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香港金融管理局 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 簡報會 2009年5月21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香港金融管理局 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 簡報會 2009年5月21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香港金融管理局 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 簡報會 2009年5月21日

2 討論課題 以下各項的最新情況: 環球金融及經濟環境 貨幣穩定 銀行業 金融基建 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投資環境及外匯基金的表現

3 環球金融及經濟環境

4 金融市場略為回穩 有回穩跡象,但市場氣氛仍然薄弱。 美國國庫券收益率及CDX 指數 標準普爾500及VIX 指數 資料來源:彭博
金融市況有回穩跡象,CDX 指數從高位回落,反映信貸違約風險下降。(CDX 是屬於信貸違約掉期指數的一種。信貸違約掉期指數是用作對沖信貸風險或就一籃子信貸實體進行持倉的基準。) 環球股市於3月中從低位回升。繼20國集團召開會議,以及部分經濟數據與金融機構業績較預期佳,投資氣氛改善。 與此同時,市場波幅已從高位回落。 資料來源:彭博 資料來源:彭博

5 經濟收縮有減慢跡象,但復甦前景仍然不明朗
先進經濟體系陷入嚴重衰退,但收縮步伐已減慢。 國內生產總值: 美國、歐元區、日本 採購經理指數: 美國、歐元區、日本 美國、歐元區及日本均陷入嚴重衰退。私營部門支出驟降,消費及商業信心嚴重受損;在全球經濟同步逆轉下,工業生產及出口亦顯著放緩。 經濟前景似乎略有起色。例如,美國房屋相關指標顯示房屋需求略為回穩;在較廣泛層面上,美國經濟收縮步伐已較2008年第4季的急速下滑有所放緩。然而,復甦前景仍然不明朗 。 資料來源:彭博 資料來源:彭博

6 新興市場經濟下滑 新興市場經濟持續下滑,但近期市場氣氛略有改善。 出口:部分新興市場 工業生產:部分新興市場 資料來源:彭博 資料來源:彭博
新興市場經濟持續下滑,反映出口及工業生產放緩。然而,基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支持融資的措施及投資者較早前已大幅減持新興市場的資產,近期有跡象顯示投資者參與新興市場的氣氛已經改善。 註:中國內地數據指本年至今為止的變動。 資料來源:彭博 資料來源:彭博

7 2009年經濟增長的共識預測:美國、歐元區、日本、中國內地
經濟預測繼續被調低 2009年經濟增長的共識預測:美國、歐元區、日本、中國內地 直至最近,市場一直下調對美國、歐元區、日本,以及中國內地等主要經濟體系的增長預測,顯示2009年經濟前景仍然難以樂觀。 資料來源:共識預測

8 部分地區政策利率已降至接近零水平 多個經濟體系大舉放寬貨幣政策,以遏抑經濟下滑的風險,部分地區的利率更接近零水平
政策利率:美國、歐元區、日本 例如,美國聯儲局將聯邦基金目標利率降至0至0.25厘,歐洲中央銀行將再融資利率降至1.25厘,日本央行將無抵押隔夜利率降至0.1厘。 資料來源:彭博

9 非傳統的金融穩定措施 美國聯儲局、英倫銀行及日本央行均擴大對信貸及企業債券市場的直接注資,另亦購入政府債券
美國聯儲局、英倫銀行及日本央行均擴大對信貸及企業債券市場直接注資的行動,同時亦購入政府債券以增加流動資金供應。 聯儲局宣布將購入高達3,000億美元的國庫券,英倫銀行將購入750億英鎊金邊債券,日本央行則已將從銀行購入的日本政府債券金額,由每月的1.4萬億日圓增至1.8萬億日圓。 這些措施是為配合放寬貨幣政策而推行,目的是希望金融市場回穩及改善信貸環境。

10 財政刺激方案支持經濟增長 部分經濟體系推出第二輪財政刺激措施,反映經濟形勢嚴峻 近期公布的財政刺激方案 億美元 佔國內生產總值 % 公布
   公布 日本 1,500 3.0 2009年4月 美國 7,870 5.5 2009年2月 意大利 25 0.1 澳洲 270 3.9

