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聚氯乙烯颗粒加工原材料基础知识 前言 聚氯乙烯(简称PVC)属于强极性聚合物,其分子间作用力大,导致其软化温度和熔融温度较高,通常情况下改性PVC树脂的熔融温度在160-210℃范围之内。 PVC树脂内含有取代氯基,容易导致PVC单体脱HCL反应,从而引起降解反应。在加工过程中,纯PVC粉经过受热后,性能极不稳定,特别容易分解,在温度达到90℃时开始轻微分解反应,当温度达到120℃时就会发生明显的分解反应。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聚氯乙烯颗粒加工原材料基础知识 前言 聚氯乙烯(简称PVC)属于强极性聚合物,其分子间作用力大,导致其软化温度和熔融温度较高,通常情况下改性PVC树脂的熔融温度在160-210℃范围之内。 PVC树脂内含有取代氯基,容易导致PVC单体脱HCL反应,从而引起降解反应。在加工过程中,纯PVC粉经过受热后,性能极不稳定,特别容易分解,在温度达到90℃时开始轻微分解反应,当温度达到120℃时就会发生明显的分解反应。"—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聚氯乙烯颗粒加工原材料基础知识 前言 聚氯乙烯(简称PVC)属于强极性聚合物,其分子间作用力大,导致其软化温度和熔融温度较高,通常情况下改性PVC树脂的熔融温度在 ℃范围之内。 PVC树脂内含有取代氯基,容易导致PVC单体脱HCL反应,从而引起降解反应。在加工过程中,纯PVC粉经过受热后,性能极不稳定,特别容易分解,在温度达到90℃时开始轻微分解反应,当温度达到120℃时就会发生明显的分解反应。

2 分析PVC树脂在经过加热过程中的两个温度变化(熔融温度和分解温度)。分解温度低于熔融温度,也就是说PVC树脂在加热时未熔融就已经开始分解,因此PVC树脂是无法用热塑性方法加工成型的,必须要进行改性加工后设计,让其分解温度高于熔融温度,保证PVC树脂在加工中可熔融流动而不分解,此时就需要加一些稳定性能的改性剂或者是改变加工方法来防止性能分解。 要改变熔融温度和分解温度。只有两种方法可行.一是降低加热时的熔融温度,办法为加入一定量的增塑剂进行塑化改性,并同时改变其加热时的方法;二是提高PVC树脂加工时本身的分解温度,办法是加入一定量的热稳定剂或相应辅助稳定剂来提高它的分解温度。此外,根据它本身的性能要求还须加入一些其它助剂来协助改变它的特性。

3 第一章 改性聚氯乙烯颗粒原材料介绍 第一节 聚氯乙烯树脂 第二节 增塑剂 第三节 填充剂 第四节 稳定剂 第五节 润滑剂 第六节 着色剂
第一节 聚氯乙烯树脂 第二节 增塑剂 第三节 填充剂 第四节 稳定剂 第五节 润滑剂 第六节 着色剂 第七节 阻燃剂 第八节 特殊助剂

4 第一节 聚氯乙烯树脂 聚氯乙烯树脂(PVC)是由氯乙烯单体(VCM)或二氯乙烷(EDC)在引发剂作用下聚合而成的热塑性高分子化合物。分子式为〔CH2-CHCl〕n其中n表示为产品的聚合度,通常PVC树脂的聚合度为 左右。 它具本身据有难燃、耐磨、抗化学腐蚀、电绝缘性优良、力学性能强、性价比低等优点。缺点是热稳定性差、受热易引起不同程度的降解、软制品还有增塑剂外迁之弊,温度越高,越易变形,变形后不能完全复原,且在温度达到15℃以下逐步变硬,温度越低,该材料越硬且越脆。 PVC树脂是由几种单体混在一起产生反应而合成的,具体有以下几种生产合成方法。

5 聚氯乙烯树脂生产合成种类分类 悬浮法聚氯乙烯 SPVC 乳液法聚氯乙烯 EPVC 微悬浮法聚氯乙烯 MSPVC 本体法聚氯乙烯 MPVC
高分子量聚氯乙烯 HPVC 立体规整的结晶性聚氯乙烯 交联聚氯乙烯 CLPVC 氯化聚氯乙烯 CPVC

