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4节 免疫调节.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4节 免疫调节."—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4节 免疫调节

2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 、 、脾脏、淋巴结、扁桃体; 2.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 );
1.免疫器官: 、 、脾脏、淋巴结、扁桃体; 2.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 ); 3.免疫活性物质: 、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②胸腺 ①骨髓 ③T细胞、 B细胞 ④抗体

3 1.非特异性免疫:第一道防线: 组成;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 和 等组成;
二、免疫调节方式 1.非特异性免疫:第一道防线: 组成;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 和 等组成; 2.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包括 免疫和 免疫。 ⑤皮肤、黏膜 ⑥杀菌物质 ⑦吞噬细胞 ⑧体液 ⑨细胞

4 1.为什么我们经常跟各种病原体接触,但不是经常生病?
2.唾液、胃液中均有杀菌物质,它们属于第二道防线吗?

5 监控和清除体内已经 或因其他因素而被 的细胞,以及 的细胞。
三、免疫系统的监视和清除功能 监控和清除体内已经 或因其他因素而被 的细胞,以及 的细胞。 四、防卫功能失调 1.防卫过强 (1)过敏反应:已免疫的机体在 接受 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其特点: 、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破坏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 ;有明显的 和个体差异。 ⑩衰老 ⑫癌变 ⑪破坏 ⑬再次 ⑭相同抗原 ⑮发作 迅速 ⑯严重损伤 ⑰遗传倾向

6 (2)自身免疫病: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过于灵敏、敌我不分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所发生免疫反应,造成 并出现症状。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⑱组织和器官损伤

7 (1)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免疫缺陷病,如先天性缺乏T细胞或B细胞。
2.防卫过弱 (1)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免疫缺陷病,如先天性缺乏T细胞或B细胞。 (2)获得性免疫缺陷病(以艾滋病为例) a.原因: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HIV攻击免疫系统,使 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 免疫功能; b.主要传播途径:性滥交,毒品注射,使用感染者的血液制品或未消毒的医疗器械; c.预防:洁身自爱,不共用卫生用具等: ⑲T细胞 ⑳一切

8 3.为什么同样是艾滋病患者,但最终死亡的原因却不同?

9 五、免疫学的应用 包括 、检测人体的抗原、 等。 疫苗 器官移植

10 思考探讨提示: 1.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多数情况下被非特异性免疫阻档或杀灭。 2.不属于,因为与外界环境相通,属于第一道防线。 3.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全部丧失,患者往往死于各种感染引起的并发症。

11 一、免疫调节的物质基础及调节方式 1.免疫系统的三大基础——免疫器官、免疫细胞与免疫活性物质

12

13 识别、呈递抗原,分化成为效应T细胞、记忆T细胞
来源 功能 吞噬细胞 造血干细胞 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体抗原结合体 B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 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记忆细胞 T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 识别、呈递抗原,分化成为效应T细胞、记忆T细胞 浆细胞 B细胞或记忆细胞 分泌抗体 效应T细胞 T细胞或记忆细胞 分泌淋巴因子,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记忆细胞 B细胞或T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 2.与免疫有关的细胞比较

14 骨髓与胸腺的特殊地位: 骨髓——免疫细胞从根本上都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而且骨髓也是B细胞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胸腺——既是免疫器官,又是内分泌腺。作为免疫器官,它是T细胞发育并成熟的场所;作为内分泌腺,胸腺可产生胸腺激素以促进T细胞的发育和成熟。若出现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或被切除胸腺,则几乎丧失全部特异性免疫能力,因为T细胞不仅是细胞免疫所必需的也是多数浆细胞形成所必需的。

15 3.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比较 种类 项目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区别 来源 遗传而来,人人都有的先天性免疫
项目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区别 来源 遗传而来,人人都有的先天性免疫 出生后与病原体斗争过程中形成的后天性免疫,并非人人都有 对象 对所有病原体起作用 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特点 无特异性、作用弱、时间短 有特异性、作用强、时间长 基础 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联系 起主导作用的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两者共同担负着机体的防御功能 3.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比较

