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台中師範學院 初等教育系系主任 國民教育研究所所長 楊銀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台中師範學院 初等教育系系主任 國民教育研究所所長 楊銀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台中師範學院 初等教育系系主任 國民教育研究所所長 楊銀興
「國民中學教學評量發展趨勢」講授大綱 台中師範學院 初等教育系系主任 國民教育研究所所長 楊銀興

2 一、前言

3 鑒於傳統紙筆測驗的缺失:測驗脫離真實情境、測得零碎知識與低層能力、難以應用於真實情境、窄化課程內容、內容對弱勢族群不公,以及H
鑒於傳統紙筆測驗的缺失:測驗脫離真實情境、測得零碎知識與低層能力、難以應用於真實情境、窄化課程內容、內容對弱勢族群不公,以及H. Gardner 多元智慧理論的興起;因此,目前教學評量趨勢已由強調紙筆測驗逐漸走向多元化評量。依據教育部九十年八月一日公佈之「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第六條有關評量方式之規定,強調學生成績評量應依據學習領域及活動之性質,採取筆試、口試、表演、實作、作業、報告、資料蒐集整理、鑑賞、晤談、實踐等適當之多元評量方式。

4 對於評量方式多元化之規定,其實並不是本次新公佈之新的成績評量準則才有如此具體之規定。過去頒布之課程標準及歷次的國民中小學成績考查辦法都有類似規定,建議教師們在評量時採用多元評量方式。不過,可能由於教師們認為非紙筆測驗,太過於繁瑣,設計過程複雜,施測又費時費事,所以採行意願不高。但經過近十年來,測驗專家學者們的大力提倡,以及在推展小班教學精神、九年一貫課程試辦中之強調,中小學教師們已逐漸能夠接受。

5 二、新制評量興起的原因 一〉對傳統式評量引發負面效果的不滿 〈二〉對傳統心理計量模式的不滿 〈三〉認知及建構主義對人類認知歷程的了解
〈四〉政治及社會力量的推動 〈五〉基於社會公平正義的信念 〈六〉重視問題解決及高層次思考能力的培養 〈七〉傳統評量測不出學生真正的能力

6 三、教學評量的心理學基礎 傳統評量--行為主義 1.能力分解 知識或能力可以分解予以個別教學, 並分開測驗 2.非情境化
知識或能力可抽離情境而具相同形式,客觀式測驗可反應學生學習精熟度 新制評量--認知與建構主義 1.人類認知過程與應用情境會緊密連結 2.學習是知識重新組織與建構的歷程 3.有意義的學習材料方能類化應用 4.評量著重整體知識的理解與應用程度 5.評量方式多樣化有助學生深度學習

7 四、傳統評量及新制評量的比較 傳統評量的優點與限制 新制評量的優點與限制

8 五、傳統評量的優點與限制 優點: 評分客觀 易於施測和計分 題數多涵蓋面廣 適用範圍大 符合經濟效益 信度和效度高 限制: 測驗脫離真實情境
測得零碎知識與 低層能力 難應用於真實情境 窄化課程內容 內容對弱勢族群不公

9 六、新制評量的優點與限制 優點: 限制: 施測花費昂貴 無法大量實施 題數不多 內容代表性較差 計分較複雜主觀 信度和效度較差
與真實生活結合 知識能力充分應用 能評量高層認知思考與問題解決能力 了解學生學習缺點具有診斷功能 教學與評量結合 有助教學生動活潑 限制: 施測花費昂貴 無法大量實施 題數不多 內容代表性較差 計分較複雜主觀 信度和效度較差

10 七、新制評量的相關名詞 實作評量(performance assessment) 真實評量(authentic assessment)
變通性評量(alternative assessment) 檔案歷程評量(portfolio assessment) 動態評量(dynamic assessment)

11 八、新制評量的多元概念 評量內容多元化 評量方式多元化 評量歷程多元化 評量人員多元化 評量標準多元化 評量環境多元化 評量時間多元化
評量參考資料多元化 評量科技應用多元化 評量通知單呈現多元化

12 教學評量的發展趨勢 (一) 教學與評量結合 (二) 評量方式越趨多元 (三) 評量內容與生活結合 (四) 多種人員參與評量工作
(五) 參照多種資料解釋評量結果

13 (六)結果解釋人性化 (七)評量結果解釋採標準參照 (八)評量與電腦技術結合 (九)成績單呈現多元化

14 九、各類評量方式之意義、編製及實例介紹 紙筆測驗 實作評量 軼事紀錄 口語評量 檔案評量 闖關評量 動態評量

15 紙筆測驗 意義:紙筆測驗係直接翻譯外國的pencil and paper test 而來,傳統常用的紙筆測驗方式有選擇、是非、填充、簡答、配合等,語文領域的國字與注音亦屬填充的一種方式。此種考試方式由教師出一份考題,學生根據試題上的情境做答,通常有明確的答案,所以有計分客觀、易於施測和計分、題數多涵蓋面廣、適用範圍大、符合經濟效益、信度和效度高等優點。

