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唯美.巴黎 羅蘭珊 (Marie Laurencin )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唯美.巴黎 羅蘭珊 (Marie Laurencin )"—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唯美.巴黎 羅蘭珊 (Marie Laurencin )
9 2014 唯美.巴黎 羅蘭珊 (Marie Laurencin )

2 瑪莉.羅蘭珊/Introduction (Marie Laurencin ,1883~1956)
羅蘭珊是20世紀初巴黎藝壇中少數的大師級女性藝術家。 擅於掌握女性柔美的特質,其藝術成就與畢卡索、布拉克等大師齊名。 近年羅蘭珊成為女性議題研究的熱點,微妙色調變化,唯美抒情的畫風廣受大眾喜愛,對後來的美術工藝、流行時尚設計影響深遠。

3 瑪莉.羅蘭珊/Introduction (Marie Laurencin ,1883~1956)
羅蘭珊出生於巴黎是一名私生女,當時父親已有家室是上流社會的官員,羅蘭珊從母姓與母親相依為命,幼年時期母親情緒陰鬱,沒有多大的心思放在她身上,所以她有著寂寞、慘澹的童年。

4 瑪莉.羅蘭珊/Introduction (Marie Laurencin ,1883~1956)
直到成為少女後,與母親關係日趨轉好,母親希望她去念師範學校,她因興趣而選擇學習「瓷器彩繪」,三年後轉而至安貝爾學院學習傳統繪畫技法,期望成為職業畫家。

5 瑪莉.羅蘭珊/1904~1914美好年代 (Marie Laurencin ,1883~1956)
早期羅蘭珊在藝術學院的繪畫風格以運用古典藝術時的技法與色彩等方式呈現。 此二幅畫作是羅蘭珊在學院派時期所繪製的自畫像,左圖可看出當時羅蘭珊帶有清澀時期與對於自己面貌自卑的感覺,而用色上承襲古典學派的色彩。 1905年羅蘭珊的自畫像已表現出對於自我的信心神態。 1904/自畫像 1905 /自畫像

6 瑪莉.羅蘭珊/ 1904~1914美好年代 (Marie Laurencin ,1883~1956)
在安貝爾學院,她認識了「立體派」的畢卡索與布拉克,開始和巴黎藝術界畫家來往。在布拉克的影響下,她開始嘗試「野獸派」的繪畫手法。 1907年羅蘭珊因畢卡索的關係邂逅了巴黎文學家阿波里內爾,展開一段熾烈的愛情。而由於阿波里內爾和布拉克的引薦,羅蘭珊順利加入蒙馬特「洗衣船」的藝術群行列。

7 瑪莉.羅蘭珊/ 1904~1914美好年代 (Marie Laurencin ,1883~1956)
1970年畢卡索的「亞維儂的少女」,深深影響了羅蘭珊,羅蘭珊多幅畫構圖皆想要與畢卡索比擬,希望能畫出屬於她自己的「亞維儂的少女」。 畢卡索/1909年/亞維儂的少女 羅蘭珊/1911年/少女們

8 瑪莉.羅蘭珊/ 1904~1914美好年代 (Marie Laurencin ,1883~1956)
羅蘭珊在「洗衣船」裡見識到畢卡索的藝術,開始嘗試立體派風格的創作。 此二幅畫像為羅蘭珊於1908時做的,左邊為自畫像,右邊為畢卡索畫像。她的繪畫風格,受到立體派的影響,嘗試了粗黑線條與色塊的強烈風格,可明顯看出和先前截然不同的畫風。 自畫像/1908年 畢卡索畫像/1908年

9 瑪莉.羅蘭珊/ 1904~1914美好年代 (Marie Laurencin ,1883~1956)
羅蘭珊在「洗衣船」時常為協會成員作畫。 1910/阿波里內爾 1909 /畢卡索

10 瑪莉.羅蘭珊/ 1904~1914美好年代 (Marie Laurencin ,1883~1956)
具說羅蘭珊不喜歡此畫作的主角,因此將他畫得完全與本人不像且讓人無法猜測到她畫中的人物為哪一位詩人。 1909年詩人與他的家人

11 瑪莉.羅蘭珊/ 1904~1914美好年代 (Marie Laurencin ,1883~1956)
在洗衣船時期的羅蘭珊,沈溺於愛情與社群之中,身邊儘管多是風格鮮明又強硬的男性,但她始終處於優雅美麗,內心柔軟的小女人,儘管受野獸派與立體派的影響,但用色上未使用強烈的色彩,而是喜歡粉色調的色彩,如:粉綠、粉藍、粉紅,表現出女性的風格。 此畫作可看出立體派風格,但線條上不使用立體派直線型式,反而用弧型線條,表現出女性柔美優雅的感覺。 1913年/優雅的舞會

