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成才之路 · 语文 人教版 · 必修2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成才之路 · 语文 人教版 · 必修2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成才之路 · 语文 人教版 · 必修2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2 第一单元 第一课 荷塘月色

3 经 典 晨 读 1 课 堂 互 动 5 高 考 导 航 2 学 习 目 标 3 课后强化作业 6 课 前 预 习 4 名 著 博 览 7

4 经 典 晨 读

5

6 【简介】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绍兴)人。博学多才,文章、书法俱佳。

7

8 此诗借物言志,以蝉喻人,蝉有诗人自比的意味,表现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托物言志是这首诗突出的特色。

9 高 考 导 航

10 (2014年高考四川卷)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 郁达夫 ①自从亚里士多德的文学模仿论创定以来,以为诗的起源是根据于模仿本能的学说,到现在还没有绝迹。富有独断性者,甚至于说“所有的艺术,都是自然的模仿”。

11 虽则说得太独断,太笼统,但反过来说,自然景物以及山水,对于人生,对于艺术,都有绝大的影响,绝大的威力,却是一件千真万确的事情。所以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

12 ②自然的变化,实在多而且奇,没有准备的欣赏者,对于它的美点也许会捉摸不十分完全的。就单说一个天体罢,早晨的日出,中午的晴空,傍晚的日落,都是最美的景象;若再配上云和影的交替,海与山的参错,以及一切人造的建筑园艺,或种植畜牧的产物,如稻麦牛羊飞鸟家畜之类,则一日之中,就有万千新奇的变化,更不必去说暗夜的群星,月明的普照,与四季寒暖的更迭了。

13 ③我们人类都有一种特性,就是喜新厌旧,每想变更。一碗最珍贵最可口的菜,若每日吃着,到了后来,宁愿去换一碗粗肴淡菜来下饭。唯有对于自然,就决不会发生这一种感觉,太阳自东方出来,西方下去,日日如此,年年如此,我们可没有听说有厌看的。还有月亮,初一出,月半圆,月底全没有,而无论哪一个人,看了月亮,总没有不喜欢的。自然的伟大,自然的与人类有不可须臾离的关系,就此一点也可以看出来了。

14 ④欣赏自然景物的本能,是大家都有的。不过有些人忙于衣食,不便沉酣于大自然的美景;有些人习以为常,虽在欣赏,也没有欣赏的自觉。更有些人,将自然范围限制得很小,以为能如此这般的欣赏,自然景物就尽在他们的囊中了。

15 ⑤我从前有位同事,平时只晓得钻门路,积私财,以升官发财为唯一的人生乐趣,现在居然位至极品,财积到几百万了,但他唯一娱乐,还是出外则装学者的假面,回家则翻英国银行的存折。对于自然山水,非但不晓得欣赏,并且还视若仇敌似的。对于这种利欲熏心的人,我以为对症的良药,就只有一服山水自然的清凉散。因为山水自然,是可以使人性发现,使人格净化的陶冶工具。

16 ⑥自然景物所包含的方面,原是极博大、极广阔的。天地岁时,社会人事,静而观之,无一不是自然,无一不可以资欣赏,但这却非要悠闲自得,像朱夫子那样的道学先生才办得到。至于我们这种庸人,要想得到自然的美感,还是上山水佳处去较为直截了当。

17 ⑦大抵山水佳处,总是自然景物的美点发挥得最完美、最深刻的地方。孔夫子到了川上,就觉悟到他的栖栖一代,猎官求仕之非;太史公游览了名山大川,然后才死心塌地,去发愤而著书。可知我们平时所感受不到的自然的威力,到了山高水长的风景聚处,就会同电光石火一样,闪耀到我们的性灵上来。

18 ⑧我曾经到过濑户内海旅行,月夜行舟,四面青葱欲滴,当时我就只想在海岸做一个半渔半读的乡下农民。依船楼而四望,真觉得物我两忘,生死全空了。后来也登过东海的崂山,安徽的黄山,更在天台雁荡之间,逗留过一段时期,总没有一次不感到人类的渺小,天地的悠久。所以要想欣赏自然的人,还是先上山水优秀的地方去训练耳目,最为适当。