11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獲增撥資源 20國集團同意增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資源兩倍 至7,500億美元,讓該組織擴大貸款能力及放寬 貸款條件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新的靈活信貸額度,讓具備 穩健基本因素的國家可獲取充足的資金來源 這項措施有助降低流動性溢價及新興市場經濟 體系的連鎖風險

12 貨幣穩定

13 港匯貼近 7.75 強方兌換保證水平 2008年底以來,港元一直貼近強方兌換保證匯率水平。
最近港元匯率再度轉強至接近7.75,自3月底多次觸發強方兌換保證。

14 總結餘維持高水平 由於金管局增發外匯基金票據,總結餘於年初減少。但自3月初以來港元匯率多次觸發強方兌換保證,截至5月13日止,金管局向銀行體系合共注入1,500億港元,總結餘於2009年5月15日為2,492億港元。 資金流入港元,可能受到以下因素帶動: 企業在季尾及3月底財政年度結束前將資金調回香港;以及 海外投資者對港元的需求。 總結餘高企表示銀行體系流動資金充裕。由於銀行於金管局的結算戶口的資金是不計息的,所以總結餘高企有助利率下調及降低銀行的資金成本。金管局將密切監察有關情況會否引致銀行在貸款及存款業務方面的行為出現任何變化。 雖然充裕的流動資金及寬鬆的貨幣環境有利經濟復甦,但投資者應留意可能引致資產市場出現通脹壓力及資金流向逆轉的風險,尤其在全球經濟前景仍然不明朗的情況下,更應加倍謹慎。

15 港元存款增加 在港元貸款收縮的情況下,港元存款持續增長,反映有資金流入港元。主要股票託管銀行所編製的指標亦顯示,流入港股的資金有所增加。 註:以上為季末數字。

16 港元遠期匯率折讓保持穩定 港元遠期匯率折讓維持穩定,顯示近期資金流入港元與匯率炒作無關。

17 本港利率維持於低水平 港元利率大致穩定,仍處於低水平,並且略低於同期美元利率,部分原因是總結餘數額龐大及市場氣氛改善。年初以來,香港銀行同業隔夜拆息接近零,3個月拆息亦維持於1厘以下。 本港同業拆息偏低及總結餘龐大,營造寬鬆的貨幣環境,有助支持實體經濟活動。

18 增發外匯基金票據 從短期外匯基金票據收益率處於極低水平可見,銀行為管理流動資金而對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券的需求極為殷切。
為應付強大的市場需求,金管局自2月以來合共增發總值823億港元的外匯基金票據,使2008年10月以來增發總額達到1,123億港元。(註:這些數字已包括將於2009年5月26日及6月2日增發總值174億港元的外匯基金票據。) 增發外匯基金票據深受市場歡迎。由於總結餘龐大,增發外匯基金票據並無對匯率及利率造成明顯影響。

19 檢討向銀行提供流動資金支持的措施 5項臨時措施的長遠安排: 擴大貼現窗借款的合資格證券類別 經貼現窗進行回購協議交易的期限延長至3個月
2009年3月31日屆滿 豁免對運用超過50%限額的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券於貼現窗借款的罰息 在有需要時與銀行進行外匯掉期交易 在有需要時向銀行提供有抵押有期 貸款 繼續在市場操作框架下進行 於2008年9月底,金管局推出5項臨時措施,為個別銀行提供流動資金支持,從而穩定本地銀行同業市場。這些措施有效紓緩銀行同業市場的壓力。在這些臨時措施中,銀行只利用第4及第5項措施(即與金管局進行外匯掉期及有期回購交易)。隨着近月本地貨幣市場回穩,銀行已經沒有利用這些臨時措施借入流動資金。然而,國際金融市場的形勢尚未完全回復正常,因此,有必要向銀行作出保證,金管局在有需要時會繼續提供流動資金支持。 在這背景下,金管局決定繼續在市場操作框架下,在有需要時因應個別銀行的情況透過進行外匯掉期及有期回購交易酌情提供流動資金支持。此外金管局亦回復以往貼現窗的安排(即銀行透過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券只可作隔夜回購協議),以確保港元匯率在貨幣發行局制度下保持穩定。 有關5項臨時措施的長遠安排得到市場支持。

