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卫生部“十一五” 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卫生部“十一五” 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卫生部“十一五” 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
卫生部“十一五” 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 第六章 微量元素与维生素 的代谢紊乱 退出

2 主要内容 一、重要微量元素的代谢、生物学作用及临床意义 二、维生素的代谢、生物学作用及临床意义 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检测

3 第一节 重要微量元素的代谢、生物学作用及临床意义
宏量元素 微量元素 人体内元素 必需微量元素 非必需微量元素 一、铁 六、铬 二、碘 七、锰 三、锌 八、钴 四、硒 九、有害的微量元素 五、铜 返回章

4 一、铁 (一)代谢 : 人体内铁分类:功能铁、贮存铁 含量:约为3~5g 吸收部位:整个消化道均可吸收 排泄:每日约排泄0.5~1mg
返回节

5 一、铁 (二)生物学作用: 合成血红蛋白。 合成肌红蛋白。 构成人体必需的酶。 参与能量代谢。 铁与免疫功能。 返回节

6 一、铁 (三)铁缺乏症与缺铁性贫血: 1.缺铁三个阶段 铁减少期 红细胞生成缺铁期 缺铁性贫血期 返回节

7 一、铁 (三)铁缺乏症与缺铁性贫血: 2.缺铁性贫血原因 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 铁吸收不良 失血 返回节 7

8 一、铁 (四)铁中毒: 1.急性铁中毒: 过量误服亚铁盐类 食用铁器煮的食物 静脉注射铁剂过量 返回节

9 一、铁 (四)铁中毒: 2.慢性铁中毒: 长期过量服用或注射铁剂 摄入含铁量高的特殊食品 慢性酒精中毒 多次大量输血 返回节

10 二、碘 (一)代谢: 从食物中摄取,以消化道吸收为主 主要通过肾脏排泄 (二)生物学作用: 通过甲状腺素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活化多种酶
调节能量代谢 返回节

11 二、碘 (三)碘缺乏与地方病: 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 (四)碘过量与高碘性甲状腺肿: 高碘性甲状腺肿,碘性甲状腺功能亢进。 返回节

12 三、锌 (一)代谢: 含量:2~3g 吸收部位:十二指肠和空肠 排泄:粪便、尿、汗、乳汁及头发 返回节

13 三、锌 (二)生物学作用: 作为多种酶的功能成分或激活剂 促进机体生长发育 促进维生素A的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 参与免疫功能过程 返回节

14 三、锌 (三)锌缺乏症: 食欲减退、消化功能减退、厌食、异食癖(嗜土) (四)锌中毒: 腹痛、呕吐、腹泻、厌食、昏睡、倦怠 返回节

15 四、硒 (一)代谢: 含量: 14~21mg 吸收部位:十二指肠 排泄:尿,粪便 返回节

16 四、硒 (二)生物学作用: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重要组成成分 参与辅酶A和辅酶Q的合成 保护视器官的健全功能 是体内抵抗有毒物质的保护剂
增强机体免疫力 保护心血管和心肌 调节维生素A、C、E、K的代谢 对肿瘤的影响 返回节

