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陶淵明 ※  所處年代:動亂的.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陶淵明 ※  所處年代:動亂的."—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陶淵明 ※  所處年代:動亂的

2 ※ 生平 :字元亮,別號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潛,卒後親友私謚靖節
※  生平 :字元亮,別號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潛,卒後親友私謚靖節 一、少壯時期(自出生至21歲止):少時窮困,心懷壯志 ----蕭統〈陶淵明傳〉:「少有高趣,博學,善囑文,穎脫不群,認真自得」。 1.      閑靜少言:淵明家門前有柳樹五株,因之自號五柳先生。淵明自著<五柳先生傳>,此即自畫像,而云:「先生不知何許人,亦不詳其姓氏,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故知淵明篤厚誠懇,木訥寡言。

3 生平:一、少壯時期 1.     2. 質性自然:除了淵明受其外王父及父親之影響之外,再者,淵明早年或原居宜豐,明《一統志》引自《輿圖備考》曰:「新昌義鈞鄉之七裏山,有元亮之讀書室,洗墨池,藏書墩…」(陶澍《淵明年普考異》引),則該地之雲山奇景,於賦性之淺移默化,影響必大。

4 生平:一、少壯時期 3.家境窮困:自淵明出世後,其家道已經中落,故少年時代,已受盡貧窮生活之煎熬,體驗深刻,歷久不忘,故常吟詠:「少而貧苦,每以家弊,東西遊走」(<與子儼等疏>)。【譯:常因為家裡貧困,為糊口東奔西走。】

5 生平:一、少壯時期 4.喜愛讀書:雖家道中落,但其父母對淵明之教養,絲毫不鬆懈,日以繼夜,培養出淵明之好習慣及興趣。
5.心懷壯志:受祖父陶侃的影響,也有任俠好義,他也曾想要有一番功名,試觀淵明所吟:「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

6 二、遊宦時期(自22歲至34歲止)苦飢學仕,不忘園林。
1.江州祭酒期:淵明於22歲時「親老家貧,起為祭酒,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晉書》本傳)。淵明為「親家老母」,不得已使出仕州祭酒。 鎮軍參軍期:淵明於年28歲的時候,又出任劉牢之參軍,原因仍是為謀得衣食溫飽,才去任職的。

7 二、遊宦時期 3.建威參軍期:淵明於江陵時,母孟氏不幸去世遂返家居憂。元興元年至元興三年,淵明在家守喪,在這三年內於潯陽居憂,並下田躬耕,頗有暫避世亂之意。

8 二、遊宦時期 4.彭澤令期:這也是我們最熟悉的一個時期,在這個時期,正是淵明最困苦的時候,當時家庭實在窘困,乃由於叔父推薦,且幼孩嗷嗷待哺,生活無法解決,親友又勸其去當官,因此出仕離家未遠的彭澤令。 自從彭澤令之後,淵明再也沒有出仕當官,因其不願去扮演軟媚滑熱,縮頸傷氣之角色,所以適程氏妹喪於武昌,便以奔喪為藉口,毅然掛冠求去,自此稱心快意歸隱園田,永不出仕。

9 三、歸隱時期(34歲至56歲止)賦歸去來,重返自然。
淵明早年用世之志,經十年長期之考驗,「深知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譯:本性喜好自由,不能矯揉造作。】,無法以之自欺,於是斷然賦歸去來,躬耕田園,重返大自然的懷抱。由於淵明追求的是永恆,所期待的是歸真,故自決心歸隱後,即下田耕耘,不問世事。歸隱的時期共長達二十二年之久,此段期間,可謂淵明還樸守拙,自得其趣的重要一段歲月,然而這個時期又可以分成三階段:

10 三、歸隱時期 1.第一期:義熙元年冬退隱歸鄉,至義熙十年止。此段時期,淵明神骨飄逸,心情怡悅,尤能親近田野,自耕自穫,享受家居之樂,使其如魚得水,如鳥翔空,放任自得,故淵明曾云:「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歸去來兮辭>)

11 【譯:取來壺杯自斟自酌,閑視庭樹,以悅色和顏。靠著南窗寄託傲情,容膝小屋確也使人心安。】其心懷之舒暢,精神之清爽,由此可知。這時候的他可說真正是從田園裡得到瞭解脫,心曠神怡,寧靜而安祥,而家人親友又不以俗事干擾,日日與田園為伍,與山林為侶,好不快樂。

