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校園犯罪防治宣導 主講人:李亨明 現職:基隆市警察局少年隊警務員 經歷:基隆市警察局少年隊偵查員 基隆市警察局刑警大隊組員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校園犯罪防治宣導 主講人:李亨明 現職:基隆市警察局少年隊警務員 經歷:基隆市警察局少年隊偵查員 基隆市警察局刑警大隊組員"—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校園犯罪防治宣導 主講人:李亨明 現職:基隆市警察局少年隊警務員 經歷:基隆市警察局少年隊偵查員 基隆市警察局刑警大隊組員
基隆市警察局少年隊組員 學歷: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 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 警察大學刑事警察系學士 銘傳大學法律系學士 2017/3/18 1

2 根據兒福聯盟調查:63%的學童曾經被同學欺負,其中10%的學生被長期欺負,但有41%的小朋友會選擇忍耐。
一、校園霸凌問題 根據兒福聯盟調查:63%的學童曾經被同學欺負,其中10%的學生被長期欺負,但有41%的小朋友會選擇忍耐。 霸凌問題持續發生在校園,卻一直無法解決使用手法,甚至愈來愈殘酷,已是台灣兒童的一大隱憂 。 學生自我炫耀,將暴力霸凌影片貼上網路讓同學瀏覽,蔚為流行。 2017/3/18 資料來源:教育部校安中心 2 2

3 二、校園霸凌之現象 霸凌(Bully) : 係指校園中學生間蓄意且具傷害性的行為,通常會持續重複出現在固定孩子之間的一種欺凌現象。
一個在學校或同儕團體中,不斷對其他同儕或某些特定對象進行傷害、恐嚇、威脅或刻意排擠的人就是「霸凌兒童少年」。 通常一個長期被欺凌的兒童少年,在身心健康與發展上,都會出現深遠的負面影響。 2017/3/18 資料來源:兒福聯盟 3

4 霸凌行為(兒童間惡意欺凌與壓迫)調查 資料來源:兒童福利聯盟 2017/3/18 4

5 學童面對霸凌行為的態度 資料來源:兒童福利聯盟 2017/3/18 5

6 校園霸凌(bully)專指校園內同學之間
霸凌的定義: 校園霸凌(bully)專指校園內同學之間 大欺小 強凌弱 多欺寡 等長期惡意欺負的情形。

7 霸凌並不等同於一般偶發性暴力事件 校園霸凌行為並不等同於一般偶發性暴力事件,霸凌行為應合乎以下4個條件:
1.加害人與被害人兩造勢力(地位)不對等 2.攻擊行為長期反覆不斷 3.具有故意傷害的意圖 4.呈現生理或心理侵犯的結果

8

9 一般霸凌的幾種形式: (一)肢體的霸凌:包括踢、打弱勢同儕、搶奪 財物等最常出現,讓被打的小孩每天活在 恐懼裡,留下傷痕與永難抹滅的心理傷害。 (二)言語的霸凌:不斷透過言語來刺傷或嘲笑 他人,使被凌者造成非常嚴重的心理創傷。 包括取綽號、用言語刺傷、嘲笑缺陷、恐 嚇威脅等。 (三)關係的霸凌:排擠弱勢同儕、散播不實謠 言中傷某人,要大家不要理他等。

10 (四)性霸凌:以身材高矮胖瘦、性別、性取向、
譏笑對方是男人婆、娘娘腔、同性戀作為 取笑或評論的行為;甚至真的進行身體上 的性侵犯行為。 (五)反擊型霸凌:這是受霸凌學童長期遭受欺 壓之後的反擊行為。通常面對霸凌時他們 會自然的予以回擊;有部分受霸凌學童會 去欺負比他更弱勢的人。 (六)網路霸凌:近年來流行的霸凌方式,就是 透過匿名留言攻擊他人等等。