16 (1)在免疫反应中能特异地识别抗原的细胞有: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吞噬细胞也能够识别抗原,但不具有特异性。
(2)吞噬细胞不仅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还在特异性免疫的感应阶段和效应阶段发挥作用。

17 1.下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某种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18 A.由造血干细胞形成的a、b、c细胞内蛋白质的种类有所不同
D.Y主要在内环境中发挥作用,与Y合成和分泌有关的膜性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19 【解析】 考查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分化;本题是体液免疫,b是T淋巴细胞、c是B淋巴细胞、d是浆细胞、X是抗原、Y是抗体;造血干细胞形成的a、b、c是分化的结果,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表达,形成的细胞的蛋白质种类不同;膜上的糖被有识别作用,①②③⑥过程要识别,⑤是抗体分泌;体液免疫的感应阶段是抗原的吞噬、处理和呈递,反应阶段是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效应阶段是抗原的清除。 【答案】 C

20 2.(2010年滨州模拟)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吞噬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 B.效应B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但其分泌产物—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并将其直接消灭 C.血清和胃液中的杀菌物质对病菌具有一定杀灭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 D.在体液免疫中,极少数抗原的抗原决定簇暴露在表面,因而能直接作用于B细胞 【答案】 D

21 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比较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源头 B细胞 T细胞 杀菌物质 特异性抗体 淋巴因子 作用对象 侵入内环境中的抗原
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 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比较

22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作用过程

23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关系 对于外毒素,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对于胞内寄生物,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物的传播感染,当寄生物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

24 (1)抗原与抗体:能够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称为抗原。抗原一般具有异物性、特异性、大分子性等特性。抗体是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血浆去掉纤维蛋白原)中,其次分布在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 (2)二次免疫的特点:比初次反应快而强,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引起疾病之前将它们消灭,从而使患病几率大大降低。

25 (3)记忆细胞的特点: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
(4)体液免疫中的T细胞和细胞免疫中的效应T细胞都能够产生淋巴因子。

26 3.(2010年温州模拟)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B.淋巴因子能增强免疫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C.体液免疫中,浆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 D.在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中记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27 【解析】 A项中,效应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但不分泌抗体。C项中,体液免疫是浆细胞分泌的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而直接发挥作用,D项中抗体只能由浆细胞产生。
【答案】 B

28 4.(2010年青岛质检)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29 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B.仅细胞4中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 C.②、③过程与细胞膜上蛋白质有关 D.细胞5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 【答案】 B

30 三、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1.不同免疫失调症的比较和分析 过敏反应 自身免疫病 免疫缺陷病 概念
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 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可分这两类: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发病机理 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其释放组织胺而引起 抗原结构与正常细胞物质表面结构相似,抗体消灭抗原时,也消灭正常细胞 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先天不足(遗传缺陷)或遭病毒等攻击破坏而致 举例 消化道、呼吸道过敏反应、皮肤过敏反应等 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艾滋病

31 2.艾滋病的传播方式与预防措施 (1)HIV分布:艾滋病患者和携带者的血液、精液、唾液、泪液、尿液和乳汁中 (2)HIV致病机理(重点):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对病原体及多种疾病的易感性增加而致人死亡。 (3)艾滋病感染阶段:一个健康人从感染上艾滋病毒(HIV)到死亡,一般分为三个阶段:①HIV急性感染期;②无症状期;③症状期

32 (4)艾滋病的传播方式:性行为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5)艾滋病的预防措施:洁身自爱;注射器等医疗器械必须严格消毒,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需要输入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33 (1)过敏反应的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破坏组织细胞;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2)过敏反应和体液免疫的异同点:过敏反应属于体液免疫反应,二者的主要不同:一是体液免疫第一次接触的抗原就会引起,而过敏反应是再次接触相同的过敏原才引起;二是抗体的分布不同:体液免疫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能消灭抗原,而过敏反应的抗体是分布在某些细胞的表面,往往引起不良反应。

