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4章 工业企业的会计核算 第一节 资金投入企业的核算 国家资本金 法人资本金 个人资本金 资 金 筹 集 吸收资本 借入资金.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4章 工业企业的会计核算 第一节 资金投入企业的核算 国家资本金 法人资本金 个人资本金 资 金 筹 集 吸收资本 借入资金."—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4章 工业企业的会计核算 第一节 资金投入企业的核算 国家资本金 法人资本金 个人资本金 吸收资本 借入资金

2 一、接受投资的核算 货币形式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吸收 投入 资本 非货币形式 (设备、存货、房屋、无形资产等)

3 4. “实收资本” (所有者权益类) (一)账户设置 P43 1. “库存现金” (资产类) —核算企业的库存现金
1. “库存现金” (资产类) —核算企业的库存现金 2. “银行存款” (资产类) —核算企业存入银行的各种款项 3. “固定资产” (资产类) —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原值 4. “实收资本” (所有者权益类) —核算企业收到投资人投入的资本

4 (二)接受投资的账务处理 借: 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固定资产等) 贷:实收资本—投资人 例1:国家投资100 000元,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贷:实收资本 —国家 例2:甲工厂投入价值80 000元设备一台。 借:固定资产 贷:实收资本 —甲工厂

5 二、借入资金的核算 (一)账户设置 P43 1.“短期借款” (负债类) 2.“长期借款” (负债类)
—核算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偿还期限≤1年各种借款。 2.“长期借款” (负债类) —核算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偿还期限>1年各种借款。

6 (二)向银行借款的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等 贷:长期借款 (短期借款) 例1:向银行借入期限为2年的借款100 000元,存入银行。
贷:长期借款 (短期借款) 例1:向银行借入期限为2年的借款 元,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借款

7 例2:向银行借入三个月期限的借款5 000元,偿还新华厂货款。
借:应付账款-新华 贷:短期借款

8 第二节 供应过程的核算 一、供应过程的主要经济业务 P52 1.购买材料,支付买价(数量×单价) 2.支付运输费,装卸费等采购费用
第二节 供应过程的核算 一、供应过程的主要经济业务 P52 1.购买材料,支付买价(数量×单价) 2.支付运输费,装卸费等采购费用 3.按买价17%支付增值税进项税额 4.材料验收入库,结转其采购成本 5.与供货单位之间的货款结算

9 5.2.2 账户设置 (资) 1.“在途物资”—类别或品种 购入材料 的买价、 采购费用 验收入库 材料的实际 采购成本 余:在途材料
原材料 购入材料 的买价、 采购费用 验收入库 材料的实际 采购成本 月末一般无余额 余:在途材料 ()׉〖〗 ÷ …□ · ◎~# = 《》 +`¥……

10 (资) 2.“原材料”—类别或品种 验收入库 材料的实际 采购成本 仓库发出 材料的 实际成本 余: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11 3.“应交税费”— 应交××税 P45 (负) 注意 已交税金 应交未交的税金 余: 尚未交纳的税金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已交税金 应交未交的税金 注意 余: 尚未交纳的税金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 购买材料支付的 “进项税额” 借方 销售货物收取的 “销项税额” 贷方

12 (负) 4.“应付账款”—供货单位 (负) 5.“应付票据”—供货单位 支付应付货款 应付未付的货款 余:尚未支付的货款
支付应付货款 应付未付的货款 余:尚未支付的货款 仅在以商业汇票作结算工具时使用 (负) 5.“应付票据”—供货单位 支付应付票据 应付未付的票据 余:尚未支付的票据

13 三、 材料采购成本的构成和计算 (一)材料采购成本的构成 采购成本=买价+采购费用 (二)采购费用的计算分配 1.采购费用的两种情况

14 即为采购几种材料而共同发生的采购费用,则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各受益材料的采购成本。
(1)采购费用能分清成本对象 即专为采购某一种材料而发生的采购费用 ,则直接计入该材料的采购成本 。 (2)采购费用不能分清成本对象 即为采购几种材料而共同发生的采购费用,则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各受益材料的采购成本。

15 2.采购费用的分配标准 按重量比例 按体积比例 按买价比例 3.采购费用分配的计算公式

16 分配率 = 应分配的采购费用金额 材料总重量 (或总体积或买价总额等) = 某种材料采购费用 该材料重量(或体积或买价) ×分配率

17 (三)账务处理 借:在途物资 —×材料 (买价+采购费用) 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买价×17%)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 (买价+税金) 借:原材料 —×材料 (买价+采购费用) 贷:在途物资 —×材料