16 編製原則:一般而言,不管任何類型的試題,均需考慮下列共同的命題原則。
1.試題取材宜均勻分布,且包括教材中重要的部分。 2.試題的敘述應簡明扼要,題意明確。 3.各個試題須彼此獨立,不可相互牽涉。 4.各個試題宜有公認的正確答案或相對較佳的答案。

17 5.試題應重視重要的概念或原理原則的應用, 避免瑣碎或零碎事實的記憶。
6.試題的敘述宜重新組織,不可直接抄錄課文。 7.試題中不可含有暗示本題或他題正確答案的線索。 8.命題勿超過單元教學的目標。 9.多命一些試題,以備不時之需。

18 各客觀測驗命題的原則 雙向細目表 選擇 是非 填充 配合 問答

19 十、實作評量 1.意義 2.編製步驟 (1)確定評量的目的 (2)以工作分析法擬出實作的項目 (3)訂定實作表現評定的標準
(4)提供實作表現的情境 (5)評定實作表現的成績 3.實例

20 十一、軼事紀錄 (5)紀錄宜簡單明確 (6)事件描述和解釋必須分開紀錄 (7)正面、負面的偶發行為均應紀錄
1.意義 2.紀錄時注意原則 (1)事先決定觀察的行為,並對異常行為提高警覺 (2)詳細紀錄各種有意義的行為資料 (3)觀察紀錄時盡量避免個人的偏見 (4)事件發生後應立即紀錄 (5)紀錄宜簡單明確 (6)事件描述和解釋必須分開紀錄 (7)正面、負面的偶發行為均應紀錄 (8)進行正式紀錄之前,要有充分練習 3.實例

21 十二、口語評量 1.意義 2.口語評量應注意的 原則 (1)口語表達須與教學目標相關 (2)避免廣泛模糊的題目 (3)使用直接、簡單的問題
(4)給予學生充足時間回答 (5)候答態度應和藹 (6)審慎衡量運用時機 (7)事前建立公正客觀的評量標準 3.實例

22 十三、檔案評量 1.意義 2.檔案評量編製步驟 (1)界定檔案評量的目的 (2)決定檔案評量的類型 (3)訂定檔案實作的規準
(4)轉換檔案實作規準為檔案項目 (5)擬定評量標準 (6)製作使用說明與製作檔案 3.實例

23 十四、闖關評量 (6)相關人員應事先溝通協調與分工合作 (7)活動說明應清楚明確並以書面方式呈現 (8)考慮學生年齡設計不同的活動
1.意義 2.闖關評量設計的原則 (1)整個活動事先應妥善規劃 (2)設計之活動不可與教學目標脫節 (3)活動中所評量的需是重要的能力 (4)活動中所評量的能力要能反映教材的內容 (5)學生安全為最高原則 (6)相關人員應事先溝通協調與分工合作 (7)活動說明應清楚明確並以書面方式呈現 (8)考慮學生年齡設計不同的活動 ( 9)評量者及協助者應事前舉辦講習及模擬 3.實例

24 十五、動態評量 1.Campione & Brown的漸進提示評量的意義 2. Campione & Brown的漸進提示評量的程序
(1)前測 (2)學習或訓練:提供協助系統,實施平行式的作業訓練 (3)提供與前項平行作業稍作變化(近遷移)或較大幅度變化(遠遷移)的題目,已評估受試者真正理解的程度、運用先前的知識及已習得原理原則的能力。 (4)後側:評估受試者最大可能的表現水準 3.實例

25 新制評量的評分方法 整體評分法 分析評分法 檢核表:一段有關評定行為的文字描述+(是或否)or(有或無)
評定量表:一段有關評定行為的文字描述+李克特式的反應項目(優、良、中、可、劣)

26 十八、結語 多元評量的迷思概念:為多元而多元、不採用實作的方式就是落伍、認為應揚棄傳統的紙筆測驗。事實上,這三種看法都是錯誤的概念,評量的方法應考慮教材的性質與教育的目標而採用適當的評量方式,例如考注音其目的在評量學生是否會唸,因此就應改為口試的方式;而考國字其目的在測驗學生是否會正確寫出該字,因此就不宜改為辨認的方式。

27 能用筆試的方式就能達到評量目的的,就儘量不要採實作方式,以免浪費太多時間,如測驗學生對語詞的了解,可要求學生以紙方式筆寫出或辨認出該詞的意義;抑或要求學生應用該語詞造出通順的句子即可,不必一定要每一位學生用口試的方式說出,除非偶而要變化一下考試的方式,增加教學的活潑性。此外,亦不宜硬性規定哪一次定期成績考查一定非用實作測驗不可,因為有些教材不適合採實作評量的方式。

28 因此,評量的方式應該回歸教師的專業,教師在每學期開學之初,決定教材之後,就應該依據教性質規劃本學期的各科評量方式,哪一次成績考查要採實作方;哪一次要採筆試;或哪一次多少百分比要採筆試、多少百分比要採實作方式,實作測驗要採哪一種方式,這些都應由教師決定,並在開學之初教材確定後訂定出來,然後向學校報備及向學生、家長說明,以便學生能及早因應準備,也讓家長在充分了解後能密切的配合。


Download ppt "台中師範學院 初等教育系系主任 國民教育研究所所長 楊銀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