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读其书想见其为人 ---<<史记>>的理想人格 管仲列传 千古一朋——鲍叔牙.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读其书想见其为人 ---<<史记>>的理想人格 管仲列传 千古一朋——鲍叔牙."—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读其书想见其为人 ---<<史记>>的理想人格 管仲列传 千古一朋——鲍叔牙

2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了解文言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体会管鲍之交的真诚可贵。 3、分析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原因。

3 管仲简介 管仲: 字仲,名夷吾,谥曰“敬仲”,春秋时齐国著名的政治家。齐桓公尊称管仲为“仲父”。 管仲从政40多年,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齐国国力大振,使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的第一个霸主。 管仲被后人尊为一代名相。 他与鲍叔牙的友谊更为后人称道。

4 我所了解的管仲 出身贫寒,早年与鲍叔牙游,合伙经商,因母老家贫,常受鲍叔牙资助,成为挚交。
管仲(前723—前645),名夷吾,字仲,谥号敬,因以敬仲称之。颍上人。春秋时杰出的政治家。 出身贫寒,早年与鲍叔牙游,合伙经商,因母老家贫,常受鲍叔牙资助,成为挚交。 齐襄公乱政时,助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位,失败后,经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为上卿,尊称“仲父”。 他治齐40年,对内政、经济、军事都进行了全面改革,制订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方略。提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论点,把礼、义、廉、耻看作国之四维,认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他特在庶民中选拔人才,予以破格提升,重视奖勤罚惰。并合理划分行政区域,把行政组织同军事编制相结合,统一军政领导,增强国防力量。从此,齐国的国力大振。对外以“尊王攘夷”相号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著有《管子》一书,共86篇,今存76篇。

5 我所了解的管仲 管仲是继周公之后中国最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 孔子称之以“仁”, 梁启超誉之为“中国之最大的政治家”、“学术思想界一巨子”。

6 与人物相关的资料 【成语】管鲍分金 管鲍之交 鲍子遗风 人们用“管鲍分金”比喻情谊深厚,相知相悉; 用 “管鲍之交”来表示知心朋友; 用“鲍子遗风”形容朋友之间的相知生死之交。

7 与人物相关的资料 【成语】 一箭之仇 齐桓公,姓姜,名小白。即位之前为了躲避齐国内乱,和兄长公子纠流亡国外。齐襄公被杀后,公子小白和公子纠都奔回齐国,争夺君位。公子纠的师傅管仲,带兵拦截公子小白,一箭射中小白的腰带扣。小白假装死去。公子纠以为小白已死,就放慢了行程。小白却日夜兼程抢先回到齐国即位,就是齐桓公。齐桓公想任用他的老师鲍叔牙为相,鲍叔牙举荐自己的好友管仲,并对齐桓公说:“你要是治理齐国,用我为相就足够了,但您要是想称霸天下,却非用管仲不可。”齐桓公认为鲍叔牙说得有理,不再计较一箭之仇,不但任其为相,还尊为“仲父”。

8 管仲列传 整体感知: 《管仲列传》叙述了管仲务本求实,以民为本的为政才能,及他因势利导、转败为胜的政治家风范。

9 梳理结构 第一段(1-2): 管仲与鲍叔牙的交往和深挚友情。 第二段(3-4): 管仲任政相齐,政绩显著。 第三段(5): 司马迁的赞词。

10 研习课文1——2节

11 (一)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 (1)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二)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2)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3)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12 实词积累 交往 1、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2、管仲贫困,常欺鲍叔 3、鲍叔遂进管仲 占便宜 4、一匡天下 5、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 推荐
6、吾尝三战三走 占便宜 推荐 匡正,纠正 经商 逃跑

13 词类活用 1、齐桓公以霸 2、公子纠败,召忽死之 3、召忽死之 4、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名作动,称霸 为动,为…而死
意动,以…为羞(耻)

14 特殊句式 1、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判断句 2、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被动句 3、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4、吾幽囚受辱 判断句