17 四、硒 (三)硒缺乏症: 克山病、大骨节病 (四)硒中毒: 急性硒中毒、慢性硒中毒 返回节

18 五、铜 (一)代谢: 含量: 80~100mg 吸收部位:十二指肠和小肠上段 排泄:胆汁、肠壁、尿液和皮肤 返回节

19 五、铜 (二)生物学作用: 维护正常的造血机能及铁的代谢 构成超氧化物歧化酶、赖氨酰氧化酶等多种酶类 返回节

20 五、铜 (三)铜缺乏症: 贫血,生长发育停滞,肝、脾肿大 (四)铜中毒: 急性铜中毒;慢性铜中毒 返回节

21 六、铬 (一)代谢: 含量: 60mg 吸收部位:口、呼吸道、皮肤及肠道 排泄:尿中排出,少量从粪便排出 返回节

22 六、铬 (二)生物学作用: 促进胰岛素的作用及调节血糖 降低血浆胆固醇 促进蛋白质代谢和生长发育 返回节

23 六、铬 (三)铬缺乏症: 高血糖、高脂血症等与胰岛素缺乏相类似的症状 (四)铬中毒: 肝、肺、肾功能障碍,皮肤损害 返回节

24 七、锰 (一)代谢: 含量: 12~20mg 吸收部位:小肠 排泄:肠道、尿液 返回节

25 七、锰 (二)生物学作用: 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及激活剂 促进生长发育 返回节

26 七、锰 (三)锰缺乏症: 侏儒症、贫血 (四)锰中毒: 非职业性中毒、职业性中毒 返回节

27 八、钴 (一)代谢: 含量: 1.5mg 吸收部位:消化道和呼吸道 排泄:尿液,少量通过肠道 返回节

28 八、钴 (二)生物学作用: VB12的组成成分 返回节

29 八、钴 (三)铬缺乏症: 巨幼红细胞贫血 (四)铬中毒: 多为治疗贫血时产生 返回节

30 必需微量元素的主要食物来源 元 素 来 源 返回节 铁 动物的肝、心、肾、肉、蛋黄 碘 海带、海藻、鱼类、菠菜 锌
来 源 动物的肝、心、肾、肉、蛋黄 海带、海藻、鱼类、菠菜 海产贝类、瘦肉、坚果、谷类 动物的肝脏、胰脏,海产品及高蛋白食物、啤酒 谷物制品、动物肝脏、鱼类、乳品、水果、蔬菜 小麦、鸡、鱼肉、贝类、海藻 茶叶、坚果、谷类、豆类、大白菜、萝卜缨 动物肝脏、乳类、豆类、谷物、蔬菜、粗麦粉、水果 返回节

31 九、有害的微量元素 返回节 铅:工业烟尘污染和含铅汽油燃烧后排出的废气。 汞:自然界主要以硫化汞的形式存在于岩石中,岩石
风化后可氧化为金属汞和离子汞。 镉:来自被污染的环境,其污染源是植物和土壤,植物 的根部对镉有特殊的吸收和富集作用。 铝:主要来自铝食具、炊具、食物、饮料、铝制剂等。 砷:来自饮水、燃煤的污染、海产品、生产环境的空气 污染、烟草、含砷化妆品。 返回节

32 第二节 维生素的代谢、生物学作用及临床意义
概念、分类及特点 一、脂溶性维生素 二、水溶性维生素 返回章

33 需要量很少,但不可缺少(gmg/d)
概念: 维生素: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分类: 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 特点: 既不供给能量,也不构成组织成分 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甚微,必须由食物供给 需要量很少,但不可缺少(gmg/d) 返回节

34 维生素的命名及常见缺乏症 返回节 名称 以化学结构或功能命名 常见缺乏症 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A 抗干眼病维生素 视黄醇 夜盲症 干眼病
夜盲症 干眼病 维生素D 抗佝偻病维生素 钙化醇 佝偻病 骨软化症 维生素E 生育酚 溶血性贫血 维生素K 凝血维生素 新生儿出血 出血倾向 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B1 硫胺素 抗脚气病维生素 脚气病 维生素B2 核黄素 口角炎 维生素PP 烟酸 尼克酸 抗癞皮病维生素 癞皮病 维生素B6 吡哆醇 吡哆醛 吡哆胺 动脉粥样硬化 维生素M 叶酸 蝶酰谷氨酸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维生素B12 钴胺素 抗恶性贫血维生素 恶性贫血 维生素C 抗坏血酸 抗坏血病维生素 坏血症 返回节

35 一、脂溶性维生素 (一)维生素A: 来源:只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植物食品中含有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 返回节

36 一、脂溶性维生素 (一)维生素A: 1.生物学作用: 促进视觉细胞感光物质的合成与再生 参与糖蛋白的合成 促进生长发育 具有抑癌作用
维持机体正常免疫功能 返回节

