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科学社会主义》 (第四讲) 授课人:张生泉 2007年3月—6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科学社会主义》 (第四讲) 授课人:张生泉 2007年3月—6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科学社会主义》 (第四讲) 授课人:张生泉 2007年3月—6月

2 第四讲: 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 第一节 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实践 第二节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第三节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3 第一节 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实践 一、列宁的奋斗历程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1870—1924)出生于具有进步思想的中学教师家庭,父亲曾获得贵族称号;母亲是医生的女儿,十分关心子女的学习和品行。 5岁学文化,9岁进中学,崇拜哥哥。后哥哥因反对沙皇专制制度(参与刺杀沙皇三世)被杀害。“我们不走这条道路”——从此,他另劈一条新路。1887年,全家乔迁喀山,列宁进入喀山大学学习法律,后被开除。

4 1891年,21岁的列宁以校外生的资格通过了彼得堡大学的毕业考试。1893年,移居彼得堡,开始了职业革命家的生涯。
1895年,列宁组织了第一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组织,他先是被监禁、后被流放。 1900年,创办了《火星报》。 1912年,取消孟什维克统一了布尔什维克。 1905年—1907年,组织革命活动。 1917年“二月革命”后回到俄国,针对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制定了革命策略方针并取得“十月革命”成功。 1918年打败了14国武装干涉,提出了“新经济政策”,稳定了苏联政权,发展了社会主义事业。 1924年1月21日去世。

5 二、社会主义国家首先在俄国诞生 (一)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于俄国 1,诞生于俄国的背景 A、经济客观条件 B、列宁领导的革命党人主观努力 思想准备;组织准备 2,诞生于俄国的历程

6 (二)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成功的理论 1、列宁的“一国胜利论”是对马恩“多国胜利论”的重大发展 2、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胜利的必然性 三、列宁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一)俄国社会主义的初步建设 1,苏联政权的建立 2,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7 (二)列宁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1、落后国家客观估计过渡的复杂性和发 展的阶段性。 2、社会主义建立物质基础的重要性,强 调解决经济任务不同于政治任务和 军事任务。 3、关于利用商品货币关系。 4、通过合作制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 5、正确看待和利用资本主义。 6、有步骤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反对官 僚主义。

8 第二节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一、斯大林的奋斗历程 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1879—1953)出生于高加索地区的一个皮鞋匠家庭,母亲是家庭妇女。斯大林是他们的第四个孩子,也是唯一活下的孩子。 1899年因宣传马克思主义被开除学籍。1901年因住所被搜查开始职业革命家的生涯。

9 1905年,与列宁第一次见面。 从1902年到1913年的11年间,6次被捕入狱又6次遭到流放。 1917年“二月革命”后结束最后一次流放生活,协助列宁领导“十月革命”。 1918年—1920年,保卫社会主义国家立下功劳。 1922年4月3日被选为总书记。 在列宁逝世后领导苏联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任务;战胜了法西斯的侵略;但是,在党内民主和社会主义国家民主以及经济建设等方面犯了严重错误。

10 二、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斯大林模式) (一)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 1、经济模式(单一制、优先重工业、否认商 品经济作用) 2、政治模式(行政权利至上、共产党独掌政 权、个人专权) 3、文化模式(文化专断、无限上纲、个人迷 信)

11 (二)苏联模式的原因与是非功过 1、产生原因: A、斯大林的“一国建成论”; B、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做法; C、错误认识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2、功过是非: A、使俄国实现了工业化; B、推动俄国经济发展; C、为世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榜样; D、导致社会主义政治危机; E、导致社会主义经济危机; F、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不良影响。

12 第三节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一、东欧剧变及其原因 1、东欧剧变的经过 先波兰(80年代)、再匈牙利(1989年2月)、后捷克(1989年11月)、又保加利亚(1989年11月)、再后民主德国(1990年3月)、最后罗马尼亚(1989年12月)。 阿尔巴尼亚和南斯拉夫也无法幸免。从1989年6月至1990年12月,东欧8国先后发生剧变。

13 2,东欧剧变的原因 国内原因: A、70年代后经济状况每况日下; B、政治矛盾多多。 C、改革失去发现方向。 国际原因: A、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B、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

14 二、苏联解体及其原因 1、解体经过: 苏联自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上台;后被勃列日涅夫赶下台。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1987年推出《改革与新思维》,1988年召开苏共十九大,提出“公开性”、“民主化”。1990年3月修宪,取消党的领导、建立多党制总统制。1991年8月,爆发“819”事件,叶利钦乘机夺权。苏联共产党被排挤出政治舞台。12月8日,成立独联体。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辞去总统职务。

15 2、苏联解体原因 A、经济凋敝是根本原因; B、政治腐败是直接原因; C、文化离心是深层原因; D、社会涣散是结构原因。

16 三、苏联、东欧剧变的历史教训 1,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探索符合本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道路; 2,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积极改革不合理的经济 政治体制; 3,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使党成为社会主义的 领导核心、人民利益的代表、社会稳定的重 心; 4,要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统一的、务实的外交政 策。

17 谢谢各位听讲!


Download ppt "《科学社会主义》 (第四讲) 授课人:张生泉 2007年3月—6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