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 五 章 脂 类 代 谢 Metabolism of Lipid.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 五 章 脂 类 代 谢 Metabolism of Lipi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 五 章 脂 类 代 谢 Metabolism of Lipid

2 脂类生化过程概述 食物脂肪----吸收----储存脂肪----分解利用(供能、供原料;保护、保温等)

3 本 章 重 点 脂肪酸β-氧化和合成。糖代谢与脂代谢的联系 掌握知识点: 2. 脂肪酸的β—氧化概念。了解脂肪酸氧化过程。
1.  脂肪动员的概念。 2.  脂肪酸的β—氧化概念。了解脂肪酸氧化过程。 3.  酮体的概念,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 4.  胆固醇的合成:部位、合成原料。掌握胆固醇的转化产物。 5.  血脂的概念。血浆脂蛋白用电泳法和超速离心法分类的种类、主要组成成分和功能。

4 储存在细胞中的脂类 (a) 四个豚鼠脂肪细胞的横切片显示巨大的脂肪小滴纯存在细胞内. 在横切片中也能看见几根毛细血管(b) 从Arabidopsis植物中提取的子叶细胞的横切片。大的深色结构是蛋白质体,周围包围着浅色的油。

5 概述 脂肪和类脂总称为脂类(lipid)

6 脂类的分类、含量、分布及生理功能 分类 脂肪 类脂 含 量 分 布 生 理 功 能 95 ﹪ 甘油三酯 类脂、糖酯、胆固醇及其酯、磷脂 5﹪
分类 脂肪 类脂 甘油三酯 95 ﹪ 类脂、糖酯、胆固醇及其酯、磷脂 5﹪ 脂肪组织、血浆 生物膜、神经、血浆 储脂供能 提供必需脂酸 促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热垫作用 保护垫作用 构成血浆脂蛋白 维持生物膜结构和功能 胆固醇可转变成类固醇激素、维生素、胆汁酸等

7 游离脂肪酸的来源 自身合成 以脂肪形式储存,需要时从脂肪动员产生,多为饱和脂酸和不饱和脂酸
自身合成 以脂肪形式储存,需要时从脂肪动员产生,多为饱和脂酸和不饱和脂酸 食物供给 包括各种脂酸,其中一些不饱和脂 酸,动物不能自身合成,需从植物中摄取。 必需脂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8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第 一 节 脂类的消化与吸收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of Lipid

9 脂类的消化 条件 乳化剂的乳化作用 酶的催化作用 部 位 主要在小肠上段

10 脂类的消化与吸收

11 Metabolism of Triglyceride
第 二 节 甘油三酯的代谢 Metabolism of Triglyceride

12 甘油三酯(储存脂)的合成代谢 合成部位 肝 脏。 小肠粘膜:利用脂肪消化产物再合成脂肪。 储存部位(脂库): 皮下 大网膜 肠系膜

13 合成原料 甘油和脂酸主要来自于葡萄糖代谢 来自食物脂肪分解产物 甘油一酯途径(小肠粘膜细胞) 甘油二酯途径(肝、脂肪细胞) 合成基本过程

14 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一) 脂肪的动员 定义 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被肪脂酶逐步水解为FFA(脂肪酸)及甘油,并释放入血以供其他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

15 (二)脂酸的β-氧化 组 织:除脑组织外,大多数组织均可进 行, 其中肝、肌肉最活跃。 部 位

16 软脂酸与葡萄糖在体内氧化产生ATP的比较
以1mol计 129 ATP 38 ATP

17 空腹时,脂肪氧化可供50%以上的能量;如果绝食1~3天,脂肪氧化可供85%以上的能量。
所以,当糖供应不足时,脂肪是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

18 (四)酮体的生成和利用 酮体的概念 乙酰乙酸(acetoacetate) 、β-羟丁酸(β-hydroxybutyrate)、丙酮(acetone)三者总称为酮体。 血浆水平:0.03~0.5mmol/L(0.3~5mg/dl)

19 酮体的生成和利用的总示意图 2乙酰CoA 乙酰乙酰CoA 乙酰CoA HMGCoA 乙酰乙酰CoA D(-)-β-羟丁酸 乙酰乙酸 丙酮
琥珀酸 2乙酰CoA

