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儒林外史 一、吴敬梓的家世与生平 1、家世 始祖吴凤。有四子。四子吴谦,习医。 高祖吴沛系吴谦之子。一生功名不顺,以廪生终老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儒林外史 一、吴敬梓的家世与生平 1、家世 始祖吴凤。有四子。四子吴谦,习医。 高祖吴沛系吴谦之子。一生功名不顺,以廪生终老"—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儒林外史 一、吴敬梓的家世与生平 1、家世 始祖吴凤。有四子。四子吴谦,习医。 高祖吴沛系吴谦之子。一生功名不顺,以廪生终老
吴敬梓( ),字敏轩,晚年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 1、家世 始祖吴凤。有四子。四子吴谦,习医。 高祖吴沛系吴谦之子。一生功名不顺,以廪生终老

2 吴国鼎,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授中书舍人。年六十七卒。著有《诗经讲义》等,有诗文集传世。 吴国器,奉父命主持家政。
吴沛有子五人:国鼎、国器、国缙、国对和国龙。四子国对与五子国龙是孪生兄弟。因其母怀孕时曾梦二龙相对,故先生者名国对,后生者名国龙。 吴国鼎,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授中书舍人。年六十七卒。著有《诗经讲义》等,有诗文集传世。 吴国器,奉父命主持家政。 吴国缙,顺治九年(1652)进士,江宁府教授。有《世书堂集》四十卷。年七十四卒。 吴国对,吴敬梓曾祖,顺治十五年(1658)以第三名有第(探花),选拔为翰林院庶吉士。因不习满语,次年辞去。康熙五年(1666)补编修,典试福建。迁国子监司业,提督顺天学政。年六十五卒。有《赐书楼集》二十四卷。

3 吴国龙,与长兄同为崇祯十六年进士,授户门主事,丁内艰归。康熙元年授工科给事中,改授河南道监察御史。著有《心远堂集》三十四卷,《吴给谏奏稿》八卷。
吴国龙有子六人。长子吴晟康熙十五年进士,著有《洪范辨正》、《周易心解》等。五子吴昺,康熙三十年以一甲第二名及第(榜眼),授编修。后为湖广学政。著有《宝稼堂集》十六卷、《卓望山房集》和《玉堂应奉集》等。 综上所述,吴敬梓曾祖、祖父两代人中,共出现了六名进士,其中还有一名榜眼,一名探花。这些事情全部发生在崇祯十六年(1643)到康熙三十年(1691)之间,这是吴氏家族的黄金时代。

4 吴敬梓后来在《移家赋》中这样写道:“五十年中,家门鼎盛。陆氏则机云同居,苏家则轼辙并进。子弟则人有凤毛,门巷则家夸马粪。绿野堂开,青云路近。”但正如《孟子·离娄》中所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等到吴敬梓诞生时,他家这一支已经开始衰落了。 吴敬梓曾祖吴国对有子三人:旦、勖和昇。吴昇庶出,康熙十七年举人。 祖父吴旦早卒,留下一个儿子吴霖起,由吴勖抚养。 吴霖起也只有一个儿子,那就是吴敬梓。可见,吴敬梓祖辈三代人中,出身都比较低微,只有监生和举人。

5 2、生平 十三岁丧母。十四岁到江苏赣榆从父读书。生活虽然清贫,但意气风发。《观海》是他生平所作第一首诗,诗云:“浩荡天无极,潮声动地来。鹏溟流陇域,蜃市作楼台。齐鲁金泥没,乾坤玉阙开。少年多意气,高阁坐衔杯。” 康熙六十一年(1722),吴敬梓十九岁,考取秀才。同年其父去世。族人闹分家,吴敬梓因是宗子,成为矛盾的中心。其妻子陶氏因受族人欺凌饮恨而死。 分家风波改变了吴敬梓对社会人生的看法,开始变得满怀激愤,故意视金钱如粪土,“千金一掷买醉酣”,沉湎于声色之中。

6 针对吴敬梓的浪子生活,族中长老不免规劝,但吴敬梓咆哮地说:“男儿快意贫亦好,何人郑白兼彭聃”。不久,“田庐尽卖,乡里传为子弟戒”。
雍正七年(1729)夏天,吴敬梓应科考,因“文章大好人大怪”,险些被黜落。秋天应乡试,名落孙山。从这时起,他对科举制度的本开始有所认识。 雍正十一年(1733),吴敬梓携新娶的续弦夫人叶氏自全椒移家南京,寄居于秦淮水亭。他很重视这次迁居,特意写了一篇两千余字的《移家赋》。 1735年,安徽巡抚赵国麟推荐吴敬梓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因病没有参加。开始有点后悔,后来看到程廷祚落选,反而感到庆幸。从此对科举制度更加怀疑。

