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一章 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 社会秩序就是指社会运行的协调性。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一章 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 社会秩序就是指社会运行的协调性。"—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一章 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 社会秩序就是指社会运行的协调性。
第十一章 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 社会秩序就是指社会运行的协调性。 广义的社会秩序就是指社会有机体或宏观社会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其内部各个方面或各个子系统相对平衡、稳定和协调的状态。 狭义的社会秩序是指人们在社会互动中的有序状态,也就是说社会成员在社会互动中遵从和维护共同的社会规范,保持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进行正常有序的社会活动。 社会张力,就是指社会系统在运行和变迁过程中由于结构失调或人们的无序互动导致的紧张状态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社会冲动力量。 第一节 集体行为的内涵 第二节 社会运动 第三节 集体行为的控制

2 第一节 集体行为的内涵 一、什么是集体行为 二、集体行为的特征 三、集体行为产生的原因

3 一、什么是集体行为 美国学者亨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发现,转轨时期是社会易产生动乱,集体行为增多的不稳定时期。 集体行为由英文 collective behavior 翻译而来, 我国有的学者也译作“聚合行为”、“集合行为”、“集群行为”、“群动”等,基本的含义是指某种无组织、无计划、一哄而起、临时性、面对面的群众的乌合行为。 赖特(Donald Light)与凯勒(Suzanne Keller) 刘易斯·科塞(Lewis A. Coser) 戴维·波普诺与尹恩·罗伯逊

4 赖特(Donald Light)与凯勒(Suzanne Keller)
赖 特

5 刘易斯·科塞(Lewis A. Coser) 刘易斯·科塞(Lewis A. Coser)认为:“它是指聚众者的活动,这些聚众者是由那些通过直接接触彼此有行为影响的人构成的,不应包括那部分不进行面对面接触而只是间接地通过电视、电影、广告等动因彼此影响的人。集体行为有两个明显特征:第一,它是在现场临时凑集起来的一群人,这群人缺乏持久的结构,没有固定群体的那种可预料性。第二,集体行为看上去常常是奇特的或反常的”。

6 戴维·波普诺与尹恩·罗伯逊 戴维·波普诺则认为:“集体行为是指那些相对自发的、无组织的和不稳定的情况下,因为某种普遍的影响和鼓舞而发生的行为”。 尹恩·罗伯逊认为,“集体行为是指大批人相对的自发的和无结构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方式”。

7 集体行为的构成要素 (1)无组织结构,即是自发的、无组织的、无计划的、不可预料的行为。
(2)无规范或不受规范约束的行为,即违反常规的、反常奇特的行为。 (3)众多人共同的行为,即受到相互感染、 影响、受到鼓舞的许多人的一致行为。 (4)不能持久,即行为周期较短暂。 集体行为是指许多人共同发生的,但却是无组织的、不受规范约束的行为。 集体行为的主体是准群体,它是一种准群体的行为方式。

8 集体行为的种类 1、按集体行为的性质分 2、从集体行为的组织结构的程度来分 陇南群体事件 基诺族的宗教行为

9 1、按集体行为的性质分 (1)政治性集体行为 (2)经济性集体行为 (3)社会性集体行为 (4)文化性集体行为 (5)自然性集体行为
哪一种??

10 政治性集体行为——是由于各种原因引发的最终指向政府的或涉及政治原则的一种集体行为。常见的形式主要有大字报、造反、游行、示威、集会、罢课、罢工、动乱、骚乱、暴乱等。其中,动乱指一种非暴力的、破坏社会秩序和规范、影响范围较广的极端行为。骚乱,指暴力的、破坏性的、但没有明确目标的一种极端行动。暴乱,指使用暴力的、感情极其冲动的一种极端行动。 游行 美国罢工

11 经济性集体行为——是由经济利益受到损害而引起的一种集体行为。主要的形式有现金挤兑、股票抛售、抢购风潮、哄抢农资物品、抬会(民间集资)、消极怠工、罢工、罢市等。
西安龙湖房产的抢购风潮 抛售股票

12 社会性集体行为——是由某些社会热点、重大事件引起的集体行为。主要形式有时尚(fashions)、传闻、谣言(rumor)、大众恐慌(crowds panics)、迷信活动等。
2008秋季时装发布会 二观爷神车招揽顾客