19 ⑨从前有个赞美美术批评家拉斯肯的人说,他在没有读拉斯肯以前,对于绘画,犹如瞎子,读了之后,眼就开了。这话对于高深的艺术品的欣赏,或者是真的,但对于自然美,尤其是山水美的感受,也未必尽然。乡下愚夫愚妇的千里进香,都市里寄居的小市民的窗槛栽花,都是欣赏自然的心情的一丝表白。只教天良不泯,本性尚存,但凭我们的直觉,也就尽够做一个自然景物与高山大水的初步欣赏者了。 (有删改)

20 1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文章从亚里士多德的模仿学说谈起,意在引出人生、艺术模仿自然山水的中心观点,启发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 B.第②段有关自然的描述涉及时间、空间、光线、色彩等元素,平常的自然景物、人文景观流转变幻,姿态万千。

21 C.作者笔下的自然山水具有陶冶性灵的作用,“清凉散”之喻形象地告诫人们不要因为工作的繁忙而忽略对自然的欣赏。
D.本文以吃饭为例表现人类喜新厌旧的特性,以“小市民的窗槛栽花”为例表明凡夫俗子也能欣赏自然美,具有生活气息。 E.本文谈古论今、写人写己,由景物而人生,从山水而艺术,紧扣自然与人生的密切关系,行文看似闲散,实则紧凑有序。

22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思想内容、结构思路和重要语句含意等的理解与把握。A项根据第①段的表述可知“人生、艺术模仿自然山水的中心观点”表述错误。C项根据第⑤段的表述可知,“清凉散”是“对于这种利欲熏心的人”的良药,不是“告诫人们不要因为工作的繁忙而忽略对自然的欣赏”。 【答案】 AC

23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内容涉及分析综合、鉴赏评价两大方面,能力层级分别为C级和D级。解答这种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的分析鉴赏题,要结合文本的具体语境,联系景物形象、文章主题进行综合分析,要特别注意题中曲解文意的地方。

24 学 习 目 标

25 1.了解时代背景及作家作品,理解散文中景与情的关系。
2.辨析比喻及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学习借鉴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达技能;仔细揣摩关键语句的含义及表达作用。 3.了解作者不满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的高洁情怀。

26 课 前 预 习

27

28

29 2.解释词语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 袅娜:柔美的样子。 脉脉:本文指水没有声音,好像深含感情的样子。 倩影:美丽的影子。 羞涩:难为情,态度不自然。 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30 蓊蓊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 风致:美好的姿态。 凝碧:形容青翠欲滴的样子。 弥望:满眼。弥,满。 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也写作“风姿”。 大意:大概的轮廓。

31 3.辨析词义 (1)风致·风韵 风致:美好的容貌和举止;风味。 风韵:优美的姿态(多用于女子)。 例句: ①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②刘晓庆尽管已年过半百,但迷人的气度风韵,令许多年轻女演员自愧弗如。

32 (2)幽僻·偏僻 幽僻:昏暗而僻静。 偏僻:离城市或中心区远,交通不便。 例句: ①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②在视察中,温总理欣喜地发现,即使是在偏僻的小山村,国家的惠农政策也已经开花结果。

33 (3)渺茫·苍茫 渺茫:相隔遥远或久远,模糊不清,可以形容抽象的事物。 苍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往往用于形容具体的事物。

34 例句: ①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②本书从文化、历史与自然等角度描绘了雄伟壮美的雪域高原,原始神秘的藏地风情,苍茫无垠的新疆大漠,多姿多彩的藏疆小城,以及藏疆史诗般的人文历史。

35 (4)宁静·安宁 宁静:着重于“静”,安定清净,不嘈杂,多形容环境或心情。 安宁:多指秩序正常,也形容和睦幸福,睡眠稳当安静,没有骚乱。 例句: 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②在国际社会的多方斡旋下,巴以双方达成了停火一周的协议,加沙地区得到了暂时的安宁。

36 (5)颤动·颤抖 颤动:指振动频繁,有自身发出的振动,也有外界的影响;可指人,也可指物。 颤抖:指哆嗦,发抖,多因受外物刺激或影响引起。 例句: ①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②这是黑色的日子,所有的孩子,所有的成人……所有的中国人,都处在强烈的震惊和悲伤当中。我们在地狱边上,但是我们没有颤抖。

37 (6)没精打采·萎靡不振 没精打采:表示振作不起来,程度轻一些。 萎靡不振:形容精神颓靡,意志消沉,程度较重。 例句: ①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②进入2013年以来,各汽车厂家继续推出各种促销活动,许多车型的降价可以称得上是革命性的。然而销量并没有预期的那么好,车市持续萎靡不振。

