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五章 国际资本流动管理 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大背景下,国际资本流动(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s )的规模越来越大,流动愈发频繁。既给当事国带来了资金,有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有利一面,但愈发频繁、较大规模的短期资本流动也会严重干扰相关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国际资本流动,主要是短期资本流动对世界经济大环境以及当事国经济基本面的反应较敏感,如何既要利用外资发展本国经济,又尽量规避、化解风险是一个很难处理但又要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五章 国际资本流动管理 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大背景下,国际资本流动(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s )的规模越来越大,流动愈发频繁。既给当事国带来了资金,有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有利一面,但愈发频繁、较大规模的短期资本流动也会严重干扰相关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国际资本流动,主要是短期资本流动对世界经济大环境以及当事国经济基本面的反应较敏感,如何既要利用外资发展本国经济,又尽量规避、化解风险是一个很难处理但又要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章 国际资本流动管理 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大背景下,国际资本流动(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s )的规模越来越大,流动愈发频繁。既给当事国带来了资金,有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有利一面,但愈发频繁、较大规模的短期资本流动也会严重干扰相关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国际资本流动,主要是短期资本流动对世界经济大环境以及当事国经济基本面的反应较敏感,如何既要利用外资发展本国经济,又尽量规避、化解风险是一个很难处理但又要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IMF 日发布的一份报告称,跨境资本流动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影响日益显著,对全球金融稳定至关重要,IMF将加强在这一领域的监督职能。报告称,资本流动在许多国家、尤其是在发达经济体中主导着国际交易,近年来在新兴市场经济的国际交易中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是国际货币体系的一个关键特点,维护资本流动的稳定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IMF同时指出,跨境资本流动对全球金融体系产生复杂的相互依赖和政策外溢影响,但是目前并没有管理资本流动的全球统一规则 。

2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管理概述 国际资本流动 p180:资本使用权的跨国/境有偿转让。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管理概述 国际资本流动 p180:资本使用权的跨国/境有偿转让。 20世纪90年代至2008年,国际资本流动总体趋势上一直保持稳步增长。2002年以来,世界范围内的资本流动出现了大幅度增加,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体资本流入的增长更为突出。新兴市场经济体资本流入总量占GDP的比重从2002年的2.7%提升到2007年的7.5%。总体上,发达经济体的资本流入主要是通过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的渠道,FDI的增长缓慢。而新兴市场的资本流入最大的渠道仍然是FDI,但另外两个渠道的增长很快。2008年全球资本流动规模达到16773亿美元。在2008年,因金融危机,发达国家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短缺和信贷紧缩,导致其金融机构不得不从海外抽回资金,短期资本从发展中国家回流至发达国家。预计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资本流动会遭遇拐点,规模下滑,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计,总体规模将回落至14861亿美元。

3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2011年1月的估计,在经历了2008、2009年的大幅下降后,2010年全球FDI将比2009年微幅上升1%,达到11220亿美元。
国际金融协会(IIF)日前(2011.6)预测称,2011年全球资本将有10410亿美元流向新兴经济体,其中中国是最大的国际资本净流入目的地,约占新兴经济体吸引资本总量的四分之一。报告所说的资本中大约40%是外国直接投资,除此之外还包括投向股票市场的外资以及银行间的资本流动,其中不乏热钱。从2008年以来,中国一直是国际私人资本最大的目的地,预计2010年到2012年私营资本净流入在2500亿美元上下,是巴西的近2倍,是印度的近3倍。 阅读资料:新兴市场国家如何应对资本流入_中国案例[1].pdf

4 一、国际资本流动内涵 可从5个角度分析:流动主体、流动形式、流动目的、流动性质(可逆、双向)、流动本质(对外资产的增减变动) 国际资本流动的相关信息通常包含在BOP表的KA帐户中 注:国际资金流动与国际资本流动不同。前者是单向、不可逆的,此类信息主要包含在CA帐户中。 定义:p180 居民与非居民(Residents/ Non-residents)政府、企业、个人和非盈利机构。任何个人,无论持何国国籍,在某国居住达一年或以上属于该居住国的居民,否则就是非居民。国际性机构是任何国家的非居民。

