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李安 機一2 33 賴承賦
2
生平介紹 李安生於臺灣屏東縣潮州鎮,父親李昇為臺灣著名教育 家,母親則是李楊思莊。父親李昇出生於江西省德安縣 烏石門村(民國三十八年隨中華民國政府遷臺),是當 時的文官,所以李安從小學習中華文化和藝術,尤其是 書法。李安在十歲之前,父親李昇一直擔任花蓮師專 (後為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現為國立東華大學美崙校區) 的校長,所以李安在花蓮曾就讀於兩所小學,接受過美 國式的開放教育。後來李昇調任到臺南,於是李安跟隨 父親來到臺南,先後又就讀兩所小學。面對語言習慣的 不同,李安經歷了第一次文化衝擊。李安後來曾言他住 在花蓮的八年時光,乃他北上就讀臺灣藝專前最快樂的 一段歲月。
3
李安高中原本是就讀於臺南二中,後來轉學考進臺 南第一志願—臺南一中(父親李昇曾先後擔任過這 兩校的校長)。李安對於讀書一點興趣都沒有,心 裡只想著當導演。李安讀高中時最愛到專播二輪片 的臺南市全美戲院(創立於1961年)看電影,尤 其是美國八大電影公司的電影,所以全美戲院是他 學生時代最常造訪的地方之一。
4
他在大學考試落榜兩次,後來才通過專科考試,進 入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影劇科就讀,並於1975年畢業。他的父親希望李 安成為一名教授,但他在就讀大學時對戲劇和藝術 產生興趣。這是他職業生涯上面臨的早期挫折。瑞 典名導英格瑪·伯格曼的電影《處女之泉》(1960 年)則促使他朝向導演生涯邁進。
5
李安在完成兵役之後,於1979年遠赴美國就讀伊 利諾大學香檳分校戲劇系,並在1980年順利取得 學士學位。他在這裡認識同為臺灣留學生的林惠嘉, 她在同一所學校攻讀博士學位。畢業之後他繼續在 1981年至紐約大學就讀電影製作研究所(蒂施藝 術學院),並取得碩士學位。李安的同學之一是後 來成名的斯派克·李,李安並曾參加他拍攝的畢業 論文電影《Joe's Bed-Stuy Barbershop: We Cut Heads》的製作,劇情反映當時的學生生活。
6
李安在攻讀研究所期間於1982年也完成了16毫米 短片《蔭涼湖畔》(Shades of the Lake),並獲 得臺灣金穗獎最佳劇情短片獎。他自己的畢業論文 作品《分界線》(Fine Line)則是一部43分鐘的 劇情片,並獲得紐約大學沃瑟曼獎最佳導演獎及最 佳影片獎,後來也曾在公共電視網及亞美影展上放 映
7
導演生涯 許多李安的電影,尤其是他早期的父親三部曲,主題聚焦在 現代與傳統之間的互動。一些他的電影中也具有輕鬆的漫畫 式的氣氛,顯示他擺脫臺灣歷史現實主義電影擁有的特 徵, 因為臺灣已經在1987年結束戒嚴(台灣新電影於1982 年即由官方背景的中影開始推動,勿泛政治化論述)。《喜 宴》(1993年)是李安引起國際注目的電影作品,而《理 性與感性》(1995年)則讓他第一次獲得國際上廣泛的讚 譽。隨後《臥虎藏龍》(2000年)(入圍奧斯卡最佳導演 獎與奧斯卡最佳影片獎)與《斷背山》(2005年)(獲得 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成為李安穿梭在不同文化之間的呈現, 《斷背山》甚至引發美國國內有關同性戀議題激烈的辯論。 李安在接受電視採訪時被問到他如何創作他的電影,李安則 回答說:「我沒有發現我的電影,而是我的電影找到了我。」
8
電影成就 曾獲得多個主要國際電影獎項,包括三座奧斯卡金 像獎、五座英國電影學院獎、四座金球獎、兩座威 尼斯影展最佳電影金獅獎以及兩座柏林影展最佳電 影金熊獎。 李安是柏林影展歷史上,唯一能夠兩次奪得最佳電 影的導演。李安亦是歷史上唯一能於奧斯卡、英國 電影學院獎以及金球獎三大世界性電影頒獎禮上奪 得最佳導演的華人導演。
9
1999年執導的《臥虎藏龍》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 佳外語片獎及三個技術獎項。
2006年和2013年則分別以《斷背山》和《少年PI 的奇幻漂流》獲得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和第85屆 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是第一位獲得該獎項的 亞洲導演,也是至今唯一兩度獲得該獎項的亞洲導 演。 小行星64291獲頒贈中華民國一等、二等景星勳章、 法國文化藝術騎士勳章。
10
父親三部曲
11
理性與感性
12
臥虎藏龍
13
綠巨人浩克
14
斷背山
15
色,戒
16
胡士托風波
17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18
謝謝大家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