18 1. 购进甲,乙两种材料,货款未付。甲: 6000kg @10. 00 计60000元,乙: 4000kg @ 5
分配率 = ————— = 0.08(元/千克) 800 甲材料分摊运费=6 000×0.08=480元 乙材料分摊运费=4 000×0.08=320元

19 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乙材料 贷:银行存款 应付账款 借:原材料—甲材料 —乙材料 贷:在途物资—甲材料 —乙材料

20 课 堂 练 习 要求:编制会计分录

21 2.上述材料验收入库。 3.以银行存款偿还前欠货款(承题1)。 4.向银行借入三年期借款90 000元,存行。 5.华新公司以卡车一辆,价值98 000元投资本公司。

22 第三节 生产过程的核算 一、 生产过程的核算内容 产成品 生产过程 原材料 在产品 职工薪酬 其他生产费用 固定资产折旧

23 1.为生产产品耗用的原材料 2.为生产产品耗费的人工 3.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损耗(折旧费、修理费等) 4.为组织管理生产而发生的耗费(生产<车间>管理部门人员的薪酬、物料耗费、水电费、差旅费等) 5.为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费用(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薪酬、物料耗费、水电费、差旅费等)

24 费用 费用分析: 直接材料 直接费用 直接人工 产品 成本 费用 间接费用 “销售费用” 期间 “管理费用” 费用 “财务费用”
直接计入产品“生产成本” 直接费用 直接人工 产品 成本 费用 (只与一种 产品有关) 平时计入“制造费用”,月末分配 计入产品“生产成本” 间接费用 费用 (与多种 产品有关)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期间 费用 直接计入 当期损益

25 二、 设置账户 P58 1.“生产成本”—产品种类 转出完工产品的成本 间接费用 余额: 尚未完工产品(在产品)的成本 直接费用
<成本类> 直接费用 间接费用 转出完工产品的成本 余额: 尚未完工产品(在产品)的成本 发生时直接计入 月末分配计入

26 2.“制造费用”—车间部门 间接费用发生时 月末分配转入“生产成本” 月末无余额 3.“管理费用” 费用发生时 期末全部转入 “本年利润”
<成本类> 间接费用发生时 月末分配转入“生产成本” 月末无余额 3.“管理费用” <损益(支出)类> 费用发生时 期末全部转入 “本年利润” 月末无余额

27 三、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 发出材料按用途、部门分类 (一)发出材料(材料耗用)的核算 生产产品用——计入“生产成本”账户
生产车间一般耗用——计入“制造费用”账户 管理部门一般耗用——计入“管理费用”账户 发出材料按用途、部门分类

28 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A产品 (A产品领用) —B产品 (B产品领用) 制造费用 (车间一般耗用) 管理费用 (行政一般耗用)
例16 P60 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A产品 (A产品领用) —B产品 (B产品领用) 制造费用 (车间一般耗用) 管理费用 (行政一般耗用) 贷:原材料—甲材料 (耗用甲材的总额) —乙材料 (耗用乙材的总额)

29 (二)职工薪酬的核算 1.设置账户 P58 “应付职工薪酬” 实际发放职工薪酬 余额:应付职工薪酬 应付未付职工薪酬
<负债类 > 实际发放职工薪酬 余额:应付职工薪酬 应付未付职工薪酬

30 2.账务处理 (1)提取现金,备发工资 借:库存现金 贷:银行存款 (2)发放职工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库存现金

31 (3)分配本月职工工资 借:生产成本—A产品 A产品生产工人工资 —B产品 B产品生产工人工资 制造费用 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例17-19 (3)分配本月职工工资 借:生产成本—A产品 A产品生产工人工资 —B产品 B产品生产工人工资 制造费用 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管理费用 行政管理人员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 职工工资总额

32 (4)按工资总额计提职工福利费 借:生产成本—A产品 A产品生产工人福利费 —B产品 B产品生产工人福利费 制造费用 车间管理人员福利费
例20 (4)按工资总额计提职工福利费 借:生产成本—A产品 A产品生产工人福利费 —B产品 B产品生产工人福利费 制造费用 车间管理人员福利费 管理费用 行政管理人员福利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职工工资总额14%

33 (三)其他费用的核算 1.一般费用的核算 (1)以现金购买车间的办公用品120元,行政管理部门的办公用品80元。 借:制造费用 120
(办公费、差旅费、水电费等) (1)以现金购买车间的办公用品120元,行政管理部门的办公用品80元。 借: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库存现金

34 (2) 生产管理人员张芳预借差旅费500元,以现金支付。
注意 暂借差旅费时—费用尚未发生 借:其他应收款-张芳 500 贷:库存现金 账户说明 “其他应收款” <资产类 >