5 二、国际资本流动类型 两大类:长期(1年以上)、短期(1年及以下) 长期资本流动包括: 1.国际直接投资(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 ) 以获得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为目的。具有3个特点,5种方式(方式1又称为绿地投资) 绿地就是 green field,本义是指没有开发的土地(包括农业用地和荒地),所以绿地投资就是在没有开发过的土地上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一般可采取绿地投资或企业并购(褐地投资)两种方式进行。 跨国公司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投资取决于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投资行业的规模、技术水平和管理等方面的因素。跨国并购交易活动往往更集中在发达国家。 2.国际证券投资 (International Securities Investment ) 特点:3个 3.国际贷款(International loans )

6 短期资本流动包括: 1.贸易性(Tradable ) 2.金融性(Financial) 3.保值性(Stable value ) 4.投机性(Speculative ) 三、不同时期资本流动特征 1.欧洲资本时期( ):资本由美国流向战后的欧洲,Marshall’s Plan 2.石油美元时期( ):OPEC国家因油价大幅攀升,积聚大量石油美元,回流到美国和欧洲发达资本市场 3.国际债务危机时期( ):主要发生在拉美国家,持续近10年,国际资本流动遭重创。 4.全球化时期(1988-)

7 案例材料:中国跨境资金流动概况 过去十年,我国跨境资金流动规模总体呈上升趋势。2007年,国际收支口径的资本流出入总量与同期GDP之比达到51%的历史峰值。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跨境资金流动规模有所下降,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复苏而回升。 年,资本净流入累计7030亿美元,相当于同期外汇储备增量的25%。其中,直接投资是主体,占资本净流入总额的98%;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波动较大,顺逆差交替出现,十年合计大体相抵。尽管近年来证券市场对内对外开放有所扩大,但我国对于证券投资的开放依然较为审慎,开放程度总体有限。2002年,我国推出QFII制度,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专业投资机构经核准投资中国境内人民币计价的股票和债券。此后,QFII项下资金流入快速增长。截止2010年底,外汇局共批准97家QFII机构共计197亿美元的境内证券投资额度。2006年,我国推出QDII制度,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内专业投资机构经核准投资中国境外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此后,QDII项下资金流出规模逐年扩大且基本呈净流出状态。截止2010年底,外汇局共批准88家QDII机构境外证券投资额度共计684亿美元,QDII项下累计汇出资金787亿美元,累计汇入资金502亿美元(含投资本金及收益),累计净汇出资金285亿美元。 数据资料:QFII名录(2011.9)116家

8 全球化时期国际资本流动特征: 1.国际资本流动结构发生变化 (1)非官方/私人资本流动成为主流 (2)机构投资者成为资本流动的主力 2.金融衍生品交易规模急剧放大 3.国际证券投资逐渐成为国际投资中最重要部分,投资风险不断放大 4.M&A成为国际投资的一种重要方式 5.风险/创业投资(Venture Capital ,VC)发展迅速 根据美国风险投资协会的定义,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具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一种权益资本。即把资本投向蕴藏着失败风险的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领域,旨在促使高新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产业化,以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投资过程。风险资本通过购买股权、提供贷款或既购买股权又提供贷款的方式进入这些企业。风险投资的运作包括融资、投资、管理、退出四个阶段。 创业板GEM (Growth Enterprises Market ):在上市门槛、监管制度、信息披露、交易者条件、投资风险等方面和主板市场有较大区别。其目的主要是扶持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成长性企业,为风险投资和创投企业建立正常的退出机制。创业板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低门槛进入,严要求运作,有助于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获得融资机会,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经国务院同意,证监会批准深圳证券交易所设立创业板,中国创业板于2009年10月30日举行开板仪式。 四、国际资本流动影响

