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不對稱的戰爭 伊拉克內戰與國際恐怖攻擊 應英一勞 981251118 林修平.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不對稱的戰爭 伊拉克內戰與國際恐怖攻擊 應英一勞 981251118 林修平."—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不對稱的戰爭 伊拉克內戰與國際恐怖攻擊 應英一勞 林修平

2 目錄 CH1、不對稱的戰爭手段──恐怖攻擊 CH2、陷入內戰的伊拉克 CH3、伊拉克內戰中的駐伊美軍 CH4、問題與討論 CH5、心得
對稱戰爭和不對稱戰爭 恐怖主義和恐怖攻擊 恐怖組織的類型 恐怖組織的發展 CH2、陷入內戰的伊拉克 美國攻打伊拉克的理由 伊拉克內戰爆發的原因 美伊戰爭對美國、伊拉克及世界的影響 CH3、伊拉克內戰中的駐伊美軍 高消耗的駐伊美軍 駐伊美軍的反游擊戰鬥 CH4、問題與討論 CH5、心得

3 CH1、不對稱的戰爭手段──恐怖攻擊

4 「對稱戰爭」和「不對稱戰爭」 「對稱戰爭」,如字面所敘,就是開戰雙方條件差異性不大的戰爭。軍隊規模、武器質量、後勤資源等,彼此握有的籌碼零誤差,對戰爭的結局不會產生重大影響,這樣的戰爭就是對稱戰爭。 「不對稱戰爭」,簡單地說就是實力相差懸殊的戰爭,它是一種自古以來就有的戰爭類型。 「不對稱戰爭」的內涵包括戰爭目標、作戰手段、作戰方式、作戰效果、作戰主體和作戰空間等方面的「不對稱」。 如何定義不對稱戰爭,目前學術界爭論比較多。迄今最突出的觀點是美軍提出,須嚴格依照美軍的概念來定義, 美軍認為所謂的不對稱手段有四:獲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獲取高技術武器、獲取網路戰武器、在削弱美軍能力的環境下戰鬥,不過美軍是以美國利益出發而定義, 因此不具通用性。

5 恐怖主義和恐怖攻擊 恐怖主義:是一種製造恐怖的故意企圖,其具有思想的含意,進而更以行動為訴求。 恐怖攻擊:指的是使用非正規作戰方式下攻擊非軍事目標、刻意造成平民或非戰爭人員的攻擊行動。 例如使用汽車、自殺炸彈甚至是核生化武器攻擊有大量平民所在某公共場所、某城市或某政府部門、大使館等,目的在於以平民或無辜人員大量有生或無生損失的威懾、恐嚇下達成某項政治、作戰目標或為了某理念或某意義的宣傳。

6 恐怖組織的類型 民族主義型:同一族群的人喊著淨化種族的口號消滅其他族群。如車臣游擊隊,愛爾蘭共和軍,西班牙巴斯克獨立解放組織,斯里蘭卡塔米爾之虎,中國疆獨。 ※車臣游擊隊行使暴力的目的在於當初想獨立卻遭俄羅斯政府鎮壓,因此和「淨化種族」有點出入,但依舊算是民族主義型的恐怖組織。 宗教極端主義型:極端宗教狂熱人士實施恐怖攻擊引起國際注意和畏懼。如蓋達組織,日本奧姆真理教,巴勒斯坦的伊斯蘭聖戰組織和哈瑪斯組織,印尼的伊斯蘭祈禱團,伊拉克邁赫迪民兵。

7 極右派意識型: 以國家和民族之利益名義來達成某些目的的恐怖主義。如德國新納粹黨,義大利光頭黨,法國國民陣線,美國極右派民兵。 極左派意識型: 打著個人和社會自由之名號行使暴力的恐怖主義。如日本、德國、義大利赤軍旅,祕魯光明之路,美國黑人解放軍。

8 恐怖組織的發展 迄至近代十九世紀的俄國沙皇時期的恐怖革命行動、愛爾蘭的民族獨立分離運動、巴爾幹半島馬其頓人脫離鄂圖曼土耳其的統治。二十世紀的猶太人建國運動、巴勒斯坦解放運動、西班牙巴斯克分離運動、以及一九九O年代德國統一後出現的新納粹運動均有濃厚的恐怖主義色彩。綜言之,歷史上不乏基於種族、宗教、政治、社會意識型態等不同動機目的的恐怖組織及其活動史實。

9 根據美國國務院「反恐怖活動協調辦公室」(Office of the Coordinator for Counterterrorism) 於一九九七年十月八日正式公告文件顯示,「正式列管」者有三十個國外恐怖組織,且分佈遍及歐、亞、非、拉丁美洲及中東等地區,其活動及所製造的恐怖訊息不僅遍及全球、且造成每年千餘人傷亡、攻擊對象包括政府及民間人士,並以使用多種恐怖暴力(其中又以炸彈攻擊、縱火、武裝攻擊居多),不僅影響各國社會治安及秩序維持,甚致政府威信及政權基礎皆面臨動搖,在國際航空與國境安全維護方面的挑戰與威脅更是日益沉重。

