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与保障措施 吴 健 2016-4.30.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与保障措施 吴 健 2016-4.30."—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与保障措施 吴 健

2 母鸡的生殖系统与蛋的形成 母鸡的生殖系统分为卵巢和输卵管两个部分,成熟卵泡在卵巢排出,被输卵管伞部接纳,停留30min后进入蛋白分泌部约3h30min形成蛋白,再进入峡部约1h30min形成壳膜,然后进入子宫部约18-20h形成蛋壳,到达阴道部停留30min待产出。一个鸡蛋形成到产出约需24~26h,而在子宫形成蛋壳的间最长(约占总时间的2/3),如果将在峡部形成壳膜的时间加一起占总时间的83%,蛋壳主要在夜间完成。 蛋结构示意图 母鸡生殖系统图

3 蛋壳的结构与形成 蛋壳的5层结构形成过程与蛋壳成分:
鸡蛋壳重量约为 5.2~5.4g,厚度为0.3~0.4mm,每个蛋壳的 含钙量为2~2.5克。蛋壳的形成过程为内膜(角蛋白膜—蛋白 纤维)→外膜(是蛋壳形成的基础)→乳头层→栅状层(又称 海绵层,决定蛋壳的厚度和硬度)→外壳膜(有益于维持保护 蛋壳的强度和保鲜)。 蛋壳的组成成分:无机质约为94%~97% (其中碳酸钙为93%,碳酸镁为1%,二者混 合物为2.8%,此外为微量元素:铜、铁、 锌、锰、硒等为3.2%); 有机质为3%~6%(主要为蛋白质)。 蛋壳剖面微观图

4 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 二、营养因素 三、环境因素 四、疾病因素 五、日常管理 六、鸡的周龄

5 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 蛋壳质量主要用蛋壳厚度和强度表述。 不同鸡种的蛋壳厚度和强度有差异, 蛋壳厚度和强度依次为:褐壳鸡种> 粉壳鸡种>白壳鸡种。杂交可使蛋壳 加厚和强度加强,近交会导致蛋壳变 薄和强度减弱。控制蛋壳厚度和强度 的可遗传基因为多对,较复杂。 蛋壳强度和蛋壳厚度的遗传力分别为 0.24和0.34。

6 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 二、营养因素 (一)钙和磷 1、作用: 钙决定蛋壳的厚度和强度(脆性),磷决定蛋壳柔韧度(弹性)。
2、需要量:产蛋鸡对钙的需求为饲粮的3.5%~3.8%,对有效磷的需求为0.38%~0.4%, 钙和有效磷比为:预产期5:1,产蛋期8~10:1。 3、钙的代谢:母鸡产蛋期间钙的代谢速率比哺乳动物快若干倍。一只年产280个蛋的 母鸡,在蛋壳形成中分泌的钙量约相当于体内钙量的25倍。钙代谢的三个重要问题。 (1)钙如何穿过蛋壳腺?在蛋壳形成的最后15个小时,钙离子以最快的100~150mg/h 速度从子宫的血液中运转(离子梯度)到蛋壳腺。 (2)蛋壳钙的来源?蛋壳钙的2/3由血浆中供给,其他1/3由骨骼供给,这就是蛋壳与骨 骼的钙平衡代谢。 (3)促进钙迅速代谢的机理是什么?髓骨是钙的贮存库,可以随时释放;碳酸盐沉积与 酸碱平衡,即电解质平衡;维生素D和各种主要微量元素与钙的代谢关系;有机基质影响 到蛋壳的结构和强度,有机基质和矿物质紧密结合并渗透到整个真壳。 调节钙代谢的三种激素:1,25-二羟胆钙化醇( 1;25dihydroxycholecalciferol,简称 提高维生素D激活钙、磷离子的主动运转)、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简 称为PTH,增加血钙浓度)、降钙素( Calcitonin,简称CT,抵抗高血钙,降低血钙、 血磷,保护骨骼,有利于供钙)。三者互动保持血钙、骨钙、蛋壳中钙的动态平衡,而在 母鸡不断产蛋对钙的大量利用过程中,保障产出蛋壳质量合格的蛋非常重要。