7 居南京期间,吴敬梓曾倡议修复雨花台的先贤祠,即泰伯祠。
晚年移居南京城东大中桥,生活日益贫困。“环堵萧然,拥故书数十册,日夕自娱乐。”万不得已,就卖书换米充饥。冬天无御寒之物,便邀朋友五六人绕着南京城墙步行数十里,一路歌吟呼啸,彼此应和,直到天色大亮,名之曰“暖足”。程丽山时常周济他。 乾隆十九年(1754),吴敬梓去世。这一年他寄寓扬州。友人程晋芳常与他沽酒谈天。酒醉之后,吴敬梓常常反复吟诵唐代诗人张祜《纵游淮南》诗中的名句:“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十月二十八日,在接待了长子吴烺的同事王又曾后,突然去世。

8 吴敬梓死后,王又曾连忙禀报两淮盐运使卢见曾。卢见曾慷慨解囊,为故人买棺装殓。著名画家高凤翰与叶芳林合作,绘《出塞图》为吴敬梓送行,许多文人在图上题了诗。此事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馆。
程晋芳悼诗云:生耽白下残烟景,死恋扬州好墓田。涂殡匆匆谁料理,可怜犹剩典衣钱。 3、著述 《文木山房集》十二卷。《诗说》七卷。《史汉纪疑》 《儒林外史》

9 二、吴敬梓的思想 三、《儒林外史》的创作时间与版本流传
以儒家思想为主,提倡礼乐兵农,经世致用;恪守忠孝节义,宣扬真儒。认为: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 “束身名教以内,而能心有依违”。 三、《儒林外史》的创作时间与版本流传 胡适认为作于乾隆五年至十五年( )之间。依据是程晋芳的《怀人诗》作于乾隆十三年至十五间,诗中提及《儒林外史》:“外史记儒林,刻画何工妍!吾为斯人悲,竟以稗说传”。 回目与版本:有50、55、56、60回等多种说法。

10 现存最早刻本是卧闲草堂本,五十六回。但金和中《儒林外史跋》中说,原书五十五回,第五十六回系人“妄增”。光绪十四年,又有一补本出现,增加了沈琼枝的故事,成为六十回本。胡适认为全书只有五十回。
人物原型:金和《儒林外史跋》:“全书载笔,言皆有物,绝无凿空而谈者,若以雍、乾间诸家文集细绎而参稽之,往往十得八九。”何泽翰《儒林外史人物本事考略》,对35位人物原型的事迹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考证。

11 四、《儒林外史》对科举制度的批判与知识分子命运的思考
关于《儒林外史》的主题思想,学术界有不同的说法: 程晋芳:“穷极文士情态”; 胡适:反科举说; 钱玄同:反礼教说 鲁迅:“机锋所向,尤在士林”——讽刺士林说; 儒林丑史说; 傅继馥、华德柱:儒林痛史说;

12 华德柱:儒林心史说; 陈美林:第一部全面反映知识分子命运的长篇讽刺小说; 张国光:我国惟一的一部讲人才的小说。 我们认为《儒林外史》是一部通过描写知识分子对功名富贵的不同态度,批判科举制度,思想知识分子命运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卷首闲斋老人序云: 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

13 小说以27-28回为分界,形成前后基本对称的结构。前半部描写了一批腐儒、官绅、假名士。重在批判揭露。腐儒的特点是无知,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官绅的特点是无耻,依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假名士的特点是无聊,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被人看破耻笑。 腐儒形象:周进、范进、马二先生。 官绅形象:王德、王仁、张静斋、王惠(江西第一能员)、汤知县、严贡生等。 假名士形象:杨执中、权勿用、遽公孙、牛布衣、匡超人、支剑峰、景兰江、娄三娄四公子、赵雪斋、杜慎卿、季苇萧等。

14 后半部分也写了三种人:贤人、奇人、普通人。重在探索思考。这三种人的共同特点是品质高尚,无意功名富贵,甚至辞却功名富贵。
贤人形象:虞博士、庄绍光、迟衡山等。主要活动是大祭泰伯祠。结局是风流云散。 奇人形象:杜少卿,作者自身为原型。人格独立,崇尚自由,具有一定的叛逆色彩。 普通人:季遐年、王太、盖宽、荆元。自食其力,傲视权势。还有卜老爹、牛老儿、鲍文卿等。对这些人的描写,构成一曲古老的田园牧歌。


Download ppt "儒林外史 一、吴敬梓的家世与生平 1、家世 始祖吴凤。有四子。四子吴谦,习医。 高祖吴沛系吴谦之子。一生功名不顺,以廪生终老"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