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2013年京津冀发展蓝皮书 京津冀首都圈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 及提升途径
2013年京津冀发展蓝皮书 京津冀首都圈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 及提升途径 彭文英 2013,3 2017/3/18 1
2
报告内容 研究意义 研究区及研究方法 主要研究成果 研究思考 2017/3/18 2
3
1 研究意义 人地矛盾日益尖锐、人地关系区域分异 城市空间拓展与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矛盾 区域合作及可持续发展 2017/3/18 3
4
2 研究区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 京津冀首都圈是指以北京市、天津市为中心,囊括了河北省的保定、秦皇岛、廊坊、沧州、承德、张家口和唐山七座城市的区域,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重要的经济中心。 “7+2”模式 2017/3/18 4
5
2 研究区及研究方法 2.2 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土地资源承载力现状与预测——采用单项指标分析法
2 研究区及研究方法 2.2 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土地资源承载力现状与预测——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土地资源开发建设承载力、土地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 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区域评价——土地资源开发建设承载力、土地资源社会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经济承载力及土地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区域评价分析 提升承载力途径——区域协调、单要素促进 土地资源承载力现状与预测——采用单项指标分析法 土地资源承载力区域评价——利用层次分析法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客观赋权法来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 2017/3/18 5
6
3 主要研究成果 3.1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2017/3/18 6 冀东地区 冀中地区 冀北地区 城市 秦皇岛、唐山、沧州
石家庄、保定、廊坊 张家口、承德 总面积 Km2 35048 42658 76421 人口 万人 782.49 农用地 面积Km2 24410 25277 56510 % 69.65 59.26 73.95 耕地 15599 17617 12089 44.51 41.30 15.82 林地 4220 4421 32551 12.04 10.36 42.59 建设 用地 5480 5552 2180 15.64 13.01 2.85 2017/3/18 6
7
3 主要研究成果 3.2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现状 人口密度是京津核心区高、南部地区高于北部地区;人均用地正相反,京津核心区低、北部地区高于南部地区;人均建设用地是京津核心区低,西北部高于东南部。 2017/3/18
8
3 主要研究成果 3.2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现状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日益增大 2017/3/18
9
3 主要研究成果 3.2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现状 土地资源开发强度日益增大 人均耕地面积少 2017/3/18
10
3 主要研究成果 3.3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预测 在不考虑水资源等其它因素约束前提下,排除区域内不利于开发建设和人类聚居的山地,针对人口承载现状及生态环境脆弱等特点,参考国内外其它大城市 拟定人均可利用土地标准为150~200m2/人。 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规定,在人均建设用地现状水平下,以首都的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105.1~115.0 m2/人为准, 拟定人均建设用地指标110~105 m2/人。 2017/3/18
11
3 主要研究成果 3.3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预测 首都圈现状人口 万人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可达 ~ 万人 潜力最大的是冀东地区的秦皇岛、唐山、沧州,其次是天津市,再次是冀中地区的保定、廊坊市,冀北地区土地资源承载潜力最小。 2017/3/18
12
建筑规模承载潜力(房屋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3 主要研究成果 3.4 土地资源开发建设承载力评价 容积率拟定0.6 人均居住用地面积可在32平方米左右,居住用地面积可占30~35% 区域 北京市 天津市 环京津城市 共计 建筑规模承载潜力(房屋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19223 10240 —— 29463 居住区用地开发潜力 (km2) 5-40 2017/3/18
13
3 主要研究成果 3.4 水资源人口支撑力 区域水资源量、调水量、再生水量及海水淡化量在内的水资源总量
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和城市用水量现状,拟定人均用水量指标 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每天0.6万立方米/万人 根据水资源总量和人均用水量指标计算区域水资源人口支撑力 2017/3/18
14
3 主要研究成果 3.4 水资源人口支撑力 京津冀首都圈水资源人口支撑力整体上还有一定空间,但在一定的水资源高效利用及调水下,北京市、天津市人口基本达到饱和,河北省环京津城市还有较大空间 首都圈水资源支撑人口为12085 万人 2017/3/18
15
3 主要研究成果 3.5 建设用地生态适宜量 § A=T-G-F-U 其中:A:特定区域内建设用地生态适宜量;T—土地总面积;G—所必须的生态绿地面积;F—耕地保有量;U—不宜开发建设用地 ☆ 生态绿地面积采用碳氧平衡方法来确定 ☆ 1公顷森林产生的氧可供1000人呼吸之用 ☆ 城市人呼吸耗氧一般占总耗氧20%左右,其余为石油制品等燃烧耗氧 2017/3/18
16
3 主要研究成果 3.5 建设用地生态适宜量 北京 天津 环京津城市 首都圈 建设用地生态适宜量(km2) 3662-3963
☆首都圈建设用地控制为 km2 ☆北京、天津两市也基本达到 ☆ 河北省环京津城市的建设用地生态空间潜力还比较大。 2017/3/18
17
北京 天津 环京津城市 首都圈 现状人口总量 2018.6 1293.8 4173.2 7486 现状人口密度 1230.1 1085.7