6 悬浮法聚氯乙烯 SPVC的制作工艺、特性及用途
悬浮法聚氯乙烯又名聚氯乙烯,英文名suspension polyvinyl chloride,SPVC,suspension PVC 分子式 〔CH2-CH〕n n=500~1500 Cl 制作方法 1、乙炔法   乙炔和氯化氢混合,以氯化汞为催化剂,在温度为170℃-190℃下进行反应,反应气体水洗、碱洗、加压精制得纯度为99.9%以上的氯乙烯单体,再在聚合釜中加入水、悬浮剂、引发剂及少量其它助剂搅拌聚合再经过离心脱水、干燥而得。 2、乙烯氧氯化法 用乙烯与氯气以三氯化铁为催化剂,在液相中反应生成二氯乙烷;再用乙烯与氯化氢、空气在氧氯化反应器中有催化剂三氯化铁存在下反应生成二氯乙烷;

7 把这两部分制得的二氯乙烷精制后在500℃温度、(21-26)
把这两部分制得的二氯乙烷精制后在500℃温度、(21-26)*105Pa压力下裂解反应生成氯乙烯单体,再在聚合釜中加入水、悬浮剂、引发剂及少量其它助剂搅拌聚合再经过离心脱水、干燥而得。 3、烯炔联合法 由石油裂解制取乙烯和乙炔,再将乙烯与氯气反应生成二氯乙烷,然后裂解得到氯乙烯和氯化氢,再用氯乙烯单体在聚合釜中加入水、悬浮剂、引发剂及少量其它助剂搅拌聚合再经过离心脱水、干燥而得。

8 以上三种工艺生产的产品特性是外观白色无定型粉末,粒径60-250µm,表观密度400-600kg/m3,折射率为n20D 1
用途:通常用于挤出、注射、压延、层压、吹塑等。

9 乳液法聚氯乙烯 EPVC的制作工艺、特性及用途
乳液法聚氯乙烯又名聚氯乙烯、聚氯乙烯糊用树脂、分散性聚氯乙烯,英文名emulsion polyvinyl chloride, polyvinyl chloride, polyvinyl chloride paste resin,dispersion polyvinyl chloride,EPVC, PVC 分子式 〔CH2-CH〕n n=500~1500 Cl 将一定比列的氯乙烯、水、引发剂、乳化剂、种子乳胶、pH值调节剂等加入聚合釜中,在搅拌和加热(40-60℃)下使氯乙烯进行聚合。为有利于种子乳胶粒径的增长,氯乙烯单体和乳化剂溶液应分批或连续加入。达到预定转化率(85%~95%)时停止聚合反应,回收未聚合单体。所得聚合物乳胶经喷雾干燥即得该产品。 该产品特性是粒径为0.1-1µm的白色粉状,较疏松。无臭、无毒。常温下对酸、碱和盐类稳定。塑化性能较好,可与增塑剂及其他助剂配混成糊料,在室温下放置24h增浠黏度不超过20%,无沉析现象。 用途:主要做糊状树脂用,适用于高速涂布等。

10 微悬浮法聚氯乙烯 MSPVC的制作工艺、特性及用途
微悬浮法聚氯乙烯又名聚氯乙烯,英文名micro-suspension polyvinyl chloride, MSPVC 分子式 〔CH2-CH〕n n=500~1500 Cl 将氯乙烯单体、无离子水、乳化剂、油溶性引发剂和其它助剂进行预混合均化,使含引发剂的氯乙烯均化成小液珠,再将均化物通入反应釜升温至聚合温度,聚合所得乳胶喷雾干燥即得产品。 该产品特性属于白色粉末状糊用树脂,乳胶粒径介于悬浮和乳液聚合树脂之间,呈单峰连续分布,由其配制的糊料在高切变速率下黏度增高,涂装性能较差。树脂中含乳化剂量较少,糊料的热稳定性、脱气性、吸水性以及对金属的粘接性能较好,且生产的制品透明。 用途:可制作各种聚氯乙烯糊料加工制品,还可做涂料、胶粘剂、密封材料、泡沫地板、电线电缆绝缘包皮等。

