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近世代数(Abstract Algebra)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近世代数(Abstract Algebra)"—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近世代数(Abstract Algebra)
近世代数以群、环、域等代数系统为其基本内容。它对高等代数中出现的数域、多项式、矩阵、线性空间等概念进一步概括,具有抽象的特点,适宜于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它不仅是将来学习代数的一个入门,而且与其它学科,如几何、拓扑、泛函和有限数学等有密切联系.

2 第三章 环与域 加群、环的定义 交换律、单位元、零因子、整环 除环、域 无零因子环的特征 子环、环的同态 多项式环 理想
第三章 环与域 加群、环的定义 交换律、单位元、零因子、整环 除环、域 无零因子环的特征 子环、环的同态 多项式环 理想 剩余类环、同态与理想 最大理想 商域

3 §1加群、环的定义 定义:一个交换群叫做一个加群,假如将群的代数运算叫做加法,并且用称号+表示。 的和有意义,这个和 因此在加群里n个元
用符号 即: 加群中的唯一元用0表示,称为零元。元a的逆元用-a表示 则有运算规则:

4 §1加群、环的定义 规定: 则有: (0为R中零元)

5 §1加群、环的定义 定义 一个集合R叫做环,假如 1、R是个加群,即R对于一个叫做加法的代数运算来说作成一个交换群;
定义 一个集合R叫做环,假如 1、R是个加群,即R对于一个叫做加法的代数运算来说作成一个交换群; 2、R对于一个叫做乘法的运算来说是闭的; 3、关于乘法满足结合律: 4、关于乘法与加法满足分配律: 则有运算规则:

6 §1加群、环的定义 (0为R中零元)

7 §1加群、环的定义 规定: 则有:

8 §2交换律、单位元、零因子、整环 定义 一个环R叫做交换环,假如 其中a,b为R中任意元。 所以有:
定义 一个环R叫做交换环,假如 其中a,b为R中任意元。 所以有: 定义 一个环R的一个元e叫做一个单位元,假如有 其中a为R中任意元。 注:不是所有环都有单位元,如下例。

9 §2交换律、单位元、零因子、整环 例1R={所有偶数},R对于普通数的加法和乘法作成一个环,但R没有单位元。
单位元的唯一性:一个环R如果有单位元则其单位元是唯一的。 证明:设R有两个单位元e和e’则有 所以性质成立。 注一个环R中的单位元用1表示,且规定

10 §2交换律、单位元、零因子、整环 定义 一个有单位元环的一个元b叫做元a的逆元,假如 逆元唯一性:环一个元a若有逆元,则最多只有一个逆元。
证明:设a有两个逆元b和b’,则 所以性质成立。 注:不是环中所有元都有逆元,如整数环中除1和-1外其余元都滑逆元。

11 §2交换律、单位元、零因子、整环 用a-1表示a的逆元,且规定 则对任何整数都有 定义 若在一个环R里 但
定义 若在一个环R里 则称a是环R的一个左零因子,b是环R的一个右零因子。

12 §2交换律、单位元、零因子、整环 例2 R={所有模n的剩余类}规定R中的加法和乘法如下: 可以验证R是一个环,称为模n的剩余类环。
所以n非平凡因子均为R的零因子。

13 §2交换律、单位元、零因子、整环 例3 高等代数中一个数域F上一切n阶方阵对于矩阵的加法和乘法来说做成一个有单位元的环, 则当
时有非0矩阵乘积为0矩阵,所以有零因子。 但AB=0

14 §2交换律、单位元、零因子、整环 定理 在一个没有零因子的环里两个消去律成立。反之一个环里消去律成立,则这个环没有零因子。
定理 在一个没有零因子的环里两个消去律成立。反之一个环里消去律成立,则这个环没有零因子。 证明:因为R没有零因子,所以由 消去律成立。

15 §2交换律、单位元、零因子、整环 反之,假设消去律成立,因为 所以由消去律知若 则 所以环R没有零因子。
推论 一个环若有一个消去律成立,则另一个消去律也成立。

16 §2交换律、单位元、零因子、整环 定义 一个环R叫做一个整环,若 1、乘法适合交换律: 2、R有单位元1: 3、R没有零因子:
定义 一个环R叫做一个整环,若 1、乘法适合交换律: 2、R有单位元1: 3、R没有零因子: 其中a,b为R中任意元素。 例如整数环是一个整环。