34 5.(2010年临沂模拟)近期在世界各地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该病毒包括有禽流感、猪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同时拥有亚洲猪流感和非洲猪流感病毒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不同的病毒相遇后交换基因,变异为新型的混种病毒,因此人类对其缺乏免疫力 ②人体先通过体液免疫的作用来阻止病毒通过血液而播散,再通过细胞免疫予以消灭

35 ③高温灭菌措施很难杀灭病毒,因为病毒无细胞结构
④被猪流感病毒侵染的人应立即注射抗生素,以抑制病毒的增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答案】 A

36 6.艾滋病是HIV感染所引起的人类免疫缺陷疾病,有关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HIV主要通过感染人体B淋巴细胞,从而影响体液免疫 B.艾滋病人群患恶性肿瘤的比率与健康人相比没有差异 C.HIV在繁殖过程中,利用其RNA和宿主的翻译系统合成病毒自身的蛋白质 D.HIV主要感染人体B淋巴细胞,导致机体对其它病原微生物入侵的抵抗力下降

37 【解析】 本题考查了HIV致病机理。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对病原体及多种疾病的易感性增加而致人死亡。HIV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细胞原料进行繁殖。HIV侵入细胞中,在逆转录酶作用下,RNA逆转录成DNA,然后再合成自身蛋白质外壳和核酸。 【答案】 C

38 (2009年高考四川卷)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39 A.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也无法产生
B.B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仍能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 C.T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作用不能完成,体液免疫无法产生 D.正常小鼠免疫产生的淋巴因子,加强了效应T细胞和吞噬细胞对靶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40 【解析】 本题考察了免疫的相关的知识。A中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可以进行,因为抗原不一定要通过吞噬细胞暴露,可以直接传递给T、B淋巴细胞完成特异性免疫的过程;B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可以通过细胞免疫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B正确;C中T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作用不能完成,但体液免疫中抗原是可以直接传递给B细胞完成体液免疫的;D中淋巴因子是通过激活溶酶体释放相关的酶而加强了效应T细胞对靶细胞的裂解作用的。 【答案】 B

41 (1)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均需吞噬细胞和T细胞参与,均可产生记忆细胞,但效应不同。
(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分水岭是T细胞。T细胞缺陷时,保留部分体液免疫能力,但丧失了全部细胞免疫的能力。

42 (2009年高考广东卷)下图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做出应答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43 (1)图中②为________细胞,④为________细胞。
(2)⑦与④功能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④分化为⑦的过程中,④细胞核内的________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该分子的作用是作为________的模板。

44 (3)抗体从在细胞内合成到分泌至细胞外的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程③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⑤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45 【解析】 本题考查了特异性免疫,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以合成分泌蛋白的过程,及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由图抗体可推知⑦为效应B细胞,再推知B细胞和T细胞,在准确推断细胞类型的基础上,判断细胞间功能的区别,并推出遗传信息表达过程中合成蛋白质的模板是mRNA。图中还表达了病菌(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的过程。

46 【答案】 (1)T B (2)⑦可以分泌抗体而④不能 mRNA 合成蛋白质 (3)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胞外 (4)②将抗原传递给④ 病菌(抗原)直接刺激④

47 (2008年高考广东卷)以下关于艾滋病(AIDS)的叙述,错误的是 (  )
②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B淋巴细胞 ③HIV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原因是潜伏期HIV复制能力较弱 ④感染HIV的人称为AIDS患者,应尽快治疗 ⑤目前还没有根治AIDS的特效药

48 A.②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 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攻击T淋巴细胞,使人体的免疫系统遭到破坏,导致其他病原体乘虚而入;在HIV侵入人体后的潜伏期内,由于免疫系统的作用,暂时不会发病,但这时HIV的繁殖速度已非常快;根据资料分析,诊断为艾滋病患者的仅仅是HIV感染者中的一小部分。 【答案】 C

49 有关实验考查点的归纳总结 (1)证明胸腺与特异性免疫的关系;切除小鼠的胸腺,验证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结论:细胞免疫全丧失,只保留部分体液免疫)。 (2)器官移植:同一个体中不存在免疫排斥,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免疫排斥。