12 瑪莉.羅蘭珊/ 1904~1914美好年代 (Marie Laurencin ,1883~1956)
當嘗試過野獸派的狂放以及立體派的深奧理性之後,羅蘭珊對樸素主義藝術家盧梭神秘詩意的畫風,追求感性美的作品表現有顯著的影響,在她之後的創作可以看出她對盧梭風格的喜愛,朝向自己獨有的憂鬱柔美風格。

13 瑪莉.羅蘭珊/ 1904~1914美好年代 (Marie Laurencin ,1883~1956)
右圖:羅蘭珊與阿波里內爾攝於1913年的諾曼第。 左圖:盧梭/詩人以及他的繆思/1910年/油畫 盧梭為羅蘭珊與他的詩人情人阿波里內爾所畫的畫像。

14 瑪莉.羅蘭珊/ 1904~1914美好年代 (Marie Laurencin ,1883~1956)
當時羅蘭珊與他的情人阿波里內爾正瀕臨分手時期,羅蘭珊回想起在學生時代搭的雙層巴士上層,瞥見巴黎路旁公寓窗內,有個赤裸上身的女子深情望著彈奏班卓琴的男子,這幸福的場景對比左邊女士神情落莫,反應出羅蘭珊當時的心境。 1912年/出租公寓

15 瑪莉.羅蘭珊/1904~1914美好年代 (Marie Laurencin ,1883~1956)
羅蘭珊這時期曾為許多貴婦們繪製肖像畫,常為名室內設計師的太太-妮可作畫,後來成為她的閨中密友。 1913/妮可畫像

16 瑪莉.羅蘭珊/1914~1921流亡時期 (Marie Laurencin ,1883~1956 )
她與德國男爵奧圖.馮.魏真閃婚,適逢第一次世界大戰,德法兩國交火,而因為她的身份法國認為她是德國間碟,遂而過著逃亡的日子轉而到西班牙,畫作風格有較名顯的自我色彩。朦朧的,模糊的,神秘的,帶點灰階的色調,作品中也帶著欲言又止的難言之隱。

17 瑪莉.羅蘭珊/1914~1921流亡時期 (Marie Laurencin ,1883~1956 )
她的丈夫婚後沒有多久就開始酗酒,而她的情人阿波里內爾從軍去,於1918年因流感過世。在失去一輩子最愛的男人痛苦中,加上與丈夫婚姻名存實亡,又被自己的祖國流放,遠離了熟悉的社交圈和朋友,過著鬱悶的心情。

18 瑪莉.羅蘭珊/1914~1921流亡時期 (Marie Laurencin ,1883~1956 )
流亡時期的畫作,羅蘭珊多以灰色調做背景,表現出流亡時鬱悶的心境。 右圖的畫作呈現苦悶的心情藉由動物來慰藉,帽上的羽毛是好友妮可送的裝飾,變成青鳥,是為了引領她走向幸福 。 1915/ 兩個西班牙人/油彩 1916「女人與貓和狗」

19 瑪莉.羅蘭珊/1914~1921流亡時期 (Marie Laurencin ,1883~1956 )
妮可多次至西班牙探望羅蘭珊,兩人關係已超越了單純朋友的關係。 右圖畫作中的女性被粉紅色的格網所困住,粉紅色為羅蘭珊所愛的色彩之一,代表著巴黎,而格網為困住的意涵,代表著羅蘭珊想回而回不去的心情。 1917/被囚禁的女人

20 瑪莉.羅蘭珊/1914~1921流亡時期 (Marie Laurencin ,1883~1956)
畫中描繪巴黎社交場所,因戰爭關係女性的表情充滿陰鬱,而左邊布幕後女性為羅蘭珊表現懷念巴黎的生活。畫中的小狗與黃色吉他常常出現在羅蘭珊的畫作中,黃色吉他是阿波里內爾母親送的可看出她對阿波里內爾用情至深。

21 瑪莉.羅蘭珊/1921~1939瘋狂年代 (Marie Laurencin ,1883~1956)
1921與德籍丈夫離婚,恢復法國籍結束流亡的日子,回到巴黎,因戰爭結束,遇到法國的瘋狂年代,上流社會對文化、藝術有高度的狂熱。她幫許多時尚名媛與貴婦繪製肖像,蔚為一股風潮,當時如果被羅蘭珊繪製肖像是一種時尚的象徵。

22 瑪莉.羅蘭珊/1921~1939瘋狂年代 (Marie Laurencin ,1883~1956)
羅蘭珊曾為香奈兒可可畫肖像,但因香奈兒覺得把她畫的太軟柔,不符合她的個性,因而退還給羅蘭珊。 1923年/香奈兒COCO肖像

23 瑪莉.羅蘭珊/1921~1939瘋狂年代 (Marie Laurencin ,1883~1956)
左圖為詩人右圖為橘園美術館女主人居庸夫人的肖像畫。 1923年/詩人Jeannot Salmon 1924年/詩人Jeannot Salmon