9 第二节 外债管理 国际资本流动对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利弊皆有,总体上应该利大于弊,尤其是对于长期资本
优势:利于资金在全球优化配置;促进世界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进程。 劣势:金融危机频发,增加了世界经济波动性 (一)对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的影响 外资大规模流入,如果经济基本面恶化,资本流入“Sudden Stop”,逆转为“Capital Flight”对该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结果是内外经济的严重失衡。 (二)对国内经济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有一个削弱效应。比如,汇率缺乏弹性下,如果资本流动加剧则会削弱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汇率自由浮动下,如果资本流动无管制,那么财政政策无效。 (三)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恶意冲击 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放任国际游资自由出入本国资本市场,因此对短期资本加强监管是世界各国面对的一个共同问题。对于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 第二节 外债管理 一、外债(External Debt )的概念及类型 定义:IMF ;特征:3个 我国的定义(1987)p188 ;主要包括9项;1997年后作了新调整:4项 外债适度规模与外债结构管理是外债管理的核心内容 我国外债归为如下5种:

10 外债统计与管理相关文件 1.外债统计监测实施细则 [97]汇政发字第06号
2.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调整我国外债口径及相关问题的通知 汇发[2001]174号

11 1.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IMF、WBG(世界银行集团)、ADB ,et al 2.外国政府贷款 3.国际商业贷款 (1)短期融资 (2)中长期贷款(银团贷款Syndicated loans )(3)买方信贷(Buyer‘s Credit)(4)循环贷款(Revolving Credit) 4.对外发行债券 5.国际金融租赁(Financial Leases) 二、外债管理模式 1.开环控制模式(印度) 2.闭环控制模式(美国) 3.组合控制模式(中国) 4.组合衰减控制模式 三、外债适度规模管理 力争使外债带来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通常表现为某一时点上的某个适度区间。国际上通行的最适度外债规模指标,由以下三个指标体系组成: 第一组(短期角度,3个,越低越好):负债率;债务率;偿债率 负债率=外债余额/GDP≤20% 债务率=外债余额/商品、劳务出口外汇收入≤100% 偿债率=外债还本付息额/商品、劳务出口外汇收入≤25%

12 第二组指标(中长期角度,3个) 外债利用系数=外债余额平均增长率/GDP平均增长率≤1 出口创汇系数=外债余额平均增长率/商品与劳务出口外汇收入平均增长率≤1 偿债系数=外债还本付息额平均增长率/商品与劳务出口外汇收入平均增长率≤1 第三组指标(一国利用国际储备清偿债务能力,4个) 国际储备/外债余额≥1(大于1为安全线;0.8为警戒线;0.4为紧急状态) 当年还本付息额/国际储备≤30%(小于0.3为安全线;0.4为警戒线;大于0.5是紧急状态) 短期外债/国际储备≤35%(小于0.35是安全线;0.45警戒线;大于0.55紧急状态) 国际储备/商品、劳务进口≥25%(多于3个月进口需求) 四、外债结构组合管理 (一)货币结构组合管理 1.借“硬”还“软”:借币值趋升值外债,还币值趋贬值外债 2.外债借、用、还的一致性(规避汇率风险)

