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9讲:李贺、杜牧.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9讲:李贺、杜牧."—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9讲:李贺、杜牧

2 一、李贺 李 贺 李贺(790~816),字长吉,唐德宗贞元六年(790)生于河南福昌。自称“陇西长吉”、“成纪人”。两《唐书》说他是“宗室郑王之后”。但李贺同皇族关系极为疏远。父亲李晋肃做过小官,家境破落。 少年时,父亲生病死于西川。姐弟三人跟母亲艰难度日。李贺天分极高,看完家中藏书13架,烂熟于胸。十几岁作诗色彩斑斓,意气纵横。只是身体瘦弱,常怅然若失,忧愁抑郁。

3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南园 (其一)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其五)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其六)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 ——李商隐《李长吉小传》

4 李贺以歌诗谒韩吏部。时为国子博士分司送客归,极困,门人呈卷,解带旋读之。首篇《雁门太守行》曰:“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却援带命邀之。
——(唐)张固《幽闲鼓吹》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5 元和五年(810),李贺参加河南府试,凭《十二月乐词》获胜,对仕途前程颇具信心。他于当年冬赴长安,准备参加次年二月的考试。这时李贺的诗名早已传遍长安,但他遭到了“争名者”的攻击。
李贺,字长吉,宗室郑王之后。父名晋肃,以是不应进士,韩愈为之作《讳辨》,贺竟不就试。 ——《旧唐书·李贺传》

6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能为人乎!
——韩愈《讳辨》 李贺 出城 李贺 雪下桂花稀,啼乌被弹归。 关水乘驴影,秦风帽带垂。 入乡试万里,无印自堪悲。 卿卿忍相问,镜中双泪姿。

7 高轩过(李贺)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元精耿耿贯当中。 殿前作赋声摩空, 笔补造化天无功。 庞眉书客感秋蓬, 谁知死草生华风。 我今垂翅附冥鸿, 他日不羞蛇作龙。 半年后的元和六年(811)春,李贺得到太常寺奉礼郎职位。他重返长安就任。李贺的痛苦更大、失意更深,性格更加孤僻,只与少数朋友有往来。 赠陈商(李贺) 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楞伽堆案前,楚辞系肘后。…… 人生有穷拙,日暮聊饮酒。只今道已塞,何必须白首?…… 臣妾气态间,唯欲承箕帚。天眼何时开?古剑庸一吼。

8 李凭箜篌引(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箜篌 金铜仙人辞汉歌(李贺)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牛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仙人承露盘

9 814年,李贺应友人张彻之邀,启程前往潞州。他所住的州衙、还有旁边的“飞龙宫”,都是玄宗当年作潞州别驾时住过的地方,这里就是玄宗的发迹之地;再往前推,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都是从山西起家,成就了大唐基业。 酒罢张大彻索赠诗时张初效潞幕 李贺 长鬣张郎三十一,天遣裁诗花作骨。 往还谁是龙头人?公主遣秉鱼须笏。 太行青草上白衫,匣中章奏密如蚕。 金门石阁知卿有,豸角鸡香早晚含。 陇西长吉摧颓客,酒阑感觉中区窄。 葛衣断碎赵城秋,吟诗一夜东方白。

10 《江楼曲》、《大堤曲》、《湘妃》、《湖中曲》、《钓鱼诗》、《安乐宫》、《亘甬东城》、《黄头郎》、《染丝上春机》、《高平县东私路》、《潞州张大宅病酒遇江使寄上十四兄》等都是李贺在潞州时所作。
李 贺 元和十年春,李贺打点行装离开潞州。 他南下和州,又游历了江浙一带,第二年回到河南福昌老家。李贺本来瘦弱的身子更瘦弱了,经常吐血、低烧,病势更加沉重。

11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歘下榻叩头,言阿婱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火孛)(火孛)有烟气,闻行车嘒管之声。 ——李商隐《李长吉小传》 李 贺 昔人谓诗能穷人,或谓非止穷人,有时而杀人。盖雕琢肝肠,已乖卫生之术;嘲弄万象,亦岂造物之所乐哉?唐李贺、本朝邢居实之不寿,殆以此也。 ——周益公《平园续稿》 李贺“刻削处不留元气,自非寿相”。 ——钟 惺

12 清人潘德舆说,李贺死得早,是因为他是“鬼才”,好作“鬼语”,此乃夭寿之兆。
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 《南山田中行》 南山何其悲,鬼血洒空草。 ——《感讽五首》其三 宁用清酒为,欲作黄泉客。 ——《汉唐姬饮酒歌》 海神山鬼来座中,纸钱窸窣鸣旋风。 ——《神弦》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秋来》) 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 ——《春坊正字剑子歌》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 ——李商隐《李长吉小传》 巨鼻宜山褐,庞眉入苦吟。 非君唱乐府,谁识怨秋深。 ——李贺《巴童答》