38 4.走近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省东海县,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考入本科哲学系。1920年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1922年发表长诗《毁灭》,后又从事散文创作。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

39 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我国现代散文史上脍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至1932年,曾留学英国。回国后,先后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并致力于学术研究。抗日战争结束后,积极支持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学生运动。1948年8月拒绝接受美国的救济粮,因贫病在北平逝世。毛泽东曾称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有诗集《雪朝》(与人合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等,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匆匆》《绿》都是他散文中的名篇。他的散文贮满诗意,文风清新、朴实、纯正。

40 5.了解背景 《荷塘月色》最初发表于1927年7月。当时,作者正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教授,住清华园西院。文章中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由一直在呐喊、斗争的“大时代的一名小卒”而一头钻进了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他曾毫不掩饰地表白自己的思想变化:“在旧时代正在崩溃,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

41 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在这三条路里,我将选择哪一条呢?我既然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以故作安心地过日子……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那里走》)但他毕竟是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现实的黑暗,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在《一封信》中他写道:“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明白。”《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42 6.开阔视野 (1)通感 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法。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说:“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 通感可分为比喻的通感和形容的通感。

43

44

45 ③“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李白)(诗人把“雪花”与“春风”联系起来,把“雪”说成春风中的花,当然就香了,视觉通于嗅觉,写出了层次丰富、令人玩味的立体意境。)
④“避鸟声如剪,隔岸奇花色欲燃”(前一句写鸟语之快有如剪刀,由此听觉与视觉沟通;后一句写花欲燃,花色浓艳,像要燃烧,视觉向触觉挪移。写鸟声,写花色,却听之有音,视之有形,触之有温度,形容异常具体。)

46 ⑤“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丝钢线抛入天际……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盘绕穿插……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花,纵横散乱”(刘鹗《老残游记》)(视觉与听觉相沟通,写出了王小玉的高超技艺。) ⑥“哀悄悄之可怀兮,良醰醥而有味”(王褒《洞箫赋》)(声如酒有味,这是听觉通于味觉。)

47 (2)《采莲赋》参考译文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艳丽的少年、美貌的少女,心心相印采莲去。鹢首船头来回转,交杯频递笑把爱情传。桨板轻摇水草紧绊,船头微动浮萍才分开。姑娘身材多窈窕,白绸衫儿束细腰。情意绵绵难分割,恋恋不舍把头回。春末夏初好季节啊,叶儿正嫩花儿才开。撩水逗乐笑微微,怕水珠溅身弄湿衣。忽然又觉船儿斜,急忙收起绫罗裙。

48 课 堂 互 动

49 本课设计两课时 第一课时(讲读1~5自然段) (一)整体把握 第一部分(1):交代夜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故。将淡淡哀愁流露在字里行间,为全文定下了感情的基调。 第二部分(2~6):共分三层。 第一层(2~3):写去荷塘的路上,介绍荷塘的环境和临塘而立时的心境。 第二层(4~5):集中描摹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

50 (二)自主思悟 1.怎样理解“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首句“心里颇不宁静”体现了作者的矛盾心情,既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也表现了他不愿投身革命的心态。这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也是他当时真实心态的反映。

51 同时,这句话既是直接抒情,也是全文的文眼,浓缩了他内心复杂的思绪,从中我们就可以理解他为何要写荷塘月色,要发思古之幽情了。
一般都认为,这句是“文眼”。所谓“文眼”,是我国散文创作的经验总结。散文有“眼”,意境才会有虚实,题旨才会有隐现。我们看到作者正是因为心情不好才出门寻幽,因而这句话又作为感情线索贯穿全文,所有的景、所有的情都统统置于此句的引导之下。

52 2.作者为什么忽然想起荷塘,深夜离家去荷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文章第一句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强调了“颇不宁静”,显示了作者的烦躁、不安。而且时间上也不是一天半天,而是几天以来的心情了。“我”一烦闷便想到外面散步,这就忽然想起荷塘,想到满月的光,于是便离家去荷塘。

53 3.为什么“忽然”想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当是心情使然。心里压着那么多的“不宁静”,尽管不想去说,不想去想,也是无济于事的。内心烦乱过重,自然而然地或本能地会产生一种想尽可能排解的欲望,故而想到荷塘,想去荷塘赏月。

