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一章 醛 和 酮 第一节 醛、酮的定义,分类结构和命名 第二节 醛、酮的制法 第三节 醛、酮性质 第四节 亲核加成反应历程.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一章 醛 和 酮 第一节 醛、酮的定义,分类结构和命名 第二节 醛、酮的制法 第三节 醛、酮性质 第四节 亲核加成反应历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一章 醛 和 酮 第一节 醛、酮的定义,分类结构和命名 第二节 醛、酮的制法 第三节 醛、酮性质 第四节 亲核加成反应历程

2 第一节 醛、酮的定义、分类、结构和命名 * 定义 ● 醛、酮分子中都含有羰基(-CO-),称为羰基化合物。
● 羰基碳原子上至少连有一个氢原子的叫做醛(R-CH0) ● 羰基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烃基的叫做酮(R-CO-R’)。R=R’时称单酮,R≠R'时称混酮。

3 * 分类 ● 根据醛、酮分子中烃基不同可分为脂肪族醛、酮和芳香族醛、酮。 ● 根据分子中是否有不饱和键,又可分为饱和醛、酮和不饱和醛、酮。
● 根据分子中羰基的数目分为一元、二元或多元醛、酮。

4 * 结构 羰基的碳氧双键由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组成。羰基碳原子为SP2杂化,其中一个SP2杂化轨道与氧原子的一个 2P 轨道形成σ键,另外两个SP2杂化轨道分别与氢原子 S 轨道和烃基中的α-C的SP3杂化轨道形成σ键,这三个σ键处在同一平面上,夹角接近120°。羰基碳上剩余的P轨道与氧的另一个P轨道均垂直于三个σ键所在平面,侧面重叠,形成π键。最简单的甲醛分子结构如图。

5

6 (1)醛:与醇相似,以相应的烃基为母体(包括羰基碳)称为“某醛”。
* 命名 ● 习惯命名法(简单的醛、酮) (1)醛:与醇相似,以相应的烃基为母体(包括羰基碳)称为“某醛”。 (2)酮:在“甲酮”的前面加上羰基所连的两个烃基的名称,先简后繁(不饱括羰基碳)。

7 (1) 脂肪族醛、酮:选择含羰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从靠近羰基的一端开始编号,标明羰基的位次,醛命名时不必标出羰基的位次。
● 系统命名法 (1) 脂肪族醛、酮:选择含羰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从靠近羰基的一端开始编号,标明羰基的位次,醛命名时不必标出羰基的位次。 (2) 芳香族醛、酮:脂肪链为主链,芳环做为取代基。

8 ● 命名举例

9 第二节 醛、酮的制法 * 醇的氧化和脱氢   伯醇和仲醇通过氧化或脱氢反应,可以分别生成醛和酮。醇的氧化易使醛继续氧化→酸,可用此法制备易挥发的低级醛类。此法更适于制酮,脱氢制得的醛、酮纯度很高,但条件苛刻,主要是工业制法。 * 炔烃水合(详见炔与水的加成)   乙炔水合生成乙醛,其它炔烃水合均生成酮,在工业上此法主要用于生产乙醛。

10 * 同碳二卤化物水解  同碳二卤化物水解能生成相应的羰基化合物。例如:

11 * 付列德尔一克拉夫茨酰基化反应 此法是制备芳酮较好的方法。 * 在AICI3-Cu2Cl2存在下,芳烃与CO和HCl作用,可以生成环上引入一个甲酰基的产物,这个反应叫做伽特曼一科赫反应。此反应常用来由烷基苯制取相应的芳醛。

12 * 芳烃侧链的氧化   芳环侧链上的α-H容易被氧化,控制反应条件,可制备相应的芳醛或芳酮。芳环上的甲基可被氧化成醛,但由于可继续氧化成羧基,所以制芳醛时,必须选择适当的氧化剂。

13 * 羰基合成   烯烃与一氧化碳和氢气在某些金属的羰基化合物的催化下,在加热、加压条件下可发生反应,生成多一个碳原子的醛,这个反应叫羰基合成。是增长碳链的方法之一。例如:

14 第三节 醛、酮性质 一、物理性质 除甲醛在常温下是气体外,十二个碳以下为液体,高级醛、酮是固体。分子间无氢键。醛、酮的沸点比相应的醇要低,由于羰基的极性较强,所以沸点比相应的烃类高。如:     甲醇 分子量 Pb=64.7℃     甲醛 分子量 Pb=-21℃     乙烷 分子量 Pb=-88.6℃   低级醛、酮能溶于水,一般醛、酮都可溶于有机溶剂,丙酮本身就是良好的溶剂。