35 (3) 张芳报销差旅费480元,交回多余现金。 报销差旅费时—费用实际发生 注意 借:制造费用 480 库存现金 20
借:制造费用 库存现金 贷:其他应收款-张芳

36 例 1 行政管理人员李力预借差旅费 800元,以现金支付。 借:其他应收款-李力 贷:库存现金

37 李力报销差旅费 900元,以现金支付其垫付款 100元。
例2 李力报销差旅费 900元,以现金支付其垫付款 100元。 借:管理费用 贷:其他应收款-李力 库存现金

38 (4)水电费的核算 --分配水电费 借:生产成本—A产品 A产品负担的水电费 —B产品 B产品负担的水电费 制造费用 车间负担的水电费
制造费用 车间负担的水电费 管理费用 行政管理部门负担的水电费 贷:应付账款-水电供应企业 按抄表数或采用一定方法分配

39 (5)支付上月水电费 借:应付账款-水电供应企业 贷:银行存款

40 2.固定资产折旧费的核算 “固定资产” <资产类> 核算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 “累计折旧” <资产类> P48 核算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损耗价值。它是“固定资产”的抵减账户其借贷方向与“固定资产”相反。

41 固定资产 增加 减少 余额 累计折旧 增加 减少 余额 核算原始价值 核算损耗价值 差额 固定资产净值

42 例: = “固定资产” 借方余额 200 000元 “累计折旧” 贷方余额 80 000元 固定资产 净 值 “固定资产” 借方余额
净 值 “固定资产” 借方余额 “累计折旧” 贷方余额 = 例: “固定资产” 借方余额 “累计折旧” 贷方余额 80 000元 固定资产 ( 净 值 ) = –80 000= 元

43 账务处理: 计提本月固定资产折旧 借: 制造费用 车间用固定资产 管理费用 行政用固定资产 贷:累计折旧

44 例: 按规定计提本月份固定资产折旧3 000元。其中,生产管理部门应负担2 000元,行政管理部门应负担1 000元。
例: 按规定计提本月份固定资产折旧3 000元。其中,生产管理部门应负担2 000元,行政管理部门应负担1 000元。 借: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累计折旧

45 3.无形资产摊销费的核算 “无形资产” <资产类> 核算无形资产的原始价值。 “累计摊销” <资产类> 核算无形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分摊价值。它是“无形资产”的抵减账户其借贷方向与“无形资产”相反。

46 无形资产 增加 减少 余额 累计摊销 增加 减少 余额 核算原始价值 核算分摊价值 差额 无形资产净值

47 账务处理: 摊销本月负担的无形资产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累计摊销

48 4.预提借款利息 P62 按月预提,按季支付 “应付利息” <负债类> 实际支付 利息 应付未付的 余:已预提但尚 未支付的利息

49 “财务费用” <损益(支出)类> 费用发生时 月末,转入“本年利润”借方 月末无余额

50 分录同1月31日的处理。 例:1月31日预提本月应负担的 银行借款利息300元。 2月28日预提本月应负担的银行借款利息300元。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2月28日预提本月应负担的银行借款利息300元。 分录同1月31日的处理。

51 3月31日支付第一季度的银行借款利息870元。 同时: 借:财务费用 300 贷:应付利息 300 借:应付利息 900 贷:财务费用 30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同时: 借:应付利息 贷:财务费用 银行存款

52 或: 应付利息 1/31 300 3/31 900 2/28 300 3/31 300 余: -0- 借:应付利息 600 财务费用 270
1/ 2/ 3/ 3/ 余: 或: 借:应付利息 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53 5.待摊费用 P62 先支付后受益期摊销 “待摊费用” 一次实际 支付金额 按受益期平均 摊销的金额 余:已支付但尚 未摊销的费用
<资产类> 一次实际 支付金额 按受益期平均 摊销的金额 余:已支付但尚 未摊销的费用 例:23-24

54 四、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 (一)分别归集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1.直接费用计入“生产成本-× 产品”见账 2.间接费用计入“制造费用”见账
(二)期末分配“制造费用”见账 分配公式见 P64

55 生产成本明细账 账户名称:甲产品 2011年 凭证号数 摘要 借 方 贷方 余额 月 日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16 领料
借 方 贷方 余额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16 领料 115200 19 工资 45000 160200 20 福利费 6300 166500

56 制造费用 发生额

57 工人工资 生产工时 机器工时 1.分配标准 2.分配公式 分配率= 制造费用总额 生产工人工资(工时)总额 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 =分配率× 某种产品生产 工人工资(工时) 制造费用分配表 P65

