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八章 有机合成纤维 Back.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八章 有机合成纤维 Back."—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八章 有机合成纤维 Back

2 第一节 涤纶、锦纶、丙纶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一、涤纶、锦纶、丙纶纤维的化学结构 (一)涤纶纤维的分子结构
第一节 涤纶、锦纶、丙纶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一、涤纶、锦纶、丙纶纤维的化学结构 (一)涤纶纤维的分子结构 分子量一般控制在18000~25000左右

3 从涤纶分子组成来看, (1)由短脂肪烃链(CH2链段)、酯基、苯环、端羟基所构成; (2)除二端醇羟基外,无其它极性基因,亲水性极差; (3)约含46%酯基,高温时水解、热裂解,遇碱皂解; (4)脂肪族烃链使涤纶分子具有一定的柔曲性,苯环使涤纶大分子基本为刚性分子,且使分子链易于保持线型; (5)涤纶大分子在适宜条件下很易形成结晶,结晶、取向度较高。

4 (二)锦纶纤维的分子结构 聚酰胺纤维(PA) 常用锦纶纤维分两大类:

5 (1)由二元胺和二元酸缩聚而得,其长链分子的化学结构式为:
H OH 命名:在锦纶后加数字,前一数字是二元胺的碳原子数,后一数字是二元酸的碳原子数。 (2)由已内酰胺缩聚或开环聚合得到,其长链分子的化学结构式为: H OH 命名:根据其单元结构所含碳原子数目。例如锦纶6由含6个碳原子的已内酰胺开环聚合而得的。

6 锦纶分子组成特点: (1)都由带有酰胺键(-CONH-)的线型大分子组成
(3)分子中的-CH2-(亚甲基)之间只能产生较弱的范德华力,故-CH2-链段部分的分子链卷曲度较大; (4)各种锦纶纤维因含-CH2-个数不同,不仅分子间氢键的结合形式不完全相同,分子卷曲的概率也不一样; (5)有些锦纶纤维的分子有方向性,分子的方向性不同,纤维的结构性质也不完全相同。

7 (三)丙纶纤维的分子结构 基本组成物质:等规聚丙烯,也称聚丙烯纤维(PP)。其长链的化学结构式为: H OH
H OH 丙纶纤维约含有85%~97%等规聚丙烯、3%~15%无规聚丙烯 具有较高的立体规整性,容易形成结晶。而且聚合物的等规度愈高,结晶速率愈快。

8 二、涤纶、锦纶、丙纶纤维的形态结构和聚集态结构
(一)形态结构 光学显微镜下:形态结构相似:圆形截面,无特殊纵向结构 电镜下:涤纶、锦纶可观察到丝状的原纤组织,锦纶66的原纤宽约10~15nm。涤纶的原纤宽度达数百nm。 如用异形喷丝板,可制成多角形、多叶形、中空等各种异型截面。

9 异形纤维可以改变纤维的弹性,使纤维具有特殊的光泽与膨松性,并改善纤维的抱合性能与覆盖能力,还有抗起球、减少静电等性能。如三角形的纤维有闪光效应,五叶形的纤维有真丝般的光泽,手感良好,并抗起球;中空纤维由于内部有空腔,比重小,保暖性好。

10 (二)聚集态结构 与纺丝过程的拉伸及热处理有密切关系。
涤纶:初生纤维,几乎完全无定形;经拉伸及热处理,具有一定的结晶度(35~45%)和取向度(双折射值可达0.188),密度1.38。 锦纶:较涤纶分子易结晶,在纺丝过程中即结晶,锦纶6在纺丝后的放置过程中也会发生结晶。由于冷却成形时内外温度不一致,皮层取向度较高,结晶度较低;芯层结晶度较高,取向性较低。结晶度一般30~40%,双折射值0.05~0.063,密度1.14。 丙纶:全同构型的纤维具有较高的立体规整性,易结晶,结晶度达65~67%,密度0.90~0.92,(现有纤维中密度最低),双折射值0.034。

11 涤纶、锦纶与丙纶纤维的聚集态结构都属于折叠链/伸直链的晶体共存体系,涤纶与锦纶纤维的单元晶格均属三斜晶系,丙纶属单斜晶系。涤纶和锦纶纤维的原纤维,原纤之间具有较大的微隙,并由一些排列不规则的无定形分子所联系。而原纤维则是由高侧序度的分子所组成的微原纤堆砌而成。微原纤间可能存在着较小的微空隙,并由一些侧序度稍差的分子所联系。丙纶纤维中的分子链呈立体螺旋构象。 涤纶、锦纶、丙纶纤维的聚集结构均可采用缨状折叠链模型加以描述。