13 (二)利率结构组合管理 采用合理的利率水平和结构,以尽量降低借债的成本。 1.利率水平的选择 (1)基准利率(Base Rate)和可变利率的选择 LIBOR,Federal Funds Rate (美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 ),央行再贴现率 基准利率是利率市场化机制形成的核心 。在中国,中国人民银行对国家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规定的存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在中国的利率政策中,1年期的存贷款利率具有基准利率的作用,其他存贷款利率在此基础上经过复利计算确定。 人民币现行利率表: Shibor (Shanghai Interbank Offered Rate,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 )2007年1月 推出。是由信用等级较高的银行组成报价团(Shibor报价银行团现由16家商业银行组成。报价银行是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或外汇市场做市商,在中国货币市场上人民币交易相对活跃、信息披露比较充分的银行 )自主报出的人民币同业拆出利率计算确定的算术平均利率,是单利、无担保、批发性利率。目前,对社会公布的Shibor品种包括隔夜、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及1年。它的责任是要“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培育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提高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指导货币市场产品定价,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过,虽然央行抱着良好的愿望推出shibor,但其是否能真正肩负起中国基准利率的重任,还有待时间的检验。在目前存贷款利率存在管制、外汇储备与基础货币之间保持共生关系等条件下,shibor还不具备发挥基准利率作用的外部环境。 当前shibor报价均是以基准利率为基础,以基点为上浮下浮单位。 网址: (2)固定利率or浮动利率的选择(Fixed Rate or Floating rate )

14 (3)同等条件下选择优惠利率(favorable rate)
(4)确定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胀率) 2.优化利率结构 (三)外债种类结构管理 不同的外债种类结构决定不同的利率结构。 (四)期限结构组合管理 合理的期限结构有利于保持对外债务的均衡,规避偿债高峰,防范外债风险。 (1)短、中、长期外债期限合理搭配,保证偿付,维护本国国际信誉 (2)短、中、长期外债规模合理搭配 (3)外债期限结构要与项目周期和产生的效益紧密连接 (五)外债汇率风险管理 对于所借外币的利率成本和汇率波动风险进行综合考量 五、我国的外债管理 (一)我国外债管理现状 1.外债规模分析 数据更新见: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应栏目 我国对外债实行总量管理,同时严格限制外债资金结汇。2001年以来,我国外债规模快速增长。这主要反映了,随着外贸规模不断扩大,贸易项下融资增加,同时由于本外币利差和升值预期的存在,推动了境内主体负债外币化的操作。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10年末中国外债数据:

15 2.偿债能力分析 近些年来中国外债增长慢于同期GDP和出口增长负债率(外债余额/GDP)、债务率(外债余额/货物和服务贸易收入)总体趋降。2009年底,我国负债率和债务率分别为8.6%,32.2%,分别较2001年下降了6.7和35.7个百分点。

16 3.外债结构分析 中外资金融机构是我国对外借债的主力。2010年9月末金融机构外债余额占登记外债余额的55%,较2001年末上升9个百分点。在2007和2008年银行短期外债指标连续压缩的情况下,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外债余额从2001年末的677.3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末的1324.2亿美元,年均增长8.7%,较登记外债高1.1个百分点。其中,中资金融机构外债余额年均增长8.0%,外资金融机构外债余额年均增长10.7%。需要指出的是,2007年以后,外汇局不再对90天以下贸易融资等短期外债进行金额限制。政策调整后,银行短期外债结构得到了较大改善,与贸易有关的短期外债占短期外债的比重从8%上升到60%,境外拆借等短期信贷资金占比则显著下降。 2010中国外债.doc 最新数据:

17 4.期限结构与币种结构分析 我国对外债务短期化的特征日益明显。 年9月末,短期外债增长贡献了外债增长的83%。截止2010年9月末,短期外债占比较2001年末上升27个百分点。本次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我国短期外债有所波动,但并未引发债务危机。除因为我国绝大多数偿债指标处于安全范围外,还在于中国特殊的债务结构。由于中国对登记外债实行规模控制,而贸易信贷受限较少,后者成为境内企业外部融资的重要手段。 年9月末,贸易信贷增长贡献了短期外债增量的58%,2010年9月末贸易信贷占到短债余额的60%。而贸易信贷项下融资活动多为进口延付,主要与生产经营有关而非单纯投机,因此避免了因外汇流动性枯竭引发的债务危机。我国外债的币种主要是美元、日元。截至2010年上半年,登记外债余额中,美元债务占72.1%,比上年末上升4.34个百分点;日元债务占10.11%,比上年末下降1.78个百分点;欧元债务占4.51%,比上年末下降1.87个百分点(SAFE,2010)。 资料:外债结构 doc 最新数据:

