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臺大新百家學堂 氣候變遷之調適策略 郭翡玉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都市及住宅發展處 時間:2011年12月7日(星期三下午15:30-17:20 地點:臺大博雅館101室) 12-2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釋出】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臺大新百家學堂 氣候變遷之調適策略 郭翡玉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都市及住宅發展處 時間:2011年12月7日(星期三下午15:30-17:20 地點:臺大博雅館101室) 12-2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釋出】"—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臺大新百家學堂 氣候變遷之調適策略 郭翡玉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都市及住宅發展處 時間:2011年12月7日(星期三下午15:30-17:20 地點:臺大博雅館101室)
12-2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釋出】

2 氣候變遷之調適策略 大綱 前言 國際及國內因應氣候變遷做法 臺灣現行因應氣候變遷之作為 推動我國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與行動計畫
地方氣候變遷調適計畫 氣候變遷調適政策之協調推動勇教育宣導 結語

3 前言

4 氣候變遷趨勢 【全球氣候變遷情形】 【臺灣氣候變遷現象】 IPCC (1990, 1995, 2001, 2007) 報告
地球升溫→百年 ↑ 0.74度 過去50年→平均每十年 ↑ 0.13度 溫室氣體排放持續增加 大氣組成持續改變 全球氣候運作模式改變 海平面上升1.8mm 【臺灣氣候變遷現象】 氣溫→全台 ↑ 0.8度 都會區 ↑ 1.4度 山地 ↑ 0.6度 西部 ↑ 0.9度 東部 ↑ 1.3度 降雨→四季講與日數明顯減少 海平面上升2.51mm 西 南部地層下陷速率7.89mm/年

5 未來氣候變遷趨勢 【不同情境溫度推估】 全 球(IPCC) / 臺灣 IPCC內MMD之推估,A1B 21世紀末臺灣平均↑2.3度
其他假設情境↑ 度 未來暖化之現象,存在 季節與空間上的差異 夏季最高溫>32度日數↑ 冬季最低溫<10度日數↓ 年溫度變化(∘C) 海平面上升(m) 最佳值 可能範圍 B1 1.8 A1T 2.4 B2 A1B 2.8 A2 3.4 A1F1 4.0

6 氣候變遷對臺灣之衝擊 災害 水土複合性災害 侵臺颱風頻率與強度增加 維生基礎設施 建設因區位不同,所受災害類型及損失亦不相同 水資源
複合型災害風險 水資源調度困難 河川水質亦受影響 土地使用 環境脆弱與敏感程度相對提高 海岸 海平面上升 海岸防護遭受破壞 國土流失 能源供給及產業 能源需求發生變化 各產業之能源成本與供應受衝擊 農業及生物多樣性 降雨量不足 危及糧食安全 影響生態系原有棲地 建康 升高傳染疾病的風險 加重公共衛生與醫療體系負擔

7 國際及國內因應氣候變遷做法

8 國際因應氣候變遷做法

9 國際因應氣候變遷做法 2. UNDP – Adaptation Policy Framework

10 國際因應氣候變遷做法 3. 其他國家調適因應做法

11 臺灣現行因應氣候變遷調適之作為

12 氣候變遷調適策略規劃

13

14 推動計畫 郭翡玉

15 氣候變遷減緩與調適推動組織架構 強化行政院永續會功能,作為氣候變遷減緩與調適政策推動之平台。
「減緩」與「調適」政策兩者並重,環保署負責「減緩」政策之推動與部會協調;經建會負責「調適」政策之部會協調。

16 推動策略:運用氣候變遷科研成果支持政策推動

17 推動策略─先中央後地方,全民參與

18 推動我國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與行動計劃之研擬

19 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與行動計畫

20 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與行動計畫

21 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

22 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與行動計畫 1. 調適政策總願景及基本原則

23 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 2. 重要的調適領域及課題

24 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 3. 總體調適策略

25 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 經由災害風險評估與綜合調適政策推動,降低氣候變遷所導致知災害風險,強化整體防救災調適能力。 總目標 調適策略
4. 各調適領域之調適策略 (1)災害 總目標 經由災害風險評估與綜合調適政策推動,降低氣候變遷所導致知災害風險,強化整體防救災調適能力。 調適策略 推動災害風險評估及高災害風險區與潛在危險地區的畫設 強化衝擊之因應能力,加速國土監測資源與災害預警資訊系統之整合 檢視、評估現有重大公共工程設施之脆弱度與防護能力並強化災害防護計畫 新建重大建設或開發計畫應落實防災脆弱度評估,具以降低脆弱度 綜合流域治理,降低旱澇與水土綜合風險 強化衝擊因應能力,推動危險地區資訊公開、宣導、預警、防災避災演習