12 三、涤纶、锦纶、丙纶纤维的性能 (一)涤纶 1.比重 :1.38~1.40 2.机械性质 (1)强度和伸长
强度高,变化范围广(高强涤纶丝、普通涤纶丝) 伸长率适中(短纤维可分高强低伸型、低强高伸型、抗起球型)

13 强度 高主要原因: l)大分子相互镶嵌结合形成结晶度高达60%左右的结晶区。 2)热抽伸使纤维分子有较高的取向度。 3)分子量较高,分子量分布较集中,导致分子间有较高作用力。 (2)初始模量和弹性 :初始模量较高,回弹性好。 织物耐磨性好,手感硬挺,但有蜡状感。干湿态下机械性质几乎无差别。

14 3.吸湿性:差,W=0.4% 4.热学性质:玻璃化温度67~70℃,软化温度235~240℃,熔点255~260℃ 。耐热性与热稳定性均很好 5.电学性质:极易产生静电 6.光学性质: 双折射率0.188,较高;耐日光性能极好,仅次于腈纶 7.染色性能:染色困难,必须在高温高压下染色

15 8.化学性质 (1)耐酸性:对有机酸、98%甲酸、80%硫酸(室温)等较稳定。但对浓硫酸、浓硝酸,会因酯键被分解而溶解。 (2)耐碱性:分子链会因酯键被碱液皂化或水解而断裂,故不耐碱。涤纶纤维受强碱作用时,从纤维外侧同心地向内芯溶解,但残余部分纤维的强度可保持不变。涤纶仿真丝“碱减量” 工艺的基本原理。

16 (二)锦纶 1.比重:1.14,较轻 2.机械性质 (1)强度和伸长度 高
(2)初始模量与弹性 初始模量低,弹性好,耐磨性在所有纤维中居首位 3.吸湿性:W锦纶6:4.5%;W锦纶66:3.8~4.2%,合纤中较高

17 4.热学性质:耐热性差,高温处理后强度明显下降,安全使用温度93℃。
热收缩:干热收缩 8~9% < 涤纶(14%) 湿热(沸水)收缩 11.5% >涤纶(7%) 5.电学性质:电绝缘性高,与其他物体摩擦常带正电。 6.耐光性:不耐日晒,长期光照色发黄,强度下降20%左右。 7.染色性能:对酸性染料的亲和性大,也可采用分散性染料。 8.化学性质:耐碱不耐酸

18 (三)丙纶 1.比重:0.90~0.92,浮于水中,是现有纤维中最轻的。 2.机械性质 (1)强度和伸度:一般强度2.6~7.0cN/dtex伸长率20%~80%。 (2)初始模量与弹性:初模量不高,弹性很好,弹性回复能力与锦纶66及涤纶相仿。 (3)耐磨性能:好,不仅耐平磨,耐曲磨性能也好。强度和弹性,特别是急弹性较好,是丙纶织物耐磨的主要原因。丙纶织物不易起球。

19 3.吸湿和染色性能:不吸湿,难以染色。 4.热学性质:玻璃化温度-15℃,熔点低,耐干热性差,在纤维制造中常加入抗氧化剂(或称热稳定剂),以提高纤维耐热性。耐湿热,在沸水下煮沸几小时不变形。 5.耐光性:特别差,易老化,制造时应添加化学防老剂。 6.化学性质 :耐酸碱性、耐化学溶剂性能较其他合成纤维要好,但长时间浸于50%硝酸或50%硫酸,强度会降低。

20 第二节 腈纶、维纶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一、腈纶、维纶纤维的化学结构 (一)腈纶纤维的化学结构 聚丙烯腈纤维(PAN)

21 第一单体:丙烯腈单元(85%以上),对纤维性能起主要作用。
由于大分子间作用力较强,纯聚丙烯腈纤维结构过于紧密,纺丝原液不易制备,纤维发硬变脆、吸湿性低、染色困难。 第二单体 :含有酯基的合成物(3~12% ),如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或醋酸乙烯酯等。作用:减弱大分子间作用力,降低结构紧密性,提高纤维弹性、手感和热塑性,降低纤维初始模量和耐热性,使纺丝原液易于制备,便于纺丝拉伸,也利于染色。 第三单体 :带有酸性或碱性基团的单体(1~3% ),如丙烯磺酸钠、苯乙烯磺酸钠、对甲基丙烯酰胺苯磺酸钠、甲叉丁二酸单钠盐(衣康酸)。作用:引人一定数量的能与染料结合的基团,以改进纤维的染色性能。

22 (二)维纶纤维的化学结构 基本组成物质:聚乙烯醇
因乙烯醇很不稳定,故聚乙烯醇不能由乙烯醇聚合形成,而是先由醋酯乙烯聚合成聚醋酸乙烯,然后再以烧碱作催化剂在甲醇溶液中进行醇解,脱去醋酸根,制得聚乙烯醇。 聚乙烯醇无明显熔点,不能被加热成熔融状态;它的分子上有许多羟基,易溶于水,故在纺丝成形后还要再用甲醛作缩醛化处理。 缩醛化处理:由甲醛与纤维中的羟基作用生成聚乙烯醇缩甲醛(即维纶)纤维(PVA)。 缩醛化程度的表示:缩醛度——聚乙烯醇中羟基参与缩醛化反应的克分子百分数。

