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2 细菌的感染( infection)指细菌突破宿主防御机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释放毒性代谢产物、 引起不同程度病理反应的过程。
致病菌或病原菌(pathogen):能够引起宿主感染,具有致病性的细菌。

3 第一节 正常菌群与微生态

4 一、正常菌群(normal flora)的概念
存在于正常人体表以及与外界相通腔道中的不同种类和数量,正常时对人体有益无害的微生物群(细菌为主)称为正常微生物群,通称正常菌群。

5 寄生部位:皮肤、口腔、鼻咽腔、外耳道、眼结膜、胃、肠道、尿道、阴道。
血液及组织器官正常情况下是无菌的。

6 二、正常菌群的生理学意义: 三、机会(条件)致病菌:

7 机会致病菌的主要致病条件(原因) 1、寄居部位改变 正常菌群进入无菌部位或非正常寄居部位。 2、免疫功能低下 3、菌群失调 通常发生在不恰当地使用抗菌药物后。

8 第二节 细菌的致病机制

9 致病性(pathogenicity):是指细菌对宿主感染致病的能力。
毒力(virulence):表示致病性强弱程度。常用LD50或ID50表示。 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或半数感染量(median infective dose,ID50):规定时间内,经指定途径,能使一定体重或年龄的某种动物半数死亡或感染需要的最小细菌数或毒素量。

10 细菌的致病机制相关因素 细菌的毒力 细菌侵入的数量 细菌侵入的途径和部位

11 一、细菌的毒力 (一)侵袭力(invasiveness): 病原菌具有的突破宿主的防御机制、侵入机体定居、繁殖、扩散的能力。 包括 1.粘附素(adhensin) 2.荚膜和微荚膜 3.细菌生物膜(bacterial biofilm) 4.侵袭性物质

12 图为定植于静脉导管表面的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扫描电镜照片(×6000)。(From Lansing M. Prescott et al
图为定植于静脉导管表面的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扫描电镜照片(×6000)。(From Lansing M. Prescott et al. Microbiology, 5th Edition, McGraw-Hill Companies; 2002: p920

13 (二)毒素 1.外毒素(exotoxin) 主要由G+菌和部分G-菌合成并分泌到菌体外;为蛋白质,性质不稳定,抗原性强;分子结构:A亚单位是毒素活性中心,B亚单位是毒素与易感细胞结合部位;毒性极强,对作用对象有选择性,导致特征性病变。

14 2.内毒素(endotoxin) 主要是G-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也存在于“四体”及个别G+菌中,一般细菌裂解后释放;为脂多糖,性质稳定,抗原性弱,不能人工处理为类毒素。

15 ① 发热反应 ② 白细胞反应 ③ 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休克 ④ DIC
分子结构:脂质A、核心多糖、特异多糖;毒性作用相对较弱,无选择性;致病作用基本相似: ① 发热反应 ② 白细胞反应 ③ 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休克 ④ DIC

16 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 区别要点 外毒素 内毒素 来 源 革兰阳性菌与部分革兰阴性菌 革兰阴性菌 存在部分 多数由活菌分泌 细菌裂解后释放
来 源 革兰阳性菌与部分革兰阴性菌 革兰阴性菌 存在部分 多数由活菌分泌 细菌裂解后释放 化学成分 蛋白质 脂多糖 稳 定 性 60-80 ℃30min被破坏 160 ℃2-4h才被破坏 毒性作用 强,对组织器官选择性毒害,致特殊临床表现 较弱,不同菌的毒性效应大致相同 抗 原 性 强,可致抗毒素产生;脱毒处理形成类毒素 弱,其中和抗体作用弱;不形成类毒素 基因定位 常由染色体外基因编码 由染色体基因编码

17 第三节 人体抗细菌感染的免疫

18 一、固有免疫 (一)屏障结构 皮肤与黏膜 血脑屏障 胎盘屏障 (二)吞噬细胞 (三)体液因素补体(complement) 溶菌酶(Lysozyme) 防御素(defensin)

19

20 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和消化过程示意图

21 二、适应性免疫 (一)体液免疫 (二)细胞免疫 (三)黏膜免疫

22 三、抗菌感染的免疫特点 (一)抗胞外菌感染的免疫 (二)抗胞内菌感染的免疫

23 第四节 细菌的感染

24 一、感染的来源 外源性感染(exogenous infection) 内源性感染(endogenous infection)

25 二、感染的途径: 消化道 呼吸道 创伤感染 节肢动物叮咬感染 性接触感染 多途径感染

26 三、感染的类型 (一)隐性感染 (二)显性感染 (三)带菌状态 四、环境因素对感染的影响

27 感染的类型 隐性感染( inapparent infection) 感染后损害较轻,使机体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的临床症状者。 显性感染(apparent infection) 感染机体受到损害,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者。有不同模式。

28 全身感染: 毒血症(toxemia) 病原菌在局部生长繁殖,其产生的外毒素进入血流,引起特殊毒性症状。 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革兰阴性菌进入血流大量繁殖后死亡崩解,或在局部病灶内死亡崩解,释放的内毒素入血而引起全身中毒症状者。

29 菌血症(bacteremia)病原菌入血,但未在其中生长繁殖,仅短暂、一过性经血流到达适宜部位后繁殖致病。
败血症(septicemia)病原菌入血并大量繁殖、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全身严重中毒症状。 脓毒血症(pyemia)化脓性病菌入血大量繁殖后,随血流扩散到机体其他组织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


Download ppt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