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墨子 1 这一生.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墨子 1 这一生."—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墨子 1 这一生

2 目录: 墨家学派的创立 游说列国 为学 修身

3 中文名称:墨子 又  名:墨翟 所属年代:春秋战国时代 生 卒 年: 约公元前470~前382 故 乡:鲁国所属小邾国滥邑(今山东省 滕州市) 地 位: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社会活 动家、科学家、墨家学派创始人 己 任:“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主 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 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 墨子帅照

4 为学 学识主要来源:一是生产活动,一是各种经典(包括儒家经典) 学习的态度:活到老,学到老
学习的目的:“ 为义”(义就是有利于上天、鬼神和老百姓的言论和行动 学风:主张既继承又创新

5 修身 墨子重视品德,认为“士虽有学,而行(品行)为本焉”。 墨子修身做人首先讲求立志,认为“志不强者志不达”。
墨子之志:“饱天下之饥者”,“暖天下之寒者”,“救诸侯之患”,解除民之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体现了“兼相爱,交相利”) 墨子为“兴万民之利”,“损己而益所为”,达到很高的道德境界。

6 墨子见义勇为,言必信,行必果,有着坚定的救市热忱和奋斗精神。他认为,“言不信者行不果”,“务言而缓行,虽辨必不听”。
墨子不把功名利禄置于道义之上。“道不行不受其赏,义不听不处其朝”。当墨子认为楚王、越王不能实行他的主张时,毫不犹豫拒绝楚王和越王许诺封赠予他的五百里土地。

7 家学派的创立 在反对儒家的某些思想【《淮南子•要略》说:“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简易),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修正和补充儒家某些思想【尊尊→尚贤,反战→非攻】的基础上,墨子系统地推出了“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十大救世主张,创立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墨家学派。

8 有一个绝对权威的领袖。墨家的领袖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绝对的权威,凡墨家成员,对其领袖都有绝对服从的义务。墨家的领袖称为钜子。“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表现了墨家成员对墨子的绝对服从和忠诚。 有严格的训练和要求。 有严密的管理控制系统。墨家成员的政治、经济活动都受领袖的安排和限制、监督。 有共同的信仰(墨子学说)和宗旨(“为 义”)。 墨家社团

9 游说列国 范围:楚国、宋国、卫国和齐国 对象:各国国君和掌握重权的王公大臣

10 鲁国 虽然鲁国是儒家学派的大本营,墨家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墨子还是尽可能游说鲁君,宣传自己的主张。
“上者尊天事鬼,下者爱利百姓,厚为皮币,卑辞令,亟遍礼四邻诸侯,驱国而以事齐” “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11 楚国 楚惠王五十年,墨子向楚惠王献上自己的著作。但楚惠王并不打算采纳墨子的主张,墨子随即告辞。后来鲁阳文君追上墨子,告知楚王要封他“书社五百里”,墨子“不受而去”。 止楚攻宋(体现“非攻”)

12 宋国 墨子为殷后,把宋视为祖宗之邦,寄希望于宋国君臣推行他的十大主张,密切关注宋国的内政外交和国家情况。
为救宋,派以大弟子禽滑釐为首的三百多个弟子携带器械为宋守城,并亲自到楚国说服楚王不再攻宋。 推荐弟子到宋国从政为官,甚至他自己也一度接受宋昭公的敦请,出任大夫,并作为使节出使卫国。 子罕专政时,墨子遭到逮捕、囚禁。后来,子罕迫于墨子的声望和墨子弟子的营救,释放墨子,墨子从此离开宋国。

13 卫国 墨子出使卫国时,告诫卫国大臣公良桓子:作为小国,卫国处于齐、鲁两个大国之间,就好像穷家处于富家之间一样,穷家只有勤俭持家,精打细算,才能勉强度日。 “ 贫家学富家之衣食多用, 则速亡必矣”,并进一步 为公良桓子筹划,不如裁 撤身边那些太多的车马、美 女,用节省的钱“蓄士”, 以求自身和国家的安全。

14 齐国 为了说服齐国君臣,遏制齐国的侵略野心,采取的多种措施: 1、派胜绰出任项子牛的部下 2、游说项子牛 3、游说齐大王

15 老而至楚 1、回答鲁阳文君什么是忠臣?“所谓忠臣者,上有过,则微之以谏;己有善,则访之上而无敢以告。外匡其邪,而入其善。尚同而无下比,是以美善在上,而怨仇在下;安乐在上,而忧戚在臣”。 2、鲁阳文君向墨子请教风俗民情。

16


Download ppt "墨子 1 这一生."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