20 擴大有關獲取港元流動資金的合資格資產 類別
強化「最後貸款人安排」 擴大有關獲取港元流動資金的合資格資產 類別 將外匯掉期列作其中一項基本工具 將合適評級的外幣證券作為符合回購交易 的資產 金管局亦檢討及強化「最後貸款人安排」,透過擴大有關獲取港元流動資金的合資格資產類別,讓個別面對流動資金壓力的銀行可更靈活地透過「最後貸款人安排」尋求協助。 外匯掉期已成為金管局用來提供最後貸款人支持的基本工具之一;同時,金管局亦容許擁有合適信貸評級的外幣證券,作為符合作回購交易的資產。

21 先進經濟體系衰退程度可能較預期嚴重, 令香港經濟進一步下滑 先進市場金融穩定存在風險,國際金融市 場的波動持續
影響貨幣穩定的風險 先進經濟體系衰退程度可能較預期嚴重, 令香港經濟進一步下滑 先進市場金融穩定存在風險,國際金融市 場的波動持續 內地經濟回升動力及持續性可能低於市場 預期 先進經濟體系的財政及貨幣政策,可能不足以帶動全球經濟走出衰退局面。若出現這個情況,香港經濟可能進一步下滑,進而增加資金流出香港的風險。 先進經濟體系在消除銀行「有毒」資產及鞏固銀行資本方面的進展仍存在不明朗因素。若有關銀行體系的健全情況再度受到關注,全球金融市場將會較波動。 中國內地經濟活動有回升跡象,為本港上市的內地相關股票帶來支持。然而,若內地經濟回升動力及持續性不如市場預期,便可能引發港股被拋售的風險。

22 香港經濟顯著下滑 受到全球經濟下滑及本地需求疲弱影響,實質本地生產總值自2008年第2季起計連續3個季度收縮
大部分行業的經濟活動均轉趨疲弱,其中以金融、保險、地產、運輸、批發及零售業受影響最嚴重 實質本地生產總值連續幾個季度減慢後,在2008年第4季按年下跌2.5%,是5年多以來首次錄得按年跌幅。經季節因素調整後,實質本地生產總值繼在2008年第2季按季下跌0.9%及第3季下跌0.7%後,在第4季下跌2.0%,反映衰退加劇。 隨着全球金融危機加深及本港勞工市場狀況轉差,私人消費在2008年第3季按年計保持平穩後,在第4季下跌3.2%。受到信貸緊縮及業務前景不明朗影響,按年計整體投資支出在第4季明顯減少17.3%。 商品出口值在2009年第1季按年計下滑21.9%,明顯較2008年第4季的2.1%跌幅加快。 大部分行業的經濟活動均轉趨疲弱。服務生產在2008年第4季按年下跌2.1%,主要受到金融及保險業(下跌6.0%)及地產(下跌7.4%)等行業收縮所影響。

23 勞工市場轉差 Inflation 勞工市場迅速惡化: 建造、運輸、批發及零售情況最嚴重 失業率在3月份升至 5.2%,是3年以來最高水平
失業人數187,200 名,較去年增加 68,200 名 建造、運輸、批發及零售情況最嚴重 經季節因素調整的3個月移動平均失業率由去年7月的3.2%低位拾級而上,升至2009年2月的5%和3月的5.2%,是3年以來最高水平。 整體就業人數於2009年1月按年下跌0.6%、2月和3月均下跌0.8%,是5年來首次錄得跌幅。 2009年3月,失業人數約有187,200名,較去年增加68,200名,其中45,900名是在第1季新增的。失業持續期較以往長,其中55%的失業人士在2008年第4季的失業期超過兩個月(相比第3季的有關比率為50%)。 建造業失業率相當高(3月份為11.2%),其次為零售、飲食及酒店業 (6.6%)、製造業 (6.2%)、運輸業 (5.5%) 及進出口和批發業 (4.6%)。 由於經濟衰退加深,預期將有更多企業倒閉及裁員,短期勞工市場前景仍然不樂觀。

