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國際體系(概念與發展) 一、國際體系的定義。 二、國際體系的分類。 三、國際體系的內涵。 四、國際體系的發展。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國際體系(概念與發展) 一、國際體系的定義。 二、國際體系的分類。 三、國際體系的內涵。 四、國際體系的發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國際體系(概念與發展) 一、國際體系的定義。 二、國際體系的分類。 三、國際體系的內涵。 四、國際體系的發展。

2 一、何謂國際體系? (一)國際體系(international system) 又稱國際系統。是藉助於自然科學
(解剖學)的概念,將一個整體細看 其內部的構造, 並研究其各部分的 互動關係。 (二)定義:K. J. Holsti認為是由獨立的 政治單位(通常是指民族國家,nation- state)所組成的集合體。

3 (三)但今天國際體系指涉的範疇, 應該是遠遠大得多,不限定於是 民族國家,只要是國際關係的成 員,都應該被納入。
(四)國際體系是一個架構,各個成 員在這個框架中活動,其形式則 有合作與衝突。

4 二、國際體系的分類 (一)Morton A. Kaplan 著作「國際政治的體系與過程」 中指出,預測國家行為的假設
前提是:認為各國政治家都是 理性且消息靈通(但其實這些特質 ,並不保證能有正確的外交決策)。

5 1. Kaplan 將國際體系分為6大類 a. 權力均衡體系 (balance of power) b. 鬆弛的兩極體系
(loose bipolar) c. 緊密的兩極體系 (tight bipolar) d. 世界性的國際體系 (universal-international system) e. 階層性的國際體系 (hierarchical international system) f. 單元否決體系 (unit veto system)

6 2. Kaplan 指出影響國際體系: 五項變數 a. 體系的基本規則 b. 體系的轉變規則 c. 構成員分類變數 d. 能力變數
e. 資訊變數

7 (二) K. J. Holsti Holsti 指出決定體系性質的五個元素: 1.體系的範圍(boundaries)
2.政治單元的性質 (characteristics) 3.體系的結構 (structure) 4.成員的互動方式 (forms of interaction) 5.明示及暗示的規範 (explicit or implicit rules of customs)

8 三、國際體系的內涵 (一)無政府狀態(anarchy) 1. 國內政治和國際政治相當不同,癥 結在於後者無中央政府以維持秩序
2. 正因國際政治為無政府狀態,故國 家必須:自助(self-help),結盟 (allies),以及自我節制(self- restraint)

9 (二)主權(sovereignty) 1. 主權的彰顯 緣起於「至高無上的國內管轄」觀念發揚於 平等正常的國際參與,給國際體系帶來貢
獻及改變。 2. 但主權還是應有節制,特別是當前相互依賴 甚深的現代國際關係。 3. 哪些是主權的事務? 哪些是主權之外、應受國際規範的事務?

10 (三)安全兩難(security dilemma) (四)權力平衡 (balance of power)
(五)強權和中等國家(great powers & middle powers)

11 (small states & weak states) (七)霸權(hegemony)與霸權穩定理論
(六)小型國家與弱國 (small states & weak states) (七)霸權(hegemony)與霸權穩定理論 (theory of hegemonic stability) 1. 過去的霸權:英國、美國 2. 未來的霸權: ? 3. 美國霸權的演變(不見得一定要追求霸權) a. 在國際主義(internationalist)和孤立主義 (isolationist)當中擺盪。 b. 在單邊主義(unilateralism)和多邊主義 (multilateralism)當中擺盪。 c. 在道德主義(morality)和現實主義 (realism)當中擺盪

12 四、國際體系的發展 (一)古典期 (classical period) (1648-1815) 1. 活動範圍較小,東西方世界不相往來
2. 經濟上自給自足、相互依賴相當小 3. 戰爭規模不大、一般可以控制 4. 君主國家、民主國家並立,互動的規範較原始 5. 國際成員多是主權國家,其他成員幾乎不存在 6. 國際衝突較多、合作較少,稍不小心即有戰爭

13 (二)轉承期(transitional period) (1815-1945)
1. 外交和國際政治的範圍,從歐洲逐漸擴散至世界 主要地區。 2. 交通發達,世界往來加深,但也增進了合作與衝 突。 3. 國際貿易增多、世界文明增進。 4. 戰爭規模加大、常有重大影響。 5. 君主國、民主國、集權國家、甚至法西斯、主義 國家、共產國家等,在此時應有盡有。 6. 主權國家以外的成員逐漸出現。 7. 民族主義的影響重大、科技使戰爭殺傷力增強、 美日等國嶄露頭角。