18 (二)我国外债管理存在的问题 (三)我国外债管理的改进 当前,我国对外商投资企业借用外债采用“投注差”管理模式,即外商投资企业中长期外债累计发生额、短期外债余额以及境外机构和个人担保履约额之和不能超过企业的“投注差”,即投资总额与注册资本之间的差额限制。(例如国家工商局规定注册资本在500万美元以上至1200万美元的,投资总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2.5倍;注册资本在1200万美元以上的,投资总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3倍。) 补充阅读材料: 1.我国外债管理现状_问题及建议.pdf 2.现行外债管理政策有效性评估探讨.pdf

19 阅读材料:胡翠 ,许召元. 对外负债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11,(2):19-30 文章研究结论:对于发达国家,当对外负债率处于较低水平时,负债率增加会促进经济增长,当对外负债率超过60%时,负债率增加不利于经济增长;对于发展中国家,不管对外负债率处于何种水平,负债率增加都会使经济增长的速度下降。 近几年来,发达国家对外债务急剧上升,取代发展中国家居于债务总量榜首位置。2008年世界5大债务国分别为:美国,13640亿美元;英国,9170亿美元;德国5250亿美元;法国,5002亿美元;荷兰,2470亿美元

20 第三节 国际游资管理 国际游资(hot money):又称为国际投机资本。它是一种游离于本国经济实体之外,承担高风险,为追求高额投机利润而在国际金融市场集聚和炒作的短期资金。以追逐短期汇率、利率、股票市场与其他金融市场价格波动的短期资本,是国际短期资本中最活跃的部分。国际游资具有停留时间短、反应灵敏、隐蔽性强等特点。据IMF估计,目前活跃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的这类资金在72 000亿美元以上。 短期国际资本中投机性较强的资金通常被称之为热钱或国际游资( Hot Money) 。根据《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的定义,热钱是指资本持有者或者出于对货币预期贬值( 或升值) 的投机心理,或者受国际利差收益明显高于汇率风险的刺激,在国际间进行的大规模短期资本流动。根据维基百科的定义,热钱是指流入一国以获取较高利息收入的资金,这种资金通常被投机者在货币市场上持有,具有高度的流动性与波动性。 一、国际游资主要来源 (1)基金(Fund):是热钱炒作的主力 (2)黑钱 (3)剩余/闲置资本 二、国际游资的经济分析 1.对一国进出口影响 大量游资的流入流出会引发一国货币汇率的大幅波动,不利于国际收支稳定。再者,资金大规模流出会引发“羊群效应”,放大悲观预期,诱发货币金融危机。 2.对一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 3.对一国外汇市场和国际储备影响 放大外汇市场波动,引起流动性泛滥,导致通货膨胀。 三、国际游资监管

21 1.国家层面的监管 加强对入境的短期资金的识别与控制 (1)控制短期资金规模 一些国际经验:巴西、智利 (2)加强对内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管 特别要加强对外资金融机构开展的本外币借贷业务的监管 (3)合理运用税收政策抑制国际游资的出入,提高其交易成本 (4)保持充足的外汇储备 中国及一些东南亚国家较高的外汇储备有较大一块属预防性储备性质,有某种不得已的“被动性”特征(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教训) 2.国际层面监管(这一层面的监管愈发凸显出其重要性与紧迫性) (1)开展相关领域的国际合作,多国共同监管 (2)IMF 等国际机构要发挥主导作用 专栏5-3 p215 3.托宾税(Tobin Tax ) 对现货外汇交易征收全球统一的交易税,旨在减少纯粹的投机性交易 。 特点有2个:单一低税率和全球性。税率小于等于1% 功能有2个:抑制投机,稳定汇率;收入再分配 Tobin Tax存在的问题:3个