24 住屋市場有初步回穩跡象 於2008年底及2009年初,住屋市場受到信貸緊縮及經濟前景疲弱影響 最新數據顯示住屋價格開始回升,成交量稍增動力
2009年3月份住宅物業價格按年下跌14.5%,成交量減少25.6%。 住宅物業價格於去年12月跌至近年低位,最近幾個月稍為回穩。3月份住宅物業價格錄得按月升幅0.7%,連續3個月上升。由於去年10月份樓價仍處高位,若按季比較,2009年第1季住宅物業價格仍下跌0.5%,相對第4季的12.4%跌幅溫和。 2008年12月底,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數目增至10,949宗(佔按揭貸款人總數的2.3%),相比9月底的數字為2,568宗(0.5%)。第1季拖欠及經重組按揭貸款的合併比率降至0.18%,相比去年同期為0.26%。 與以往周期相比,住宅物業市場並無顯著失衡跡象;與1997年中的高峰及2003年中谷底水平相比,6項相關指標均保持在穩健的範圍內。

25 短期經濟前景 Inflation 面對不利的外圍環境,各項預測顯示香港經濟在2009年將會錄得負增長
由於本地需求減少,預期通脹壓力會進一步緩和 4月份採購經理指數改善至44.3,但仍處於經濟收縮範圍 經濟預測 2009年 本地生產總值增長 (按年%) 香港特區政府 (2009年2月) -2 至 -3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2009年4月) -4.5 亞洲開發銀行 (2009年3月) -2 共識預測 (2009年4月) -3.5 2009年全球經濟前景仍然黯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預測顯示,2009年全球經濟產值將會收縮1.3%;世界銀行預期,全球商品及服務貿易量將會減少6.1%。作為區內轉口港及全球最開放的經濟體系之一,香港無可避免會受到影響。多項預測顯示,2009年香港經濟將會收縮,是亞洲金融危機以來首次錄得全年跌幅。 面對現時經濟逆轉,以及食品價格與租金成本增長持續緩和,消費物價正呈現橫向甚至輕微下跌的趨勢。2009年第1季,當剔除所有政府一次過的紓困措施的影響後,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季下跌0.2%(年率為-0.9%),是繼2004年第3季以後首次下跌。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在2月份按月下跌0.3%,雖然在3月份按月回升0.2%,但主要是香煙稅自2月下旬起上調50%所致。鑑於全球經濟下滑和本地需求轉弱,預期本地通脹壓力將進一步緩和。 若按年計算,基本通脹率在2009年3月為2.6%,較1月及2月合計的3.3%及2008年的5.6 %為低。 4月份採購經理指數改善至44.3,由2008年11月的近期低位38.8連續第5個月上升。然而,該指數自2008年7月起一直處於50升跌分界線以下。

26 經濟前景風險 鑑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市場共識多次下調對全球 經濟增長的預測,全球經濟跌幅及持續時間均可能 較預期嚴重
不同國家實施保護主義的風險增加 然而,中國內地初現復甦跡象;若回升動力持續, 將為香港經濟帶來支持作用 初步跡象顯示,全球各地採取非傳統的貨幣及財政 措施,可能開始收到正面效果 全球經濟跌幅及持續時間均可能較市場預期嚴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市場共識多次下調對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測。 不同國家實施貿易及金融保護主義的政治風險正在增加;若確實出現此情況,將會窒礙全球經濟增長。 然而,中國內地展現復甦跡象;若回升動力持續,將透過緊密的經濟及金融聯繫為香港帶來一些支持作用。 初步跡象亦顯示,全球各地採取非傳統的貨幣及財政措施,可能開始對全球金融狀況及經濟活動產生正面效果。近期美國住屋市場交投增加及全球股市回升,均說明這一點。