13 杜 牧 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陊殿,梗莽邱垄,不足为其怨恨悲愁也;鲸呿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 ——杜牧《李长吉歌诗叙》 将进酒 李贺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李贺刻意追求艺术创新,充分发挥才情与想象,使作品立意新奇、构思精巧、奇崛愤激、凄凉幽冷、夸张怪异而独成一家。 李 贺

14 二、杜牧 杜牧,803年生,852年死,活了49岁;李商隐812年生,858年死,活了46岁。可在如此短促的生命周期里,他们却给诗歌,给文学史,留下了长久不衰的精彩。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出身高门士族,祖父杜佑是中唐宰相和史学家。杜牧生活在内忧外患日益加深的晚唐,青年时关心国事,抱有挽救危亡、恢复唐王朝繁荣昌盛的理想。晚年任中书舍人,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故世称“杜紫薇”、“杜樊川”。

15 牧于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杜甫云。 ——《新唐书·杜牧传》
杜牧之绰有诗名,纵情雅逸,……风雅偏缀,不可胜纪,与杜甫齐名,时人呼为大杜、小杜。 ——《诗话总龟》 杜牧题诗 某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今不古,处于中间。 ——杜牧《献诗启》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6 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家集二百编,上下驰皇王。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 杜 牧 杜牧之门第既高,神颖复隽,感慨时事,条画率中机宜,居然具宰相作略。 ——胡震亨《唐音癸签》 某世业儒学,自高、曾至于某身,家风不坠。少小孜孜,至今不怠。……于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 ——《上李中丞书》 某平生好读书,为文亦不出人。曹公曰:“吾读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深矣。”因注其书十三篇,乃曰:“上穷天时,下极人事,无以加也,后当有知之者。” ——杜牧自撰墓志铭

17 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杜牧《上知已文章启》 穷奇极丽,至矣尽矣!却是一篇最清出文字。文章至此,心枯血竭矣。逐字细读之! ——金圣叹 崔郾侍郎既拜命,于东都试举人,三署公卿皆祖于长乐传舍。冠盖之盛,罕有加也。时吴武陵任太学博士,策蹇而至。郾闻其来,微讶之,乃离席与言。武陵曰:“侍郎以竣德伟望,为明天子选才俊,武陵敢不薄施尘露。向者,偶见太学生十数辈,扬眉抵掌,读一卷文书。就而观之,乃进士杜牧阿房宫赋。若其人,真王佐才也。侍郎官重。必恐未暇披览。” ——《唐摭言·公荐》

18 于是缙笏朗宣一遍。郾大奇之。武陵曰:“请侍郎与状头”郾曰:“已有人。”曰:“不得已,即第五人。”郾未遑对。武陵曰:“不尔,即请此赋。”郾应声曰:“敬依所教。”
——《唐摭言·公荐》 既即席,白诸公曰:“适吴太学以第五人见惠。”或曰:“为谁?”曰:“杜牧。”众中有以牧不拘细行间之者。郾曰:“已许吴君矣。牧虽屠沽,不能易也。” ——《唐摭言·公荐》

19 喜王起侍郎放榜 张籍 东风节气近清明,车马争来满禁城。 二十八人初上牒,百千万里尽传名。 及第后寄长安故人 杜牧 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 秦地少年多酿酒,即将春色入关来。 杜 牧 大和二年(828)闰三月,杜牧又应制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以第四等及第,随即授官弘文馆校书郎、试左武卫兵曹参军。 杜牧之弱冠登第,再中制科,因与二三同年城门游览。至丈六寺,有禅僧拥褐坐,与之语。问杜姓名,具以对。又曰:“修何业?”傍人以累捷夸之。笑曰:“皆不知也。”牧之叹讶久之。作诗云: 家住城南杜曲旁,两枝仙桂一时芳。 老僧都未知名姓,始觉空门气味长。

20 大和二年(828)十月,江西观察使沈传师召杜牧为江西团练巡官。杜牧就奔赴洪州,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幕府生涯。
杜 牧 杜牧,大和三年佐吏部沈公传师幕,在江西,时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来入乐籍中。后一年,公镇宣城,复置好好于宣城籍中。后三岁,为沈著作述师纳之。后三岁,于洛阳城重睹好好,感旧伤怀,故题三十韵以赠之。 ——《诗话总龟》

21 《张好好诗》。情绪饱满,文笔清秀,书法更为飘逸,为杜牧赢得书法家美名。《张好好诗卷》流传至今,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元代周朗《杜秋娘图》(局部) 金缕衣 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22 杜秋,金陵女也。年十五为李锜妾。后锜叛灭,籍之入宫,有宠于景陵。穆宗即位,命秋为皇子傅姆,皇子壮,封漳王。郑注用事,诬丞相欲去己者,指王为根,王被罪废削,秋因赐归故乡。予过金陵,感其穷且老,为之赋诗。
——杜牧《杜秋娘诗》序 杜秋娘诗 杜牧 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 其间杜秋者,不劳朱粉施。…… 吴江落日渡,灞岸绿杨垂。 联裾见天子,盼眄独依依。…… 却唤吴江渡,舟人哪得知。 归来四邻改,茂苑草菲菲。…… 因倾一樽酒,题作杜秋诗。 愁来独长咏,聊可以自贻。