58 3.制造费用结转 借:生产成本-A产品 分配计入A的“制” -B产品 分配计入B的“制” 贷: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总额 【例26】P62

59 (三)计算、结转完工产品成本 1.产品成本的构成 商品入库 库存商品 间接费用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生产成本-×产品 完工产品入库
余:在产品 间接费用 制造费用 月末分配 月末无余额

60 2.账务处理 借:库存商品-×产品 贷:生产成本-×产品 账户说明 P59 库存商品—品种 <资产类>

61 生产成本明细账 账户名称:甲产品 2011年 凭证号数 摘要 借 方 贷方 余额 月 日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16 领料
借 方 贷方 余额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16 领料 115200 19 工资 45000 160200 20 福利费 6300 166500 26 制造 费用 19 100 27 结转完工产品成本 -0- 发生额及余额 51300

62 生产成本明细账 账户名称:甲产品 2011年 凭证号数 摘要 借 方 月 日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16 领料 115200
借 方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16 领料 115200 19 工资 45000 20 福利费 6300 26 19 100 生产费用合计 51 300 27 结转完工产品成本 余 额 -0-

63 借:库存商品-甲产品 贷:生产成本-甲产品

64 第四节 销售过程的核算 一、销售过程的主要经济业务 货币资金 销售过程 库存商品

65 1.售出产品取得产品销售收入。 2.按销售收入17%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 3.与购货方结算货款。 4.支付产品销售费用(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包装费、运输费、广告费等)。 5.计算交纳消费税(14类商品)。

66 月末,转入 二、账户设置 P66 注意: 销售货物应缴的销项税额 贷方 1.“主营业务收入” 已售商品 “本年利润” 的货款 月末无余额
<损益(收入)类> 月末,转入 “本年利润” 已售商品 的货款 月末无余额 2.“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注意: 销售货物应缴的销项税额 贷方

67 3.“应收账款”—某单位 4.主营业务成本 结转已销售 产品的成本 “本年利润” 月末无余额 月末,转入 <资产类>
<损益(支出)类> 结转已销售 产品的成本 月末,转入 “本年利润” 月末无余额

68 核算在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运输费、装卸费、广告费、包装费、展览费…)。
5.“销售费用” <损益(支出)类> 费用发生时 月末,转入 “本年利润” 月末无余额 核算在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运输费、装卸费、广告费、包装费、展览费…)。

69 6.营业税金及附加 计提的税 月末,转入 金及附加 “本年利润” 月末无余额 核算由于销售商品等应负担 的有关税金(营业税、消费税…)。
<损益(支出)类> 计提的税 月末,转入 金及附加 “本年利润” 月末无余额 核算由于销售商品等应负担 的有关税金(营业税、消费税…)。

70 7.其他业务收入 <损益(收入)类> 8.其他业务成本 <损益(支出)类> 三、账务处理

71 1.售出商品,取得收入 2.结转已销产品的实际成本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售价+税 贷:主营业务收入 售价
贷:主营业务收入 售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售价×17% 2.结转已销产品的实际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成本价 贷:库存商品-××商品 成本价

72 3.发生非主营业务收入 4.结转非主营业务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成本价 贷:原材料-××材料等 成本价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售价+税 贷:其他业务收入 售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售价×17% 4.结转非主营业务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成本价 贷:原材料-××材料等 成本价

73 (2)逾期未还包装物没收押金,包装物成本价值400元。
(1)出租包装物收取押金585元。 借: 库存现金 贷: 其他应付款—押金 585 (2)逾期未还包装物没收押金,包装物成本价值400元。 借:其他应付款—押金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74 例 (3)销售多余材料2000元,款已收。 (4)结转销售材料成本1500元。 借:其他业务成本 1 500 贷:原材料-×材料 1 500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 (4)结转销售材料成本1500元。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原材料-×材料

75 5.支付销售费用 例28-33、35-36 借:销售费用 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 6.计算本月已销产品的消费税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应交消费税=应税销售额×适用税率

76 按现行规定,企业应按应交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的一定比例交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例34 企业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企业按规定交纳增值税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账户核算。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应交教育费附加

77 第五节 利润的核算 一、利润形成的核算 P69 (一)利润的计算
利润或亏损是企业在一定时期的财务成果,是一项综合反映企业经营活动效果的重要经济指标。 (一)利润的计算

78 1.营业利润 2.利润总额(税前利润) = 营业利润 = 营业 收入 + 期间费用 投资收益 - 营业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利润总额
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1.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 = 营业 收入 + 期间费用 投资收益 - 营业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 2.利润总额(税前利润) 利润总额 = 营业利润 + 非日常活动中产生的利得或损失 3.净利润(税后利润、利润净额)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79 (二)利润形成的核算 1.将损益类账户的余额结转至“本年利润”账户。 2.计算并结转“所得税费用”。 (三)设置账户 P71

