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 “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汪晓东 博士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 “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汪晓东 博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 “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汪晓东 博士
主办单位: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乌鲁木齐 1

2 ☞ 目录: : 什么是“微课” 怎样制作“微课” 如何参加“微课”大赛 怎样的“微课”才是好的 2

3 ☞ 一、什么是“微课”? 请看范例:城南旧事

4 这不就是 课堂录像吗?

5 ☞ “微课”与“课堂录像”的差别 微课

6 我们拍课很麻烦的!

7 ☞ 二、如何制作“微课” 加工改造式 原创开发式

8 加工改造: 参赛者可将已有的优秀教学课例(录像课例),经过加工编辑(如视频的转录、切片、合成、字幕处理等)并提供相应的辅助教学资源(如教案、课件、反思、习题等),进行“微课”化处理。

9 原创开发: 此种方式适合参赛者制作一节全新的“微课”作品,主要包括以下环节,参赛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中几个必需的环节。 选题设计 撰写教案
准备教学素材与练习测试 制作课件 教学实施与拍摄(或录制) 视频后期编辑 教学反思

10 ☞ 这个“微课”是怎么做出来的? 请看范例:单词讲解

11 原创开发“微课”的第一种方式 ①视频摄像工具拍摄: 主要使用手机、数码相机、DV摄像机、视频摄像头等一切具备摄录功能的设备,对通过“白板、黑板、白纸、课堂、游戏活动、表演”等形式展现的微课教学过程进行拍摄记录。

12 手机/相机/DV拍摄 制作演示:手机+白纸

13 ☞ 这个“微课”又是怎么做出来的? 请看范例:生物

14 原创开发“微课”的第二种方式 ②录屏软件录制:
在计算机中安装录屏软件(如:Camtasia Studio或snagit或CyberLink YouCam),录制通过PPT、word、画图工具软件、手写板输入软件等形式呈现的教学过程。 注:录屏软件及其视频教程均在大赛官网“中国微课”网(

15 录屏软件 + ppt/手写板/屏幕操作 制作演示:录屏+PPT

16 原创开发“微课”的第三种方式 ③ Flash等工具制作: 通过使用flash等工具制作教学动画视频。 制作保存为.swf或.flv格式

17 ☞ “微课”怎么分类? : 答疑型 解题型 讲授型 其他类型 实验型

18 讲授型 以学科知识点及重点、难点、考点的讲授为主,授课形式多样,不局限于课堂讲授; 解题型 针对典型例题、习题、试题的讲解分析与推理演算,重在解题思路的分析与过程; 答疑型 围绕学科疑难问题进行分析与解答; 实验型 针对教学实验进行设计、操作与演示; 其它类型 不属于上述分类的作品,均可归为此类型;

19 “微课”制作注意事项 2.课件: 4.教师讲解: 5.微课视频: 教师讲解时,适当看镜头,与摄像头(即收看微课的学生)有眼神交流;
课件的字体、字号合理,以确保容易被学习者辨认、识别; 颜色美观,给人美感;课件动静结合、图文并茂; 课件有前奏(如微课名称、作者姓名等信息)和谢幕的版块;若是PPT,课件页数不要过多,以充分展示或讲清讲透为宜; 4.教师讲解: 教师讲解时,适当看镜头,与摄像头(即收看微课的学生)有眼神交流; 充分利用鼠标的拖、点配合解说,可适当使用画笔功能; 知识点(考点)、题目(真题、模拟题)等讲解不照本宣科,表述应有自己的见解; 仪表得体; 语言通俗易懂; 讲解声音响亮,节奏感强。 5.微课视频: 微课视频时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视频画质清晰、图像稳定、声音清楚(无杂音)、声音与画面同步; 影响视频画质的因素有: 显卡驱动未更新导致屏幕像素低; 导出视频时未设置与屏幕分辨率相一致的视频长宽尺寸,导致视频画面变形。 1.选题: 知识点必须足够细,10分钟内能够讲解透彻; 一节微课只讲解一个特定的知识点或典型问题,如果该知识点牵扯到另一个知识点,详细讲解时需另设一节“微课”。 3.拍摄装备设置: 保持摄像头清洁; 远离强光刺激;不背光;适当打光,确保光线充足(可使用带灯光的摄像头); 调整摄像头距离确保至少能看到整个头部。

20 ☞ 三、如何参加“微课”大赛 : 注册登录 完善信息 上传作品 网上投票 专家评审 获奖名单 公布 颁奖交流

21

22

23 ☞ 四、“微课”评审标准 : 什么样的“微课”才是最好、最受欢迎的呢?

24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说明 选题 设计 (10) 简明 (5) 主要针对知识点、例题/习题、实验活动等环节进行讲授、演算、分析、推理、答疑等教学选题。尽量“小(微)而精”,建议围绕某个具体的点,而不是抽象、宽泛的面。 合理 应围绕教学或学习中的常见、典型、有代表性的问题或内容进行针对性设计,要能够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问题。 教学 内容 (20) 科学 正确 教学内容严谨,不出现任何科学性错误。 逻辑 清晰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要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规律,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明了易懂。

25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说明 作品 规范 (15) 结构 完整 (5) 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作品必须包含微课视频,还应该包括在微课录制过程中使用到的辅助扩展资料(可选):微教案、微习题、微课件、微反思等,以便于其他用户借鉴与使用。 技术 微课视频时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视频画质清晰、图像稳定、声音清楚(无杂音)、声音与画面同步; 微教案要围绕所选主题进行设计,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微习题设计要有针对性与层次性,设计合理难度等级的主观、客观习题; 微课件设计要形象直观、层次分明、简单明了,教学辅助效果好。 语言 语言标准,声音洪亮、有节奏感,富有感染力。

26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说明 教学 效果 (40) 形式 新颖 (10) 构思新颖,教学方法富有创意,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类型包括但不限于:讲授类、解题类、答疑类、实验类、活动类、其他类;录制方法与工具可以自由组合,如用手写板、电子白板、黑板、白纸、 ppt 、Pad、录屏软件、手机、DV摄像机、数码相机等制作。 趣味 性强 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精彩有趣,启发引导性强,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目标 达成 (20) 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能力的提高。 网络 评价 (15) 网上 评审(15) 参赛作品发布后受到欢迎,点击率高、人气旺,用户评价好,作者能积极与用户互动。根据线上的点击量、投票数量、收藏数量、分享数量、讨论热度等综合评价。

27 我为什么要参加“微课”比赛?

28 为什么选“微课”? 可以帮助自己的学生 可以顺带做了 也不是看起来那么复杂 竞争相对没那么激烈

29 感谢您的聆听 更多信息请登录:


Download ppt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 “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汪晓东 博士"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