54 4.在第1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了一些叠词,如“日日”“渐渐”“迷迷糊糊”“悄悄”等,它们有什么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本段使用的叠词不仅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韵律美。叠词一般用轻声的语调来读,轻柔的语调与轻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而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的。

55 (三)深入探究 1.如何理解第3自然段的内容? 作者希望借眼前幽静淡雅景色的欣赏来摆脱心中苦闷。“背着手踱着”这一细节,微妙地展示了作者此刻稍有宽解的心情。“平常的自己”指被哀愁困扰的自己,“另一个世界”指超脱了困苦的自由而美好的世界。“好像”“像”这些修饰语,说明这种喜悦之情是建立在虚幻的遐想上的自我慰藉。

56 此时此地能使身心挣脱生活的羁绊,偷得片刻安宁,因而才有了“是个自由人”的感觉。“觉”字使文章增添了意味,少这一字,则真成了自由的人,那就只有喜悦,没了哀愁。这样一种感觉的获得,就能使作者发出“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的自足的惬意的心声,足见这样一个小天地对困扰于人事中的作者来说,是多么难求的境界。从苦涩的微笑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痛楚的灵魂对现实的反抗。

57 2.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塘月色的?描写这样的景色给人以什么感受?
描写荷塘月色,是全文的重点所在。从总体上看,文章先写荷塘,次写月色,再环顾四周,层次分明。分开来看,对荷塘的描写,依次写了荷叶、荷花、荷香和荷波。这荷叶是田田的,像舞女的裙一样动人;这荷花是白色的,呈现出各种情态,像明珠像星星一样迷人;这荷香是缕缕的清香,像渺茫的歌声一样诱人;这荷波是荷叶的颤动所致,似乎使宁静荷塘有了一丝动感和细微的声响,连同那似含情脉脉的流水,使人心恋神迷。

58 对月色的描写则换了一副笔墨,从正、侧两面来展现。月光本如流水一样明一样亮,但是因为荷塘里浮起薄薄的青雾,便有了几分朦胧。正面描写过后运用侧面描写,以荷叶上灌木丛的参差斑驳的黑影和杨柳弯弯的稀疏的倩影来衬托月色,又增加了荷塘的诗情画意。这曲曲折折的荷塘,密密田田的荷叶,星星点点的荷花,缕缕的荷香,脉脉的流水,淡淡的月色,以及那荷塘四周远近高低的树,树梢上隐隐约约的远山,构成了一幅宁谧清幽,似隔绝尘俗的美妙图画,令置身其中的人产生一种超脱之感,也能让读者身临其境,产生一种超脱之感。

59 3.作者为什么要写树影? 直接写月光比较单调,因此又着力摹写月的投影,有“参差”“斑驳”的灌木的“黑影”,也有“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而这些“影”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光影交错,把岸边树、塘中荷连结在一起,构成了美丽而繁杂的图案,于是荷塘在其衬映下显得更加风姿绰约了。“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中的“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像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

60 4.“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为什么可以这样用?
这句话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将嗅觉与听觉沟通。“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柔缥缈、沁人心脾等方面有相似之处。

61 (四)随堂练习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风致 寂默 迷糊 风姿绰约 B.渺茫 羞涩 妥贴 文气酣畅 C.霎时 约略 均匀 风流倜傥 D.嬉戏 消受 精采 浑然天成 【答案】 C(A.默——寞 B.贴——帖 D.采——彩)

62

63 【答案】 D(没有“悲怆的气氛”。)

64 4.下列对课文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以“颇不宁静”的心境开篇,交代了独游荷塘的原因,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B.“渐渐”写出了时间流动和空间转移的缓慢,与环境的宁静和心境的“颇不宁静”相适应。

65 C.“带上门出去”的“带”字,表示关门很用力,可见当时心情的烦闷。
D.“寂寞”一词,一方面介绍了夏夜荷塘的冷清,另一方面也表露了作者当时的心境。 【答案】 C(“带”是轻轻地将门从背后掩上,动作轻柔随意,保持了环境的宁静,也与心境相符。)

66 5.下列对课文第2、3自然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2自然段介绍了荷塘四周的概况,第3自然段主要写“我”在月色中的感受。 B.第2自然段对路和树的描写,起到了烘托气氛的作用。 C.初到荷塘,“我”才开始忘却那种哀愁,开始有了一种强烈的喜悦之情。 D.第3自然段末句起到了过渡的作用,2、3两段透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