26 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 調適策略 2.1 既有法令與規範之落實與檢討修訂以強化設施的調適能力 總目標
4. 各調適領域之調適策略 (2)維生基礎設施 總目標 調適策略 既有法令與規範之落實與檢討修訂以強化設施的調適能力 建立設施安全性鋒線評估機制以減低其受損衝擊 依據國土空間發展策略的指導,擬定維生基礎設施分等級之開發與復建原則 落實維生基礎設施維修養護,以提昇其於氣候變遷作用下之調適能力 加強各管理機關協調機制與產業、學術界資源之整合 強化衝擊因應能力,推動危險地區資訊公開、宣導、預警、防災避災演習 提昇維生基礎設施在氣候變遷下之調適能力,以維持其應有之運作功能並減少對社會之衝擊

27 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 在水資源永續經營與利用之前提下,確保水資源量供需平衡。 總目標 調適策略
4. 各調適領域之調適策略 (3)水資源 總目標 在水資源永續經營與利用之前提下,確保水資源量供需平衡。 調適策略 水資源永續經營與利用為最高指導原則 由供給面檢討水資源管理政策以促進水資源利用效能 由需求面檢討水資源管理政策以促進水資源使用效益 以聯合國推動之水足跡 ( water footprint ) 概念促進永續水資源經營與利用 建立風險管理與回饋改善回報機制

28 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 調適策略 總目標 我國各層級國土空間規畫均須將調適氣候變遷的作為納入相關的法規、計畫與程序
4. 各調適領域之調適策略 (4)土地使用 總目標 調適策略 將環境敏感地觀念落實在國土保育區的劃設與管理 檢討既有空間規劃在調適氣候變遷之缺失與不足 因應氣候變遷加速與國土空間相關計畫之立法與修法 建立相關土地使用管理調適與配套機制 定期監測土地使用與地表覆蓋變遷,並更新國土地理資訊系統資料庫 積極進行土地使用規劃與管理與氣候變遷相關之基礎研究,找出臺灣空間熱點 提升都市地區之土地管理效能與調適能力 我國各層級國土空間規畫均須將調適氣候變遷的作為納入相關的法規、計畫與程序

29 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 總目標 保護自然環境,降低受災潛勢,減輕海岸災害損失。 調適策略 4. 各調適領域之調適策略 (5)海 岸
(5)海 岸 總目標 保護自然環境,降低受災潛勢,減輕海岸災害損失。 調適策略 強化海岸侵蝕地區之國土保安工作,防止 國土流失與海水入侵並減緩水患 推動地層下陷地區地貌改造及轉型 保護及復育可能受氣候變遷衝擊的海岸生 物棲地與濕地 因應氣候變遷的可能衝擊,檢討海岸聚落 人文環境與生態景觀維護管理之工作體系 海岸監測實施機制,避免海岸汙染與破壞 提升全民的海岸環境保護意識,促進政府 與民間的海岸保護協同機制 制定海洋與海岸總體發展政策及相關規劃, 並強化事權整合的協調機制

30 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 總目標 發展能夠因應氣候變遷的能源供給與產業體系。 4. 各調適領域之調適策略 (6)能源供給及產業 調適策略
通盤檢討能源及產業生產設施之區位及 材料設備面對氣候變遷衝擊的適宜性 建構降低氣候風險及增強調適能力的經 營環境 提供產業因應能源及產業氣候變遷衝擊 之支援 掌握氣候變遷衝擊所帶來的新產品及服務 加強能源與產業氣候變遷調適之研究發展

31 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 調適策略 總目標 低氣候變遷風險的農業生產體系與生物多樣性之保育 7.1 依風險程度建構糧食安全體系
4. 各調適領域之調適策略 (7)農業生產及生物多樣性 總目標 調適策略 依風險程度建構糧食安全體系 整合科技提升產業抗逆境能力 建立多目標與永續優質之林業經營調適模式,並推動綠色造林 建立我國農業氣候與環境及國內外市場變動之監測評估系統 強化保護區藍帶與綠帶網絡的連結與管理 減緩人為擾動造成生物多樣性流失的速度 強化基因多樣性的保存與合理利用 強化生物多樣性監測、資料收集、分析與有效評估,評估生物多樣性脆弱度與風險 低氣候變遷風險的農業生產體系與生物多樣性之保育