23 李商隐 杜司勋 李商隐 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 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唯有杜司勋。 赠司勋杜十三员外 李商隐 杜牧司勋字牧之,清秋一首杜秋诗。 前身应是梁江总,名总还曾字总持。 心铁已从干镆利,鬓丝休叹雪霜垂。 汉江远吊西江水,羊祜韦丹尽有碑。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于金陵舣舟,闻倡楼歌声,有诗曰:“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话总龟》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4 大和末,杜牧自侍御史出佐沈传师宣城幕,雅闻湖州为浙西名郡,风物妍好,且多丽色,往游之。时刺史崔君,亦牧之素所厚者,颇谕其意,凡籍之名妓,悉为致之;牧殊不惬所望,史君复候其意,牧曰:“愿得张水戏,使州人毕观之,俟其云合,牧当间行寓目,冀此际或有阅焉。”史君大喜,如其言。 ——北宋张君房《丽情集》 至日,两岸观者如堵,迨暮,竟无所得,将罢,忽有里姥引髽髻女年十余岁,牧熟视之,曰:“此真国色也。”因使语其姥,将致舟中,姥女皆惧,牧曰:“且不即纳,当为后期。吾十年必为此郡,若不来,乃从所适。”因以重币结之。 ——《丽情集》

25 大中三年,移授湖州刺史,比至郡,则十四年所约之姝已从人三载而生二子矣。牧即政之夕,亟使人召之,夫母惧其见夺也,因携幼以谐之。牧诘其母曰:“曩许我矣,何为适人?”母拜曰:“向约十年不来而后嫁,嫁已三年矣。”牧俛首曰:“辞也直,强之不祥。”乃礼而遣之。 ——北宋张君房《丽情集》 怅诗 杜牧 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26 及征拜侍御史,僧孺于中堂饯,因戒之曰:“以侍御史气概达驭,固当自极夷涂。然常虑风情不节,或至尊体乖和。”牧因谬曰:“某幸常自检守,不至贻尊忧耳。”僧孺笑而不答。——《太平广记》卷273
卷273引《唐阙史》 即命侍儿,取一小书簏,对牧发之。乃街卒之密报也。凡数十百,悉曰:某夕,杜书记过某家,无恙。某夕,宴某家,亦如之。牧对之大惭,因泣拜致谢,而终身感焉。 ——《太平广记》卷273引《唐阙史》

27 赠别二首 杜牧 (一)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簾总不如。 (二) 多情恰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遣怀(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28 唐文宗 杜牧因好友李中敏受郑注压制而灰心,借口身体有恙,以监察御史身份分司东都洛阳。该年十一月,唐文宗与郑注合谋诛杀宦官失败,宦官疯狂反扑,大量无辜官员被杀。杜牧逃过一劫。 开成二年,杜牧弟杜顗病居扬州禅智寺,杜牧赶赴扬州探视。 题扬州禅智寺 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29 唐代规定,官员“职事官假满百日,即合停解”。
纵游淮南张祜 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 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杜 牧 杜牧为养家糊口,就近出仕,带着生病的弟弟到宣州任团练判官。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杜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30 在宣州任职不到两年,杜牧回到京城,迁为膳部、比部员外郎。会昌二年(842)春,他被外放为黄州刺史,后又迁池州、睦州, “三守僻左,七换星霜”。大中三年(849),杜牧三度回到长安,任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 杜 牧 李商隐 同年,李商隐与杜牧在长安相逢。 而后因家庭负担过重,杜牧三次上书宰相,请求外任,终于当上湖州刺史。 两年后,朝廷又把他提拔为考功郎中、知制诰,次年又升为中书舍人。

31 紫薇花 紫薇花 白居易 丝纶阁下文章静,钟鼓楼中刻漏长。 独恋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 白居易 杜牧当上中书舍人,重病缠身,自知不久于人世,便自撰墓志铭。并闭门在家,搜罗生前文章,对火焚之,仅吩咐留下十之二三。其外孙裴延翰所藏杜牧诗篇,比杜牧自己留存下来的都多。

32 元和以来,有元白诗者,纤艳不逞,非庄士雅人,多为其所破坏。流于民间,疏于屏壁,子父女母,交口教授,淫言媟语,冬寒夏热,入人肌骨,不可除去。
——杜牧《李戡墓志》 刘克庄 风情不浅,青楼薄幸之句,街吏平安之报,未知去元、白几何。 ——(宋)刘克庄《后村诗话》 有唐一代,诗文兼备者,惟韩、柳、小杜三家。 ——洪亮吉《北江诗话》 杜牧之与韩、柳、元、白同时,而文不同韩、柳,诗不同于元、白,复能于四家外诗文皆别成一家,可云特立独行之士矣。 ——洪亮吉《北江诗话》 后人评牧诗,如铜丸走坂,骏马注坡,谓圆快奋争也。 ——《唐才子传》 洪亮吉


Download ppt "第9讲:李贺、杜牧."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