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人地關係 ── 熱帶雨林 人文活動對環境的影響
2
文明發展的三個時期 原始時期 平衡階段 傳統文化期 人、地平衡關係破壞 現代文化期 失衡階段
3
採集狩獵業對環境的影響 除去植被: 植物被移走 使雨林走向下坡。 建造寮屋居住地表留下永久烙記。
4
由地著進行 對環境影響有限 人口少科技發展水平低 規模較小型,破壞力不大 受環境影響
5
商業打獵及設陷阱捕捉動物 大型、範圍大、快速 現代化機器 影響大片土地 破壞生態平衡
6
畜牧業 大面積破壞自然植被 牧場負荷過重自然植被退化 植被被踐踏、土壤覆蓋層被侵蝕 廢物污染地表水 退化變為稀樹草原 單一穀物草
地壤肥力下降
7
商品化牧牛業 如美國 粗放式放牧 只長劣草的不毛之地 e.g.阿瑪遜盆地
8
傳統遷移耕作 持續土地利用 長期輪流耕種保持平衡 土地至少休耕20年以上 森林再生土壤肥力得以保存 植被再生保護土壤,免受侵蝕
人與環境=和諧關係
9
現代遷移農業 人口增加糧食需求上升砍伐叢林擴大遊耕面積 商品性作物擴展遊耕的土地 e.g. 西非土人種植可可
(長期種植取代遷移,傳統作物) 歐洲農業技術引入加大土壤侵蝕
10
對食物需求增加砍伐及焚燒循環過程縮短植被改變速度加快
收獲下降移動的次數更頻密土地肥力恢復時間縮減
11
遷移農業對氣團的影響 全球性氣候:二氧化碳上升大氣層增溫溫室效應 微氣候:雨林被清理 陽光能直接到達林底 增加了蒸發率
降低了相對濕度 降水次數減少 風速增加
12
遷移農業對水圈的影響 影響河水流量、含沙量、水溫、化學成份 河槽的形狀和大小 截留大量減弱 土壤腐殖質存量減少 保水能力下降
地表徑流率和量上升
13
作物種植河盆坡面 強烈降水 成地表徑流 負載泥沙量增加 破壞性極大的氾濫
14
遷移耕作對土壤的影響 曝露於空氣中,變乾和硬化加速土壤侵蝕 棄耕:微氣候改變,地面明顯乾化及硬化 斬斷養份循環,土壤瘦化:
改變了生態系統的植物養份庫、養份流的形式和分配
15
焚燒:養份喪失在揮發、水溶解、侵蝕和風帶走
土壤溫度上升,養份迅速分解 無植被加強侵蝕作用地表徑流帶走養份 沒有截留,地表的落葉和樹幹等覆蓋物被搬走濺擊侵蝕出現 使滲潤下降
16
對生物圈的影響 有價值的林木被破壞 被砍下的枯死物殘株引發出傳染病 形成次生林: 花草樹木結構與原生林有極大差異 土壤可用養份越少
17
干擾生態系統: 直接破壞生產者,改變食草類動物生境遷移 破壞生者,食物鏈受破壞 干擾了生態系統的功能平衡;使植物量迅速少,再循環減少 地表缺乏覆,淋溶和流喪失,養份儲降低。 個案﹕巴布工新幾內亞遷移農業
18
企業農場 砍伐大量樹木原始森林變為次生林 生態系統不平衡 單一作物種植養份耗盡土壤肥力下降 大量使用化肥污染河水
19
伐木業對生物圈的影響 破壞多樣化的生物系統 樹棲的昆蟲如蚊遷到底層,傳播瘧疾 缺乏高大木材,大量草木類植物代替 生態系統破壞
腐殖質減少土壤養份下降 淋溶作用強烈,被侵蝕-->瘦化,氧化硬化,次生林質素下降
20
對氣團的影響 二氧化碳量增加全球大氣成份改變溫室效應 水份儲存減少,蒸發作用消失地表溫度上升
地面積光滑空氣流動阻力減弱風速較大侵蝕較強 緩和氣候功能減弱溫室效應加強
21
對水圈的影響 降水輸入地表主要變地表徑流 地表徑流增加泛濫增加嚴重侵蝕地表坡面水土流失 涵養水源的功能消失特大洪峰
蒸散減少降水減少發生
22
對地貌的影響 濺擊地表土壤沖刷 滲潤、回流下降 侵蝕地表:片狀侵蝕細溝沖溝 土質下降,硬盤暴露,旱時結成硬盤,減低土壤滲潤能力
降水後土壤水份飽和山泥傾瀉增加 個案﹕拉丁美洲森林
23
建水壩 改變水文狀況 淹沒大片肥沃土地破壞土地 微氣候發生變化 森林面積大減
24
工礦業、交通城市建設 污染大氣 土壤污染(重金礦污染四周) 耗盡非再生自然資源 清除大片林地,植被被破壞 森林面積減少 促進森林的開發
25
~完~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