17 §3除环、域 例1R只包括一个元a加法和乘法规定为: 则R是个环,它只一个元a既是0元,也是a的逆元等。
定义 一个环R叫做一个除环,若 1、R至少包含一个不等于零的元; 2、R有一个单位元; 3、R每一个不等零的元都逆元。 定义 一个交换除环叫做一个域。

18 §3除环、域 除环的性质: 1、除环无零因子。 因为 2、除环R的不等零的元对于乘法来说作成一个群R* 称为除环R的乘法群。
注:除环由两个群构成,分配律是一这两个群之间联系的桥梁。

19 §3除环、域 方程ax=b和ya=b各有一个唯一解是a-1b和ba-1. 但是a-1b不一定等于ba-1,而在域中,则有a-1b=ba-1
所以在域中可以用 表示a-1b和ba-1。 则有以下结论: 1、 当且仅当ad=bc时成立; 2、 3、

20 §3除环、域 例3R={所有复数对 }。这里规定 则R是一个除环,但不是交换环。 因为对于非零元 均有逆元
但是(i,0)(0,1)=(0,i),(0,1)(i,0)=(0,-i)所以 这个环是四元数除环。

21 §3除环、域 环的分类: 交换环 有单位元环 无零因子环 整环 除环

22 §4无零因子环的特征 讨论规则: 例1设p是一个素数,则模p的所有剩余类F构成一个环,则可以证明F是一个域。
证明:只需证明F的所有非零元F*作成一个乘群。 1、结合律成立,则数的乘法结合律知; 2、由于p是素数,所以p不整除a,p不整除b时一定有p不整除ab,所以 时有

23 §4无零因子环的特征 3、p不整除a,但p整除a(x-x’)时,则p整除x-x’,即有 所以F*是一个乘法群,则F是一个域。
证明:因为p[a]=[a]+[a]+…+[a]=[pa]=[0]. 分析原因:是因为F中除零元外,其余元的阶(加法)均为p是一个有限数。

24 §4无零因子环的特征 定理1 在一个无零因子环中所有不等于零的元的阶(对于加法来说)都一样。
定理1 在一个无零因子环中所有不等于零的元的阶(对于加法来说)都一样。 证明:如果每个非零元的阶都是无限大,则结论成立。假设R的某一个元a的阶是有限整数n,b是R的另一个非零元,则(na)b=a(nb)=0,由 R是无零因子环知nb=0。 所以a的阶不超过b的阶,b的阶不超过a的阶,所以 a的阶=b的阶.

25 §4无零因子环的特征 定义 一个无无零子环R的非零元的相同的(加法)阶叫做环R的特征。
定义 一个无无零子环R的非零元的相同的(加法)阶叫做环R的特征。 定理2若无零因子环R的特征是一个有限数n,则n一定是素数. 证明:假如n不是素数,n=n1n2,那么对于R的一个非零元a有 但是 与R是无零因子环矛盾,所以n是素数。

26 §4无零因子环的特征 推论 整环、除环、域的特征或是无限大,或是一个素数。 结论:在一个特征为p的交换环中有

27 § 5 子环、环的同态 定义 一个环R的一个子集S叫做R的一个子环,假如S本身对于R的代数运算来说作成一个环。
同样可以规定子整环、子域概念。 结论:一个环的非空子集S作成子环的充要条件是:

28 § 5 子环、环的同态 一个除环的非空子集S作成子除环的充要条件是: 1、 S包含一个不等于零的元; 2、
例1 R本身是环R的子环。由0一个元作成的集合也是R的子环。 例2 一个环R可以同每一个元交换的元作成一个子环,叫作环R的中心。

29 § 5 子环、环的同态 定理1 设R是一个环, 是一个不空子集,且有一个加法和 一个乘法运算,若存在一个R到 的满射,使得R与
对于一对加法和一对乘法来说同态,则 也是一个环。 定理2 设R和 是两个环,并且R与 同态,则R的零元的象是 的零元,R的元a的负元的象是a的象的负元,R是交换环则 也是交换环,R若有单位元1 ,则 也有单位元 而且 是1的象。

30 § 5 子环、环的同态 例3 设R是整数环, 是模n的剩余类环,则 显然是R到 的一个同态满射。 注:R是无零因子环, 是一个有零因子。

31 § 5 子环、环的同态 例4 R={所有整数对(a,b)},对于代数运算 R是一个环,用 表示整数环,则
显然是R到 的一个同态满射。R的零元是(0,0),而 注:R是有零因子环, 是一个无零因子。