27 內地經濟有見底的跡象 內地經濟有見底的跡象。儘管2009年第1季按年經濟增長減慢至6.1%,是較低水平,但按季比較數字顯示增長動力出現回升
由於總體需求疲弱,物價繼續偏軟。2009年第1季的整體消費物價下降0.6%,是2002年第4季以來首次錄得負值,然而消費物價跌幅在3月份收窄 股票價格在今年首四個月上升36%,反映投資者情緒正在改善。物業市場持續疲弱,但開始出現回穩跡象 內地當局繼續採取積極的措施支持經濟 年初以來信貸增長迅速,中國人民銀行重申會維持有利的貨幣政策 於3月份公布擴張性預算,在4萬億元人民幣財政刺激方案下的項目正迅速展開 中央政府支持增長的措施正逐漸取得成果,內地經濟將可能領先全球復甦。這應可有助改善香港的經濟前景 雖然實質國內生產總值按年增長由2008年第4季的6.8%進一步放緩至2009年第1季的6.1%,但按季增長動力轉強,顯示經濟活動見底回升。最新的月度指標亦顯示,增長動力在上兩個月有所加快,反映中央政府推行的政策取得成效;特別是3月份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進一步加快至30.3%。 整體消費物價通脹由2008年第4季的2.5%降至2009年第1季的負0.6%。衡量生產成本的生產者價格指數從2008年第4季上升2.5%降至2009年第1季的負4.6%,反映國際商品價格急跌。 今年首四個月內地股市表現較環球股市優勝,上海A股指數上升36%,相比MSCI環球指數下跌3%。3月份房屋價格較上月微升0.2%,扭轉過去7個月錄得的下滑趨勢。 內地當局積極採取協調及時的政策支持經濟增長。2008年9月以來,貸款及存款基準利率分別下調216基點及189基點,存款準備金率亦大幅下調。在寬鬆的貨幣環境下,貨幣及貸款增長在3月份分別加快至25.5%及29.8%。財政政策方面,繼公布4萬億元人民幣的方案後,政府在全國人大會議承諾會大幅增加政府投資,並在2009年計劃規模達9,500億元人民幣的財政赤字(約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3%)。 由於內地經濟基調良好,加以中央政府決心實現穩定的增長,因此內地經濟有望在全球中最先復甦。鑑於中港兩地經濟金融聯繫緊密,這應可有助改善香港的經濟前景。 27

28 銀行業

29 貸款質素維持於穩健水平,但惡化跡象續漸浮現 銀行業維持充裕的流動資金 銀行資本普遍充裕,金管局會密切注視銀行的資 本狀況
2009年第1季銀行業回顧 零售銀行盈利在2009年第1季繼續受壓 貸款質素維持於穩健水平,但惡化跡象續漸浮現 銀行業維持充裕的流動資金 銀行資本普遍充裕,金管局會密切注視銀行的資 本狀況 零售銀行盈利持續受到環球金融風暴影響。淨息差於2009年第1季顯著收窄。 然而,銀行業流動資金維持充裕,本地銀行資本普遍充足。由於在現時經濟環境下貸款質素可能出現惡化,金管局會密切注視銀行的資本狀況。

30 銀行體系的表現 零售銀行淨息差收窄 零售銀行淨息差(按季年率計)
在2009年第1季,零售銀行香港業務的整體除稅前經營溢利較上年同期下降28%。 2009年第1季淨息差為1.62%,相比2008年第4季的數字為1.78%。

