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2
第1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考纲展示 考向预测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第1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考纲展示 考向预测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 以山西省煤矿的合并为背景,考查能源基地建设的条件、措施。 2. 结合能源问题考查能源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7
①因地制宜 ②分布范围广 ③煤炭 ④少 ⑤高 ⑥大同 ⑦平朔 ⑧交通压力 ⑨铁路 ⑩能源 ⑪坑口 ⑫电力 ⑬生态 ⑭单一 ⑮洁净 ⑯重化工业 ⑰深加工 ⑱煤矸石 ⑲防风林带 ⑳沉淀
8
能源基地开发的区位条件 图甲阴影区域是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图乙为该能源基地某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9
(1)图甲阴影区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________(省)和________(省)交界处,该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该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 (3)填出图乙产业链中E、F处的工业部门。此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请说明理由。
10
【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经纬度及河流(黄河)信息,即可判断阴影区的位置及主要环境问题。第(2)题,细心观察获取图示地理位置、资源、交通、消费市场和地形、水源等信息即可解答。第(3)题,根据题目“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工业联系的特点可以判断出E为电力工业,F为建材工业,建材厂可以利用火电厂的粉煤灰等制水泥、砖瓦等建筑材料。 【答案】(1)山西 陕西 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2)煤炭、天然气能源资源丰富;质量好,开采条件好;地形开阔平坦,靠近水源;交通便利,邻近消费区。(3)E:电力工业,F:建材工业。理由:充分利用废弃物;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11
能源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1. 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 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和方向由区域能源开发条件所决定,具体如下图所示:
12
2. 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评价 山西煤炭能源基地的形成与其优越的开发利用条件密切相关,优势条件的评价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
13
3. 山西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 (1)煤炭外运能力不足。①煤炭运输量大:由于全国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山西生产的煤炭大部分输出省外,目前山西每年外运煤炭约5亿吨。②受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山西省地理位置比较封闭,向西有黄河,向东是太行山,向南是黄河,向北有干旱的荒漠,不利于晋煤外运。 (2)水资源短缺。①原因:山西地处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降水较少;随着人口的增加、灌溉农业和耗水工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消耗量日益增加。②解决措施:实施引黄入晋等调水工程,加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14
【规律方法】 山西省与德国鲁尔区发展区位条件比较 (1)相同点:两者历史上都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能源充足。 (2)不同点:山西省位于我国北方地区,降水的总量较少,且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水资源短缺;水运条件差,铁矿资源少,生态环境脆弱。鲁尔区位于欧洲西部平原地区,地形平坦,降水丰富且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小,河流多且多运河,水陆交通运输发达,靠近铁矿产区。
15
能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地区大规模开发矿产资源前后比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矿产资源开发后 矿产资源开发前
16
(1)列举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该地区会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
(2)简述解决该地区上述问题的主要措施。 【解析】第(1)题,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后,植被明显减少,所以会引起水土流失等生态破坏。该地区的矿产资源为煤炭,煤炭的开采会引起大气污染、地面塌陷、破坏地下的含水层结构,污染地下水等环境问题。第(2)题,解决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有存放表土,随时分片回填;土地复垦,植树种草;加强对污染物排放的治理等。 【答案】(1)大气污染、水土流失等生态破坏;过度挖煤,地面塌陷;破坏地下的含水层结构,污染地下水。(2)存放表土,随时分片回填;土地复垦,植树种草;加强对污染物排放的治理。
