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

2 一、目的要求 1.使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萘的分子量。 2.掌握溶液凝固点的测定技术。 3.掌握数字贝克曼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 二、基本原理 溶液的凝固点通常指溶剂和溶质不生成固溶体的情况下,固态纯溶剂和液态溶液成平衡时的温度。
固-液平衡时,溶剂组分在两相中的化学势相等,即固态纯溶剂的蒸气压与溶液中溶剂的蒸气压相等。稀溶液中溶剂遵守拉乌尔定律: PA*  PA = PA* xB。根据拉乌尔定律,一定温度下溶液中溶剂的蒸气压 PA小于纯溶剂的蒸气压 PA*,因此溶液的凝固点通常低于纯溶剂的凝固点,如图所示:

4 液态纯溶剂 PA. -T 曲线与固态纯溶剂 Pas-T 曲线相交于A点 ( T =Tf
液态纯溶剂 PA*-T 曲线与固态纯溶剂 Pas-T 曲线相交于A点 ( T =Tf* ) 。在此温度下,液态纯溶剂和固态纯溶剂的蒸气压均为 PA*,化学势相等,平衡可逆。Tf* 即为纯溶剂的凝固点。 当稀溶液凝固析出纯固体溶剂时,则溶液的凝固点低于纯溶剂的凝固点,其降低值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即 ΔT=Tf* - Tf = Kf mB (1)    式中,Tf*为纯溶剂的凝固点,Tf为溶液的凝固点,mB为溶液中溶质B的质量摩尔浓度,Kf为溶剂的质量摩尔凝固点降低常数,它的数值仅与溶剂的性质有关。

5 若称取一定量的溶质WB(g)和溶剂WA(g),配成稀溶液,则此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为  
式中,MB为溶质的分子量。将该式代入(1)式,整理得:    (2) 若已知某溶剂的凝固点降低常数Kf值,通过实验测定此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ΔT,即 可计算溶质的分子量MB。

6 通常测凝固点的方法是将溶液逐渐冷却,但冷却到凝固点,并不析出晶体,往往成为过冷溶液。然后由于搅拌或加入晶种促使溶剂结晶,由结晶放出的凝固热,使体系温度回升,当放热与散热达到平衡时,温度不再改变。此固液两相共存的平衡温度即为溶液的凝固点。但过冷太厉害或寒剂温度过低,则凝固热抵偿不了散热,此时温度不能回升到凝固点,在温度低于凝固点时完全凝固,就得不到正确的凝固点。从相律看,溶剂与溶液的冷却曲线形状不同。对纯溶剂两相共存时,自由度f*=1-2+1=0,冷却曲线出现水平线段,其形状如图Ⅲ-9-1(1)所示。

7 从相律看,溶剂与溶液的冷却曲线形状不同。对纯溶剂两相共存时,自由度f
从相律看,溶剂与溶液的冷却曲线形状不同。对纯溶剂两相共存时,自由度f*=1-2+1=0,冷却曲线出现水平线段,其形状如图Ⅲ-9-1(1)所示。对溶液两相共存时,自由度f*=2-2+1=1,温度仍可下降,但由于溶剂凝固时放出凝固热,使温度回升,但回升到最高点又开始下降,所以冷却曲线不出现水平线段,如下图所示。由于溶剂析出后,剩余溶液浓度变大,显然回升的最高温度不是原浓度溶液的凝固点,严格的做法应作冷却曲线,并按下右图中所示方法加以校正。但由于冷却曲线不易测出,而真正的平衡浓度又难于直接测定,实验总是用稀溶液,并控制条件使其晶体析出量很少,所以以起始浓度代替平衡浓度,对测定结果不会产生显著影响。 本实验测纯溶剂与溶液凝固点之差,由于差值较小,所以测温需用较精密仪器,本实验使用数字贝克曼温度计。

8 三、仪器和试剂 1.仪器 凝固点测定仪1套; 数字贝克曼温度计1台; 磁力搅拌器1台; 普通温度计1只; 移液管(25mL)1只。 2.药品
1.仪器   凝固点测定仪1套; 数字贝克曼温度计1台; 磁力搅拌器1台; 普通温度计1只; 移液管(25mL)1只。 2.药品   环已烷 萘

9 四、实验装置

10 五、实验步骤 1.取适量冰与水混合为寒剂,调节寒剂温度为2-3℃。注意不断搅拌并不时补充碎冰,使寒剂保持此温度。 2.溶剂凝固点的测定
如图安装仪器,用移液管向清洁、干燥的凝固点管内加入25mL环已烷,并记下环已烷的温度。 (1)粗测: 先将盛环已烷的凝固点管直接插入寒剂中,打开磁力搅拌器,匀速搅拌使温度逐渐降低,当过冷到7.0℃以后,要快速搅拌,待温度回升后,恢复原来的搅拌,直到温度回升稳定为止,此温度即为环已烷的近似凝固点。 (2)精测: 取出凝固点管,用手捂住管壁片刻,同时不断搅拌,使管中固体全部熔化,将凝固点管外壁拭干,放在空气套管中,插入寒剂。先缓慢搅拌,使温度逐渐降低,当温度降至近似凝固点以上1℃时,快速搅拌,打开秒表,每30s读一次温度,待温度回升后,再改为缓慢搅拌。直到温度回升并稳定为止,停止读数,记下稳定的温度值。重复测定三次,每次之差不超过0.006℃,三次平均值作为纯环已烷的凝固点。

11 4.溶液凝固点的测定 取出凝固点管,如前将管中环已烷溶化,用分析天平精确称取约0.20g萘,自凝固点管的支管加入样品,待全部溶解后,测定溶液的凝固点。测定方法与纯水的相同,先测近似的凝固点,再精确测定,精测时温度降至近似凝固点以上1℃时即每30s记一次温度,但溶液凝固点是取回升后所达到的最高温度。重复三次,取平均值。

12 六、数据记录与处理 1.由环已烷的密度,计算所取环已烷的重量WA。 2.将实验数据列入下表中。
3. 由所得数据计算萘的分子量,并计算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 4.由所得数据绘制纯溶剂与溶液的冷却曲线。并根据过冷程度对测得的溶液凝固点做出相应的修正,并计算萘的分子量。

13 物质 质量 凝固点Tf/℃ 凝固点降低值/℃ 萘的分子量 测量值 平均值 环已烷 1 ΔT=Tf* - Tf    = 2 3

14 思考与讨论 1.为什么要先测近似凝固点? 2.根据什么原则考虑加入溶质的量?太多或太少影响如何?
3.当溶质在溶液中有离解、缔合和生成配合的情况时,对其摩尔质量的测定值有何影响? 4.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分子量,选择溶剂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15 注意事项 1.搅拌速度的控制是做好本实验的关键,每次测定应按要求的速度搅拌,并且测溶剂与溶液凝固点时搅拌条件要完全一致。
2.寒剂温度对实验结果也有很大影响,过高会导致冷却太慢,过低则测不出正确的凝固点。


Download ppt "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