67 【答案】 C(因为当时大革命失败,作者找不到出路,心情始终没有得到彻底的解脱,也不可能得到彻底的解脱。)

68 6.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幽僻”的路,“蓊蓊郁郁”的树,“淡淡”的月光,既简括地叙述了荷塘周围的情景,也进一步烘托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B.“踱”是慢步行走,与“走”是同义词,但“走”可快可慢,而“踱”只能慢,快了就不叫“踱”了,所以此处如果换成“走”就没有原文慢的意思了。

69 C.“平常的自己”指被哀愁困扰的自己,“另一个世界”指超脱了困苦的自由而美好的世界。
D.“便觉是个自由人”,“觉”字使文章增添了韵味,少这一字,则真成了自由人,那就只有喜悦,没有哀愁了。 【答案】 B(“踱”与“走”的区别不仅在快慢上,“踱”还表现出走路时的心情,情景合一;而“走”字,则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韵。)

70

71 7.本段主要写荷塘上的________,前半段主要是从________进行描写,后半段主要是从________进行描写。
【答案】 月色 正面 侧面

72 8.文中加点的词极富表现力。下列关于这方面说明不当的一项是(  )
A.“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中的“洗”字,写出了月光下景物的特点:素淡朦胧。 B.“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中“弥”字,突出荷叶之广之密。

73 C.“斑驳”是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表明黑影中还有绿色与银白色。
D.“画”能突出“倩影”之美,表达了作者此时的喜爱之情。 【答案】 C(颜色深浅不一)

74 9.对文中④~⑥三句话的含义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欣赏美妙的月色,内心无限喜悦。 B.月光一会儿像流水般清明,一会儿青雾笼罩,变幻不定。 C.月光一会儿明亮一会儿阴暗,作者亦喜悦亦伤感。 D.月光素淡朦胧,作者面对美景内心荡起淡淡的喜悦和终究难以排遣的淡淡的哀愁。 【答案】 D(A项,内心有淡淡的喜悦;B项C项明显不当)

75 10.说明“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比喻句本体与喻体相似点正确的一项是(  )
A.“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能给人以艺术享受。 B.“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能给人和谐自然的感受。

76 C.“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作用于人的感官。
D.“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不均匀,不呆板,富于变化。 【答案】 B

77 第二课时(讲读第6自然段至末尾) (一)整体把握 第三层(6):写荷塘四周(中景、远景)。 第二部分(2~6):写夜游荷塘的心绪和见闻。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第三部分(7~9):赏完月色,转回家门,抒发不满现实的感慨。

78 (二)自主思悟 1.第6自然段最后两句写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9 答:从这些微弱的路灯光联想到“渴睡人的眼”,作者巧妙地从对景的描写回到对人的描写上。作者上面是沉浸在一片宁静当中的,但是现在热闹的蝉声和蛙声打破了周围环境的宁静,它们的声音惊扰了荷塘和作者超然、宁静的境界,使作者脱离了“另一个世界”,而又回归寂寞,终于发出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叹。我们从这些景物的变化中看出作者的心情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忧愁。

80 2.文章的最后作者为什么“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作者联想到江南采莲的风俗,反映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 答:作者在尽情描绘荷塘月色的景物之后,写到了蝉声和蛙声,勾起了作者的绵绵愁思,引发了一种惆怅的情绪,这时“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又记起了南朝的《西洲曲》,令作者“到底惦着江南了”。这一方面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表现了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借此把自己从“颇不宁静”的心情中解脱出来。

82 3.“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一句与前文是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3 答:这一句表达了一种遗憾之情,是对前文的呼应,是淡淡的哀愁的延续。“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使作者联想到古人采莲的欢快场面,进而想到了《西洲曲》中“莲子清如水”的诗句,联系眼前的荷塘,莲花算是“过人头”了,但“流水”却被密密的叶子遮住了,体会不出诗句“莲子清如水”的缠绵与快意,呼应、影射了现实社会的黑暗无情。于是作者又由联想的喜悦,转入了现实的哀愁与不宁静。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之心情。

84 4.如何理解“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作者的真正用意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 ①从结构上讲,“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句话起到了转接过渡的作用,是作者从江南采莲旧俗的联想中,又回到了现实,而且写完荷塘月色后又加上这段,使文章增加了意蕴和婉曲回环之美。