13 文化性集体行为——指由于文化活动没有组织好而引起的大规模的群体性混乱事件。主要的形式有歌迷、舞迷、球迷哄闹,大型灯会、庙会等无序事件。
球迷起哄 北京庙会

14 自然性集体行为 ——指由不可抗拒的突发性事件或突发性灾难引起的群体的无序活动。如我国常见的由地震、水灾、火灾、恶性交通事故等引发的群众性的惊慌。
中国水灾引起的恐慌 印尼地震引起的恐慌

15 2、从集体行为的组织结构的程度来分 第一等级,无组织,最松散,无接触。如传闻、谣言,行为的承担者是大众、公众。
第二等级,无组织,较松散,有接触。如自发的游行、集会、罢工、罢课、骚乱、暴乱等,行为的承担者主要是群众。 第三等级,有组织,较紧密,有接触。如有组织的游行、示威、罢工、集会等。行为的承担者主要是正式组织中的成员。第三等级在性质上已经不属于集体行为而是社会运动。

16 二、集体行为的特征 1、无结构性 2、感染性 3、狂热性 4、匿名性 5、失范性 球迷集体搜乱

17 1、无结构性 即参与集体行为的人们之间只存在某种松散的联系,这一行为从开始至结束的全过程,没有明确的组织、计划、目标和领导。 表现为:
(1)无组织。 (2)无计划。 (3)无目标。 (4)无领导。 万人游行抗议

18 2、感染性 即集体行为中的人们采取特殊的互动方式,情绪上相互感染,行动上相互模仿,从而产生一致性的行动。 (1)情绪感染。 (2)行动模仿。
山寨艺人集体模仿

19 3、狂热性 即集体行为中的群众带有强烈的情绪化倾向,情绪热烈奔放、恣意发泄直至达到失去理智控制的程度。 (1)冲动性。 (2)极端性。
(3)短暂性。

20 4、匿名性 即处于集体行为中的人们没有明显的群体或个人标志,从而自我控制力和社会约束力显著降低。 (1)失个性化。 (2)责任分散。
(3)社会助长。 桂士拔(Louis Kriesberg)认为,在冲突的场合,行动群众与执法人员对峙时,参与者的满足感来自三方面:会产生一种同志感(sense of comradeship);会产生一种重要感(sense of importance);会产生一种能干感(sense of competence)。 (4 )原始冲动。

21 5、失范性 即集体行为中人们往常遵循的规范约束力降低,以某些临时产生的行为准则取而代之,以维持集体行为的进行。 (1)日常规范瓦解。
(2)临时规范产生。 (3)强大心理压力。 (4)第一行动者的榜样。

22 三、集体行为产生的原因 1、突发性因素——不可预料的事件 2、经济因素——社会经济结构混乱 3、政治性因素——政治腐败、政治参与受阻
4、思想文化因素——价值观念冲突,某些规范解体 5、社会心理因素——相对剥夺感的产生

23 四、集体行为产生的条件 1、环境条件。即有助于集体行为发生的特殊的周围环境与组织结构条件。
2、社会条件。即某种社会压力。美国学者斯梅尔塞认为,“集体行为是人们在不明确的具有威胁或压抑的局势下努力改变环境的企图”。 3、心理条件。即普遍情绪的产生。 4、舆论条件。即人群传递信息维系集体行为的纽带。 5、控制条件。即社会控制的能力。

24 4、舆论条件 传播舆论的途径分两类,一类是大众传播,主要是现代传媒工具,如电视、广播、报纸等。它具有模拟环境和价值导向两大功能。另一种是人际传播,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它是隐蔽性舆论产生的主要工具,也是维系群众的主要纽带。 人际传播的主要形式有传闻和谣言。(1)传闻,即有一定事实根据的传说,所传事实内容的根据相当模糊,也没得到正式组织的认可,所传内容往往是社会热点问题、众所关心的敏感问题和与人们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传闻具有神秘性的特点,易唤起人们的好奇心。(2)谣言,即没有事实根据的传言,往往与重大的政治事件相关。谣言的传播环节有三个:造谣者,出于制造混乱,扰乱人心,散布恐慌的目的;传谣者,出于垄断信息,扮演信息发布人角色的自我满足心理;信谣者,出自渴求信息的心理需要。 人际传播在下述情况下会大量产生:①社会动荡不安。②官方发布的信息权威性不足。③权力组织透明度不高,对重大问题的态度模糊不清。④某些特殊环境下,人们用以宣泄不满能量。