11 本体法聚氯乙烯 MPVC的制作工艺、特性及用途
本体法聚氯乙烯又名聚氯乙烯,英文名mass polyvinyl chloride, MPVC 分子式 〔CH2-CHCl〕n n=500~1500 本体法分为两段聚合。第一段预聚合,在聚合釜中加入氯乙烯、引发剂于62-75℃温度下强烈搅拌形成微珠;二段为聚合微珠的增长,把一段形成的微珠在另一个聚合釜中再加入氯乙烯、引发剂约60℃温度下慢速搅拌形成微珠聚合,再经过筛滤即得该产品。 该产品的特性属于白色准球型非结晶多孔粉末,与悬浮法聚氯乙烯比较,含杂质少、孔隙率高,吸收增塑剂快且多。 用途:特别适合做透明产品和电器绝缘材料、排水管、地板、单丝人造革、薄膜、注塑产品等。

12 高分子量聚氯乙烯 HPVC的制作工艺、特性及用途
高分子量聚氯乙烯又名聚氯乙烯,英文名high molecular mass polyvinyl chloride, HPVC 分子式 〔CH2-CHCl〕n n=2000~3000 采用悬浮法或乳液法在较低温度(25-35℃)下把氯乙烯、水、引发剂、悬浮剂或乳化剂进行反应而得。也有在常温(50~60℃)下聚合,但在反应物中加入含两个或两个以上不饱和键的交联剂。 该产品特性聚合度在 左右,所生产的制品拉伸、弯曲、冲击、抗张等力学性能强,耐疲劳、耐寒、耐热等性能优异,但不易加工。 用途:主要用于制作耐疲劳、耐寒、耐热等特殊性能产品,入105℃、125℃耐热电线电缆等。

13 立体规整的结晶性聚氯乙烯的制作工艺、特性及用途
立体规整的结晶性聚氯乙烯又名聚氯乙烯,立体规整的聚氯乙烯,低温法聚氯乙烯,英文名stereoregular crystalline polyvinyl chloride 分子式 〔CH2CHClCH2CHClCH2CHCL〕n 要求用低温聚合法,在-80—0℃(最好是-20~-15℃)下加氯乙烯、引发剂、乳化剂、防冻剂和水等进行反应而得。 该产品特性耐热性和耐溶剂性好。可经受130 ℃高温,于150 ℃温度中只收缩10%左右,因而可熨烫,但特别不好加工。 用途:可用于挤出和注塑,特别适合做耐高温水管、耐蒸煮消毒的医疗器材等。

14 交联聚氯乙烯 CLPVC的制作工艺、特性及用途
交联聚氯乙烯又名聚氯乙烯,热固性聚氯乙烯,英文名 crosslinked polyvinyl chloride,CLPVC 分子式 CH CH2 CHCL CHCL CH—A—CH 制作工艺分辐射交联法和化学交联法。加入聚氯乙烯、多功能单体、引发剂、其它助剂加工成产品经过辐照得辐射交联PVC(此法不能加引发剂);经过化学交联反应得化学交联PVC。 该产品特性是具有交联结构的热固性塑料。且力学性强、尺寸稳定性好、耐热变形、耐磨、耐油、耐化学品性能好,可在80-110℃下连续使用,即使遇到 ℃的烙铁接触,也不会造成绝缘层立即熔化。 用途:主要制作耐高强度、耐高热、耐高磨耗的电线电缆使用,如电饭煲、电磁炉、干燥器等。

15 氯化聚氯乙烯 CPVC的制作工艺、特性及用途
氯化聚氯乙烯又名过氯乙烯树脂,英文名 chlorinated polyvinyl chloride,CPVC 分子式 (CH-CH-CH2-CH)n Cl Cl Cl 制作工艺分溶液氯化法、悬浮氯化法、固态氯化法。把氯苯或氯代烷烃溶解并制得溶剂再加聚氯乙烯、氯气、膨润剂、水等反应而成。 该产品特性是具有良好的黏接性、难燃性、耐化学腐蚀性、耐老化性、耐绝缘性等。 用途:溶液氯化法聚氯乙烯主要用于制作涂料、清漆、胶黏剂等;氯化法聚氯乙烯主要用于制作耐热、酸、碱的管材和板材。