22 第四节 中国的资本外逃问题 资本大规模外逃往往诱导货币危机甚而金融危机的爆发。 一、资本外逃(Capital flight )
第四节 中国的资本外逃问题 资本大规模外逃往往诱导货币危机甚而金融危机的爆发。 一、资本外逃(Capital flight ) 1.定义:是资本流出中“非正常的/异常的”那一部分。是因为一国或经济体的境内及境外投资者由于担心该国将发生经济衰退或其它经济或政治的不确定性而大规模抛出该国国内金融资产,将资金转移到境外的情况。 2.资本外逃的主要形式与渠道: (1)以“价格转移”等方式通过进出口渠道进行资本外逃。“价格转移”是各国不法企业常用的转移资金和利润的方式,具有相当的隐蔽性。高报进口骗汇,低报出口逃汇,一直是我国资本外逃的主要渠道。 (2)虚报外商直接投资形成事实上的外逃。较为典型的做法是:中、外方合谋,以高报外方实物投资价值或中方替外方垫付投资资金的方式,通过设立合资企业向境外转移境内资产或权益。同时,由于一些社会中介机构为外商投资企业虚假验资,产生外商直接投资高报。这些虚增投资最终都会以利润汇回或清盘形式要求换汇汇出,从而形成迂回的资本外逃。 (3)通过“地下钱庄”等境内外串通交割方式进行非法资本转移。 (4)金融机构和外汇管理部门内部违法违规操作形成的资本外逃。 (5)通过直接携带的方式进行资本外逃 出境人员携出金额在等值5000美元以内(含5000美元)的,不需申领《携带证》,海关予以放行。当天多次往返及短期内多次往返者除外。出境人员携出金额在等值5000美元以上至10000美元(含10000美元)的,应当向银行申领《携带证》。出境时,海关凭加盖银行印章的《携带证》验放。对使用多张《携带证》的,若加盖银行印章的《携带证》累计总额超过等值10000美元,海关不予放行。出境人员携出金额在等值10000美元以上的,应当向存款或购汇银行所在地国家外汇管理局各分支局(以下简称外汇局)申领《携带证》,海关凭加盖外汇局印章的《携带证》验放。 入境人员携带外币现钞入境,超过等值5000美元的应当向海关书面申报,当天多次往返及短期内多次往返者除外。 资料来源:《携带外币现钞出入境管理暂行办法》

23 3.资本外逃的负面效应:4点 p218 二、资本外逃成因 (一)动因论(Kindleberger,1937) (二)不对称风险论 1.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 ) 2.风险和收益不对称 (1)一国不当的对外资的倾斜政策(超国民待遇)。例如,中国大量的“返程投资”/假外资现象。 (2)国内外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不同 3.政治风险影响的不对称性 (三)国民效用/福利损失论 (四)违背社会契约论 (五)资产组合论 三、我国资本外逃的规模与成因 (一)我国资本外逃的规模

24 通过BOP表的错误与遗漏项目(E&O)可以粗略估算资本外逃的规模。“误差与遗漏”本来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调整借贷方差额的一个平衡项目(既包含了未记录的资本流动,也包括实际意义上的统计误差),但在这里作资本外逃的一个替代变量,根据Brendan Brown的研究结果:在资本外逃比较严重的国家里,资本外逃经常被隐藏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表现为负数的“误差与遗漏”项目之中。 即 E&O <0,表示资本外流(逃); E&O >0 ,表示热钱流入。IMF标准是E&O/(X+M)≤5%,超出部分可以认定是异常资金流动/资本外逃。因为资本外逃隐蔽性强,准确估算其具体数额是不可能的。 金融统计中,通常采用如下三种方法估算资本外逃规模: 国际收支法/直接法:资本外逃额=短期资本流出净值+ E&O 直接测量方法是直接通过一个或几个对国内异常风险反应迅速的短期资本外流项目来估计资本外逃额。这种方法直接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采集数据。 从实际测算结果看,直接测算方法比较适用于私人对外资本投资规模较大、资本流动期限较短而且国际收支统计比较完备的发达国家。 对于直接测算方法的批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误差与遗漏”不仅包括那些隐蔽的未纪录的资本流动,还也包括一些真实的统计误差,比如跨年度的进出口交易、一国为保密起见不便公布的交易等。同时,直接测算法所依据的定义是将资本外逃视为一种短期资本流动,基本上没有考虑长期资本流动。但是,在国际金融市场高度发达、金融产品极大丰富的今天,流动性良好的长期投资工具同样可以成为短期投资的良好替代品。 WB余额法/间接法:资本外逃额=资金来源-资金运用=(外债年增加额+FDI净流入)-(CA账户赤字+官方储备增加额) 间接测算方法首先是在1985年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中提出来的,随后很快获得学术界的好评。