32 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 有效改善環境與健康資訊彙整體系,以提升全民健康人年,希望降低每五年氣候變遷相關之失能調整人年5% 總目標 調適策略
4. 各調適領域之調適策略 (8)健 康 總目標 有效改善環境與健康資訊彙整體系,以提升全民健康人年,希望降低每五年氣候變遷相關之失能調整人年5% 調適策略 強化法令施行之效能 增進環境與健康相關部門之績效與分工 落實各級單位之防災防疫演練 強化氣候變遷教育與災後防疫知能 持續進行健康衝擊與調適評估 擴大疾病評估相關資料庫之匯併 強化監測系統之環境建置與維護

33 地方氣候變遷調適計畫

34 地方氣候變遷調適計畫 1. 目的 全球氣候變遷對不同區位、空間層次 →造成不同的衝擊與挑戰 地方 調適 中央
落實 全球氣候變遷對不同區位、空間層次 →造成不同的衝擊與挑戰 建立地方氣候變遷調適計畫之作業程序,作為未來其他地方推動氣候變遷調適計畫之依據 落實調適行動,中央→地方逐步推動氣候變遷調適相關工作 研提地方氣候變遷調適示範計畫之過程 →建立地方政府調適計畫之標準作業流程 地方氣候變遷調適示範計畫的推動, →除了起帶動效果外 →提供明確範例作為參考依據 選擇示範計畫之地方政府

35 地方氣候變遷調適計畫 2.研擬地方調適計畫作業流程 案例:City of cape town

36 地方氣候變遷調適計畫 I 規劃2處地方氣候變遷調適示範計畫 3. 計畫工作項目 II 完成「地方氣候變遷調適計畫」標準作業流程之初步規劃
選擇具辦理示範計畫意願的地方政府 組成在地專業規劃團隊 成立地方調適計畫推動平台 規劃完成「地方氣候變遷調適計畫」草案 於推動平台共同討論以形成共識

37 地方氣候變遷調適計畫 選擇具有辦理示範計畫意願之地方政府 4. 選擇示範計畫地區 氣候變遷調適政策推動仰賴因地制宜的地方調適計畫
為反映空間差異及環境特性,擬以台北市與屏東縣作為規劃範圍 台北市 盆地、北部、首都 災害、維生基礎設施、水資源、土地利用、能源供給與產業 屏東縣 農業縣、南部、沿海 農業、災害、海岸、維生基礎設施、土地使用、健康

38 地方氣候變遷調適計畫 1. 推廣至地方 2. 示範計畫 3. 標準作業流程
6. 預期成果 從中央到地方,逐步推動地方氣候變遷調適相關工作,以持續深化氣候變遷調適之影響力 1. 推廣至地方 完成地方氣候變遷調適示範計畫,以起帶動效果 2. 示範計畫 完成「地方氣候變遷調適計畫」之標準作業流程(SOP),作為縣市政府的推動依據 3. 標準作業流程

39 氣候變遷調適政策之 協調推動與教育宣傳

40 氣候變遷調適政策之協調推動與教育宣導 目的I 目的II 1. 協調推動與教育宣導之目的 組成專家學者諮詢顧問團
協助「規劃推動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及行動計畫」專案小組 目的I 組成專家學者諮詢顧問團 協助調適政策綱領與行動計畫之檢討與調整 籌劃北、中、南、東4場政策宣導座談會 研擬「我國氣候變遷調適全民教育計畫 目的II 研擬「我國氣候變遷調適全民教育計畫」草案 召開3場專家學者座談會

41 氣候變遷調適政策之協調推動與教育宣導 2. 「我國氣候變遷調適全民教育計畫」架構 「我國氣候變遷調適全民教育計畫」名為「全民教育計畫」
代表教育的對象為全民: 並詳列教育目標、政策方向及範例作法,此以中央政府說明為例。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社區經營者 各級學校 社會工作者(NGO) 傳播媒體 研究人員 一般民眾 教育對象 教育目標 政策方向 範例作法 中央政府 瞭解氣候變遷對國家發展造成的挑戰與調適工作的重要性 瞭解氣候變遷內涵架構與氣候變遷調適與各部會業務的關係 能在各部會下建構氣候變遷調適計畫與執行策略 建設「具備氣候抵抗力」(climate resistant)的國家 培力公務人員具備完整的氣候變遷素養與調適能力 將氣候變遷調適素養融入政策規劃中 經建會成立「國家氣候變遷調適全民教育總計畫」 國科會成立「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教育研究計畫」 環保署成立「國家氣候變遷調適環境教育計畫」