50 (3)证明抗体具有专一性 ①对实验动物(大小、年龄、生长状况相同)同时注射某流感疫苗; ②一段时间后,再分别注射不同种的流感病毒,观察其患病情况。 (4)证明血清抗体有治疗作用 ①从破伤风患者体内获取血清; ②选取各方面相同的小鼠等量分成a、b两组; ③a组注射血清后再注射破伤风毒素,b组只注射破伤风毒素; ④观察两组生活状况。

51 1.疫苗对预防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为研制抗某种病毒的灭活病毒疫苗,研究人员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1)制备疫苗 将纯化的某种病毒在特定的____________中培养、增殖。收获病毒后用灭活剂杀死,但要确保灭活病毒的____________不被破坏且能被免疫细胞识别。这样得到的灭活病毒即为本实验所用的疫苗。

52 (2)用实验动物检测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
①实验原理:通过接种疫苗,灭活病毒进入实验动物体内可刺激B细胞,使之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并产生相应的______;当________病毒再次入侵时,机体能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 ②实验过程:将健康的实验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多个实验组,每组若干只动物。对照组的处理: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再____________。实验组的处理:接种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为确定该疫苗的有效浓度,不同实验组动物需接种____________的疫苗。

54 ③分析实验结果: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的发病率、存活率。若该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则实验组比对照组发病率________、存活率________。
【解析】 病毒营寄生生活,不能用普通培养基培养,只能用活细胞(如活鸡胚、培养的动物细胞等)进行培养;在制备疫苗时,有两点要求:第一,疫苗进入动物体后,不能引起动物患病;第二,能刺激动物体,使其产生抗体。这就意味着制备疫苗时,必须使其核酸失活(或不要其核酸),丧失感染能力,但不能使蛋白质失活,使其保持抗原的特点。病毒进入动物体后,要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消灭。

55 【答案】 (1)活细胞 抗原决定簇 (2)①抗体 同种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②接种病毒 疫苗(含疫苗的接种物) 不同浓度 ③低 高

56 2.某科研所为了开发痢疾疫苗,利用鼷鼠做了一系列生理实验。实验的主要过程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57 根据上表中的结果,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 (1)与甲组相比,乙组体内抗体合成程度明显高于甲组的原因是:鼷鼠第一次接种时产生了一定量的________。当第二次接种时,其就会在体液免疫的________阶段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新的________,进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2)丁组与戊组对照,说明抗痢疾杆菌抗体的合成过程需要________细胞的帮助。与乙组相比,丁组抗体合成程度较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8 (3)若将题中病原体痢疾杆菌换成病毒,接种病毒后正常鼷鼠往往先通过________途径来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而播散,再通过________途径来消灭。
(4)为验证T细胞是细胞免疫的细胞,请补全实验设计思路和结果:切除鼷鼠的胸腺后移植异体器官,移植器官易保留在小鼠体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 【答案】 (1)记忆细胞 反应 浆细胞 (2)T T细胞大量减少,抗原的呈递受阻 (3)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4)对照组做切除手术操作,但不切除胸腺,移植器官被排斥 实验组再输入T细胞,移植器官又被排斥

60 1.(2009年高考全国卷Ⅱ)为防止甲型H1N1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有人建议接种人流感疫苗,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够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条件之一是:甲型H1N1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具有相同的 (  )
A.侵染部位 B.致病机理 C.抗原决定簇 D.传播途径

61 【解析】 甲型H1N1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具有相同的抗原决定簇,所以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够预防甲型H1N1流感。故选C。

62 2.(2009年高考浙江卷)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下列关于该菌的细胞呼吸类型和消灭该菌首先要通过的免疫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无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B.无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C.有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D.有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解析】 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可见该菌的细胞呼吸类型是无氧呼吸,消灭该菌首先要通过细胞免疫的途径。故选B。 【答案】 B

