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2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认识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新概括?如何才能使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只有搞清这些问题,才能深刻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理论。

3 二、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二、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四、促进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三、深化分配制度的改革 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4 第四节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四、统筹区域发展 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六、积极扩大就业     本章计划:前面两节课堂讲授2学时;后面两节课堂讲授2学     时;共进行课堂讲授4学时.

5 三、重点和难点: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4.新型工业化道路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6 四、阅读书目和思考题 P.154

7 世界银行:中国已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 英文版   据报道,根据世界银行的最新测算,中国目前已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早在今年1月26日英国发布200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时,根据中英两国发布的经济总量数据,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超过了英国。   世界银行表示,按照其官方测量方法,中国2005年GDP达到了 万亿美元,比英国多9400万美元,仅高0.004%。   这一数据是世界银行按照其“Atlas”测量法计算得出的,这种方法采用三年平均的汇率水平,将各国的GDP数据转化为美元,然后进行比较。   如果按照现行汇率进行折算,2005年中国的GDP稳稳超过英国。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05年中国GDP增长率为9.9%,总量达2.2257万亿美元,人均1700美元。而英国2005年全年GDP的增长率只有 1.8%,总量为2.03万亿美元。

8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1、 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逐步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1、 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逐步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当时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3、针对经济建设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毛泽东等党中央领导对如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9 朝鲜战争

10 票证时代

11  “票痴”66岁的退休职工陈嘉荣集票两万多 “现在人们到超市购物,不管大包小包买多少东西,掏出钞票来结账轻松无比,甚至还有很多人连钱都不用掏,直接刷卡了事,这在物质贫乏的‘票证时代’听来简直就像神话!”陈嘉荣一边说,一边向记者展示了他收藏的几张珍贵“奇票”。其中两张是河南省镇平县1965年发行的“临时食用油票”,面值分别是“5分5厘”和“1钱6分5厘”。他介绍说,这些票面小得让人难以想像的油票,并不是到商店里买油时用的,而一般是在公共食堂里当人们买了菜后,凭票让食堂师傅在菜上再加上一勺油。另外,他手里还有好几张“1厘米布票”,这种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行,同样小得让现代人难以想像的票证也不是用来正常购物的,而是在买东西时作“找零布票”使用。此外,陈嘉荣还收集了“一个窝头票”和盖有“开封市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肥料专用章”的“一立方大粪票”。连一个窝头和浇地用的大粪都要用票证来换取,现在看来真是一种黑色幽默。陈嘉荣表示,他经常携带自己制成的这些票证展板应邀到各个街道、老年公寓、大中小学校进行免费展览,至今已进行了数十场,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很多中老年人看完展览后眼中都噙满泪花。 

12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1982年党的十二大 2、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3、 “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年10月党的“十三大”

13 4、1992年春,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确认社会主义也可以实行市场经济,这从根本上否定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
5、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确定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6、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14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由这一结合而形成的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它必然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作为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在宏观调控上,实现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结合

15 1、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 2、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就其都是市场经济而言,两者具有共性: 1、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 2、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 3、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 4、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 5、从经济运行看,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

1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其基本根据是: 1、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需要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 3、 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17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1、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和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根本体现。 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一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二是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18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等。
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根本上说是由它们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还因为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9 荣毅仁 刘永好 (民营企业希望集 团董事长,号称中国首富)

20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收入分配领域必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2、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分配领域中主体的分配原则,也体现在它是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 3、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21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是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二是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形式,就其内容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二是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三是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 各种生产要素同劳动一起,都是物质财富和使用价值的源泉,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当它被排他性地占有时,必须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才能有效地利用它来发展生产。

22 袁隆平 赵本山

23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第一,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第二,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 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 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要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要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合理地确定保障方式和标准。 现阶段,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要以确保发放、扩大覆盖 和完善制度为重点。

24

25

26

27 一、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第四节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四节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1、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1)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    (2)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    (3)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    (4)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2、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28 吴士宏(TCL信息产业集团总裁) 张朝阳(搜狐董事局 主席)

29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
2、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3、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 4、要 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