15 二、化学性质 * 概述   羰基的许多反应是醛、酮所共有的,但由于醛、酮在结构上的区别,化学性质也有所差异。醛、酮发生化学反应的主要部位如下:

16 * 亲核加成反应 ● 与氢氰酸加成 (1、2) ● 与亚硫酸氢钠加成

17 醇是含氧的亲核试剂,在干燥氯化氢存在下,能与醛加成生成半缩醛。若醇过量,则可生成缩醛。
● 与醇加成 醇是含氧的亲核试剂,在干燥氯化氢存在下,能与醛加成生成半缩醛。若醇过量,则可生成缩醛。

18 ● 与格氏试剂加成-- 可用此法制伯、仲、叔醇
● 与水加成 水是一个很弱的含氧亲核试剂,它能与醛反应生成水合物。

19 由于加成产物同碳上有两个羟基,因此很不稳定,往往只能存在于水溶液中。如果醛基与一个很强的吸电子基相连,如三氯乙醛,这时醛基碳原子正电性增强,它能与水加成生成稳定的水合物,可以被单独分离出来。

20 * 与氨的衍生物的缩合(加成-消除)反应 反应先加成再脱去一分子水,就相当于分子间脱去一分子水。

21 (1)

22 说明: (1)此反应一般要在弱酸催化下进行。 (2)反应后的产物大部分是固体,具有一定的熔点,在稀酸的作用下能水解回到原来的醛、酮,故常用于醛酮的分离、提纯和鉴别。在实验室常用2.4一二硝基苯肼来鉴别醛、酮。 (3)氨的衍生物可与羰基加成又称羰基试剂。

23 * α-H的反应 ● 羟醛缩合反应 (1)含α-H 的醛在稀碱的作用下,一分子醛的α-H 加到另一分子醛的氧原子上,其余部分加到羰基碳原子上,生成β-羟基醛(醇醛),这个反应叫做羟醛缩合反应或醇醛缩合反应。

24 (2)含α-H 的两种不同的醛进行上述反应,则生成四种不同的β-羟基醛的混合物,无实际意义。若一种为不含α-H 的醛,则可得到收率较好的某一种产物,如:

25 (3)乙醛进行缩合反应历程 首先是碱夺取α-H 形成碳负离子。形成的碳负离子作为亲核试剂,进攻另一分子乙醛的羰基碳原子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生成β-羟基醛。

26 通过羟醛缩合反应可以增长碳链,也可制取α、β不饱和醛。
(4)具有α-H的酮也能起类似的反应,但比醛困难。

27 醛、酮分子中的α-H 容易被卤原子取代生成α-卤代醛、酮
● 卤代反应 醛、酮分子中的α-H 容易被卤原子取代生成α-卤代醛、酮 在碱催化下,反应很难停留在一取代阶段,当α-C上有三个H,如乙醛或甲基酮,则3个H 都可被取代得到三卤代物。

28 (1) ● 卤仿反应 (1)由于卤代反应生成的三卤代物的三个卤原子的吸电子诱导效应,使得羰基碳原子的正电性更强,在碱性溶液中很容易受 OH - 进攻,形成氧负离子中间体,然后发生C-C键断裂,生成三卤甲烷和羧酸盐。

29 (2)通常把含有 “CH3CO-” 结构的醛或酮在碱性溶液中与卤素作用生成卤仿的反应称卤仿反应。当卤原子是I2时,产生的碘仿为黄色晶体,且有特殊气味,所以常用碘仿反应来鉴定具有“CH3CO-”结构的醛、酮。

30 (3)具有“CH3CH(OH)-”结构的醇也能发生碘仿反应,因为 NaOI可将“CH3CH(OH)-”氧化成“CH3CO-”,所以碘仿反应也可以用于鉴别有此结构的醇。

31 (4)卤仿反应是制备此原料少一个碳原子的羧酸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制备其它方法难于制得的羧酸。

32 * 氧化反应 醛很容易被氧化,即使很弱的氧化剂,也能把醛氧化成羧酸而酮一般不易被氧化。 (1) ● 与托伦试剂,斐林试剂反应 (1)与托伦试剂反应 托伦试剂即硝酸银的氨溶液,它能把醛氧化成羧酸,同时析出银,也称银镜反应。在同样条件下,酮不发生此反应,因此可用银镜反应鉴别醛和酮