14 (三)現代期(contemporary period) (1945-迄今)
1.人類活動及爭奪範圍無所不在,甚至遠至外太 空。 2.衝突增多,但也同時改善人類的生活。 3.貧富差距拉大,形成愈益嚴重之勢。 4.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肆虐、世界更不安全。 5.經過冷戰、冷戰之後的和平似是異常脆弱。 6.一超多極的世界是否更安全?

15 威斯特伐裏亞條約 一六四八年的《威斯特伐裏亞條約》(The Treaty of Westphalia)重新劃分各國領土和德國各諸侯的領地,將武力作出的裁決以多邊條約的形式固定下來。三十年戰爭是西方國家關係體系的催生婆,在戰爭的瓦礫堆上,一個全新的國際秩序開始出現。

16 西方國家關係體系 根據美國國際政治學者弗雷德里克·舒曼的研究,西方國家關係體系主要包括: 相互承認擁有國家主權的國家。
以國際法的原則處理相互關係。 根據[勢力均衡]的政策謀求本國生存的國際社會是通過基督教結合起來的。

17 社會主義衝突論觀點 對「文明國家」來說,近代國際關係體系是一個使它們的權力欲不斷得到滿足的機制
對非西方民族來說,近代國際關係體系則是一個使 其每時每刻都在蒙受屈辱的機制;越是熱愛自己的歷史和文化,就對這種屈辱感受得越深刻。

18 社會主義衝突論觀點(一) 強烈的自信和不可抑制的熱情,幫助基督教民族擴張勢力和影響,在世界 的範圍確立了西方的統治。
而當這種自信和熱情,發展到利用近代國際關係體系,肆無忌憚地觸犯其他民族的文化禁忌,傷害這些民族歷史地形成的民族感情的時候。事物的發展就走到了它的反面——西方世界的文化,滲透激發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民族意識的覺醒。

19 社會主義衝突論觀點(二) 首先作為民族與民族之間的仇恨,發展起來的近代民族主義成為一面最有感召力的旗幟;
被壓迫民族的反抗鬥爭風起雲湧,不斷衝擊著以基督教民族為中心的世界秩序——近代國際關係體系。

20 社會主義衝突論觀點(三) 近代國際關係體系 不是西方國家關係體系這一調整各平權主體關係的道德規範體系在世界範圍的簡單的複製,而是一個維護西方國家對世界統治的不折不扣的法律秩序。 在這一秩序 裏,西方國家集團是立法者和審判者,源於西方哲學和價值觀的國際法和國際習慣是法律條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呼喚出來的巨大的生產力以及在此基礎上建立的強 大的軍事力量是保證法律實施的強制力。

21 國際體系 傳統型國際體系(1648--1789) 從西伐里亞條約至法國大革命 過渡時期國際體系(1789--1945)
法國大革命至二次大戰結束 二次大戰之後國際體系( ) 二次大戰後至石油禁運 當前國際體系(1973--) 東西與南北衝突

22 傳統國際體系:維也納體系 拿破崙用戰爭向歐洲輸出革命,歐洲的封建君主非常懼怕,他們聯合對抗法國。雖然當時已處於蒸汽時代,工業資本主義已成為發展潮流。但是由於歐洲大陸封建勢力的聯合力量,大大超過資本主義力量,拿破崙戰敗。 在制裁法國的基礎上,戰勝的歐洲封建君主們召開了維也 納會議,確定了歐洲的封建統治秩序和國家體系。稱之為維也納體系。 維也納體系之後,英國重新控制歐洲,並且達成了歐洲勢力均衡,世界國際關係的中心舞台停留在歐洲。 歐洲獨領風騷的狀態,一直持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

23 傳統國際體系:華盛頓體系 1870年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把人類推進到電氣化時代。電氣化時代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使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舞臺發生了動搖。 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和法國贏得戰爭卻輸掉優勢。而美日日益崛起,國際關係的中心舞臺開始向歐洲的兩側即美國所在的美洲、日本所在的亞洲轉移。 國際關係格局由英國獨霸世界、歐陸勢力均衡讓位于英法主宰世界、美日爭奪霸權的格局。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形成。