80 5.“本年利润” 1.“营业外收入” 2.“营业外支出” 3.“所得税费用” 4.“其他应付款” (四)账务处理
<损益(收入)账户> 1.“营业外收入” 2.“营业外支出” <损益(支出)账户> 3.“所得税费用” <损益(支出)账户> 4.“其他应付款” <负债账户> 5.“本年利润” <所有者权益账户> (四)账务处理

81 1. 出售无形资产 借:银行存款 实收金额 贷:无形资产 账面原值 营业外收入 实收金额>账面净值 2.支付非常损失 【例37-38】P72
借:银行存款 实收金额 累计摊销 账面金额 贷:无形资产 账面原值 营业外收入 实收金额>账面净值 2.支付非常损失 【例37-38】P72 借: 营业外支出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82 3.期末结转“本年利润”账户P72 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外收入 投资收益 贷:本年利润 (1)将全部收入类账户的余额结转至“本年利润”贷方。 (2)将全部支出类账户的余额结转至“本年利润”借方。

83 【例39-40】P72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成本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营业外支出

84 4.计算和结转所得税 应交所得税=应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利润总额)( 25% ) (1)计提所得税时: 借: 所得税费用 贷: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85 (2)结转所得税费用时: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例41-42】P73 (3)上缴所得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86 若为利润,则根据利润总额计算应交所得税 若是亏损呢? 本年利润 支出 平时 收入 平时 所有支出 月末 月末 所有收入 -0- -0- 月末
所得税费用 利润总额 所得税费用 月末 净利润 -0- 若为利润,则根据利润总额计算应交所得税 若是亏损呢?

87 二、利润分配的核算 (一)利润分配的顺序 1.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2.按规定分配给投资者利润 (二)设置账户

88 1.“利润分配”<所有者权益账户>
—是“本年利润”抵减帐户 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应付股利 —未分配利润

89 利润分配 年终转入的全年净利润 利润的分配数 年终转入的全年亏损数 弥补的亏损数 余:未弥补的亏损 余:未分配的利润 表示亏损 表示盈利

90 2.“盈余公积”<所有者权益账户>
提取数 弥补亏损及 转增资本数 余:盈余公积 结余数 3.“应付股利” <负债账户>

91 (三)账务处理 1.按税后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2.提取应付给投资者利润
【例43-44】 P73 2.提取应付给投资者利润 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贷:应付股利—某投资者

92 (四)利润分配的年末结账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应付股利

93 想一下: “利润分配”账户 有几个明细账? 它们的记账方向? 年末结转后有几个明细账户有余额?

94 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本年利润 期末 已分配利润 年末 年末 净利润 净利润 -0- -0- 未分配利润 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期末 -0-

95 第六节 资金退出企业的核算 一、缴纳税金 借:应交税费—应交××税 贷:银行存款

96 借:短(长)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二、支付股利 借:应付股利—×投资者 贷:银行存款 三、归还欠款 借:短(长)期借款 应付利息 财务费用

97 课堂练习 1.12月末,结转损益类账户: 其中收入类账户余额为:主营业务收入 元,其他业务收入40 000元,营业外收入8 000元; 支出类账户余额为:主营业务成本 元,其他业务成本30 000元,营业外支出10 000元。

98 3.按照年度净利润150 000元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 4.按照年度净利润的20%分配公司股利。
2.按利润总额25%计提所得税,并转账。 3.按照年度净利润 元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 4.按照年度净利润的20%分配公司股利。 5.年末,将“本年利润”余额结转“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年末,将“利润分配”其他子目余额结转“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99

100 课堂练习答案 1.12月末,结转损益类账户: 其中收入类账户余额为:主营业务收入 元,其他业务收入40 000元,营业外收入8 000元; 支出类账户余额为:主营业务成本 元,其他业务成本30 000元,营业外支出10 000元。

101 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营业外支出

102 2.按利润总额25%计提所得税,并转账。 ( )* 25% =12 000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103 3.按照年度净利润150 000元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 4.按照年度净利润的20%分配公司股利。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4.按照年度净利润的20%分配公司股利。 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贷:应付股利-**

104 5.年末,将“本年利润”余额结转“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年末,将“利润分配”其他子目余额结转“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应付股润


Download ppt "第4章 工业企业的会计核算 第一节 资金投入企业的核算 国家资本金 法人资本金 个人资本金 资 金 筹 集 吸收资本 借入资金."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