37 一、脂溶性维生素 (一)维生素A: 2.维生素A缺乏: 夜盲症、皮肤病 3.维生素A过量: 急性、慢性及致畸毒性 返回节

38 一、脂溶性维生素 (二)维生素D: 来源:仅存于动物性食物中,植物性食物含有维生素D原。 返回节

39 一、脂溶性维生素 (二)维生素D: 返回节

40 一、脂溶性维生素 (二)维生素D: 返回节 胆钙化醇 (维生素D3) 维生素D3-25-羟化酶 25-羟胆钙化醇 (25-羟维生素D3)
1α-羟化酶 24-羟化酶 24,25-二羟胆钙化醇 (24,25-二羟维生素D3) 1,25-二羟胆钙化醇 (1,25-二羟维生素D3) 胆钙化醇的代谢 返回节

41 一、脂溶性维生素 (二)维生素D: 1.生物学作用: 促进小肠钙吸收 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 调节血钙平衡 对骨细胞呈现多种作用
调节基因转录作用 返回节

42 一、脂溶性维生素 (二)维生素D: 2.维生素D缺乏: 佝偻病、骨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 3.维生素D过量: 维生素D过多症 返回节

43 一、脂溶性维生素 (三)维生素E: 来源:植物种子油中含量最为丰富。 返回节

44 一、脂溶性维生素 (三)维生素E: 1.生物学作用: 抗氧化作用 预防衰老 促进血红素代谢 促进蛋白质合成 与生殖功能有关 返回节

45 一、脂溶性维生素 (三)维生素E: 2.维生素E缺乏: 3.维生素E过量: 返回节 溶血性贫血,肝脏代谢失调,运动失调,毛发脱落,精子缺乏
抑制生长,干扰血液凝固、骨骼萎缩、凝血时间延长 返回节

46 一、脂溶性维生素 (四)维生素K: 来源:绿色蔬菜、绿茶含维生素K特别丰富。 维生素K结构式 返回节

47 返回节

48 一、脂溶性维生素 (四)维生素K: 1.生物学作用: 羟化酶的辅助因子 维持体内凝血因子在正常水平 促进骨的重建及钙的动员 返回节

49 一、脂溶性维生素 (四)维生素K: 2.维生素K缺乏: 血液凝固发生障碍 3.维生素K过量: 溶血性贫血,高胆红素血症,过敏性皮炎 返回节

50 二、水溶性维生素 (一)维生素B1: 来源:豆类、谷类、肉类、蛋类 。体内活性形式硫胺素焦磷酸 (TPP)。 返回节

51 二、水溶性维生素 (一)维生素B1 : 1.生物学作用: 羟化酶和转铜醇酶的辅酶 与神经细胞髓鞘磷脂合成有关 维持心肌的正常功能 返回节

52 二、水溶性维生素 (一)维生素B1 : 2.维生素B1缺乏: 脚气病 3.维生素B1过量: 乏力、头痛、神经过敏、脉博加速、水肿 返回节

53 二、水溶性维生素 (二)维生素B2: 来源:广泛存在于食物中。 维生素B2结构式 返回节

54 二、水溶性维生素 (二)维生素B2 : 1.生物学作用: 多种黄素酶类的辅酶 维持动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因素 参与氨基酸和脂肪的氧化
参与蛋白质和某些激素的合成 参与体内铁的转运 返回节

55 二、水溶性维生素 (二)维生素B2 : 2.维生素B2缺乏: 口、唇粘膜,舌和会阴皮肤处炎症 3.维生素B2过量: 肾功能障碍 返回节

56 二、水溶性维生素 (三)维生素PP: 包括:尼克酸、尼克酰胺 体内活性形式: NAD+、NADP+ 返回节

57 二、水溶性维生素 (三)维生素PP : 1.生物学作用: 尼克酰胺是辅酶Ⅰ和辅酶Ⅱ的组成成分 NADP参与脂肪、类固醇等生物合成
尼克酸具有增强胰岛素效能的作用 返回节