301.3 445 土地 人口承载力 人口总量 人口密度 居住用地潜力 22-92 19-53 5-40 46-185 水资源 支撑力 2185 1516 8384 12085 1331 1272 605 724 建设用地生态适宜量 区域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最大容量应以水资源人口支撑力为大限。如果要提高人口承载力水平,需要更大程度上开源节流。所以,在一定的再生水利用、水资源调水配置、海水淡化等前提下,京津冀首都圈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应该12085万人。 2017/3/18
18
3.6 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区域评价 目的及针对性原则 全面及可比性原则 系统及动态性原则 实用及可行性原则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2017/3/18
19
3 主要研究成果 3.6 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区域评价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评价体系结构 目标层A 状态层B 指标层C 性质 土 地 资 源 综
效益型 人均耕地资源(亩/人)C2 人均建设用地(平方公里/万人)C3 土地利用率(%)C4 成本型 社会资源承载力B2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C5 适度型 人口自然增长率(‰)C6 城市化水平(%)C7 科学技术支出占地区财政支出比重(%)C8 经济承载力B3 地均GDP(亿元/平方公里)C9 地均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平方公里)C10 粮食单产(公斤/公顷)C11 生态环境承载力B4 森林覆盖率(%)C12 未利用土地率(%)C13 万元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C14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人)C15 3.6 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区域评价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评价体系结构 2017/3/18
20
3 主要研究成果 3.6 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区域评价 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指标层采用均方差权数决策赋权法
状态层采用均方差客观赋权和专家主观赋权相结合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评价体系结构 计算方法 2017/3/18
21
3 主要研究成果 3.6 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区域评价 (1)土地资源开发建设承载力评价 由核心区向外围增大 向东、向北、向西增大
开发潜力最大的是张家口、门头沟、承德、保定等区域 2017/3/18
22
3 主要研究成果 3.6 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区域评价 首都核心区最高,南部地区高于北部地区 天津市处于中等水平
(2)土地资源社会资源承载力评价 首都核心区最高,南部地区高于北部地区 天津市处于中等水平 2017/3/18
23
3 主要研究成果 3.6 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区域评价 (3)土地资源经济承载力评价 由东向西降低的空间分异特征
北京市门头沟区、石景山区 、张家口市、承德市、昌平区、密云县、沧州市、房山区 天津市处于中等水平 2017/3/18
24
3 主要研究成果 3.6 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区域评价 (4)土地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 外围向核心区降低、北部地区高于南部地区的空间格局
最高水平的有延庆县、密云县、怀柔区、承德市 较低水平的有天津市、沧州市、唐山市、房山区、大兴区、廊坊市、张家口市 2017/3/18
25
3 主要研究成果 3.6 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区域评价 (5)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 处于较低水平
北京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水平最高,处于中等水平 天津市及河北省环京津城市较为一致,处于较低水平 东北西南中心轴线水平较高,东南部和西北部较低 2017/3/18
26
3 主要研究成果 3.7 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提升途径 (1)促进区域合作,形成合理利用土地的空间格局 ——重要前提 首都圈北部生态屏障建设区
首都圈中部都市功能优化区 首都圈东部人口产业沿海集聚区 首都圈南部绿色空间优化区 2017/3/18
27
3 主要研究成果 3.7 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提升途径 (2)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开发建设承载力 ——主要途径
大力发展社会经济,增强社会经济承载力 整合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建设用地承载水平 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增大农用地的综合效益 2017/3/18
28
3 主要研究成果 3.7 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提升途径 (3)加强水资源管理,提升水资源支撑力 加强水土资源优化配置,合理调控人口产业空间布局
——重要保障 加强水土资源优化配置,合理调控人口产业空间布局 加强科技支撑,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重视开源节流,提高水资源承载力 加大保护力度,防治污染型水资源短缺 2017/3/18
29
3 主要研究成果 3.7 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提升途径 (4)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障土地生态环境支撑力
——重要基础 因地制宜实施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保障土地可持续利用 加快构建环境友好型土地生态经济利用体系 积极推进差别化的土地利用模式 2017/3/18
30
3 主要研究成果 3.7 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提升途径 (4)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障土地生态环境支撑力
综合进行土地生态系统保护规划,推进土地生态环境建设 城市建设密集区 平原都市农业区 北部草原区 山地丘陵水土保持区 2017/3/18
31
4 结 语 承载力是一综合指标 承载力是一动态指标 承载力区域分布的客观性 承载力提升的可能性
32
汇报完毕 谢谢!请多指教!! 2017/3/18 32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