33 (1) (2)与斐林试剂反应 斐林试剂是硫酸铜(斐林1)、洒石酸钾钠和氢氧化钠溶液(斐林2)等比例混合。反应时,二价铜离子被还原成Cu2O砖红色沉淀。

34 说明: 1、苯甲醛可被托伦试剂氧化,但不能被斐林试剂氧化。因此可用斐林试剂鉴别脂肪醛和苯甲醛。 2、酮不能与托伦试剂和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因此用斐林试剂可鉴别脂肪醛和酮。

35 (3)托伦试剂,斐林试剂与双键、叁键不反应,因此在有机合成上可以用来使不饱和醛氧化成不饱和酸。

36 ● 与强氧化剂氧化 酮不被弱氧化剂氧化,但在强氧化剂,如硝酸,重铬酸钾等作用下,可被氧化。羰基和α-c之间,会发生碳键的断裂而生成多种较低级的酸的混合物。一般在合成上没有实用意义。但环已酮氧化时,羧基与任一α-c之间的键断裂,只生成一种产物,所以工业上用环已酮氧化来制已二酸。

37 * 还原反应 ● 催化加氢 醛、酮在催化剂Ni、Pt、Pd等作用下氢化,分别被还原成伯醇和仲醇。催化氢化选择性不强,如果分子中有不饱和键也一起被原。如:

38 ● 用金属氢化物还原 要想使羰基还原而保留C=C,C≡C,必须用选择性较高的还原剂,如硼氢化钠(NaBH4),氢化铝锂(LiAlH4)等。

39 ● 克莱门森还原 醛、酮用锌汞齐加HC1还原时可转化为烃,这个反应称克莱门森还原。它是将羰基还原成亚甲基的一个较好的方法。

40 ● 沃尔夫-凯惜纳-黄鸣龙反应 将醛或酮与肼反应生成腙,然后在碱性加热条件下失去氮,结果羰基变成亚甲基。此反应称沃尔夫一凯惜纳一黄鸣龙反应。

41 * 坎尼扎罗反应 不含α-H的醛在浓碱存在下可以发生歧化反应,即一分子醛被氧化成酸,另一分子醛被还原成醇。这个反应称坎尼扎罗反应。

42 两种不同的醛反应称为交叉坎尼扎罗反应,产物较复杂。若其中若有一种是甲醛,由于甲醛有较强的还原性,在反应中,它总是被氧化成酸,另一分子被还原成醇。

43 * 醛的显色反应 ● 醛与希夫试剂(品红醛)作用显紫红色,反应很灵敏,而酮与希夫试剂不反应,因此常用希夫试剂区别醛和酮。
(1) * 醛的显色反应 ● 醛与希夫试剂(品红醛)作用显紫红色,反应很灵敏,而酮与希夫试剂不反应,因此常用希夫试剂区别醛和酮。 ● 甲醛与希夫试剂作用显色后,再加硫酸颜色不消失,而其它的醛所显的颜色则褪去。利用这一性质可区别甲醛和其它醛。

44 第四节 亲核加成反应历程 * 亲核加成反应历程
以醛、酮与氢氰酸加成为例。实验表明,介质的酸碱性对反应速率影响很大,加碱反应加快,加酸反应速度减慢。动力学证明它是二级反应,反应速率与羰基化合物和亲核试剂的浓度都有关。

45 HCN是弱酸,加碱有利于HCN的解离,CN-浓度增大。因此可推知反应是离子型的亲核试剂CN-进攻正电性的羰基碳是关键步骤,其反应历程如下:

46 (2)连有供电子基时,羰基碳上电子云密度增大,正电性减弱,则不利于亲核加成,所以通常酮的反应活性比醛低。
* 影响亲核加成反应活性的因素 ● 电子效应 (1)当羰基碳上连有吸电子基时,羰基碳上电子密度降低,正电性增强,有利于亲核加成。 (2)连有供电子基时,羰基碳上电子云密度增大,正电性减弱,则不利于亲核加成,所以通常酮的反应活性比醛低。 (3)若羰基与碳碳双键或芳环直接相连,由于π-π共扼的结果,使羰基碳上的正电荷离域到双键或芳环上,因此不利于亲核试剂的进攻。