85 ②从内容上讲,作者由荷塘而联想到采莲,由采莲的热闹而又想到江南,从而引出思古怀乡的愁绪来。而这种愁绪又正好和文章所抒发的“不宁静”的思绪相衔接,也含蓄地暗示了“心中颇不宁静”的原因。而且文中又用江南采莲的热闹场面,反衬出作者所处荷塘月色的“静”,从而突出了荷塘的幽静、恬淡。

86 ③从感情上讲,作者是江南人,而故乡无论离自身多么遥远,一直也是自己的精神寄托之所。当一个人在外失意、落魄之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故乡,从唐代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到当代流沙河先生的《就是那只蟋蟀》中故乡的“草垛”“野塘”“桂花”,故乡无不都是中国文人的精神故乡,朱自清先生作为一位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联系的知识分子,在心里“颇不宁静”之时,自然也会产生思乡怀旧之情,以此来解脱心中的忧思愁绪。

87 5.课文中作者的立足点有几处变化,心情也有所变化,请选择文中语句进行概括。
院子里 心里颇不宁静 荷塘边小煤屑路 ①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自己的门前 ②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88 6.散文家都是工于绘“画”的好手,本文主要描绘了哪四幅画面?请找出来,并简要分析其所写景物及其画面特征。
画面意象 画面特征 情感 月下小径 小煤屑路、许多树 幽僻、寂寞 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 月下荷塘 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 幽静、淡雅 荷塘月色 月光、青雾、树影 朦胧、缥缈 荷塘四面 树色、树姿、远山、蝉声、蛙声 阴沉、模糊

89 (三)深入探究 1.朱自清为何推重南朝的那片荷塘? 南朝时代,南方日趋安定,经济长久繁荣,是一个思想高度开放、个性极度张扬的时代。生活在南朝时代的文人,并没有朱自清时代的政治黑暗和文字管制。当时的苏州、扬州沉浸在“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的自由情调中。

90 因此,在备受压抑、精神寂寞、“心里颇不宁静”的情况下,朱自清自然由此地的荷塘联想到江南的荷塘,由眼前的荷塘联想到南朝的荷塘,由自己的身心联想到南朝文人的身心,可以说,朱自清心中的南朝荷塘是一片自由的天地,也是人性自觉时代的象征。

91 倘若我们将朱自清笔下的荷塘与《采莲赋》《西洲曲》所写的荷塘对比,会发现朱自清笔下的荷塘少了温柔妩媚的江南少年女子,少了她们轻松自由欢快的采莲生活,少了缠绵曲折的爱情故事。朱自清营造的是孤独、沉闷的荷塘意境。所以,面对南朝荷塘的自由和闲适、自觉和愉悦、热闹和风流,朱自清只有“可惜”和遗憾,最后不得不说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从中折射出时代给朱自清的心灵打下的烙印。因此,从这一点来看,《荷塘月色》中朱自清联想到的南朝荷塘,其实是他心目中理想的精神境界的象征。

92 2.如何理解作者引用《西洲曲》? 首先要理解《西洲曲》原诗所表达的情感。原诗中女主角为了排遣相思之苦,“出门采红莲”。“莲子”谐音双关“怜子”,即“爱你,想你”意。低头一弄莲子又触发了无限的相思。可见,无论是采莲动机还是采莲本身,都没有解脱女子的相思之愁,后文有“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的叹息。

93 文中朱自清先生引此诗,可见其情有相通处,都是为了“消愁”,但却“愁更愁”。作者因为“颇不宁静”而夜游荷塘,回到家中“什么声息也没有”。可见,“不宁静”并未排遣掉,反而有所加重。正是这种内在的情感纽带,使作者自然地想到了《西洲曲》中的句子,对欲断难断的情感进行了补充和延伸,进一步拓展了读者的思考空间:“一切原来只为逃避,可逃避的结果却是无法逃避。”这样的结尾把文章的“神”——作者的不宁静的心情与无法解脱的哀愁抓得牢牢的,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94 3.“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这句话对表达中心有何作用?
这句话与文章开头妻“哼着眠歌”、“我”“带上门出去”相照应,使文章思路清晰;但主要作用还是以静写动,用静来反衬自己心里的“颇不宁静”。此时,家中妻儿已睡,什么声息也没有,但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波澜并未因夜游荷塘而消除。 这一句以环境的宁静反衬心境的不宁静,起到了深化中心的作用,看似平淡,实则余味无穷。