25 如果说直接测量方法测算的范围过小,那么,相对于直接测量方法来讲,间接测量方法所估计的资本外逃的范围要广得多。 间接测算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直接法的缺点,但也存在十分明显的缺陷,其中主要表现在:(1)它无法反映出通过经常帐户的虚假交易进行的资本外逃。(2)外部资本来源与对外资本运用间的“残差”实际上反映的是全部资本的流动额,因此,这种测算方法必然会夸大资本外逃的规模。(3)它无法将已记录的一般性资本外流与资本外逃相区分。 混合测算方法 这一测算方法是由杜理率先提出的,其具体测算思路是将资本外逃视为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上未反映出来的该国居民对非居民的债权。根据这一界定,混合测算方法首先将可以识别的资本外流部分加总,得出一国对外债权总额,然后从中减去“正常的”对外债权存量的变动数,剩余部分即为资本外逃的数量。杜理认为,向国内官方机构报告投资收益的外流资本不应该被视为资本外逃,因而应将其从资本外逃的测算中减去。 基于资本外逃行为本身的易变性、波动性、隐秘性等特点,对于资本外逃规模的测算,主要是把握其波动的基本规律和大致范围。因此,比较现实的方法,应当是对三种测算方法进行综合应用,把直接测量方法的估计结果作为资本外逃规模的较低估计,间接测量方法的估计结果作为资本外逃规模的较高估计,界于其间的是混合测量方法。为了把握资本外逃规模的波动趋势,可以考虑将三者加以平均,以获得综合的评价。 注意:因近些年来,RMB一直存在强烈升值预期,中国面对的主要问题是热钱的加速流入,而非资本外逃问题。以2002 年为界,2002 年之前的文献集中于估算中国的资本外逃( Capital Flight) 规模,而2002 年之后的文献集中于估算中国的短期国际资本流入规模。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 发布《2010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热钱”净流入355亿美元,占外汇储备增量的7 .6%,占当年G DP的0.6%;过去十年我国年均“热钱”流入近250亿美元。这是国家外汇管理局首次披露我国热钱数据,今后这一报告将每年发布。对热钱规模的测算方法,报告借鉴了用外汇储备增量减去贸易顺差和直接投资净流入的间接测算法,并结合中国实际进行了调整。 资料:2010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pdf

26 报告还表示,随着我国经济实力提高和对外开放扩大,“热钱”流动对储备积累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小。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前后,“热钱”净流出规模与GDP之比在8%左右,但随后总体呈下降趋势,2010年“热钱”净流入规模与GDP之比仅为0.6%。 (二)我国资本外逃成因 1.政策层面 2.制度层面 3.风险层面 (1)汇率风险:本币贬值诱发资本外逃 (2)通货膨胀:通胀会诱发资本外逃 (3)担心产权保护不力而转移个人财产 (4)转移非法所得 四、资本外逃管理 (一)国际经验 1.直接限制资本流出:马来西亚 2.间接弹性管理:智利 3.市场经济手段:香港 4.国际协调管理:G20 二十国集团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 : ,法国巴黎 公报中提及的工作方案包括:采取一致性措施应对潜在发生的资本不稳定流动;管理全球资本流动性,以加强各国阻止和应对危机冲击的能力;就汇率议题展开讨论并加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监管。先前,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齐希望设立“行为准则”来监管国际资本流动。这一主张得到美英央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支持。 (二) 我国对资本外逃管理:6点 p228 补充阅读材料:张明《中国面临的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不同方法与口径的规模测算》 中国面临的短期国际资本流动_不同方法与口径的规模测算[1].pdf