17
能源的综合利用和基地建设中的环境保护 1. 山西能源的综合利用及其影响 山西能源的综合利用围绕煤炭,以相关产业的调整为中心,以提高煤炭能源的综合价值,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具体如下图所示:
18
2. 山西煤炭能源基地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能源开发中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在开采过程和利用过程中造成的,应针对相关问题制订相应的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2)调整产业结构
19
(3)“三废”的治理 【规律方法】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实行战略性转移。这类城市一般是随资源利用而兴起,随资源枯竭而衰落,以后应引进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2)目光由地下转向地上,发展第三产业,例如,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产业,大力发展城市经济。例如,从资源主导到科技主导,从开发矿山到开发旅游,使经济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4)绿化、美化环境,治理环境污染。
20
考向一 我国能源资源的分布 (2010·四川高考)下图是2004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读图回答(1)、(2)题。 (1)与四川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B. 清洁能源的比重大 C. 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 D. 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 (2)制约①省进一步开发水能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 ) A. 水能资源蕴藏量小 B. 水能资源分布分散 C. 水能富集地人口分布稀疏 D. 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
21
【解析】该题组考查能源的特征与能源分布。明确各省份能源分布特征是解题的关键。第(1)题,四川天然气资源丰富,能源结构以矿物能源为主,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较多,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和降低酸雨的危害。第(2)题,①省天然气比例较其他省份大,应为四川。②省原油比例较大,应为黑龙江。③省水电所占比例较其他省份大,水电主要是黄河上游的水能开发,应为甘肃。④省煤和石油比例大,应为河北。四川省水能资源丰富,但地形崎岖、地质条件复杂。 【答案】(1)C (2)D
22
考向二 能源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图1是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和发电成本变化图,图2是某区域风能资源分布图。 (1)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更加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结合图1说明全球风电装机容量的变化特点,并从矿物能源供需状况、技术和环境因素分析其主要原因。 (2)从自然和市场条件分析甲地建设风力发电基地的不利因素。 (3)分析乙地风能资源贫乏的原因。该地正在开发的可再生常规能源是什么?
23
【解析】本题以电能开发和风能资源分布为背景,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审题能力。第(1)题,要把题干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分析。第(2)题,甲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以西北风为主,夏季风力小,气象灾害频发且人口少,经济较落后,距发达地区远,远离消费市场。第(3)题,乙为四川盆地,可从地形、气候等方面分析风能资源贫乏的原因。 【答案】(1)变化特点:快速增长。主要原因:①矿物能源逐渐枯竭,能源需求量增大,供需矛盾加剧;②技术进步使发电成本下降;③开发风能资源,减轻环境污染和破坏。(2)自然原因:①夏季风力相对较小;②易受冰冻、雪灾、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影响。市场条件:远离消费市场、输电距离远。(3)原因:①离冬季风源地远;②受盆地周围山地及高山影响,风力减弱。可再生常规能源:水能。
24
不能正确认识能源的综合开发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地资源开发和综合作用的意图。
25
材料二:下图是我国2009年吉林和广东两省单位GDP能源消耗统计资料(其中单位GDP能源消耗=能源消耗总量/GDP、单位GDP电耗=全社会耗电量/GDP)。
(1)据材料一分析该种生产模式与单纯输出煤炭相比,主要的优势有哪些? (2)据材料二分析吉林和广东单位GDP电耗和单位GDP能耗的差别,并说明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
26
【易错分析】读图分析能力弱,不能根据设问准确获取有效信息。不能迁移和调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也是错答的主要原因。