32 § 5 子环、环的同态 定理3 假设R与 是两个环,且 若R是整环,则 也是整环; 若R是除环,则 也是除环; 若R是域,则 也是域。

33 § 5 子环、环的同态 定理4(挖补定理)设S是环R的一个子环,S在R里的补足集合与另一个环 没有共同元,并且 ,则存在一个与R同构的环 而 是 的子环。 证明思路:令 所以有同构映射

34 § 5 子环、环的同态 R中不属于S的元为a,b,c,… 规定一个映射 则可以证明

35 § 6、多项式环 定义 一个可以写成 形式的R0的元叫做R上的一个多项式,ai叫做多项式的系数。其中
定义加法与乘法运算如下: 加法

36 § 6、多项式环 乘法 其中 结论:1、加法与乘法封闭。 2、 是一个环(包含R0和 的最小子环)。 定义 叫做R上的 的多项式环。

37 § 6、多项式环 定义 R0的一个元x叫做R上的一个未定元,若R中找不到不都等于0的元a0,a1,…an,使得 定义 令
是环R上的多项式,则n称为为个多项式的次数,0多项式没有次数。

38 § 6、多项式环 定理1 有单位元交换一定有未定元x存在。 证明思路:1、利用交换环R构造一环
其中只有有限个ai不等于零.则定义加法和乘法可证明其为交换环。 2、利用 可以得到一个包含R的环P 3、证明P包含R上的未定元。

39 § 6、多项式环 定义 一个有形式 的元叫做R上的 的多项式。 则R上的所有 的多项式构成一个环称为 多项式环记作
定义 R上的x1,x2,…,xn任何一个系数不全为零的多项式不等于0,则称x1,x2,…,xn为R上的无关未定元。

40 § 6、多项式环 定理2 R为一个交换环,n为一个正整数,则一定有R上的无关未定元x1,x2,…,xn存在。
证明思路:由定理1和数学归纳法得到。 定理3 设 是R上的多项式环, x1,x2,…,xn是无关未定元则 同态。

41 § 6、多项式环 证明思路: 则定义映射: 可以证明其为一个同态映射。

42 § 7 理想 定义环R的一个非空子集 叫做一个理想子环(理想)若: 1、 2、 显然:只包含零元的集合,是R的理想,称为R的零理想。

43 § 7 理想 定理1 除环R中有零理想和单位理想。 证明:设 是R的一个理想,且不是零理想,则由 得 所以对任意 所以
注:理想对除环和域没有用处。

44 § 7 理想 例1 设R是整数环,n为是0,1的整数,则所有倍数rn作成一个理想。
例2 环R上的一元多项式环R[x]则所有次数不超过n次的多项式构成的集合是R[x]的理想。

45 § 7 理想 设R一个环,若a为R的一个非0元,则所有形式为 的元构成一个集合是R的一个理想记作 。 结论: 是包含a的最小理想。

46 § 7 理想 定义 上面得到的理想叫做由a生成的主理想,记作(a). 当R为交换环时 当R有单位元时 当R有单位元且为交换环时

47 § 7 理想 设R是一个环,若 是R的m个元,则 是R的一个理想。 证明:因为 所以是R的理想。

48 § 7 理想 注: 是包含 的最小理想。 定义 称为由 生成的理想。 记作

49 § 7 理想 例3 设R[x]整数环R上的一元多项式环,则 1、可以证明 2、可以证明 不是R[x]主理想。 因为若 矛盾。

50 § 8 剩余环、同态与理想 设R为一个环, 为其一个理想,则对加法运算 是R的一个不变子群,所以 的陪集
显然

51 § 8 剩余环、同态与理想 把R的所有剩余类作成的集合记作 在其上规定 加法 乘法 则有结论:
定理1 设R是一个环, 是它的一个理想, 是所有模 的剩余类作成的集合,则 是一个环且与R同态。

52 § 8 剩余环、同态与理想 证明 映射 是R到 的同态满射,所以 与R同态,所以 是一个环。 定义 叫做环R的模 的剩余类环记作

53 § 8 剩余环、同态与理想 证明:1、证明 是R的一个理想。 假设 那么 则有 假设 那么 则有 所以 是R的一个理想.

54 § 8 剩余环、同态与理想 2、证明 规定一个法则 则由 是一个映射,且是一个满射。 所以 是一个一一映射。 由于 所以


Download ppt "近世代数(Abstract Algebra)"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