11 竹北地區某國中一年級楊姓女學生,長久遭班上十餘位同學排斥,除了被同學用言語羞辱為「抓耙仔」外,還每天檢查她的家庭聯絡簿,恐嚇不得將受欺凌過程向家長或老師報告。楊姓女學生從上星期開始懼學,甚至有輕生念頭,經家長追問後,這起校園霸凌事件才曝光! 事件一 中國時報2010/05/03 陳權欣/竹縣報導

12 洛杉磯警方表示,這名12歲的中學生在校園裡遭到至少兩起攻擊,其中毆打他的人還是他的同學。
事件二 臉書(Facebook)可能成為霸凌新工具。洛杉磯警方今天表示,洛杉磯一位遭到毆打的學生,可能是因為使用臉書的族群發送訊息,而遭到至少兩群人攻擊。 洛杉磯警方表示,這名12歲的中學生在校園裡遭到至少兩起攻擊,其中毆打他的人還是他的同學。 【中央社】2009/11/22

13 事件三 最慘痛的校園霸凌悲劇發生在一九九九年,科羅拉多州兩名高中生持槍射殺十三位師生,並造成廿餘人輕重傷,最後飲彈自盡。這兩個凶手不但不是「壞學生」,還是資賦優異、前程遠大的「前段班」。他們為什麼槍殺老師、同學?理由是他們是長年的霸凌受害者。 中國時報【劉屏/華盛頓1224日】

14 霸凌事件中的角色 霸凌事件中通常包含三個對象,這些對 象其實相當類似哆啦A夢卡通,其中 霸凌者就是胖虎那類人, 受凌者就是類似大雄的人,
此外也一定會有小夫這類型的旁觀者, 這些旁觀者與霸凌者一樣可怕,因為他 們愛看熱鬧,會鼓勵、協助霸凌行為。

15 不要認為霸凌不是犯罪不會受罰 台北市某國中4名女學生,因不滿同班廖姓女同學積欠其他同學新台幣2000元不還,對廖女拳打腳踢並出言恐嚇,遭廖女家長提告求償。全案經法院審理後,法官認為4名學生霸凌行為造成廖女多處瘀傷,且出現精神焦慮等情形,審酌雙方經濟狀況後,判決林姓學生等4人與其家長,須就醫療費用與精神慰撫金項目,連帶賠償廖姓女學生8萬餘元。

16 你的霸凌行為將會連累家人和自己,因為: 1.若你跟同學強索金錢,構成恐嚇取財罪 2.若你毆打同學,構成傷害罪 3.丟考卷,書包,髒污他人用品,學校處以記過,嚴重則得以被轉學或退學

17 你的霸凌行為都會連累家人和自己,因為: 4.若被你霸凌的受害同學有身體或精神上的傷害,家長可提出民事金錢賠償,你的家庭須負擔極大賠償責任

18

19 面對霸凌應有的態度: 發生校園霸凌事件,同學應立即以適當方法通知老師或家長,學校應立即給予施暴者適當的生活教育或通知警察機關協助處理。不該加以隱忍,以免影響施暴者與受暴者日後的學習成長。

20 霸凌行為可能涉及的刑責(一) 若將人毆打成傷,涉及刑法(277、278)傷害、重傷害罪,可處3年以下徒刑,重傷可處5年以上、12年以下有期徒刑。 若恐嚇、限制被害人行動,涉及刑法(302、304)妨害自由、強制罪,可處5年以下或3年以下徒刑。

21 霸凌行為可能涉及的刑責(二) 若公開或上網散布於眾辱罵被害人,涉及刑法(309、310)公然侮辱罪及毀謗罪,最重可處1年以下徒刑。
若搶奪被害人財物,涉及刑法(325、328)搶奪及強盜罪,可處6月以上、5年以下徒刑或5年以上徒刑。。

22 同理心 就是站在對方立場思考的一種方式。 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並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 簡單說就是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3 報告完畢 謝謝指教


Download ppt "校園犯罪防治宣導 主講人:李亨明 現職:基隆市警察局少年隊警務員 經歷:基隆市警察局少年隊偵查員 基隆市警察局刑警大隊組員"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