證據解釋當代是何種程度的男性中心。

39 史料證據1 資料A:1871年義大利國王維克多‧伊曼鈕二世在義 大利國會的一次演說:
資料B:1881年德國首相俾斯麥在德國國會的一次 演說。 1.問:指出資料A中三項主要憂慮。 2.問:俾斯麥提供了什麼理據以證明他「從來不是 教條主義者」這個說法?參考資料B,解釋你的答 案。(2008香港高級程度會考課程甲)

40 史料證據2 資料C:1898年德國首相伯恩哈德‧馮‧比洛在德國 國會的一次演說。
資料D:1906年一則英國漫畫。(德國姪兒跟英國 舅舅說:在打造更大的船,舅舅勸他打消) 3問:提出資料C中,比洛提出支持德國擴張的三項 理據。 4問:漫畫家對德國參與海軍持什麼態度? 5問: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英德兩國關係惡化,德國 在哪些方面要對此負責?參考資料C,D,並就你 所知,解釋你的答案。

41 史料證據3 資料E:奧匈帝國皇帝法蘭西斯‧約瑟夫於1914年7 月2日寫給德皇威廉二世的一封信。
資料F:塞爾維亞攝政王亞歷山大於1914年7月24日 發給沙皇尼古拉二世的一封電報。 6問:就有助理解塞拉耶佛危機演變成一場塞爾維 亞和奧匈之間的戰爭而言,資料E與F 有多大用處? 7問:「 年間,民族主義在歐洲是一股破 壞力量。」試參考資料,並就你所知,討論此說能 否成立。

42 眾志成城1 希臘城邦科林斯建造船艦,從伯羅奔尼撒半島召募 槳手,引起另一希臘城邦科西拉的恐慌。公元前 434年,雙方派代表到雅典民眾會議上辯論: 科西拉代表發言:我們是希臘最大的海軍勢力,自 願參加你們的陣容。你們恐怕違背了和斯巴達所訂 的休戰和約,這樣想的人應該知道:如果我們加入, 你們的勢力一定會加強,這樣會使你們的敵人慎重 考慮。如果科林斯人說你們沒有權利接受他們的一 個殖民地加入你們的同盟的話,你可以告訴他們: 如果一個殖民地受到良好的待遇,它是尊重他的母 邦的,只有它遭到虐待時,它才會對母邦疏遠。 修昔提底斯,伯羅奔尼撒戰爭史,商務,2000,pp.26~35

43 眾志成城2 科林斯代表接著發言:雖然他們是我們的移民,但 他們從來不忠實。我們建立殖民地的目的不是來受 他們侮辱的,而是要保持我們的領導權。
在波斯人入侵前,你們缺少船艦,當時我們把20 條船艦給你們。 不要因為他們向你們提出強大的海軍同盟而受他 們影響,公平地對待一個平等的國家。當初大家在 斯巴達討論時,我們定下一個原則:每個國家應當 有權利處罰他自己的同盟國。

44 眾志成城3 雅典人聽了雙方發言後,開了兩次民眾會議:第一 次會議上贊成科林斯人的論點,第二次會議上議決 和科西拉人訂立同盟。 你會怎麼問?
修昔提底斯說:「一般人都相信伯羅奔尼撒戰爭是無論如何會發生的。」請用以上資料,和就你所知,解釋修昔提底斯的說法是否成立?

45 繼續討論的可能 青史: http://203.64.52.1/~sunny/index.htm 郵址:sunny@fg.tp.edu.tw
丹楓小筑 :


Download ppt "瞭解學生、檢視教學的工具 單兆榮 98.10.21 在懷生國中."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