47 ● 空间效应 (1)羰基碳原子上所连烃基的体积增大,空间位阻增大,使亲核试剂难于接近羰基碳。
(2)随着加成反应的进行,羰基碳原子由SP2杂化变成了SP3杂化。键角由接近于120°,变成接近于109.5°,羰基碳上所连各基团的距离减小,相互排力增加,故不利于反应。

48 ● 反应活性次序 综合上述因素,醛、酮对亲核试剂加成的反应活性次序为:
● 试剂的亲核性 试剂的亲核性越强,反应活性越高。

49 * 加成-消除反应历程 醛、酮与氨及其衍生物的反应属于加成--消除反应历程。首先是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加成产物不稳定,继而发生消除反应生成不饱和化合物。这个反应通常被酸催化,其历程为:

50 H+加在羰基碳上,使羰基碳上的正电性增大,提高羰基的反应活性,从而有利于亲核试剂的进攻,但在反应中,H+还可以与亲核试剂结合使部分亲核试剂失去了亲核活性,从而降低了亲核试剂的浓度,不利于加成反应。所以此反应必须选择一个最合适的PH值。

51 ★ 由于HCN是剧毒气体,一般采用醛、酮与NaCN(KCN)水溶液混合,然后加无机酸来制备。α-羟基腈比原来增加了一个碳原子。生成的α-羟基腈可水解成羧酸,还原成氨基,因此它是很有用的有机合成中间体。

52 ★ 大多数的醛和脂肪族的甲基酮能发生此反应。α-羟基磺酸钠易溶于水,但不溶于饱和NaHSO3溶液。将醛、 酮与过量的饱和NaHSO3水溶液(40%)混合在一起,醛和甲基酮很快会有白色结晶析出,所以这个反应可鉴别醛、酮。 ★ α-羟基磺酸钠盐与稀碱或稀酸共热,又可分解为原来的醛、酮,所以上述反应也可用于分离或提纯醛、酮。

53 ★ 缩醛可以看成是同碳二元醇的双醚,化学性质与醚相似,很稳定,但在稀酸中易水解成原来的醛。所以在有机合成中常用此法,保护羰基。
★ 酮也能与醇生成半缩酮或缩酮,但反应较为 困难。

54 克莱门森(C1emmensen, Erik Christion, 1876——1941)生于丹麦奥德斯(Odense),毕业于哥本哈根皇家多科性工学院,获得硕士学位。1900—1914年在合众国工作期间,即1913年发现了用锌汞齐和盐酸作用还原醛或酮分子中的碳基为亚甲基。成果公开后,获得哥本哈根大学的博土学位。以后办化学工业去了,成为优秀人物。

55 黄鸣龙(1898—1979) 中国有机化学家 1898年 8月6日生,江苏扬州人。1918年毕业于浙江医药专科学校。1919年去欧洲,先后在瑞士苏黎世大学和德国柏林大学攻读化学,1924年获得博士学位。先后三次出国、回国。1952年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科学院化学系主任。从1955年起,一直在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任研究员。历任中国科学院理化部委员。

56 黄鸣龙的主要科学成就有: (1)关于生物碱,特别是延胡索乙素的研究。 (2)关于山道年一类化合物立体化学的研究。 (3)关于改良Kishner—wolff还原法。1946年黄呜龙在美国哈佛大学化学系任博士衔研究员,研究Kishner—wo1ff反应时,出现了意外的情况(漏气),但他照样研究下去,得到了出乎意料之外的好产率。他仔细分析原因,经多次试验后得出了他的改进方法,在500g批量规模还原时,得率达90%。黄呜龙的Kis.—hner—Wolff还原法已被国际上广泛应用,并写入有机化学教科书中。 (4)甾体激素的合成。 黄呜龙教授发表科学论文近80篇,综述和专著近40种。

57 坎尼扎罗(Cannizzaro,S1anistao,1826——1910) 意大利化学家
1826年7月13日生于巴勒莫,先后在巴勒莫、那不勒斯、比萨和都灵大学学习化学和物理学。1851—1855年任亚力山大工业学院的物理和化学教授。1855—1861年任热那亚大学教授。1861一1871年任巴勒莫大学教授。1889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871年任罗马议员,在罗马逝世。1853年,他发现了坎尼扎罗反应。 他在化学上的贡献是提出了原子量和分子量的概念,以及一个合理的确定原子量的方法。


Download ppt "第十一章 醛 和 酮 第一节 醛、酮的定义,分类结构和命名 第二节 醛、酮的制法 第三节 醛、酮性质 第四节 亲核加成反应历程."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