【解析】本题以能源利用为背景材料,其解答关键在于读懂题目提供的模式图及比较图,并充分调用所学知识解答该题。调用山西能源基地综合开发的地理意义即可解答第(1)题。联系吉林与广东能源供求状况即可解答第(2)题。 【答案】(1)减少了运输压力;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形成了能源的多样化;增加了就业机会。(2)差别:吉林与广东相比,吉林单位GDP能耗高而电耗低。原因:吉林常规能源充足而节省了电量,而广东常规能源非常短缺,所以广东单位GDP电耗高,而能耗少。
27
(2010·江苏模拟)中国既是能源生产大国,又是能源消费大国,但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的10.3%、欧盟的16.8%、美国的28.6%。读中国和世界五种能源(石油、煤炭、核能、天然气、水电)消费结构图,回答1、2题。 1.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目前需要大量进口的能源在图中是指( ) A. a B. b C. c D. d、e
28
2. 我国能源产出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 A. 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B. 多高能耗、低产出的工业 C. 管理不善,浪费现象严重 D. 工业布局不合理 1. B 2. C 【解析】本题组考查我国能源状况。第1题,据题意知a为煤炭,b为石油,c为天然气,d为水电,e为核能。我国需大量进口的是石油资源。第2题,明确题干要求“产出效率低”,即可判断。
29
2009年9月21日从山西省电力公司了解到,山西将加紧建设8大煤电基地,到2015年,山西外输电能力将达到4 000万千瓦以上。从今年至2015年,山西省开始规划建设北部、中部、南部和东南部的8个大型煤电基地。据此完成3、4题。 3. “坑口”电站建设的作用不包括( ) A. 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B. 改善能源工业结构 C. 增加经济产值 D. 减轻山西的环境污染 4. 我国在山西最适宜布局有色冶金工业的条件有( ) ①煤炭储量大,质量好 ②铝土矿储量大 ③接近工业基地或中心城市 ④交通便利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0
3. D 4. B 【解析】第3题,“坑口”电站是火电站,对大气环境有污染。第4题,山西省铝土矿资源丰富,所以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原料丰富;煤炭资源丰富,可以为有色冶金工业提供动力(提供电能);有色冶金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31
读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示意图,回答5、6题。
5. 山西省构筑的三条产业链依赖的本地自然资源除煤炭外还有( ) A. 铜矿石 B. 石油 C. 铝土矿 D. 石灰石
32
6. 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的明显成效是( ) ①改善了环境质量 ②提高了煤炭的附加价值 ③使产业结构多元化 ④减轻了交通运输负担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5. C 6. D 【解析】山西省发展炼铝业,除了有丰富廉价的火电外,还有铝土矿。延长产业链条可以提高煤炭的附加价值,改变采掘工业的单一结构,对提高环境质量,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没有起到明显的成效。
33
7. (2010·南通二模)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一次能源,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0%以上,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对煤炭的需求也将保持快速增长。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特点是: ①以昆仑山-秦岭一线为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
(2)我国煤炭的需求主要来自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谈谈如何进行煤炭资源的合理配置。
(3)我国能源消费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依据对应关系,填表说明安全隐患的具体表现及其解决措施。 【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通过仔细阅读地图,即可总结出正确答案。第(2)题,我国煤炭资源的供应和需求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性,因此可以通过输煤或输电的方式进行合理配置。第(3)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多元化;另外我国的能源供需也很不平衡,要有计划地进行能源调配。
35
【答案】(1)①北多南少 ②分布广泛,相对集中(或答全国绝大部分省区都分布有煤炭资源,而又相对集中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等省区。)
(2)北煤南运、西煤东调、西电东送。 (3)
36
第2讲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第2讲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考纲展示 考向预测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1. 以大江、大河的治理为背景,结合重大工程建设的时政热点材料,考查流域开发建设的地理条件、基本内容及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2. 以区域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为切入点,考查大江、大河的综合治理。