63 3.(2009年高考广东理基卷)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 (  )
A.浆细胞 B.记忆淋巴细胞 C.过敏反应 D.免疫反应 【解析】 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时,体液免疫过程中会产生浆细胞和记忆淋巴细胞,而过敏反应是指已经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物质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因此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过敏反应。 【答案】 C

64 4.(2009年高考重庆卷)如果给人注射灭活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预防甲型H1N1流感,那么灭活病毒在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正确的是
A.B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B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 B.T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 C.吞噬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细胞,能产生相应的抗体 D.淋巴细胞吞噬该病毒后形成记忆细胞,能释放白细胞介素

65 【解析】 效应B细胞不能使靶细胞裂解;吞噬细胞不能形成效应细胞,记忆细胞不能释放白细胞介素,T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此题为容易题,识记类。

66 5.(2009年高考广东卷)关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H5N1禽流感病毒的有关比较,正确的是(多选)(  )
A.均使感染者发烧,因此两者抗原相同 B.感染不同的人后所引起的患病程度可能不同 C.感染正常人体后均能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 D.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而改变传染性 【解析】 病毒作为抗原,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所以A选项不对。 【答案】 BCD

67 6.(2009年高考上海卷)下列疾病中,由病毒引起的是(  )
A.白化病 B.炭疽病 C.结核病 D.狂犬病 【解析】 白化病是一种遗传病,由基因控制;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二者都是细菌不是病毒;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 【答案】 D

68 7.(2009年高考海南卷)请回答与机体免疫有关的问题:
(1)体液免疫的初次免疫反应与第二次免疫反应相比较,产生抗体更多的是________。

69 (2)某种病原微生物(V1)初次侵入机体后,经________细胞摄取和处理,使V1的________暴露出来,并传递给________,然后再传递给相应的B淋巴细胞。B淋巴增殖分化能形成两种细胞,其中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甲)是________;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对同种抗原作出增殖、分化等快速反应能力的细胞(乙)是________;当机体再次受到V1和另一种病原微生物(V2)感染时,细胞乙只能对V1发生免疫反应。细胞乙不能对V2发生免疫反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0 【答案】 (1)第二次免疫反应 (2)吞噬 抗原 T淋巴细胞
浆细胞(或效应B细胞) 记忆细胞 两种病原体的抗原不同

71 8.(2008年高考上海卷)请根据免疫基本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能正确表示病毒或病菌侵入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①表示第一次感染,②表示第二次感染) (  )

72

73 (2)根据病毒入侵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的规律,为提高人体对病毒的免疫能力,应采取的措施是向人体注射 (  )
A.灭活抗原 B.抗体 C.抗生素 D.抗病毒药物 (3)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依靠细胞膜表面的________识别抗原。 (4)机体合成的数百万种抗体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是由于抗体分子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

74 (5)能将入侵的病毒分解,并使病毒的蛋白质分子出现在细胞膜上的是________细胞;释放细胞毒素的是________细胞;能产生并分泌抗体的是________细胞。
(6)机体免疫系统误将自身的某些细胞成分当作“异己”时,便会导致________疾病,这类疾病常见的如 (  ) A.乙肝 B.流感 C.艾滋病 D.红斑狼疮

75 【解析】 (1)第一次感染病原体后,产生相应的抗体需要时间长,产生的抗体数量少,第二次感染相同的病原体后,迅速产生更多的抗体。(2)采取免疫接种(向人体注射灭活抗原),可以使人体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记忆细胞,当人体受到相同抗原感染时,能使人体在最短的时间内产生大量抗体。(3)淋巴细胞识别抗原依靠的是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4)抗体的结构不同是由氨基酸的序列不同造成的。(5)能分泌抗体的细胞为浆细胞。(6)免疫系统误将自身某些物质当作“异己”消灭,应属自身免疫病,A~D项中,红斑狼疮属自身免疫病。

76 【答案】 (1)C (2)A (3)糖蛋白 (4)氨基酸序列 (5)吞噬 效应T 浆 (6)自身免疫 D


Download ppt "第4节 免疫调节."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