23 一般要求缩醛度30%左右。过小,纤维耐热性和耐水溶性差;过高,染色性变差,且强度也会下降过多。经正常缩醛化处理的维纶纤维应可耐115℃热水处理,但因纤维的自由羟基已减少30%,吸湿性及染色性能减弱,收缩率略有增加,强度下降。 其分子结构中的一部分:

24 二、腈纶、维纶纤维的形态结构和聚集态结构
(一)形态结构 1.腈纶纤维 横截面: 湿纺:基本圆形,有微小空隙; 干纺:花生果形。 纵向:比较粗糙,有轻微条纹。内部存在空穴结构。

25 2.维纶纤维 湿纺:截面:腰圆形,具有明显的皮芯结构,。 干纺:看不到皮芯结构,截面形状随纺丝液浓度而变化,浓度为30%时,截面似哑铃状,同时还可观察到宽度约0.1μm的原纤结构。

26 (二)聚集态结构 1.腈纶纤维 腈纶纤维中不存在真正的结晶结构(即三维空间有整齐有序排列),而只存在横向有序纵向无序的聚集态结构特征。准晶区是侧序度较高的部分,其余则可再分为中等侧序度和低侧序度两个部分。

27 2.维纶纤维 聚乙烯醇大分子的主链骨架为平面锯齿形。大分子链上羟基分布会影响聚乙烯醇的结晶性能,而羟基分布与醋酸乙烯的聚合温度有关,降低聚合温度有利于提高聚乙烯醇结构的规整性。

28 三、腈纶、维纶纤维的性能 (一)腈纶 1.比重:1.14~1.17。 2.机械性质 (1)强度和伸长度:较小
(2)初始模量和弹性:初模比涤纶小,比锦纶高。弹性明显优于棉、麻、粘胶和蚕丝纤维,低于羊毛、锦纶和涤纶;多次循环拉伸的剩余伸长率大,其服装袖口、领口极易变形。膨松性优,压缩弹性率约为羊毛和锦纶的1.3倍。 (3)耐磨性:优于粘胶、醋酯,但不如锦纶、涤纶等合成纤维。

29 3.吸湿性:标准回潮率1.2~2.0%,中等。 4.热学性质 :两个玻璃化温度,低序区80~100℃,中序区140~150℃之间,纤维没有明显的熔点,100~200℃开始软化,280~300℃时分解,燃烧时没有明显的熔融粘流态,大量溅落在衣服上也不会熔成小孔。 工业生产上常利用腈纶纤维热弹性来制造高收缩腈纶纤维腈纶膨体纱。 利用腈纶纤维的色变现象(200℃或以上热处理时,纤维由黄-棕-黑,而强力仍保留原有强力的一半以上)可制造耐高温、高模量的碳纤维。

30 5.光学性质和电学性质:耐光性和耐气候性特别好,居纺织纤维的首位;电绝缘性较大,摩擦易带电(常带负电)。
6.染色性能:引入第二、第三单体后,染色性能较好。 7.化学性质:耐化学药品作用的稳定性良好的。溶解于浓硫酸、浓硝酸、浓磷酸,但耐浓盐酸,对上述中等浓度的无机酸和浓有机酸有抵抗性。耐碱性比锦纶差,在热稀碱、冷浓碱溶液中会变黄,在热浓碱溶液中立即被破坏。

31 (二)维纶 1.机械性能 (1)强度和伸长度:强度较高,伸长度不高,湿强下降幅度较高。维纶有高强力长丝、高强力短纤维、普通长丝与普通短纤维之分。维纶可纺成高强度(9.7cN/dtex以上)、高冲击强度、高模量的工业用纤维,性能可优于涤纶和锦纶 (2)初始模量和弹性:初模与粘胶相近,弹性较差,织物易皱,不能做高档用品。 (3)耐磨性:良好,次于锦纶,与涤纶相近 2.吸湿性和染色性能:吸湿性好,W为4.5~5%。染色不鲜艳。 3.耐热性:耐干热稳定性较好,耐热水性较差,热水中收缩变形,若在沸水中连续煮沸3~4h,甚至可发生部分溶解。 4.化学性质:耐碱性能优良,能经受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也耐有机酸和大部分溶剂,但不耐强酸。 5.耐光性良好,长期日晒,强度几乎不降低;不怕霉蛀;热传导率低,因而保暖性好。


Download ppt "第八章 有机合成纤维 Back."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