24 瑪莉.羅蘭珊/1921~1939瘋狂年代 (Marie Laurencin ,1883~1956)
羅蘭珊會依據對於肖像人物的喜好,來決定描繪時所用心的程度。 1938年/查理.德爾馬斯夫人 1924年/男爵夫人

25 瑪莉.羅蘭珊/1921~1939瘋狂年代 (Marie Laurencin ,1883~1956)
羅蘭珊有許多女女方面的畫作,她也不諱言是個雙性戀者。 1927年/吻

26 瑪莉.羅蘭珊/1921~1939瘋狂年代 (Marie Laurencin ,1883~1956)
羅蘭珊對藍色情有獨鍾,她認為有才藝的人或是手藝越靈巧的人,就越喜歡藍色,而喜歡藍色的人一定是高尚的人。這個時期的羅蘭珊非常巧妙的運用藍色為她的作品畫龍點睛,在「吻」這幅畫畫面左邊的女子頭上,所使用的藍色就為整個畫面增添優雅氣息。 1927年/吻

27 瑪莉.羅蘭珊/1921~1939瘋狂年代 (Marie Laurencin ,1883~1956)
畫作也常出現狗與馬以及吉他。 1923年/Les Biches 1925年/La vie au Château

28 瑪莉.羅蘭珊/1921~1939瘋狂年代 (Marie Laurencin ,1883~1956)
1923年,羅蘭珊接受了俄國芭蕾舞團團長謝盧傑.迪亞奇雷的請託,為普蘭克作曲的芭蕾舞劇「牝鹿」擔任舞台設計及衣裳的製作。「牝鹿」Les Biches的成功使羅蘭珊聲名大噪,也使她日後連續接受許多舞台設計與劇服製作。

29 瑪莉.羅蘭珊/1921~1939瘋狂年代 (Marie Laurencin ,1883~1956)
羅蘭珊為舞台劇《牝鹿》所設計的舞台與服裝造型設計。

30 瑪莉.羅蘭珊/1921~1939瘋狂年代 (Marie Laurencin ,1883~1956)

31 瑪莉.羅蘭珊/1921~1939瘋狂年代 (Marie Laurencin ,1883~1956)

32 瑪莉.羅蘭珊/1935~1956璀璨晚年 (Marie Laurencin ,1883~1956)
晚年,羅蘭珊和女管家(蘇珊娜.莫侯)像女兒又像戀人的陪伴下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就如同幼年時,和母親相依為命的情景再現。羅蘭珊仍默默作畫,風格上延續具裝飾優雅的風格,一直到1953年去世為止。

33 瑪莉.羅蘭珊/1935~1956璀璨晚年 (Marie Laurencin ,1883~1956)
畫中的蘇珊娜,穿著綴有白領,一身高雅且為過往大師們所喜愛使用的藍色服裝,平靜的閱讀書本,那模樣讓人感受到羅蘭珊對蘇珊娜有著如母親一般的深厚情感。 1940年/蘇珊娜‧莫侯

34 瑪莉.羅蘭珊/1935~1956璀璨晚年 (Marie Laurencin ,1883~1956)
1929年羅蘭珊受到經濟大恐慌的影響,單靠繪畫收入既不穩定也不足夠,這幅掛毯為硬紙板上繪製的油畫是為製作掛毯所繪的底圖,後於奧比松織成成品。柔和流暢的設計,用鴿子與花卉加以點綴,在室內裝飾的領域,也精彩重現了羅蘭珊的創作世界。 1935年/花與鴿子

35 瑪莉.羅蘭珊/1935~1956璀璨晚年 (Marie Laurencin ,1883~1956)
1937年她為小仲馬名著《茶花女》繪製一系列的精製插畫。

36 瑪莉.羅蘭珊/1935~1956璀璨晚年 (Marie Laurencin ,1883~1956)
1948年設計木桐酒莊的酒標和設計,她為木桐創作了“酒神的女祭司們” 畫作所描繪的是〈酒神巴克斯〉的一對女祭司。

37 瑪莉.羅蘭珊/1935~1956璀璨晚年 (Marie Laurencin ,1883~1956)
這幅畫花了她十年的時間,構圖仍以畢卡索《亞威儂少女》為主,對她來說此幅畫為她藝術生涯的集大成之作。這件作品當中,蘊含著她所經歷的「非理所當然」的人生,以及憑著身為女性的感性,讓世人知曉唯獨女性所能創造的藝術世界等的所有點滴。 1953年/三個年輕女子

38 瑪莉.羅蘭珊/1935~1956璀璨晚年 (Marie Laurencin ,1883~1956)
羅蘭珊的畫作深受日本人的喜愛,七O年代,開始在藝術市場上掃購羅蘭珊的畫作。1983年,成立了全球唯一專門收藏羅蘭珊作品的美術館,共有超過500件作品。許多日本插畫家的風格明顯深受羅蘭珊畫作的影響。


Download ppt "唯美.巴黎 羅蘭珊 (Marie Laurencin )"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