7 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 (二)维生素 1.维生素D3 在肝脏中转变为25-羟胆钙化醇,再到肾脏中转 变为1,25-二羟胆钙化醇,然后入肠黏膜细胞,提高 其与蛋壳腺中钙结合蛋白的合成能力,促进钙的吸 收和蛋壳中钙的沉积。 2.维生素C 参与骨胶原的生物合成,促进骨中矿物质代谢, 增加血钙离子浓度,增强蛋壳的钙化。

8 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 (三)电解质平衡(dEB)
蛋壳形成是一个产酸的过程,形成 蛋壳时壳腺产生碳酸根离子,使氢离子 释放增加,子宫液和血液的酸度增加, PH值降低,对蛋壳形成不利,可通过 改变饲粮中的电解质(Na、K、Cl)平 衡改善蛋壳的强度和厚度,该值一般以 200~250mEq/kg为宜。

9 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 钠:0.25×10000×1÷23=108.7(mEq)
1、电解质平衡(dEB)计算:计算饲粮中主要各物质的电荷摩尔数 计算电荷的摩尔数,需要将饲粮的元素百分含量转变为毫克当量 (mEq)。mEq表示某物质与1mg氢化学活性的当量。乘以其化学价,再 除以其原子量,得出各自的mEq,将其相加得出dEB。 2、例:某一蛋鸡饲粮的Na为0.18%、K为0.65%、CI为0.20%,计算每千 克饲粮中的电解质平衡值(dEB): 钠:0.18×10000×1÷23=78.3(mEq) 钾:0.65×10000×1÷39.1=166.2(mEq) 氯:0.20×10000×(-1)÷35.5=-56.3(mEq) 此饲粮的dEb=78.3+166.2+(-56.3)=188(mEq/kg),较需要值低, 应调整提高。调整如下: 钠:0.25×10000×1÷23=108.7(mEq) 此饲粮的dEb=78.3+166.2+(-56.3)=218.6(mEq/kg), 较合适。

10 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 因为食盐中钠含量约为33%,氯约 为67%,而饲养标准中钠氯需要量 均为0.15%,约为1:1。生产中如果 仅以食盐保证钠氯需要,不能达到 标准要求,所以,饲料中需要补钠, 主要利用食盐+碳酸氢钠或硫酸钠 的方式解决此问题,多在蛋鸡饲料 中食盐0.25%+碳酸氢钠或硫酸钠 0.2%。

11 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 (四)饮水质量 饮水中矿物质含量过高时会影响蛋壳质 量,特别是饮用高氯化物水,会严重影响蛋 壳质量,主要原因是破坏血液的酸碱平衡和 缓冲能力,导致酸中毒,而干扰蛋壳的正成 形成过程。饮水中氟含量超过5mg/kg时,因 为过多的氟与血浆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不 溶的氟化钙,使血钙降低,会降低蛋壳质量。 氟还会与镁、铜、铁、锰、锌等金属离子形 成氟化物,而影响其代谢。

12 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 三、环境因素 (一)温度和湿度
高温高湿和低温高湿都会导致蛋壳质量下降。高温高湿导致鸡 的呼吸增加,降低体内碳酸量;低温高湿会导致鸡体御寒能力下降, 夜间形成蛋壳能力降低。适宜的温度为13~27℃,湿度为55%~ 65%。 (二)通风 通风不良会导致氧气不足和二氧化碳过多,而使鸡的呼吸增加, 体内碳酸根离子浓度下降,进而会影响蛋壳的碳酸钙形成。 (三)光照 蛋鸡对光非常敏感,不合理和不规律的光照均会导致鸡的生殖 生理发生紊乱,而影响产蛋和蛋壳质量。 (四)应激 噪音、寒冷、炎热、免疫接种、抓鸡、换料等,均会抑制鸡的 甲状腺功能,导致代谢紊乱,降低肠道对钙等矿物元素的吸收,而 影响蛋壳品质。

13 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 四、疾病因素 疾病都可以引起营养吸收代谢障 碍,相关器官组织受损,而大多疾病 可以引起子宫炎症,导致蛋壳形成受 阻,出现软壳蛋、薄壳蛋、无壳蛋, 畸形蛋等;呋喃类药可使碳酸酐酶活 性降低,导致碳酸盐形成受到影响, 软壳蛋、薄壳蛋增加;四环素类药能 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不易吸收 的结合钙排出体外,而影响蛋壳形成。