30

31

32

33 三、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1、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而且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 2、创新型国家,一般来说,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 3、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34 四、统筹区域发展 4、加强自主创新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
5、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 6、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四、统筹区域发展 1、区域经济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

35 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好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
3、统筹区域发展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困难地区的扶持。 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作出的正确选择。 2、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

36 3、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5、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37           参考资料 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中国的发展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4年所做的一项研究,从1980年到2002年22年间,按照不变价格计算,中国单位GDP能耗标准煤从14.34吨下降到4.76吨,下降66.8%;单位GDP电耗从7200度下降到5200度,下降22.7%。从1971年到1999年,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68%,而同期世界平均下降27.7%,欧洲国家平均下降11.2%,亚洲国家平均下降32.3%。从国际范围来看,中国的进步是明显的。但是,目前中国能耗和资源消耗水平仍然明显高于发达国家。2000年,中国单位产品实物消耗指标国内先进水平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火电耗煤为24.1%,钢耗煤为20.9%,水泥综合能耗为44%,乙烯能耗为69.7%。中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比世界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普遍存在的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和严重浪费,这说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十分必要,同时节约资源的潜力也十分巨大。

38 六、积极扩大就业 1、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国家通过各种途径为劳动者创造劳动就业条件。
2、按照“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解决好就业难问题,努力把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限度内。

39 3、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是建立新型劳动就业体制的核心。
4、坚持市场调节就业,是解决就业难问题的主要途径。 5、政府促进就业,就是要履行好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把促进就业作为政府重要的政策目标。

40     项怀诚:未来15年中国就业压力会更大   中国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项怀诚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政策研究院,以“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发展”为题发表演讲时,指出:未来15年中国的就业压力会更大。项怀诚指出,就业问题是中国面对的一大严峻挑战,中国在过去“处理得很好,不过,接下来的情况会越来越难”。过去20多年间,中国创造了3亿4000万个就业岗位,占世界新增岗位的四分之一。不过,未来15年的就业压力会更大。因为按中国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的测算,目前中国农村过剩的劳动力,大约为1亿7000万人,每年估计有1000万左右的劳动力需要到城镇就业。等于说中国要在未来15年内,通过三个五年计划才能完全把过剩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再加上城镇还有500多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2500万左右的国有企业剩余职工,以及800万城镇失业人口,全部加起来,城镇每年将有1800万左右的“下岗、剩余及失业大军”要找工作。而按2004年的就业岗位计算,中国每年经济增长所创造的新就业岗位只有700多万个,失业大军却有1800万,这等于说,每年将有近1000万人的工作没有着落。况且随着技术的提升,很多工种已经被机器取代,要创造就业机会更是难上加难。

41 中国怪圈:人才匮乏                发布时间:   最近,国内媒体报道了“史上最牛女秘书”一事:一外企秘书不满老板的指责,于是以强硬的口气给老板回信并转发给所有同事。   与此同时,《国际先驱论坛报》也在关注中国的外资企业。4月25日,《国际先驱论坛报》推出报道:《中国怪圈:人才匮乏》,讲述了外企在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却遭遇人才匮乏的尴尬。    去年,格蕾斯·李在中国的各大重点院校开始了一次人才招聘。很快,她就替自己的顾客、一家总部设立在美国的科学服务公司接到了不下500份求职信。   这家美国公司计划于今年在中国设立一个产品研发实验室,格蕾斯·李的任务就是为他们寻找150位有潜质的工作人员。   经过仔细甄别,大约有100位求职者得到了这份工作,其中有70人接受了这一工作。但是,最尴尬的是,这些接受者中的大部分人手上同时还握有其它工作机会,他们还没有决定究竟选择哪一个职位。   像格蕾斯·李这样的猎头人员早就习惯了类似的尴尬局面:在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称职的专业人才严重匮乏。   中国在人才市场出现的危机正让许多跨国公司遭受打击,而这些跨国公司2005年已在中国投资600多亿美元来扩张自己的业务。但现在,这些外企大多面临着人才紧缺的头号难题。一些专家警告说,廉价劳动力的短缺威胁着中国在制造工业上所占有的主导地位,而缺少合格的大学毕业生可能会危及中国经济转型的长远计划。   


Download ppt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