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断句趣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断句趣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断句趣谈】

2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主】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客】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相传徐文长到朋友家里去,适逢下雨,主人写了一个条子跟他开玩笑,上面写的是“下雨天留客 天留我不留”,他可没这样读,他读出来的意思正好和住人的相反,你知道他是怎么读的吗? 【客】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3 漆黑头发全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夸】漆黑头发,全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 【贬】漆黑,头发全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

4 清明时节雨, 清明时节雨纷纷 纷纷路上行人, 路上行人欲断魂 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借问酒家何处? 牧童遥指杏花村 有牧童,
【词】 清明时节雨, 纷纷路上行人, 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 有牧童, 遥指杏花村 。 【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5 文言文断句 掌握规律,灵活运用,才能无往而不胜

6 【古人把“习六书,明句读”作为“小学”】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古人把“习六书,明句读”作为“小学”】

7 【考试说明】 对一段课外古文的全文或部分断句,并回答有关问题。 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综合考查学生文言基本功,使之读懂文言语段,准确断句。

8 【文言文断句方法】 ◇通读全文,把握大意。 ◇先易后难,寻找标志。 ◇读后检查,通顺合理。

9 一、【通读全文,把握大意】 读读看,不要急着动笔。

10 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有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11 夔 一 足 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感悟】凡事没弄清原委,没有理解,就会笑话百出。

12 二、【先易后难,寻找标志】 ■找词语 ■观句式 ■看总分

13 1、【找词语】 找名词(代词) 找虚词 找动词 找言词

14 【找名词--代词】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不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15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16 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尤所眷遇有一朝士家藏古镜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
人称:自、吾、尔、汝、余、我、予、彼 谦称:寡人、臣、妾、朕、孤 敬称:君、公、卿、子、先生、足下 包括人名、官名、谥号等 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尤所眷遇有一朝士家藏古镜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 16

17 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尤所眷遇/有一朝士家藏古镜/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
人称:自、吾、尔、汝、余、我、予、彼 谦称:寡人、臣、妾、朕、孤 敬称:君、公、卿、子、先生、足下 包括人名、官名、谥号等 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尤所眷遇/有一朝士家藏古镜/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 17

18 需要注意: 文言文中的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19 【找虚词】 【一般情况下】: 【句中】“以、于、为、而、则、也、者”等连词
【句首】 “且、夫、而、则、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                      【句尾】“乎、哉、也、者、耳、矣、欤、耶、焉”等语气词  【句中】“以、于、为、而、则、也、者”等连词

20 【固定句式】 无乃 ……乎/欤 何 …… 之有 何 ……为/焉 得无…… 乎/耶 孰与…… 如……何 奈何 是故/是以 至若/至于/若夫 向使

21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2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23 【2006北京卷】 (赵围于秦)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 赵 之 于 齐 楚 扞 蔽 也 犹 齿 之 有 唇 也 唇 亡 则 齿 寒 今 日 亡 赵 明 日 患 及 齐 楚 矣 且 救 赵 高 义 也 却 秦 师 显 名 也 不 务 为 此 而 爱 粟 为 国 计 者 过 矣。” 《资治通鉴·周纪五》

24 【2006北京卷】 (赵围于秦)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 赵 之 于 齐 楚// 扞 蔽 也 // 犹 齿 之 有 唇 也// 唇 亡 则 齿 寒 //今 日 亡 赵 // 明 日 患 及 齐 楚 矣 //且 救 赵 // 高 义 也// 却 秦 师 // 显 名 也// 不 务 为 此 而 爱 粟// 为 国 计 者// 过 矣。” 《资治通鉴·周纪五》

25 【找动词】 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26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

27 【找言词】 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 “言”为标志,

28 上(刘邦)尝从容与信(韩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上(刘邦)尝从容与信(韩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29 2、【观句式】 排比 对偶 对称 反复 顶真

30 【课内回顾】 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2、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31 昔吾先君桓公出游睹饥者与之食睹疾者与之财
【2008年重庆卷】 昔吾先君桓公出游睹饥者与之食睹疾者与之财

32 客有说公子曰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夫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
《史记·魏公子列传》

33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孙子兵法》

34 【05北京春季】 以是知藏书之难也然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尤不若躬体而心得之之难是故藏而弗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夫既已读之矣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采其华而忘其实是则呻占记诵之学所为哗众而窃名者也与弗读奚以异哉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

35 【辨识错误】 龙者,鳞虫之长。王府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唇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

36 【顶真】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37 听言不可不察不察则善不善不分善不善不分乱莫大焉三代分善不善故王今天下弥衰圣王之道废绝。
【海淀区一模】 听言不可不察不察则善不善不分善不善不分乱莫大焉三代分善不善故王今天下弥衰圣王之道废绝。 《吕氏春秋•听言》

38 【举一反三】 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至杀不辜人也拖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

39 【举一反三】 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至杀不辜人也拖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

40 之 【面对前面种种偷盗及杀人等不义现象】 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今 至 大 为 攻 国 则 弗 知 非 从 而 誉 之 谓之义
今 至 大 为 攻 国 则 弗 知 非 从 而 誉 之 谓之义 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41 3、【看总分】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42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论语--卷八》

43 三、读后检查,通顺合理

44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中的几句有人这样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45 《察今》 “刻舟求剑”故事后有一句总结性的话,有人给断为: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46 【练习巩固】

47 【 2004北京卷 】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48 【08江苏高考题】   班固论司马迁为《史记》: 是 非 颇 谬 于 圣 人 论 大 道 则 先 黄 老 而 后 六经 序游 侠 则 退 处 士 而 进 奸 雄述 货 殖 则 崇 势 利 而 羞 贫 贱 此 其 弊也 予 按 此 正 是 迁 之 微 意。 沈括《梦溪笔谈》

49 【08江苏高考题】   班固论司马迁为《史记》: 是 非 颇 谬 于 圣 人/ 论 大 道 则 先 黄 老 而 后 六经/ 序游 侠 则 退 处 士 而 进 奸 雄/述 货 殖 则 崇 势 利 而 羞 贫 贱/ 此 其 弊也 /予 按/ 此 正 是 迁 之 微 意。 沈括《梦溪笔谈》

50 【08北京】 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韩非子·说林上》

51 【08北京】 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韩非子·说林上》

52 【07北京】 太 宗 谓 太 子 少 师 萧 瑀 曰 朕 少 好 弓 矢 得 良 弓 十 数 自 谓 无 以 加近 以 示 弓 工 乃 曰皆 非 良 材 朕 问 其 故 工 曰 木 心 不 直 则 脉 理 皆 邪 弓 虽 劲 而 发 矢 不 直。联始寤向者辩之未精也。联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资治通鉴·唐纪八》

53 【07北京】 太 宗 谓 太 子 少 师 萧 瑀 曰 /朕 少 好 弓 矢/ 得 良 弓 十 数/ 自 谓 无 以 加/近 以 示 弓 工 /乃 曰/皆 非 良 材/ 朕 问 其 故 /工 曰/ 木 心 不 直/ 则 脉 理 皆 邪 /弓 虽 劲/ 而 发 矢 不 直。联始寤向者辩之未精也。联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资治通鉴·唐纪八》

54 【文言文断句口诀】 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 内容大意先理解,熟读精思把句断。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55 词性词义要精研,名词动词帮助判。 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 顶真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 操千曲,观千剑,断句必须常实践。 文言文断句


Download ppt "【断句趣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