24 傳統國際體系:雅爾達體系 蘇、 美、英三國首腦史達林、羅斯福和邱吉爾於1945年2月4日至11日在蘇聯克裏米亞半島的雅爾達舉行會議,討論了關於攻擊法西斯德國、德國的佔領與管制、 德國的賠償、聯合國會議、被解放的歐洲宣言、和平時期保持並加強在戰時所實行的合作以及蘇聯對日作戰等問題。 會議秘密簽訂了《雅爾達協定》,發表《克裏米亞聲明》。 二次世界大戰不僅使國際關係格局發生了轉變,而且發生於二戰後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把人類歷史推進到“電子資訊時代”。  第二次世界大戰削弱了英法,成為二等國家,大大改變了世界格局,使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關係舞臺成為歷史,取而代之的是美蘇兩極格局。

25 經貿國際體系:布列頓森林貨幣體系(一) 在本世紀後半葉的50年中,關貿總協定和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被認為支撐世界經貿和金融格局的三大支柱。 這三大支柱實際上都肇自於1944年召開的布列頓森林會議。後兩者人們又習慣稱之為布列頓森林貨幣體系。

26 經貿國際體系:布列頓森林貨幣體系(二) 國際貨幣基金與世界銀行所屬的國際重建與開發銀行(IBRD)、國際開發協會(IDA)、國際金融集團(IFC)、共同投資信託(MIGA),都是聯合國體系內的金融財政機構,號稱世界銀行集團(World Bank Group)。 這個集團當初都是根據普瑞頓森林市會議的設計而來,故亦稱普瑞頓森林市體系(Bretton Woods System),總部均設於華盛頓D.C.,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神經中樞。

27 經貿國際體系:布列頓森林貨幣體系(三) 一九四四年七月一~二十二日,四十四國代表在美國普瑞頓森林市集會,商議如何恢復戰後的經濟景氣,重整世界的金融結構。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各國簽署普瑞頓森林市協議書(Bretton Woods Agreement)與國際貨幣基金協定(IMF's Articles of Agreement)。 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依協定有占IMF85%股金的國家簽署與批准該協定,於是宣告生效。一九四六年三月,IMF與IBRD共同舉行開業會議,機構正式運作。

28 國際政治冷戰結構的轉變(一) 結構的轉變由於八0年代國際關係的趨緩。國際關係趨緩的原因可能是: 1.第一代戰爭時期的領袖相繼過
世,淡化意識型態的尖端對立。 2.長期的軍備使財政負荷過重。 3.談判代替對抗,更符雙方利益。

29 國際政治冷戰結構的轉變(二) 蘇聯政經結構的轉變由於外部因素,戈巴契夫瞭解到蘇聯不再能夠以三流的經濟,來維持一流的軍力。因此戈巴契夫說:蘇聯不是被無敵的軍隊所敗,而是敗於優越的經濟實力。 後冷戰時代,國際局勢裡,和平思想成為主流但邊陲地區仍有大量的戰爭。前者是聯合國設立的宗旨用來防止大規模的戰爭,但地區性衝突仍不可免

30 舊體系瓦解 這個舊秩序觀念產生於17世紀的歐洲。從1648年的巴伐利亞條約到20世紀40年代的世界體系中,國家主權和領 土完整就是一切。
在這個時期中,一個國家的統治者可以在其主權國家領土中做任何事情不受外來制約,但不能對其他主權國家的任何事情進行任何干預。 在西方,這個世界體系的觀念正在瓦解。第二次世界大戰使多數西方人,相信人類世界和國際政治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和平、人權和經濟福利,而所有這些事務的處理,都需要超越主權國家的國界的國際合作。這樣的思考導致建立世界人權體系和自由貿易區以及放鬆基於國界的限制。

31 全球主義(Globalism) 達到公平與安全的國際秩序,倡議國際典則,朝向國際整合,建立全球的政治共同體。

32 超國家關係(transnational relation)
國家之間互為利害依賴之程度增加。 國家之活動或為跨國及超越國界,如全球能源、糧食、人口、自然資源保育、經濟等問題。


Download ppt "國際體系(概念與發展) 一、國際體系的定義。 二、國際體系的分類。 三、國際體系的內涵。 四、國際體系的發展。"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