39
①水力 ②河流航运 ③冬末春初 ④夏秋 ⑤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 ⑥水量 ⑦土地
⑧植被 ⑨综合开发 ⑩火电 ⑪核电 ⑫野生动物 ⑬游船 ⑭自然保护区 ⑮退耕还林 ⑯退耕还牧 ⑰水土流失 ⑱矿区
40
田纳西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影响 (原创题)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41
(1)下列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 B. 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C. 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D. 降水季节变化大,12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 (2)甲地区防洪水库为了雨季蓄洪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 ) A. 9-10月 B. 11-12月 C. 1-2月 D. 4-5月 (3)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的支流,它发源于________________山脉的西侧,该河流的大致流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图分析田纳西河水量随季节变化特点及原因。
42
【解析】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冬春降水多,夏秋降水相对少。田纳西河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河流流量冬末春初大,夏秋季小。图示山脉为阿巴拉契亚山脉。
【答案】(1)D (2)A (3)阿巴拉契亚 自东向西 (4)特点:冬春流量大,夏秋流量小。原因:冬末春初降水多,河流流量大;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河流流量小。
43
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及对开发的影响 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的分析可从地形、气候、水系、矿产等方面进行,并结合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确定开发的方向和措施。就田纳西河而言,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44
环境 要素 田纳西河 流域特征 对其他环境 要素的影响 流域开发方向 地形 多山的地形,地 形起伏大 陆路交通不便,发展航运 修建船闸和水库 蕴藏着丰富的水能 水能开发,建水电站 气候 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 流域内光、热、水较丰富 较早成为发达农业区 河流流量不稳定 给航运带来困难,需将 修水库和船闸相结合 冬末春初降水多,夏秋降水相对较少 降水季节变化与农作物 的季节需水相矛盾 修水库蓄水,解决降 水与灌溉的矛盾 水系 水系发达,支流多,水量丰富 航运发达 大部分可通航, 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 水量不稳定,流 量差异大 航运不便 修水库,建船闸,促航运 矿产 矿产丰富,有煤、铁、铜、锌、磷、云母等 利于能源工业、钢铁工 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的发展 影响流域综合开发的重要因素
45
【规律方法】 影响河流航运价值的因素 分析河流内河航运价值时,既要考虑自然因素,也要考虑经济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是看河流的水量和水量的变化两个方面,而经济因素主要看流域内经济发达的程度。分析思路如图:
46
河流流域开发 图甲是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图,图乙是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图丙是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47
(1)说明A支流的水文特征。 (2)说出B、C两支流在开发利用方向上的不同。 (3)指出图乙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并说明这些现象对湖泊及其下游造成的环境影响。 (4)如果在该地区选址建水库,你认为除上述方面的资料外还需要收集哪些方面的必要资料?
48
【解析】本题通过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开发利用,解答问题时注意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第(1)题,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从水位、流量、流速、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考虑。 水位、流量与降水相关;流速大小与地形地势有关;含沙量与上游植被覆盖率有关;有无结冰期则与最低气温有关。第(2)题,河流的开发方向主要由河流的水文特点决定。由图知,B支流流经山区,落差大,水能丰富,且有瀑布,可开发水能或发展旅游业;C支流流经平原地区,汇集支流多,流量大,流速平稳,适宜发展航运。第(3)题,对比图甲和图乙,可发现河流上游存在坡地开垦现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明显缩小,对湖泊及其下游环境影响较大。第(4)题,水库具有发电、防洪、灌溉、航运、水产养殖等方面的效益。选址建水库除了要考虑当地的地形、气候、经济发展等条件外,还需考虑断层的地质条件、河流的水文资料以及移民等社会经济资料。