16 第二节 增塑剂 是指可提高聚合物塑化性能的一类物质。其主要作用有两点:一是降低聚合物的熔融温度和熔体黏度,从而降低其加工温度;二是赋予聚合物制品柔软性、弹性、和耐高、低温性能。主要由石油和部分植物油等提炼而成。 为改进聚氯乙烯的加工性及其它力学性能,常加入一些有机液体或低熔点固体,以降低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增加流动性。这种作用就叫做增塑作用,而加入的物质就叫做增塑剂。增塑剂种类繁多,且不同的增塑剂,性能和使用要求也不相同。主要有以下几种

17 PVC常用增塑剂的种类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已酯,俗称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DOP 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DBP 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 DIOP
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 DIBP 邻苯二甲酸二庚酯 DHP 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 DIDP 对苯二甲酸二(2-乙基)已酯,俗称对苯二甲酸二辛酯 DOTP

18 偏苯三酸三(2-乙基)已酯,俗称偏苯三酸三辛酯 TOTM
已二酸二(2-乙基)已酯,俗称已二酸二辛酯 DOA 癸二酸二(2-乙基)已酯,俗称癸二酸二辛酯 DOS 环氧大豆油 ESO 环氧大豆油酸(2-乙基)已酯 ESBO 聚酯增塑剂 UN610 氯化石蜡 S-52 乙酰柠檬酸三丁酯 ATBC

19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DOP的 特性及用途 它是目前增塑剂用量中最大的一种品种,外观为无色或淡黄色油状透明液体.与PVC树脂相容性好,增塑效率高、挥发小、耐水及耐低温性均佳。一般可耐低温-15℃,密度0.986g/cm3、闪点219℃、酯含量99%-100.5%、酸值0.1mg KOH/g、色泽小于15。 用途:可广泛用于各种PVC产品。

20 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DBP的 特性及用途 外观为清澈油状液体,与DOP相比,优点好于DOP、价格低于DOP,缺点为挥发大、耐水和耐热性差,对农作物有一定危害性,不宜用于农业中,常作为DOP的替代品,很少单独使用,一般与DOP协同加入,密度1.045g/cm3、闪点171℃、酯含量大于 %、酸值小于0.1mg koh/g、色泽小于25。 用途:PVC工业膜和人造革等制品及鞋类产品用料。

21 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 DIOP的 特性及用途 外观为淡黄色油状透明液体,耐挥发性好, 耐油性及绝缘性优,耐低温、耐热性及增塑效率差,密度0.986g/cm3、闪点218℃、酯含量大于99%、酸值0.01mg koh/g、色泽小于50。 用途:常用于普通电缆料和人造革产品。

22 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 DIBP的 特性及用途 外观为无色透明液体,相容性好,价廉,挥发性和水抽出性差,对植物有害。密度 g/cm3、闪点177℃、酯含量99%、酸值小于0.1mg koh/g、色泽小于50。 用途:用于鞋类及日用品类。

23 邻苯二甲酸二庚酯 DHP的 特性及用途 外观为无色透明状液体,加工性好、价廉、挥发性大,其性能介于DOP和DBP之间。密度0.99 g/cm3、闪点193℃、酯含量 %、酸值小于0.1mg koh/g、色泽小于30。 用途:主要用于PVC人造革、片材、薄膜、地板革等。

24 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 DIDP的 特性及用途 外观为无色透明状粘稠液体,绝缘性、耐热性、耐迁移性、耐久性都不错。耐寒性和耐增塑性稍差,密度0.969 g/cm3、闪点219℃、酯含量大于99.6%、酸值小于0.01mg koh/g、色泽小于50。 用途:主要用于PVC人造革、UL80度电线电缆、地板革等。

25 对苯二甲酸二辛酯 DOTP的 特性及用途 外观为无色透明状液体,耐燃性、耐热性都好于DOP,耐绝缘性比DOP高18倍左右。通常生产不含邻苯二甲酸盐的PVC改性产品。密度0.98 g/cm3、闪点218℃、酯含量大于98.6%、酸值小于0.01mg koh/g、色泽小于50。 用途:主要用于PVC人造革、电线电缆、地板革、地板等。

26 偏苯三酸三辛酯 TOTM的 特性及用途 外观为无色透明状液体,耐燃性、耐热性、耐久性、耐寒性、相容性都好,常用于做105℃和耐ABS性能的产品。密度0.99g/cm3、闪点219℃、酯含量大于99.8%、酸值小于0.01mg koh/g、色泽小于30 。 用途:主要用于生产105度PVC电线电缆和部分耐热产品用。