12 三、歸隱時期 第二期:義熙十一年至宋元嘉初年止。這個時期的淵明的思想,已從遊移而入穩定,對於官場已徹底覺悟,決不反顧。<擬古>之一:「種桑長江邊,三年望當採。枝條始欲茂,忽直山河改。柯葉自催折,根株浮蒼海。春蠶既無食,寒衣欲誰待。本不植高原,今日復何悔。」

13 【譯:桑樹種在長江邊,指望三年可採桑,豈料枝條剛茂密,忽逢山河變了樣。枝葉互相自摧折,樹根漂流入海洋。春蠶既然無桑食,天寒何以製衣裳?本未將桑種高地,今日何苦又懊喪。】
在這首詩裡的「忽直山河改」句,則知淵明眷戀故國,疾視新朝,但這也只是出自於忠憤之義氣使然,不足為怪。但我們可以從這裡知道,淵明的心境經一陣狂風巨浪襲擊後,重歸平靜,事實已呈現眼前,悲淒有何用?

14 三、歸隱時期 第三期:自元嘉二年至元嘉四年,淵明去世止。淵明自三十七歲之後,家中曾遭遇數次火災、風災、水災、蟲災,收成欠佳,生活困苦,自是意料中的事,而淵明身體,日漸衰弱,這段時期可說是一生中最困苦的日子,貧病交加,狼狽不堪,有如風中的殘燭。

15 在<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詩:「結髮念善事,僶俛六九年。弱冠逢世阻,始室喪其偏。炎火屢焚如,螟蜮恣中田。風雨縱橫至,收斂不盈廛。夏日長抱飢,寒夜無被眠。」【譯:年少開始念善事,五十四載直勤勉。二十反而遭事難,三十我妻喪黃泉。赤日炎炎似火燒,螟蜮肆虐在農田。暴風驟雨縱橫來,作物歉收不成捆。盛夏日長挨飢餓,臨冬夜寒無被眠。】

16 ※ 作品 零、當時的詩風 一、普遍詩風:用典力求繁富、對仗力求工整、聲律力求和諧、辭藻力求華麗。
※    作品 零、當時的詩風 一、普遍詩風:用典力求繁富、對仗力求工整、聲律力求和諧、辭藻力求華麗。 二、《文心雕龍•明詩》:「麗采百字之偶,爭價一句之奇,情必極貌以寫物,辭必窮力而追新」。【譯:講究全篇的對偶藻采,爭取一句的奇突警策,在情景上一定要盡力刻畫形貌,在用辭上一定要盡力要求新穎。】

17 三、陶淵明反之:追求真實自然的藝術風格--情真、景真、事真、意真
他用白描的手法,自然平淡又富有韻味的語言,表現真實的生活,描寫真實的景物,抒發真實的情性。

18 壹、詩 一、四言詩 1.      內容豐富:表達對親友的思念、抒發老之將至的感慨、暮春獨遊的的情景、對親友的贈答、勸人重視農耕、託物言志、借史抒懷…… 2.大多仿效詩經的做法來言志

19 二、五言詩:所佔的份量最大,其內容可以分為……
1.記述了仕途行旅中的經歷和感受 他從二十九歲開始,於十三年中時官時隱,期間或離家赴任,或告假返家,或奉命出仕,有過一段不尋常的行旅。 感受:驚險(崩浪聒天響,長風無息時)、辛勞(懷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痛苦(扣枻新秋月,臨流別友生)、喜悅(行行循歸路,計日望舊居)、難以忘懷的田園(「遙遙從羈役,一心處兩端」「園田日夢想,安得久離析」「望雲 高鳥,臨水愧游魚」)

20 二、五言詩 2.描寫了田園風光和村居生活的情趣 退隱以後,創作了一部分以其退隱生活為內容的田園詩。代表作--〈歸園田居〉五首。
詩人隱居讀書的樂趣。代表作〈讀山海經〉的〈孟夏草木長〉 〈飲酒•結廬在人境〉:詩人身在人境,心離塵世 ……