49
【答案】(1)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在夏季);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汛期河水含沙量较大。(2)B支流:开发水能;发展旅游。C支流:发展航运。(3)土地利用不合理现象:坡地开垦;围湖造田。对湖泊及其下游的环境影响:湖泊淤积,湖面缩小;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蓄功能减弱,加大下游洪水威胁。(4)地质资料;河流水文资料;社会经济资料。
50
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 1.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模式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尤其是围绕河流的梯级开发,使流域内的生态环境和产业发展得到协调,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其综合开发治理模式如下所示:
51
2.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开发经验对我国河流开发的启示
(1)水电开发利用程度低。我国水能资源丰富,但绝大部分尚未开发利用。例如,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1/3;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一半。但是,现在长江水能资源的开发占可开发利用的8.6%,其他河流开发利用程度也很低。今后要大力发展水电事业,以满足国家对能源的需要。 (2)综合治理、开发整个流域。我国许多水利工程没有从整个流域综合开发的角度去考虑,给进一步实现流域多目标开发和促进流域经济综合发展造成了障碍。不过,我国正在努力改变这一状况,如成立的黄河水利管理委员会就是对黄河水资源统一调配的指挥机构。
52
【规律方法】 分析某河流的水文特征,提出开发整治措施 1.河流水文特征主要从以下方面分析:①流向:由地势决定。②河网密度:与地形、降水多少均有关。③流量:与降水、地形和流域面积有关。④结冰期:结冰现象的有无由最冷月气温决定。⑤含沙量:与植被覆盖状况、河流补给条件、流域内人类活动有关。⑥水能蕴藏量:取决于河流水量和地势落差两方面。 2.河流对流域内人类生活的影响,可从以下方面展开:①供水——包括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从河流流量大小及季节分配情况和水质方面分析。②航运——从河床坡度、流量大小方面说明。一般情况下,河流流量大,水流平缓利于航运;同时需考虑流域内经济发展状况。③发电——从河流流量和地势落差说明,河流水量大且地势落差大更有利于发电。④水产养殖——重点考虑水域面积及水质状况。⑤旅游——与河流和周边自然景观及文化景观搭配状况有很大关系。
53
3.对某河流治理则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①修建水利工程——效益从防洪、发电、航运、供水、水产养殖方面说明。②流域内水土保持工作——可减少河流含沙量,提高防洪能力。③流域内污染治理工作——保护水质、安全供水。
54
考向一 河流流域自然特征及其影响 (2010·江苏高考)下表为珠江、淮河流域有关数据对比表。读表并回答问题。 流域 流域面积 (万平方 千米) 多年平均 降水量 (毫米) 径流总量 (亿立方 米) 水库库容与 径流总量的 比值※(%) 水资源利 用率※(%) 珠江 45 1 470 3 338 12.3 18.5 淮河 27 920 622 63.3 59.4 ※为2005年数据
55
(1)淮河流域面积约为珠江流域的3/5,而径流总量却不足珠江的1/5,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远高于珠江流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珠江中下游地区夏秋季节多突发性暴雨洪水,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冬季河口处常受海水入侵的威胁,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淮河流域7、8月份多洪水。主要气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珠江、淮河流域的耕地面积分别约为480万公顷和1 200万公顷。若两流域单位面积耕地的农业污染量相当,根据耕地面积和径流总量的对比关系,淮河受农业污染的程度约为珠江的________倍(取整数)。
56
【解析】流域指河流的集水区域。河流径流总量的大小主要跟河流流域的气候(降水量)和流域面积有关。第(1)题,读表可知珠江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明显高于淮河流域,这是淮河径流总量较低的主要原因。第(2)题,水库库容与径流总量的比值越高,水资源利用率就越高。第(3)题,珠江中下游地处华南沿海,夏秋季节频受台风影响;冬季受冬季风影响降水较少,河流径流小,易发生海水入侵现象。第(4)题,7、8月份,淮河流域受锋面雨带的影响降水丰富。第(5)题,设珠江污染程度为m,淮河污染程度为n,根据“两流域单位面积耕地的农业污染量相当”可知:m×3 338/480=n×622/1 200,则n/m=(3 338/480)×(1 200/622)≈13 【答案】(1)珠江流域降水丰富(淮河流域降水少) (2)淮河流域的水库库容与径流总量的比值高 (3)台风影响 冬季流域内降水少,径流量小 (4)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5)13
57
考向二 河流流域开发条件分析 读区域图和图中文字信息,回答问题。 (1)甲、乙两区域开发治理措施都结合了各自地理环境特点,这说明两区域发展都遵循了________________原则;两区域开发治理措施中也有一些共同之处,请提炼、概括出两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8