42 氣候變遷調適政策之協調推動與教育宣導 4. 「我國氣候變遷調適全民教育計畫」的內容創意構想 強化現有資源 結合現有資源 各種產業結合 媒體
1 2 3 4 5 媒體 科技 文創產業活動 增加誘因 定期修正教育內容和策略

43 結 語 推動氣候變遷調適政策 強調我國特色的調適策略 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暨行動計畫
結 語 台灣因地理與地質因素,地震及颱風發生頻繁,災害潛勢地區遍及全島,極端氣溫與降雨將加劇災害發生之頻率及規模 推動因應氣候變遷調適政策已刻不容緩。 推動氣候變遷調適政策 各國因氣候、地理條件與發展型態的不同,其著重的調適領域亦有其優先順序的差異 強調台灣本土特色,依據地形地質的差異性 提出不同的衝擊分析與因應策略及行動方案 強調我國特色的調適策略 經建會將儘速完成 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暨行動計畫(草案) 後續並將持續辦理政策落實與教育宣導 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暨行動計畫

44 簡報完畢 敬請指教

45 版權聲明 3 5 頁碼 作品 版權標示 作者 / 來源 1、7、12、21、33、39、44 4homepages.de
( 瀏覽日期 2012/05/07。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3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都市及住宅發展處 郭翡玉。 5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Climate Change 2007: Synthesis Report ( 瀏覽日期 2012/05/15。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國立台灣大學全球變遷研究中心  & 柳中明教授研究室 本地氣候變遷模式資料服務 → 未來氣候 → 完整報告( 97,頁 10,

46 8 9 10 頁碼 作品 版權標示 作者 / 來源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都市及住宅發展處 郭翡玉。
Adaptation Policy Frameworks for Climate Change: Developing Strategies, Policies and Measures, 2005, p.2 Ian Burton (Author), Elizabeth Malone (Author), Saleemul Huq (Author), Bo Lim (Editor), Erika Spanger-Siegfried (Editor) Amazon.com( 瀏覽日期 2012/05/09。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Amazon.com( 10 Adapting to climate change: UK climate projections, 2009 Source(s)(Department for Environment, Food and Rural Affairs (DEFRA), United Kingdom - gov)。 PreventionWeb( 2012/05/09。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47 13 14 15 16 17 頁碼 作品 版權標示 作者 / 來源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都市及住宅發展處 郭翡玉。
依據 Kingdon (2003) 所提出的政策議程模型, 考量臺灣相關政府的社會及政治環境,整合歸納繪製。 15 16 17

48 頁碼 作品 版權標示 作者 / 來源 18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都市及住宅發展處 郭翡玉。 19 20 22 23

49 24 26 27 28 29 頁碼 作品 版權標示 作者 / 來源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都市及住宅發展處 郭翡玉。
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2012/05/09。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27 Umpqua Watersheds, Inc. ( 瀏覽日期 2012/05/09。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28 Waterwise ( 2012/05/09。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29 The Trend is Blue ( 瀏覽日期 2012/05/14。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50 頁碼 作品 版權標示 作者 / 來源 30 Flickr / Changhua Coast Conservation Action ( 瀏覽日期 2012/05/14。 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臺北畫刊 475 期( 瀏覽日期 2012/05/14。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31 天下雜誌第 369 期-台灣發燒!全球暖化,台灣不願面對的真相( 瀏覽日期 2012/05/15。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32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 34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都市及住宅發展處 郭翡玉。

51 35 36 37 41 42 頁碼 作品 版權標示 作者 / 來源 Environment & Urbanization
( Developing a Municipal Adaptation Plan (MAP) for climate change: the city of Cape Town. Pierre Mukheibir and Gina Ziervogel. Published in Environment & Urbanization Vol. 19, No. 1, April 2007, p.146,瀏覽日期 2012/05/15。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36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都市及住宅發展處 郭翡玉。 37 41 42

52 頁碼 作品 版權標示 作者 / 來源 35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都市及住宅發展處 郭翡玉。


Download ppt "臺大新百家學堂 氣候變遷之調適策略 郭翡玉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都市及住宅發展處 時間:2011年12月7日(星期三下午15:30-17:20 地點:臺大博雅館101室) 12-2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釋出】"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