95 4.《荷塘月色》如何表达出朱自清的思想矛盾?
全篇在宁静与不宁静的心情隐曲变化中,传达出作者不满现实、欲超脱而不得的复杂感情。

96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独处”时的“独语”,是他所构造的、他心中所渴望的一个与现实对立的、真正自由的艺术世界。文中提到的“眠歌”、“妻已睡熟好久”、“笼着轻纱的梦”、“小睡”、“酣眠”、“渴睡人的眼”,使整个“荷塘月色”的画面隐约而朦胧,营造了一个“梦”的氛围与意境。这“梦”正是朱自清的精神避难所。这里有做想做的事、说想说的话的自由,也有“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自由。

97 尽管他现在被动选择了“冷静”、“独处”的学者生涯,但他仍不能摆脱时代中心的“热闹”与“群居”。朱自清内心的矛盾与冲突还在“荷塘月色”与“江南采莲图”的对比中显现出来。在“冷”与“热”、“静”与“动”的对比中,“我”的思绪一直驰骋在历史记忆中,宁静又不宁静,深切而微妙地反映了他“乐得暂时忘记”而又不能“忘记”的万分苦恼的心情。

98 也应看到朱自清的内心矛盾不同于鲁迅的“大憎”与“大爱”,而是具有“平和”的特点。这里所显示出的是一种有节制的、含蓄的情感,这是我国传统的“哀而不伤”的美学风格浸润的结果。

99 (四)概括主旨 作者以夜游荷塘的行踪为线索,委婉细腻地描写了荷塘月色的恬静朦胧,感受到了难得偷来的片刻逍遥,但心中仍然摆脱不开现实带给自己的淡淡哀愁。作者以此抒发了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光明的感情,同时也流露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彷徨和苦闷的心情。

100 (五)鉴赏艺术 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感情是主观的、内在的抽象东西。作者借外在的景物把感情抒发出来,那感情就必须融入具体的客观之物。作者这样选择适宜的事物来表现感情就叫寓情于景,而情与景的交错出现、互为蕴涵则是交融。本文中的一切景物无不笼罩在淡淡的哀愁与难得的、片刻的、淡淡的喜悦之中。在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赞美中获得片刻逍遥的喜悦与难以排遣的忧愁,这种复杂的情感是借助优美景物恰当地表现出来的。所以在写作上我们可以多尝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101 2.运用贴切形象的比喻和巧妙的通感。 “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第④、⑤段充分体现了情景交融的意境美。作者用心观察,用心体验,抓住景物的特征,通过大胆的想象、丰富的联想,运用了许多新鲜贴切的比喻,给读者描写了月下荷塘的美妙景象,抒写了初到荷塘时暂时得到超脱的喜悦之情。如写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展示了荷叶自然舒展的轻盈的姿态;写“荷花”为“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展示了荷花圆润晶莹的光彩和隐约闪烁的光华。写“荷波”“像闪电般”转瞬即逝,给人的心灵“一丝的颤动”,从而产生一种莫名的惊喜和愉悦;写流水,脉脉含情,具有无限的魅力。

102 本文最为突出的是作者对通感这一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通感即用一种感觉来描写另一种感觉,从而增强所要表达的事物的形象感。如作者将“缕缕清香”的嗅觉,写成是“渺茫的歌声”的听觉;又将对塘中“并不均匀”的月色的视觉,写成是“和谐的旋律”的听觉等等。这些通感手法的恰当运用,为本文增添了诗情画意。 贴切形象的比喻和巧妙的通感是我们在写作中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手段,正确、恰当地运用好这些修辞手法能为我们的作文增色不少。

103

104

105 【答案】 C(A.风流:①指跟男女爱情有关的,②英俊杰出的;B.颜色:①面貌,②姿色;C.圆月;D.光景:①情景,②时光景物。)

106 2.下面对引用《采莲赋》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引用梁元帝《采莲赋》描写采莲女的诗句,渲染妖童媛女嬉戏、喧闹的情景,以此映衬荷塘的静谧。 B.在气氛上是化“静”为“动”,在抒情上又是以“动”写“静”。

107 C.诗人在荷塘独步的“静”中,让自己的心潮自由地卷动,展开对江南生涯深情缱绻的思恋和对未来的朦胧追求。从而把乐章逐步引向高潮。
D.《采莲赋》描绘了一个热闹欢快的世界,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答案】 B(在气氛上是化“动”为“静”,在抒情上是以“静”写“动”。)