(2)据图中信息,探究甲区域a河下游地区过去经常洪水泛滥的自然原因,填写表格内容。
【解析】甲为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乙为德国鲁尔河流域。第(1)题,从图中文字及气候资料信息中提取有效信息即可解答。第(2)题,根据图示图例海拔及气候信息即可分析解答。填答时注意各要素间的相关性分析。 【答案】(1)因地制宜 保护环境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2)①上游坡度大(上游以山地丘陵为主、支流多) ②年径流量大(河流水量大) ③下游地势低平(下游以平原为主、河口地区河流交汇)
59
(2010·镇江模拟)读我国某河流域略图,完成1、2题。
1. 图中甲河为( ) A. 汉江 B. 闽江 C. 西江 D. 渭河 2. 甲河干流的南、北支流比较,南岸支流( ) A. 流程长,较稀疏 B. 流经地区坡度较大 C. 水质清,无结冰期 D. 流经地区多是红壤
60
1. D 2. B 【解析】第1题,根据河流所处地区的经纬度和河流的水系特征,可以判断出甲河为渭河。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南岸支流较稀疏,且流程短,因为其南侧为秦岭,流域范围小,流经地区坡度大。甲河位于秦岭以北,因而河流有结冰期,流经地区的土壤也不是红壤。
61
(2010·海淀期末)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回答3、4题。
3. 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经济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防洪是流域治理的核心 B. 拥有全美最大的水电、火电、核电相结合的电力系统 C. 工业以高能耗的机电、塑胶等工业为骨干 D. 农业以发展温室蔬菜生产为主
62
4. 科学合理地进行区域资源开发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历史进程的叙述,合理的是( )
A. 18世纪下半叶,它成为较发达的棉花、马铃薯、蔬菜产区 B. 18世纪末,大规模的掠夺式开发带来生态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C. 19世纪30年代初,它成为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D. 19世纪40年代,美国开始进行综合开发和治理该流域 3. B 4. A 【解析】第3题,河流的梯级开发是流域综合开发的核心, 大力发展水电、火电和核电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促进了流域内炼铝、化学等高能耗工业的发展。农业以种植棉花、马铃薯和蔬菜为主。第4题,田纳西河流域18世纪下半叶是较为发达的棉花、马铃薯、蔬菜产区,19世纪后期的掠夺式开发,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到20世纪30年代成为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并开始实施流域内综合开发。
63
(2010·无锡调研)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回答5、6题。
5. 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 ) A. 发电 B. 防洪 C. 养殖 D. 梯级开发
64
6. 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组合,不正确的是( )
A. 长期高强度的棉花种植——土地荒漠化 B. 矿山开采冶炼、扩大耕地面积——植被破坏 C. 炼铜企业大量排放含硫废气——酸雨污染 D. 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 5. D 6. A 【解析】第5题,从图上可以看出,该河流的开发是以梯级开发为核心环节,通过梯级开发来发展航运、防洪、养殖、发电等。第6题,田纳西河流域是美国的棉花带,而棉花对地力的消耗较大,所以长期高强度地种植棉花,会造成土地退化、肥力下降、土壤贫瘠,但不会出现土地荒漠化。
65
7. (2011·蚌埠模拟)新华网合肥2010年1月27日电 记者近日从安徽省水利厅了解到,继国家确定的14项治淮骨干工程全面完工后,安徽省今年将重点实施“平安粮仓”工程和“淮河畅通”工程,拉开新一轮治淮工作序幕,力求把淮河平原洼地由“水口袋”变成“米粮仓”。淮河是我国七大河流之一,读图回答问题。 (1)淮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从地形、气候、水系、矿产资源等方面进行评价。
66
(2)淮河流域开发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如果淮河采用梯级开发,则带来的好处有哪些方面? 【解析】本题考查淮河流域的开发背景、开发条件、问题及对策。第(1)题,考查淮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注意利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分析。第(2)题,淮河下游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易发生洪涝灾害,同时乡镇企业众多,污染严重。第(3)题,可从淹没面积、移民搬迁和投资、防洪、发电、航运等方面分析。 【答案】(1)地形:上游多山地,地形起伏较大;中下游地势低平,坡度小,排水不畅;气候:位于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左右,季节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水系:水系发达,支流多,干流和部分支流可通航;矿产资源:有丰富的煤炭资源。(2)洪涝灾害 水污染严重 (3)减少淹没面积,减少移民和投资,对环境影响小;建设水库,汛期可以防洪,蓄水可以发电,所蓄水源在需要时解决农业灌溉;分段建设水库和船闸,改善不稳定径流,利于通航。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