27 已二酸二辛酯 DOA的 特性及用途 外观为无色透明状液体,是常用的耐寒主增塑剂,抽出性差,不宜用于输油管道,且有至癌的可能性,密度 g/cm3、闪点193℃、酯含量大于 %、酸值小于0.2mg koh/g、色泽小于50 。 用途:主要用于生产-30℃以下的PVC电线电缆和农膜、人造革和耐光性好的产品等用。

28 癸二酸二辛酯 DOS的 特性及用途 常用可塑剂中,耐寒性最好,但耐热氧化、耐侯性、耐油性、耐溶剂抽出性、迁移性特差。密度0.912g/cm3、闪点241℃、酯含量99-101%、酸值小于0.1mg koh/g、色泽小于55。 用途:主要用于与DOA混合生产-30℃以上的PVC电线电缆和农膜、人造革等用。

29 环氧大豆油 ESO的 特性及用途 具有优良的耐光、耐热、耐抽出性、耐绝缘性,且挥发性低,耐低温性差。一般加2-5%,加入量过大易析出。密度 g/cm3、闪点280℃、环氧值大于60%、酸值小于0.5mg koh/g、色泽小于100。 用途:主要用于与其它增塑剂混合生产,起稳定性,便于加工等作用。

30 环氧大豆油酸(2-乙基)已酯 ESBO的特性及用途
具有优良的耐光、耐热、耐绝缘性、耐低温性与钡或铬之内的稳定剂一起使用有协同作用。密度 g/cm3、闪点270℃、环氧值大于55%、酸值小于0.6mg koh/g、色泽小于100。 用途:主要用于与其它增塑剂混合生产,起稳定性,便于加工等作用。

31 聚酯增塑剂 UL610的特性及用途 此类增塑剂的突出优点为耐热性、耐久性、耐迁移性好,特别对耐油要求的产品极好;缺点是不易加工,塑化性差。
用途:主要用于生产耐迁移性PS的产品。

32 氯化石蜡 S-52的特性及用途 其突出优点为阻燃性和耐绝缘性好,价廉,但相容性差、增塑效率低且有毒性。密度 g/cm3、含氯量50%、酸值小于0.3mg koh/g。 用途:主要用作辅助增塑剂和替代液体阻燃剂用。

33 乙酰柠檬酸三丁酯 ATBC的特性及用途 它是由食品级的果品制作而成,主要优点为完全无毒,单价昂贵。 用途:可用于食品和医疗产品及玩具产品用。

34 第三节 填充剂 填充剂是指在树脂中加入低成本的填料或添加剂,其主要目的是降低塑料制品的成本。同时还可以改变制品的耐热性、刚性、硬度、尺寸稳定性、蠕变形、耐磨性、阻燃性、消烟性、降解性、耐水性、导电性等性能。 塑料填充的最大缺点为在降低制品成本的同时,导致制品的某些性能的下降,甚至大幅度下降,最明显的性能下降有加工流动性、透明性、制品表面光泽度等。填充剂中,碳酸钙最多,可占总填充剂的70%左右。PVC常用填充剂有以下几种。

35 PVC常用填充剂的种类 重质碳酸钙 轻质碳酸钙 纳米碳酸钙 滑石粉 云母 高岭土 硅灰石 硫酸钡 蒙脱土 二氧化硅

36 重质碳酸钙的制作工艺、特性及用途 重质碳酸钙简称重钙,由天然方解石粉碎研磨而成,白度93以上,粒径一般在2µm-100µm左右,也可达到纳米级。以目数计量在 目左右。比重分真比重和假比重,真比重在2.5-5左右,假比重为 左右。 用途,主要用于各种塑料的填充改性使用,制造生活用品如牙膏、部分药片等,是PVC最主要的填充剂之一。

37 轻质碳酸钙的制作工艺、特性及用途 轻质碳酸钙简称轻钙,由天然石灰石煅烧而成,白度90以上,粒径一般在2µm-30µm左右,也可达到纳米级。以目数计量在 目左右。比重分真比重和假比重,真比重在2.5-3左右,假比重为 左右。 用途,主要用于各种塑料的填充改性使用(如电线电缆、人造革、异型管材等),制造生活用品如牙膏、部分药片、低档涂料等。也是PVC最常用填充剂之一。

