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结肠直肠肿瘤的认知.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结肠直肠肿瘤的认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结肠直肠肿瘤的认知

2 结肠直肠癌年龄标准化盛行率地区分布图

3 结肠直肠癌的发病率 青年人(<30岁)结肠直肠癌发病率有逐渐增高趋势 结肠直肠癌病患以男性较多 约占同期发病率的6-23%
男女之比约为1.42:1

4 结肠直肠解剖学 结肠长约100-150公分 结肠本身可以分为六大部份 由回盲瓣开始至直肠 盲肠(直径约8公分)
升结肠(在盲肠与结肠肝曲处之间) 横结肠(在结肠肝曲及结肠脾曲之间) 降结肠(在脾曲与乙状结肠的近端) 乙状结肠(直径约2–3公分) 直肠 连接肛管

5 结肠直肠癌知多少 癌瘤可发生于结肠任何部位 结肠直肠癌早期症状不大明显 结肠直肠癌与其他肿瘤比较 因此应对结肠直肠癌提高警惕,尽早作彻底检查
乙状结肠最多见 约占总发病率的70% 大多数在距肛门25公分范围内 结肠直肠癌早期症状不大明显 往往不为病患或诊察者所重视 常误诊为其他疾病 结肠直肠癌与其他肿瘤比较 发展相对缓慢 转移较迟 因此应对结肠直肠癌提高警惕,尽早作彻底检查 争取早期的确诊及治疗

6 结肠直肠癌误诊率 结肠直肠癌平均误诊率为41.5% 结肠直肠癌在出现症状后 结肠直肠癌的延误诊断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原因
其中青年人结肠直肠癌的误诊率达72.8% 结肠直肠癌在出现症状后 1个月内确诊者仅有8.8-10% 3个月内确诊者占25% 6个月内确诊者占64.3% 结肠直肠癌的延误诊断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原因 无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直肠癌病人仅占43.2% 已有淋巴结转移或无法根治性切除的病患却占56.8%

7 结肠直肠癌的存活率 各期手术切除后的5年存活率 若已存有淋巴结广泛的淋巴结转移 由此可见减少延误诊断的重要性 I期为98.1%
II期68.4% III期39.7% 若已存有淋巴结广泛的淋巴结转移 术后五年存活率仅为10.2% 由此可见减少延误诊断的重要性

8 结肠黏膜癌病变演化图

9 临床症状及表征 结肠癌早期症状常不明显 轻度的临床症状及表征 晚期则表现为恶性体质(体重减轻)甚至便秘及肠阻塞 无特异性 食欲减退
腹部不适 饱胀 粪便不成形 腹泻 晚期则表现为恶性体质(体重减轻)甚至便秘及肠阻塞 临床表现依据癌瘤的部位不同而异

10 结肠直肠癌症状及表征 早期结肠直肠癌大都无明显临床表现 患者在此期间可以有机会接受 贫血可能是稍早的临床表现
及至出现血便、贫血、腹块等表现时 患者的结肠肿瘤可能已经生长了近1年或更久 患者在此期间可以有机会接受 粪便潜血试验 肛门指诊 乙状结肠内视镜或全结肠内视镜 使能早期发现病变 贫血可能是稍早的临床表现 贫血患者需先排除血液系统疾病 临床医生必须对贫血的患者消化道进行内镜检查 首先是胃内视镜 其次是全结肠内视镜 必要时加做小肠气钡剂X光摄影检查

11 结肠直肠癌症状及表征 早期结肠直肠癌大都无任何临床表现 中晚期结肠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右半结肠癌 左半结肠癌 直肠癌

12 结肠直肠癌症状及表征 右半结肠癌 盲肠癌或右半结肠癌的患者往往有「贫血」表征 盲肠癌或升结肠癌的患者可能在体检时被发现有腹部肿块
「贫血」可能是唯一确定诊断的线索 发现贫血再确诊结肠直肠癌时 患者肿瘤大都已处于晚期 盲肠癌或升结肠癌的患者可能在体检时被发现有腹部肿块 此时也是比较晚期肿瘤患者 有些个案可能先发生回盲部或升结肠部位的肿瘤穿孔 引起结肠周围局部脓疡 患者高热不退而被诊断为阑尾脓疡 在接受手术治疗时 才发现是结肠直肠癌 有些年轻病患还可能先发现肝脏等部位的转移病灶 然后才再检查是结肠癌

13 右半结肠癌的症状及表征 临床症状较隐匿 腹泻特点 俟症状明显时,往往已为肿瘤晚期 由于右侧肠腔较宽,病灶不呈环状 右侧结肠癌多为增殖性癌
常仅表现为消化不良、腹部不适、腹胀、腹泻 腹泻特点 黑便或果酱样便,血与便相混淆 粪便潜血试验呈阳性反应 轻度腹泻而便量较大 俟症状明显时,往往已为肿瘤晚期 此时常可在右侧腹部触到肿块 由于右侧肠腔较宽,病灶不呈环状 且粪便多为液体状 很少引起肠阻塞 右侧结肠癌多为增殖性癌 易发生溃疡、出血、并发感染 贫血及全身中毒症状较为突出

14 左半结肠癌的症状及表征 症状一般出现较早 腹泻特点 同时伴随有腹胀、腹痛等肠阻塞症状 急性或慢性肠阻塞为左半结肠癌的突发性症状
较多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 常有腹泻 腹泻特点 鲜血便 血液不与粪便相混淆 附着于粪便表面 脓血便 腹泻或便秘交替出现 同时伴随有腹胀、腹痛等肠阻塞症状 急性或慢性肠阻塞为左半结肠癌的突发性症状 腹部膨起 或肠鸣音亢进 晚期可摸触到到左中下腹部有硬块的感觉