25 集体行为的功能在宏观层次上的表现 (1)释放社会无序能量。 (2)引发社会风险。 暴动、动乱

26 第二节 社会运动 一、社会运动的类型 二、社会运动发生的理论 民国时期的社会运动

27 一、社会运动的类型 1、社会运动与集体行为的区别 2、根据不同的观念形态对运 动目的的解释分类 3、斯梅尔塞
(Neil Smelser)的分类

28 1、社会运动与集体行为的区别 社会运动是改变社会制度的规模较大的群众运动。 它与集体行为的区别是: (1)经历较长的时间,有完整的生命周期;
(2)有完善的组织形式,如领导机构、党派、小型组织等; (3)有明确的目的,一般旨在实现社会改革; (4)有初级的意识形态,具有一定的理论和价值观念,为集体行为或社会运动提供理论依据。它通常代表了某些社会群体的利益和目标。 (5)动员大量社会资源。 集体行为所以能转化为社会运动,是因为它具有某种合理性因素。当它摆脱了过渡性的形态,即结束了集体行为形态,进入社会运动形态时,它就摒弃了大部分不合理的成份,更加广泛地吸引与带动人们加入变革的行列。

29 2、根据不同的观念形态对运动目的的解释分类
(1)改革运动(改良运动)。即对现存的社会秩序基本满意, 但相信在社会的特殊领域内作一些通常改革是必要的。 (2)革命运动。这是指那些对社会制度深为不满, 并努力按照自己理想中的蓝图重新组织整个社会的运动。 (3)保守运动。并不是所有的运动都引起社会变革。保守运动就是要防止变革, 或推翻已经实现的变革。 (4)抵抗运动。这是反对当前社会中某些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或现象,反对政府某些不合理的政策与行为的一种社会运动。 (5)表意运动。这些运动重视参加者内心的变革, 其目的是为个人提供一种思想改造,即感情上的满足、新的个性的塑造、一种新的意识形态。

30 3、斯梅尔塞(Neil Smelser)的分类
价值取向的运动一般注重社会所关注的问题,如民主、和平、民族主义等。 规范取向的运动所注意的焦点比较狭窄,它强调建立或改革某一特定的社会规范或举措,如妇女选举权、童工、生育控制等。

31 二、社会运动发生的理论 1.心理失衡理论 2.压抑理论 3.戴维斯(James C. Davies)的“倒J曲线”理论 4.资源动员理论

32 1.心理失衡理论 这主要是早期的一些社会心理学者提出的理论。他们把社会运动视为非理性的集体行为的一种形式,认为参加社会运动的人是一些向社会现状挑战的人,往往是心理不平衡症的患者,社会运动不过是持续时间较长久的暴民行为而已。社会运动吸引了那些具有某种品格缺陷的人们,成为运动中的一员使他们产生了一种重要感和有用感,从而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要。

33 2.压抑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人们的被剥夺感是社会运动的源泉。 这种被剥夺感可以是绝对的(当人们完全缺乏某种社会的酬劳或奖赏时)或相对的(当人们获得的酬劳少于那些他们与之比较的其他群体的人时)。因剥夺而引起的痛苦鼓励了那些喜欢发起运动的人们,因为这些运动将改变他们的处境。

34 3.戴维斯(James C. Davies)的“倒J曲线”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斯在分析法国大革命、 美国独立运动以及较大规模的暴动以后发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是在一段经济成长后发生的,而非在经济危机之后发生的。因此戴维斯推断,大型社会运动特别是革命,最容易发生在一个长期的经济发展与生活期望升高后突然经过一个短时期的但明显下降的情况里。

35 4.资源动员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每一个社会里的资源都是有限的, 因此常常由一小群人所掌握。社会运动参与者因此必须有效运用其既有的有限资源,以争取当权者所掌握的资源。动员指运动参与者运用其资源以争取目标。 可供人们使用的资源主要有:①时间。②数量。③财源。④友邻团体支持。⑤意识形态。⑥领导骨干。⑦沟通渠道。