108 3.对文章第6自然段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描写了树的连绵成片,高低错落。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来描绘荷塘周围的树,是为了写出荷塘如梦的氛围。 B.“重重”和“阴阴”写出笼罩着的沉郁的气氛。

109 C.从远到近,从高到低地描绘了重重围住荷塘的树木、从树隙里漏出来的月光、烟雾般的阴阴树色和隐约可见的远山,充分渲染了荷塘幽静的气氛。
D.沉醉于恬静诗意中的作者并没有忘记描写月色,但作者又不直接描写月色,而是通过拟人化的比喻,把树缝中漏出来的“没精打采”的灯光比喻成“渴睡人的眼”,反衬出月色的朦胧迷人。 【答案】 C(从近到远,从低到高。)

110 4.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眼前的荷塘,莲花算是“过人头”了,但“流水”却被密密的叶子遮住了,体会不出诗句“莲子清如水”的缠绵与快意,呼应、影射了现实社会的黑暗无情。 B.由联想的喜悦,转入了现实的哀愁与不宁静中,遂有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的心情。

111 C.作者赏完月色回到家中,苦闷与哀愁无法排遣,本想找个志同道合的人倾诉一下,但看到的却是“睡熟好久”的妻,作者的苦闷终究无法排遣。
D.文章从披衣出门开始,以赏完月色进门结束,一气呵成,显示了结构完整而严谨的特点。 【答案】 C(“本想……排遣”一句不对。作者没有想找人倾诉的想法,苦闷和妻熟睡也没有关系。)

112 5.对这篇课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开篇就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是全文的文眼。 B.文章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结构自然精致,较好地表现了作者的复杂感情。 C.文中“月光也还是淡淡的”一句使用了通感的手法。 D.文中引用《西洲曲》里的采莲的句子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 【答案】 C(只是从视觉上描写。)

113 6.“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中的“可惜”,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可惜”透露着一种欲超脱而不可得的无可奈何,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14 课后强化作业 (点此链接)

115 名 著 博 览

116 水浒传 长篇小说。又名《忠义水浒传》。元末明初施耐庵作。一说施耐庵、罗贯中合作。系在口头传说、话本、杂剧中的水浒故事基础上,加工创作,连缀成篇。全书以北宋末年宋江所领导的农民起义为题材,描写一百零八名英雄好汉,各自经过种种曲折道路,被逼而聚义梁山泊,“替天行道”,反抗官府。

117 最后竟接受朝廷招安,并奉旨征剿田虎、王庆、方腊等农民起义军,终至全军瓦解。小说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官逼民反”的客观真理,愤怒地揭露了朝政的腐败和官吏豪绅的罪恶,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表现了农民阶级强烈要求摆脱剥削与压迫的斗争愿望,并在客观上真实地描叙了封建社会中农民革命必然遭致失败的历史悲剧。作品的艺术成就极高,塑造了众多的农民革命英雄形象。

118 其中,始而逆来顺受、终至怒而反抗的林冲,见义勇为、粗犷豪爽的鲁智深,一往无前、矢志革命的李逵,正直刚烈、英勇无畏的武松等,均为我国文学画廊中的著名艺术典型;人物形象既是来自对现实生活的高度概括,又是被理想化了的,具有传奇色彩,体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结合。其庞大的连环式结构,环环紧扣,情节紧张生动,故事性强。三打祝家庄、大破曾头市、三败高俅等战斗场面,绘声绘色,引人入胜,不少战例充满辩证法。语言亦简洁明快,生动丰富,以传神见长。小说对封建社会的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曾产生过深刻影响。

119 但所宣扬的“忠义”观念,又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作品的积极、战斗意义。此书版本很多,主要有百回本、百二十回本和七十回本三种。现在所见最早百回本为明嘉靖年间武定侯郭勋刻本,有招安、征辽、征方腊情节,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本;百二十回本以杨定见序本最全,初刻于万历末年,比百回本多出征田虎、王庆故事,有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本;七十回本,即清人金圣叹删改评点本,实有七十一回。将原作第一回改为楔子,并砍去七十一回以后受招安等部分,增写“惊噩梦”,以水浒英雄人物被诛尽杀绝作结。有人民文学出版社重排本,但删去了“惊噩梦”的情节及评点文字,并对金氏其他删改处,多予改正。


Download ppt "成才之路 · 语文 人教版 · 必修2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