20 3. 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 酮体是肝脏输出能源的一种形式。并且酮体可通过血脑屏障,是脑组织的重要能源。
酮体的利用可减少糖的利用,有利于维持血糖水平恒定,节省蛋白质的消耗。

21 第 五 节 胆固醇代谢 Metabolism of Cholesterol

22 本节主要内容 胆固醇的来源、分布和生理功能 胆固醇的合成 合成部位 合成原料 胆固醇的转化 胆固醇的排泄

23 胆固醇的来源、 动物性食物 机体各组织合成(主要)

24 * 胆固醇在体内含量及分布 含量: 约140克 分布: 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组织中 大约 ¼ 分布在脑、神经组织
肝、肾、肠等内脏、皮肤、脂肪组织中也较多 肌肉组织含量较低 肾上腺、卵巢等合成类固醇激素的腺体含量较高

25 * 胆固醇的生理功能 是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是合成胆汁酸、类固醇激素及维生素D等生理活性物质的前体。

26 一、 胆固醇的合成 (一)合成部位 组织定位:除成年动物脑组织及成熟红细胞外,几乎全身各组织均可合成,以肝、小肠为主。

27 (二)合成原料 1分子胆固醇 18乙酰CoA + 36ATP + 16(NADPH+H+) 葡萄糖有氧氧化 葡萄糖经磷酸戊糖途径

28 胆固醇不能氧化为CO2和H2O,而是转化为:脂蛋白、胆汁酸、维生素D3、类固醇激素、胆固醇酯或参与生物膜组成。
目 录

29 胆固醇的转化 (一)转变为胆汁酸 (bile acid)(肝脏) (二)转化为类固醇激素 (肾上腺皮质、睾丸、卵巢等内分泌腺)
(三)转化为7 - 脱氢胆固醇(皮肤)

30 胆固醇的排泄 在肝脏内转变为胆汁酸随胆汁排出。

31 第 六 节 血 浆 脂 蛋 白 代 谢 Metabolism of Lipoprotein

32 本节主要内容 血脂 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特点 载脂蛋白的定义、种类、功能 血浆脂蛋白的代谢 血浆脂蛋白代谢异常

33 一、血 脂 定义 血浆所含脂类统称血脂,包括:甘油三酯(TG)、磷脂、胆固醇及其酯以及游离脂酸。 来源
一、血 脂 定义 血浆所含脂类统称血脂,包括:甘油三酯(TG)、磷脂、胆固醇及其酯以及游离脂酸。 来源 外源性——从食物中摄取 内源性——肝、脂肪细胞及其他组织合成后释放入血

34 超速离心法分类 乳糜微粒 (chylomicron, CM) 极低密度脂蛋白 (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VLDL) 低密度脂蛋白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 高密度脂蛋白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

35 二、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及结构 分 类  ♁ 血脂与血浆中的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lipoprotein)形式而运输。 电泳法
CM  前  电泳法

36 血 浆 脂 蛋 白 的 组 成 特 点 CM VLDL LDL HDL 密度 组 成 脂类 含TG最多, 80~90% 含TG(甘油三酯)
<0.95 0.95~1.006 1.006~1.063 1.063~1.210 脂类 含TG最多, 80~90% 含TG(甘油三酯) 50~70% 含胆固醇及其酯最多,40~50% 含脂类50% 蛋白质 最少, 1% 5~10% 20~25% 最多,约50%

37 HDL的生理功能 主要是参与胆固醇的逆向转运(reverse cholesterol transport, RCT),即将肝外组织细胞内的胆固醇,通过血循环转运到肝,在肝转化为肝汁酸后排出体外。

38 五、血浆脂蛋白代谢异常 1. 高脂蛋白血症——血脂高于参考值上限。 2. 动脉粥样硬化 HDL与动脉粥样硬化呈负相关 诊断标准
成人 TG > 2.26mmol/l 或 200mg/dl (空腹14~16h) 胆固醇 > 6.21mmol/l 或 240mg/dl 2. 动脉粥样硬化 HDL与动脉粥样硬化呈负相关 “脂蛋白及血脂改变”出有超级链接到下一张幻灯片 左下角图标有超级链接到最或一张幻灯片

39 三 肥胖症


Download ppt "第 五 章 脂 类 代 谢 Metabolism of Lipid."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