15 第一段中哪句话高度概括了管仲助桓公 获得政治上的巨大成功?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16 从内容(写了那些内容)、感情(表达什么感情)、语言(语言表达有何特点)、传记写作几个角度赏析课文第二段(“管仲曰……知我者鲍子也”)。
•从内容上看,是管仲对自己与鲍叔牙多年深交的回顾,从经商、谋事、出仕、作战、事君五个方面写鲍叔牙对自己的深知和理解,突出强调了鲍叔牙的大度和“知已”。 •从感情上看,“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管仲十分动情,饱含着对鲍叔牙的感激,洋溢着对真挚友情的礼赞。知己之人、知遇之情的难能可贵。

17 从语言上看,连用五个句式相近的句子,组成一组排比,列叙自己在不同领域与鲍叔牙交往的事实,真切而又有层次感地展现了二人的友谊和感情,热情地赞美了自己的知心朋友,五个“知”字的重复出现,更加凸显鲍叔真为管仲之知音。 从传记写作上看,司马迁用较多文字引述管仲的表白,一是对上段“鲍叔知其贤”“鲍叔终善遇之”内容的具体印证,二是借以交代,管仲早期的坎坷生涯为其后来任政相齐时的“顺民心”、善于从实际情况出发处理问题打下了坚实的人生阅历基础。

18 小结 第一段(1-2): 管仲与鲍叔牙的交往和深挚友情。

19 研习课文3——4节

20 (三)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4)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四)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修召公之政。 (5)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 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6)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21 第三段重点词语理解 管仲既任政相齐:相,辅佐。(名作动)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张,宣扬。乃,就。 故论卑而易行:论,主张。卑,平易.
富国强兵:使动用法。使 富(强) 上服度则六亲固:服,遵守。度,法令。固,团结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张,宣扬。乃,就。 故论卑而易行:论,主张。卑,平易. 俗之所欲,因而予之:因,趁机。 予,给。 俗之所否,因而去之:否,不赞成的。去,革除。

22 第四段重点词句理解 1、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善于将灾祸转变为好事;将失败转变为成功。 2、贵轻重,慎权衡:贵,重视。慎,慎重。 3、南袭蔡,慎权衡:南,向南。慎,谨慎。 4、管仲因而伐楚:因,趁机。 5、令燕修召公之政:修,实行。

23 实词积累 世俗,百姓 1、与俗同好恶 2、故其称曰 3、上服度则六亲固 4、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5、管仲因而令修召公之政 纲常;发扬,提倡
主张,看法 遵从,遵循 纲常;发扬,提倡 修治,整顿

24 词类活用 1、管仲既任政相齐 2、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3、贵轻重,慎权衡 4、南袭蔡 5、桓公实北征山戎 6、管仲因而信之
名作动,担任…相国 使动用法 意动,以…为重 名作状,向南 名作状,向北 使动,使…守信

25 研习课文第5节

26 (五)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 (7)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岂管仲之谓乎?

27 1、而不勉之至王 2、将顺其美 3、岂管仲之谓乎 然孔子小之 岂管仲之谓乎 实词积累 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 劝勉,鼓励; 达到,施行 扶持
劝勉,鼓励; 达到,施行 扶持 大概,可能 词类活用 然孔子小之 (1)形作动,轻视; (2)意动,认为…器量小 特殊句式 岂管仲之谓乎 宾语前置

28 小 结 1、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1—2节):管、鲍之交。 (3—4节):管仲政绩。 (5节):太史公评价。 (1)选材精炼,以一驭万;
小 结 1、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1—2节):管、鲍之交。 (3—4节):管仲政绩。 (5节):太史公评价。 2、本文在选材上的特点: (1)选材精炼,以一驭万; (2)详略得当,化繁就简。

29 五、思考、拓展 1、从这篇传记看,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主客观) 主观因素: 有“上下相亲”“顺民心”的施政指导思想; 有“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的施政才能。 客观因素: 1、朋友知己之情。 2、君臣知遇之恩。

30 2、《管仲列传》中可以窥探到司马迁的怎样的感情?
1.对管鲍之交的礼赞之情; 2.无人知己的寂寞; 3.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个人感喟。


Download ppt "读其书想见其为人 ---<<史记>>的理想人格 管仲列传 千古一朋——鲍叔牙."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