58 二、水溶性维生素 (三)维生素PP : 2.维生素PP缺乏: 皮炎、腹泻、痴呆 3.维生素PP过量: 皮肤红肿、发痒,肝损害,血糖升高等
返回节

59 二、水溶性维生素 (四)维生素B6: 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 体内活性形式:磷酸吡哆醛、磷酸吡哆胺 吡哆醛 吡哆醇 吡哆胺 返回节

60 二、水溶性维生素 (四)维生素B6 : 1.生物学作用: 磷酸吡哆醛是氨基酸代谢中转氨酶及脱羧酶的辅酶
磷酸吡哆醛是δ-氨基γ-酮戊酸合成酶的辅酶 磷酸吡哆醛是糖原的磷酸化酶的重要组成部分 返回节

61 二、水溶性维生素 (四)维生素B6 : 2.维生素B6缺乏: 易激惹、神经质、步履困难等 3.维生素B6过量:
神经毒性和光敏感性反应。孕妇可能会累及胎儿 返回节

62 又称蝶酰谷氨酸,体内活性形式为四氢叶酸(FH4)。
二、水溶性维生素 (五)叶酸: 又称蝶酰谷氨酸,体内活性形式为四氢叶酸(FH4)。 返回节

63 二、水溶性维生素 (五)叶酸: 1.生物学作用: 是一碳单位转移酶的辅酶,参与多种物质的合成 参与细胞器蛋白质合成中启动tRNA的甲基化过程
返回节

64 二、水溶性维生素 (五)叶酸: 2.叶酸缺乏: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3.叶酸过量: 损害神经系统 返回节

65 二、水溶性维生素 (六)维生素B12: 又称钴胺素, 活性形式为甲基钴胺素、5-脱氧腺苷钴胺素。 维生素B12 返回节

66 二、水溶性维生素 (六)维生素B12: 1.生物学作用: 参与同型半胱氨酸甲基化生成蛋氨酸的反应
5 -脱氧腺苷钴胺素是L-甲基丙二酰CoA变位酶的辅酶 返回节

67 二、水溶性维生素 (六)维生素B12: 2.维生素B12缺乏: 3.维生素B12过量: 返回节 恶性贫血、出血时间延长、精神抑郁、厌食等
哮喘、湿疹等过敏反应,神经兴奋、心悸等。导致叶酸缺乏 返回节

68 二、水溶性维生素 (七)维生素C: 维生素C又称L-抗坏血酸。 -2H +2H 抗坏血酸 脱氢抗坏血酸 返回节

69 二、水溶性维生素 (七)维生素C: 1.生物学作用: 促进铁的吸收 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 是7-α羟化酶的辅酶 参与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
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 返回节

70 二、水溶性维生素 (七)维生素C: 2.维生素C缺乏: 坏血病 3.维生素C过量: 恶心、腹泻、铁的吸收过度、胆固醇升高等 返回节

71 第三节 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检测 一、微量元素的检测 二、维生素的检测 返回章

72 一、微量元素的检测 (一)样品的采集和保存原则 : 针对性、适时性、代表性 (二)样品的种类: 血液、尿液、发样、唾液 、指甲
(三)测定方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返回节

73 二、维生素的检测 返回节 返回章 维生素的种类 测定方法 脂溶性维生素 分光光度法 荧光测定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维生素A 分光光度法 荧光测定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维生素D 竞争性蛋白结合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维生素E 荧光测定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维生素K 分光光度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B1 硫色素法 维生素B2 荧光测定法 维生素PP 分光光度法 维生素B6 酶法 微生物学定量法 维生素M 放射免疫法 维生素B12 微生物学定量法 放射免疫法 维生素C 返回节 返回章

74 谢 谢! 退出


Download ppt "卫生部“十一五” 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