38 纳米碳酸钙的制作工艺、特性及用途 纳米碳酸钙简称活性轻质钙,由石灰石煅烧后用藕联剂或润滑剂硬脂酸、PE蜡等作活化处理,再经过沉淀处理干燥后而得,白度90以上,粒径以纳米计量。比重分真比重和假比重,真比重在 左右,假比重为 左右。 用途,主要用于各种高档塑料的填充改性使用(如电线电缆、人造革、薄膜等),制造生活用品如牙膏、药片、高档涂料、油漆等使用。

39 高岭土的制作工艺、特性及用途 高岭土是黏土的一种,又称陶土。也是由特殊天然方解石经过处理后煅烧而成。本身含有的结合水在高温下方可除去,在空气中极易吸水,所以用它时要特别注意防潮、防水,且外观颜色偏深,单价昂贵。 用途在PVC中只要加入10%的煅烧高岭土,可提高绝缘5-10倍左右,还有对波长为7-25µm的红外线有阻隔作用,用于农用地膜还有保温作用,还可用于高档其它类型的热塑性塑料。此外还可作为PP的成核剂等。

40 填充剂就介绍以上几种PVC常用的产品。综上所属,填料在降低复合制品成本的同时,还可普遍提高其刚性、韧性、耐温性和耐热性等。
使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是材料的细度、白度、材质等是否相同;并同时注意杂质的含量是否超标。

41 第四节 稳定剂 前面已讲,纯PVC树脂对热极为敏感,温度达到90℃时就开始轻微分解,达到120℃时就会很明显的分解,发生脱HCL反应,要改变此不良原因就只有加入稳定剂对它进行改性处理,同时还能抑制在光、氧、重金属离子对聚氯乙烯产生老化,从而增加其稳定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PVC的稳定剂分为铅盐类、金属皂类、有机锡类、钡锌稳定剂、钙锌稳定剂、紫外吸收剂、抗氧剂等。目前PVC常用稳定剂有以下几种。

42 PVC常用稳定剂的种类 钙锌稳定剂 钡锌稳定剂 铅盐稳定剂 有机锡稳定剂 金属皂类稳定剂 稀土稳定剂 复合稳定剂 有机辅助稳定剂

43 主要介绍目前我司使用的钙锌稳定剂的特性 钙锌稳定剂是复合稳定剂中的一种,主要由钙和锌、抗氧剂、抗紫外线剂、润滑剂、鳌合剂等按一定比列再经过搅拌混合而成。目前是生产环保PVC所用的主要稳定剂。 它的主要性能分刚果红、耐热性、耐析出性、老化性、抗氧性等。 PVC粒中使用量与PVC粉比,一般为3%-5%,通常情况下,不能多加,加多了会影响到产品的加工温度过高,且同时还会影响伸长率,加少了会造成老化性能通不过,外观颜色不稳定等。

44 第五节 润滑剂 润滑剂的作用是降低物料与加工设备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降低熔体的流动阻力、熔体黏度、提高熔体的流动性、增加表面光泽度。在不同的物料加工中,润滑剂所起作用的侧重点不同,如挤出成型应提高产品加速流动和口模分离性;注塑成型应提高产品加速流动和脱模性。 PVC使用润滑剂一般分为内部滑剂硬脂酸和外部滑剂PE蜡

45 PVC常用润滑剂的种类  液体石蜡 固体石蜡 微晶石蜡 高熔点石蜡 聚乙烯蜡 酯蜡 E蜡 EG蜡 OP蜡

46 O蜡 硬脂酸 硬脂酸皂 二硬脂酸镁 二盐基硬脂酸铅 脂肪酸酰胺 硬脂酸丁酯 单硬脂酸丁酯 硬质醇 季戊四醇 

47 PVC内外润滑剂的平衡标准 满足加工设备要求的塑化时间和熔入时的润滑体系,也就是说润滑平衡体系。在特定的加工设备上能经济、连续生产出优质产品的润滑体系,即为内、外润滑平衡的体系。大致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比较适合的容体流动性,PVC树脂由于是强极性聚合物,所以溶体黏度很高,流动性差,极易受分解,提高温度有利于降低黏度,但PVC又要求尽可能在较低的温度下成型,所以通过加入内、外润滑剂来尽可能降低溶体黏度,增加其流动性、减少摩擦热的生成。 