27 第五章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国际资本流动 p180 2.外债 p188 3.国际游资(热钱)p211 4.资本外逃(见课件)
第五章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国际资本流动 p 外债 p 国际游资(热钱)p 资本外逃(见课件) 5.风险投资(见课件) 二、单选题 1.国际资本流动从整体角度看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是( )p187 A、不利 B、有利 C、利弊皆半 D、含混不清 2.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大规模资本流动对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一般会产生何种影响( ) p188 A、增强 B、削弱 C、不确定 D、无影响 3.我国外债采取的管理模式是( )p194 A、开环控制模式 B、闭环控制模式 C、组合控制模式 D、组合衰减模式 4.负债率上限的国际标准一般为( )p196 A、20% B、30% C、25% D、100% 5.偿债率的警戒标准是一般不超过( )p196 6.债务率的警戒标准是一般不超过( )p196 7.当年外债还本付息额与国际储备之比的安全线比例是( )p197 A、小于0.3 B、小于0.4 C、小于0.5 D、大于0.3 8.长、短期外债之间比例国际警戒标准是( )p205 A、9:1 B、8:1 C、6:1 D、3:1 9、我国外债的最主要标价货币是( )p205 A、美元 B、日元 C、欧元 D、英镑 10. E&O/(X+M),IMF给出的警戒线是不超过( )p223 A、10% B、4% C、5% D、3%

28 三、多选题 1.下列属长期资本流动的是( )p181 A、国际直接投资 B、国际证券投资 C、国际贷款 D、热钱 2.全球化时期国际资本流动呈现出的特点有( )p A、国际资本流动结构发生变化 B、衍生交易形成的资本规模愈发庞大 C、国际间接投资规模和增速均超越国际直接投资 D、跨国并购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导形式 3.外债管理模式分为( )p A、开环控制模式 B、闭环控制模式 C、组合控制模式 D、组合衰减模式 4.国际游资的主要来源有( )p212 A、基金 B、黑钱 C、国内剩余资金 D、国家富余资金 5.金融统计中,常用的衡量资本外逃大致规模的方法有( )p224+课件 A、直接法 B、余额法 C、混合法 D、IMF间接法 四、判断题 1.国际资本流动是以所有权转移为特征的国际资本短期流动( )p180 2.国际直接投资的显著特点之一是以获取所投资企业经营管理权为目的( )p181 3.目前,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对外负债也属于我国外债统计范围( )p189 4.最适度外债规模是一个具体的数值( )p196 5.当国际金融市场利率较高时,应扩大固定利率借款规模( )p199 6.热钱大量流入可能会加大本国通胀压力( )p213 7.财政赤字和汇率贬值预期是诱发资本外逃的重要诱因( )p227 五、简答题 1.简述国际游资对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P212 2.简述对国际游资监管的国家层面的各项措施。P 六、问答题 1.试论述资本外逃的危害。p218


Download ppt "第五章 国际资本流动管理 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大背景下,国际资本流动(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s )的规模越来越大,流动愈发频繁。既给当事国带来了资金,有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有利一面,但愈发频繁、较大规模的短期资本流动也会严重干扰相关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国际资本流动,主要是短期资本流动对世界经济大环境以及当事国经济基本面的反应较敏感,如何既要利用外资发展本国经济,又尽量规避、化解风险是一个很难处理但又要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