14 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 五、日常管理 (一)饲料卫生指标
主要是真菌毒素和黄曲霉菌污染的饲料,鸡食进后,毒素 直接会使肝脏和肾脏中毒受损,影响活性代谢物的形成,钙磷 吸收受阻。 (二)集蛋方式 机械集蛋比手工集蛋的破损率高;每天的集蛋次数少会增 加蛋的破损率。每天上午应集蛋2~3次,下午1次。 (三)喂料与饮水 每天的喂料次数和时间,采食量与饮水量的比例都会对蛋 壳的质量产生影响。每天定时3次喂料,能及时饮到水可以保证 正常产蛋和蛋壳的质量,一天中最后一次喂料不足,或每次喂 料前没有充足饮水,或一天中超过2h不能饮水,都会对蛋壳质 量造成不良影响。

15 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 六、鸡的周龄 鸡的周龄影响蛋壳的形成与蛋壳的质量。 随着鸡的周龄增加,蛋重增加,蛋壳表面积 增大,但蛋壳重量基本不增加;周龄增加同 时鸡体内脂肪量积累,蛋壳腺脂肪沉积,导 致功能下降,影响蛋壳质量;此外,鸡达到 50周龄后,对营养物质的利用能力下降,特 别是对于矿物质的利用率更低,鸡对于钙的 利用率,后期比前期低20%~25%。

16 保障蛋壳质量的措施 一、保证营养需要 二、保障环境适宜 三、保持健康无病 四、加强日常管理 五、后期饲粮调整

17 保障蛋壳质量措施 一、保证营养需要 1、饲料:卫生、新鲜、稳定 2、饮水:安全、及时、充足 3、饲喂:定时、准量、均匀 二、保障环境适宜
1、温度:稳中变,注意昼夜温差 2、湿度:随温变,注意过高过低 3、通风:随温变,注意急风贼风 4、光照:不能变,注意时间强度

18 保障蛋壳质量措施 三、保持健康无病 1、重视消毒:合理选药,准确使用,坚持经 常。 2、科学免疫:程序合理,方法得当,坚持检 测。
3、合理用药:预防为主,对症适时,坚持调 换。 4、无公害化:建设合理,设备适用,坚持生 态。 5、观念领先:实践为先,学习不断,坚持全 局。

19 保障蛋壳质量措施 四、加强日常管理 1、保证饲料达标:特别是矿物质饲料的卫 生和成分指标达标。 2、及时集蛋:认真对待。
3、合理饲喂:每次加料时间和数量,两次 加料期间均料1~2次,每次吃鲜料,及时充 足饮水。 4、做好记录:每天饲料饮水量,环境条件 变化,技术措施实施,饲料和人员改变,鸡 群状态等。

20 保障蛋壳质量措施 五、产蛋后期饲粮调整 母鸡达到50周龄后,机体的各种代谢功能下降, 由于前期的较强度产蛋,输卵管的机能下降明显,蛋 的各部分都有一些变化,表现在蛋黄颜色变淡、蛋白 浓度下降、蛋壳变薄强度下降等,生产中显而易见的 是“蛋壳不好”。所以,除加强在防病和环境等管理 外,合理调整饲粮和改善饲喂方式可以达到一定效果。 1、调整饲粮:降低能量(200~300千焦/千克)、减 低蛋白质(0.3%~0.6%)、增加钙(0.2%~0.3%)、 增加植酸酶30%~50%。 2、改善饲喂方式:保证食前和产蛋时间饮水及质量、 增加一天中最后一次喂料量10%左右。

21 思考题 1、简述蛋的形成过程。 2、概述蛋壳的主要成分。 3、简述钙的代谢。 4、影响蛋壳质量的环境因素有哪些?列出标准。
5、为提高蛋壳质量,日常管理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6、如何提高母鸡产蛋后期蛋壳的质量? 7、提出一个生产实际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2 祝 愿 祝各位每天有收获! 愿朋友经常有联络!


Download ppt "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与保障措施 吴 健 2016-4.30."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