15 结肠直肠癌症状及表征 左半结肠癌 在左半结肠尤其是降结肠、乙状结肠以及直肠上部腺癌的患者 最多见的临床表现往往是排便习惯的改变
新近出现便秘 短时间腹泻 或者是便秘及腹泻情况交替发生 有的患者可能出现腹痛 腹痛往往表现为钝痛 偶尔也有短暂绞痛 直肠上部或乙状结肠下部的肿瘤可能引起成形大便的形态改变 这往往见于较年轻的患者

16 结肠直肠癌症状及表征 左半结肠癌 左半结肠癌症状缺乏特异性 甚至本身是医务人员的结肠直肠癌患者也缺乏警惕,将这些临床表现忽略
很容易被认为是其他良性结肠病变的表现 甚至本身是医务人员的结肠直肠癌患者也缺乏警惕,将这些临床表现忽略 因此不少患者往往出现结肠部份阻塞时才去就医 应当记住结肠直肠癌是一个常见病 高度重视结肠直肠癌可能的临床表现 早期发现可以完全治愈 晚期大都因无法医治而寿终 年轻患者的预后要差于相同病理分期的老年患者 这虽然可能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关 由于年轻的结肠直肠癌患者更易延误诊断

17 结肠直肠癌症状及表征 直肠癌 直肠癌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血便」 尤其多见于结肠腺瘤样息肉转化为结肠直肠癌的过程中
此时应实时接受做肛门指诊 由于有些息肉类型如绒毛样息肉质地软,极易发生漏诊 当癌病变还局限于息肉顶端,尚未侵入肌层肠壁时 可以经过手术切除治愈,并保留肛门括约肌 通过内镜治疗而彻底解决 与血便有关的肛门直肠部位的疾病既多又常见 肛裂 痔疮 息肉

18 结肠直肠癌症状及表征 直肠癌 某些良性病变常常与直肠癌同时存在 只有通过认真的理学检查以及乙状结肠内视镜或全结肠内视镜
发现某一良性疾病或既往有良性的直肠、肛门疾病史 并不意味可除外直肠癌 只有通过认真的理学检查以及乙状结肠内视镜或全结肠内视镜 获得组织病理学依据才能肯定或排除 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肛门指诊 较晚期的直肠癌患者出现的症状则更为明显 血便 里急后重 排便困难 排便时肛门内刺痛 下腹部疼痛伴随有下坠感 此时确诊的患者,往往已有局部侵犯或远处转移 手术时很难将肛门括约肌保留

19 直肠癌的临床症状及表征 直肠癌与其他器官癌症一样 一旦直肠癌出现症状时 自发病至出现症状大约亦需半年时间左右 直肠癌在其自然病史中
在早期是可以丝毫无任何特异性症状的 一旦直肠癌出现症状时 大多数的直肠癌肿已长大得足以干扰直肠本身某些固有的功能 自发病至出现症状大约亦需半年时间左右 直肠癌在其自然病史中 倘若同时伴随有溃疡以及感染的合并症时 症状及表征才会逐渐明显 直肠癌早期较为常见的症状 解便不适感 下腹部肿胀感或肛门周围下坠感 粪便直径变细 部份肠阻塞的腹部症状 甚至主诉有排便次数增多现象

20 直肠癌的临床症状及表征 血便 在直肠癌罹患者中,以「血便」为最初的先兆表征占半数以上 罹患者有血便症状并不表示癌病变处于初早期阶段
而血便亦表示直肠癌本身已侵入黏膜下血管的指标 罹患者有血便症状并不表示癌病变处于初早期阶段 血便可为少量 或粪便仅呈肉眼不易察觉的「粪便潜血阳性反应」 血量不一定大量,有时会间断出现而已 绝大部份盖覆在粪便表面上,甚至会伴随着异常 多量黏液排出 有时癌瘤本身受到严重感染时 呈现脓血便状态 导致解便次数增加 不正常便意感

21 直肠癌的临床症状及表征 排便不适感 由于直肠癌本身会直接刺激直肠 产生频繁便意 罹患者不仅会有里及后重 促使排便习惯改变
解便不干净的,但排便量又不多的感觉现象 促使排便习惯改变 导致排便次数增加 使粪便变细甚至带有黏液样 使得罹患者总感到肛门周围有异常下坠的感觉

22 直肠癌的临床症状及表征 肠阻塞 由于癌肿逐渐长大 下腹部疼痛 直肠癌在早期所出现疼痛包括有阵发性腹部胀痛或绞痛 导致肠腔狭窄
不仅伴随阵发性下腹部胀痛 肠鸣音增强 排便困难甚至粪便变细的表征 下腹部疼痛 直肠癌在早期所出现疼痛包括有阵发性腹部胀痛或绞痛 晚期直肠癌因已侵及直肠周围组织器官 如膀胱或摄护腺 或许会衍生腰痛 频尿 尿急 甚至排尿不通畅感

23 直肠癌的临床症状及表征 其他 进行性直肠癌可因慢性血便 食欲不振 肿瘤本身营养的消耗 或肿瘤对造血器官的破坏 逐渐出现贫血病症


Download ppt "结肠直肠肿瘤的认知."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