36 第三节 集体行为的控制 对集体行为的控制,是指管理机构、正式组织开展积极工作,预防集体行为产生,或在产生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其破坏性而进行的调节和控制活动,它分为预防、预警和控制三个环节。 一、社会预防 二、社会预警 三、社会控制

37 一、社会预防 社会预防是指采取一定的疏导措施,防止和削弱引发集体行为产生的诸种因素,或在集体行为出现迹象时即设法减慢其生长过程。
社会预防是建立在安全阀理论上的。安全阀理论就是关于社会政治结构安全阀功能发生与作用的命题系统。 第一命题,阶级、集团与个人的不同利益及其意见的表达与实现经常受阻,社会就会积累冲突的因素。 第二命题,社会不满情绪等冲突因素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危机的征兆。社会不满情绪刚产生时,只是冲突的潜在因素。这些潜在因素从少量、分散与临时性,发展到大量、集中与持久性,就会转化为现实的冲突因素。 第三命题,开辟多种经济性与制度化的渠道,排泄社会积累起来的冲突因素,可以避免或减少冲突,实现社会的安定团结。

38 建立三个层次的预防体系: 初级预防,着重于普遍的宣传教育工作; 次级预防,着重化解集体行为的诱因;
高级预防,着重于在集体行为出现某种迹象、征兆时,及时采取措施,释放累积起来的不满能量,减慢或阻止其生长。

39 二、社会预警 社会预警是指已有某些征兆表明集体行为有可能产生时,及时提出预测,发出预警信号并采取应急的对策,这是有效控制集体行为的重要环节。
集体行为具有客观性,是一种可以测定的不确定因素,可以提前认识,预报警告。 预警的内容主要是社会热点,即在社会生活中,由某一事件或现象引发的,在短时期内形成社会舆论的中心,成为众所关心的焦点。因为社会热点反映了:(1)社会问题;(2)社会心理;(3)群众利益。

40 预警时应该遵循三个原则: (1)真实性。 要减少各行政部门、各级组织的“过滤”,避免信息失真。
(2)及时性。 要抓住最敏感的社会热点和稍纵即逝的群众情绪,迅速反映到领导机关。 (3)对策性。 反馈信息中要提供可供决策选择的对策建议和措施。预警系统的运转,需要在人力、物力上落实,组织上完善,方法上提高。

41 四套指标 预警的操作系统是一套指标体系,由一组风险指数体系组成,它包括四套指标。 (1 )痛苦指数,包括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
(2)腐败指数,包括受惩干部人数、 渎职方式及后果; (3)贫富指数体系,包括绝对收入差距、相对收入差距、 相对收入比例、贫困线以下人口比重、富裕者致富方式与消费方式; (4)不安指数体系, 包括政策变动、激进言论、牢骚、谣言、怠工骚动等指数。 各个指数体系及其分指数体系在整个预警系统内占一定比重(即不同的分值),根据计量分值,发出不同等级的警报,直到主持预警系统的机构开始设计对策。

42 三、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是指集体行为一旦产生、爆发,社会风险开始产生时, 社会管理体系立即转入控制状态,运用各种有效的措施,抑制引发集体行为的因素,瓦解集体行为产生的条件,控制集体行为的进一步发展,以至消除集体行为。 社会控制的主要形式有: 1、软控制 2、硬控制

43 1、软控制 即控制系统用正常的控制渠道化解局部性的集体行为。 从实践来看,较为有效的控制形式有: (1)谣言控制 (2)专家仲裁 (3)谈判
(4)入轨对策 (5)法律评价 (6)说服教育

44 2、硬控制 指面对大规模的、已经威胁社会秩序及国家政权统治稳定的集体行为,为免遭社会管理系统的崩溃,必须运用强制力量乃至国家的专政工具进行抑制。 针对集体行为的不同性质、规模、程度、后果,分别采用级别控制。 一级控制,动用治安警察力量。 二级控制,动用防暴警察、武装警察。 三级控制,动用军队的力量。警察处理集体行为的手段通常分为围堵、解散、驱散、管制、逮捕几种方式。


Download ppt "第十一章 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 社会秩序就是指社会运行的协调性。"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