48 二、比较适合的塑化时间,润滑剂的功能不仅是为了减少摩擦力、增大树脂流动性,它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即调控塑化时间。    三、较适合的防黏性,因PVC是强极性的聚合物,对金属表面有很强的黏附性。但塑料加工要求物料有适当的黏附性,物料即不“打滑”影响输送,又不黏附加工设备。

49 润滑剂的选择 选择润滑剂的一般原则 要合理的兼顾PVC的流动性、防黏性、塑化效率、经济性等。 选择润滑体系的一般实验程序 1、标准样
2、调整加量比例来比较塑化时间(用流变仪测试) 3、防黏性 4、放大实验(在小批量中进行实验) 实验数据对实际生产的影响 实验过程中把所有数据记录好,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后再加减量。

50 第六节 着色剂 着色剂分染料和颜料。PVC着色剂通常叫色粉颜料,它分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
第六节 着色剂 着色剂分染料和颜料。PVC着色剂通常叫色粉颜料,它分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 有机颜料价格昂贵,分散性差,鲜艳度强,透明度优,耐溶剂性差,毒性小。所生产的产品易变色,可以使用于食品、化妆品、塑料、油漆、涂料等。 无机颜料价格便宜,分散性好,鲜艳度差,透明度差,毒性大。所生产的产品不易变色,常用于塑胶产品、油漆等。

51 着色剂的种类 红色 黄色 绿色 黑色 兰色 紫色 白色 增白剂 群青

52 PVC着色剂的使用要点 要求耐光性好 耐酸碱性好 着色力强 耐迁移性强 毒性低 遮盖力强 耐热性高 分散能力强

53 PVC着色剂性能检验标准 耐迁移性 按GB251-64检验,应达到5级为合格品 耐光性 按GB730-65检验7-8级为合格 耐热性

54 PVC用着色剂配色方法 PVC所有颜色主要由三基色组合而成,三基色分为红、黄、蓝。红加黄等于橙色;红加蓝等于紫色;黄加蓝等于绿色;三种颜色可以组合成任意一种颜色。 改色时要求色粉种类和加量越少越好,同时特别注意不同的光线所看到的颜色不同。 色差值公式:△E=L+a+b,E表示平均值,L表示黑白,a表示红绿,b表示黄蓝,特殊颜色根据情况而定(如增白剂、紫色色粉等)

55 第七节 阻燃剂    PVC阻燃剂其主要目的是阻止PVC的延燃性和燃烧性,主要分气相阻燃机理,即抑制在燃烧反应中起链增长作用的自由基,而发挥阻燃作用;凝聚相阻燃机理,即在固相中阻止聚合物的热分解和释放出可燃气体的作用;中断热交换机理,即将聚合物产生的热量带走而不反馈到聚合物上,使聚合物不在不断分解。    燃烧和阻燃是很复杂的过程,在实际过程中往往是几种阻燃机理同时起作用。

56 第八节 特殊助剂 PVC加工助剂是改善其加工性能的一类助剂,可以改变其本身不具备的特殊性能和完善其加工过程中损耗的原有性能。
第八节 特殊助剂    PVC加工助剂是改善其加工性能的一类助剂,可以改变其本身不具备的特殊性能和完善其加工过程中损耗的原有性能。    此类原料的选择特别注意是否符合环保,加入时是否可能产生其它化学反应而改变其原有的性能。


Download ppt "聚氯乙烯颗粒加工原材料基础知识 前言 聚氯乙烯(简称PVC)属于强极性聚合物,其分子间作用力大,导致其软化温度和熔融温度较高,通常情况下改性PVC树脂的熔融温度在160-210℃范围之内。 PVC树脂内含有取代氯基,容易导致PVC单体脱HCL反应,从而引起降解反应。在加工过程中,纯PVC粉经过受热后,性能极不稳定,特别容易分解,在温度达到90℃时开始轻微分解反应,当温度达到120℃时就会发生明显的分解反应。"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