10 再根據美國國務院最近公佈的「全球恐怖主義型態」報告中指出,在一九九九年全球恐怖活動中,共有二三三人死亡;二OOO年則有四O五人死亡;今(二OO一)年經過美國「九一一」事件後,死亡人數更是無法統計。這份報告亦指出,恐怖組織份子之所以能在全球各地毫無顧忌的發動恐怖事件,造成慘重傷亡,是因為有嚴密的組織及強大的國家力量在背後支持。這些支持恐怖活動的國家包括古巴、阿富汗、伊拉克、伊朗、利比亞、蘇丹、敘利亞、北韓等。 綜上可知,恐怖主義發展至今,其組織已趨於嚴密及系統化,分工更為精細,組織運作有一套完整的訓練、連絡方式及強大的武器、金錢等後勤支援體系,宛如一個企業與軍隊的綜合體,並受國家的支持與援助。

11 CH2、陷入內戰的伊拉克

12 美國攻打伊拉克的理由 傳聞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毀滅兵器,美國為防範未然剿滅之。 上述是美國政府宣戰文宣上的說法,但在各方專家分析之後,認為美國是因為伊拉克豐富的天然資源及其戰略地理位置才攻打伊拉克。 結果雖然沒找到大規模毀滅兵器,可是「不小心」推翻極右派的海珊的獨裁政權,接著美國便以「協助平定混亂」的理由派軍管轄。 萬萬沒想到的是,伊拉克難以控制的程度卻遠超出美國的想像。

13 伊拉克內戰爆發的原因 極右派的海珊因為強勢的極權作風和強大的軍隊力量,所以能夠完美掌控伊拉克的局面,迫害與壓制所有不滿者與投機者。可是當海珊倒台後,伊拉克的軍隊首領,也就是握有士兵的將軍們開始相互戰爭,檯面下的爭鬥便直接浮上檯面。 除此之外,伊拉克也長期受到嚴重且複雜的宗教問題所困擾。什葉派和遜尼派,兩大回教支派的爭鬥更造成了社會動盪不安。 以上種種原因加上美國在伊拉克極權政府倒台後並沒有立刻成立有效的政府(或是民主制度對伊拉克政治情勢根本不適用),導致伊拉克內戰爆發。

14 美伊戰爭對美國、伊拉克及世界的影響 由於美國攻打伊拉克缺乏正當性,滋長回教徒仇視西方的情緒,讓發動「聖戰」的宗教極端主義者師出有名,使伊拉克成為恐怖活動的大本營。 第二次波斯灣戰爭結束,伊拉克成立臨時政府,接著美國交還伊拉克主權,新政府就此成立。 為了確保伊拉克的治安,美國訓練一支伊拉克新軍,但由於作戰能力差、各派別人數比例拉大、武裝團體滲入等理由,伊拉克新軍仍存在許多問題,因此駐伊美軍難以放手離開,此舉引起美國公民的反戰聲浪,導致當時的美國總統布希的支持率直線下滑,世界各國對美國的輿論也日漸增加(檯面下)。

15 CH3、伊拉克內戰中的駐伊美軍

16 高消耗的駐伊美軍 伊拉克武裝集團的游擊戰法令駐伊美軍損傷慘重,即使配有最先進武器,仍無法對抗擁有地形之優勢的游擊隊,改以反游擊攻堅作戰為主,付出大量的人力及物力。 即使創建新政府及新軍隊,但伊拉克新軍始終無法取得美軍的信任,加上美國盟國逐一撤回部隊,導致美國負擔日漸增加。

17 駐伊美軍的反游擊戰鬥 在伊拉克,美軍的主要敵人有兩類。一是有人數優勢及政治主張的武裝集團,以什葉派、遜尼派及庫德族為主。二是國際恐怖組織,其中以蓋達組織最具代表性。 在美軍的剿滅作戰中,以掃蕩邁赫迪民兵及法魯加之戰最具代表性。前者是什葉派引起,後者則是蓋達組織。 可是,即使獲得再優異的反恐成果,美軍仍無法遏止伊拉克境內的暴力襲擊,從現階段來看,伊拉克離完全和平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18 問題與討論 請問恐怖組織分為哪四種類型? 民族主義型,極端宗教主義型,極右派意識型,極左派意識型 請問伊拉克的原統治者是? 海珊

19 心得 這次的作業讓我了解何謂恐怖攻擊,也更了解伊拉克內戰所帶來的影響,以及世界上還是有人生存在不知何時會喪命的危機之中的事實,所以我們應該更珍惜和平的可貴,並祈求不要再發生戰爭。 在作這次報告前上網找相關資料,看到一大堆又擠又密的文字,一直以為絕對會作到爆頁,可是在嗜懶成習之因素下,成功壓縮到二十頁以下。 特別感謝教官的資料,多虧於此省略不少時間,以及兩位朋友的幫忙,把資料整理到可以見人的地步。

20 報告完畢,謝謝觀賞!


Download ppt "不對稱的戰爭 伊拉克內戰與國際恐怖攻擊 應英一勞 981251118 林修平."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