21 二、五言詩 3.曲折隱晦地表達了關心政事的情懷和有志不獲騁的悲憤
他曾經是一個有濟世理想的人,但由於現實的黑暗,官場腐敗,使他雖曾學仕,卻流浪無成,退隱而歸。只是他並不完全淡忘年少時的理想,所以常有「壯志未酬的悲憤」流露在筆端。

22 〈詠荊軻〉:一詩中他還熱情歌頌古代刺客荊軻,同情弱小,反抗強權,對燕太子丹刺殺秦王失敗的壯舉深表同情。
〈述酒〉:採用了曲折隱誨、象徵隱喻的方法,借古說今,敘述了東晉的興亡史,隊晉恭帝遭到劉裕的殺害,表達了深切的悼念之情,流露出滿腔的忠憤。

23 二、五言詩 4.表現了固窮守節的高尚情操 退隱之後想靠躬耕來謀生,但連這起碼的生活要求都做不到,因為前後遭遇到不少的天災,每每都使他陷入困境。但即使如此他還是從古代固窮守節的志士身上吸取精神力量。

24 〈詠貧士七首〉,他歌詠了容啟期、原憲、黔婁、袁安、阮公、張仲蔚、黃子廉等古代貧士,讚頌他們安貧樂道的精神,也用他們高尚的情操來安慰自己。
〈有會而作〉:記述了他對固窮守節,不時嗟來之食的矇袂,人由不理解到理解的過程。

25 二、五言詩 5.體現了追求真淳自然的人生觀 他所寫的詩文和後人為他所寫的傳記中常出現「真」和「自然」兩個詞
後來棄官歸田,也是因為「質性自然,非矯勵所得;飢凍雖切,違己交病」,才和塵世息交絕遊。 歸隱以後,他醉心「復得返自然」的歡樂之中,「採菊東離下,悠然見南山」,從「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中體悟人生「真意」。

26 貳、文 :多用樸素自然的語言書寫情性,表現自己的真實的思想情感。
一、〈歸去來兮辭〉:寫辭官歸田的決心和返家的喜悅及隱居的樂趣,將敘事、議論、寫景、抒情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語言明白曉暢。 二、〈桃花源記〉:用簡淨而富有詩意的語言描寫了一個世外桃源的景況,寄託了他的社會理想。

27 貳、文 : 三、〈五柳先生傳〉:假託「五柳先生」之名而給自己寫的一篇傳記,突出了安貧樂道、澹泊名利、忘懷得失的情懷。
四、〈孟府君傳〉:透過孟嘉的趣聞逸事突出了孟嘉澹泊超俗、溫和淡雅、平易曠達的襟懷,隨和而又不媚俗的品德,表達了陶淵明對外祖父的崇敬之情。

28 貳、文 : 五、〈與子嚴等疏〉:是寫給兒子的一封信,追述自己的平生志趣以及因貧而仕、懼患而隱、隱而困苦的人生經歷,勉勵兒子們在父親去世後要團結友愛,不宜分家,處處流露出一片愛子深情,真切感人。 六、〈自祭文〉:是淵明的絕筆,面對死亡,他用平靜的心態,曠達的襟懷,講述了自己「樂天委分」、「識運知命」、不貴前譽、不重後歌的人生哲學,辭情俱達,堪稱妙文。

29 貳、文 : 七、〈祭程氏妹文〉、〈祭崇弟敬遠文〉:追述了他和程氏妹、堂弟境遠之間不同尋常的情誼,稱讚了他們高尚的品德,表達了深深的哀悼之情。

30 ※ 對後世的影響 :逐步擴大 一、最初人們所注重的是他的品德,因而給他一個「靖節徵士」的封號。
※    對後世的影響 :逐步擴大 一、最初人們所注重的是他的品德,因而給他一個「靖節徵士」的封號。 二、劉勰《文心雕龍》,所研究「為文之用心」,全書中並沒有提及淵明。 三、蕭統和鍾嶸 四、唐代:受到文人的普遍重視,例如:李白、杜甫、白居易。

31 五、宋元:和陶、擬陶的詩多了起來,眾多的詩話評論到陶詩,而且開始出現了陶詩的注本和淵明的年譜。
六、明清:眾多文人在詩話或詩文中對陶淵明的作品發表評論,還出現較多有影響的注本、彙評和年譜。


Download ppt "陶淵明 ※  所處年代:動亂的."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