31 銀行體系的表現 貸款質素維持於穩健水平,但有惡化跡象 貸款質素的整體形勢
銀行各項資產質素指標仍處於穩健水平,但持續有惡化跡象。特定分類貸款比率由2008年第3季的0.96%上升至第4季的1.24%。另一方面,逾期及經重組貸款比率亦由2008年第3季的0.55%上升至第4季的0.68%。 零售銀行住宅按揭貸款質素維持良好。於2009年3月底,拖欠比率及經重組貸款比率分別為0.05%及0.13%。 在2008年第4季,信用卡拖欠比率及按季年率計撇帳比率分別為0.34%及3.09%,相比第3季的數字為0.31%及2.74%。 金管局會密切監測零售銀行貸款組合質素的變化。

32 銀行體系的表現 流動資金維持於高水平 零售銀行每季平均流動資金比率
2009年第1季零售銀行季度平均流動資金比率為45.2%,略高於2008年第4季的45.0%,並且遠高於法定最低水平的25%。

33 銀行體系的表現 本地認可機構資本維持充裕 本地註冊認可機構的資本充足比率
儘管在2009年面對艱難的經營環境,但本地銀行普遍維持資本充裕。於2008年底,本港註冊認可機構的綜合資本充足比率升至14.8%,較9月底的13.8%為高。上述水平遠高於國際標準。

34 銀行體系的表現 港元貸存比率下跌 零售銀行的港元貸存比率由2008年12月底的69.4%降至2009年3月底的67.6%。期內港元貸款總額減少,港元存款總額則增加。 自2008年10月推出百分百存款保障以來,認可機構存款總額增加3%。金管局會繼續注視認可機構的存款變動情況,以防範認可機構出現不審慎的經營手法。

35 銀行體系的表現 零售銀行貸款總額減少 零售銀行貸款總額在2009年第1季下跌2.2%。由於全球經濟下滑對進出口業務造成直接衝擊,貿易融資相關貸款跌勢較顯著,跌幅達17.1%。期內在香港使用的貸款下跌1%,在香港境外使用的貸款下跌2.7%。 銀行業繼續支持中小企:超過35間認可機構已加入政府經加強的「中小企業信貸保證計劃」及「特別信貸保證計劃」,作為參與貸款機構。截至2009年5月1日,上述貸款機構已向工業貿易署提交約8,800宗貸款申請,當中約8,000宗已獲批,涉及的貸款總額超過160億港元。

36 雷曼相關事項 - 調查 (1) 截至5月14日,金管局共接獲20,960宗投訴,絕大部分已完成初步評估
雷曼相關事項 - 調查 (1) 截至5月14日,金管局共接獲20,960宗投訴,絕大部分已完成初步評估 共有5,956宗投訴正進行調查,並就13,727宗正收集進一步資料 涉及16間銀行合共449宗個案被確定有足夠理據轉介證監會,由其決定所涉銀行是否違規(即由上而下的調查模式) 金管局會繼續調查個案,以確定有關人士是否違規 108宗投訴正考慮採取紀律行動 1,012宗投訴已完結,原因是並無足夠理據及證據,支持金管局繼續就有關人士進行調查 金管局繼續依照與證監會議定的加快程序,處理雷曼相關投訴。截至5月14日,涉及16間銀行合共449宗個案已被轉介證監會以便其對有關銀行進行調查。 此外,共有108宗個案正考慮採取紀律行動。這些個案已進入相當後期的法規執行程序。就這些個案作出最後決定前,金管局必須完成有關的適當程序以確保公平,其中包括讓受調查對象有機會作出陳述及有權向證券及期貨事務上訴審裁處提出上訴。 大部分完結的個案,是由於投訴人拒絕向金管局提供進一步資料,令調查無法繼續。

37 雷曼相關事項 - 調查 (2) 金管局正致力加強調查人手,包括增聘合約員工, 以及借調審計公司的專業人士,以在未來幾個月內 將法規執行員工總數增至300名以上 視乎調查人員是否足夠,以及證監會由上而下調查 的最低限度結果,金管局的目標是在2010年3月底 前完成七成以上投訴的調查

38 根據銀行數字,截至5月13日,合共6,736宗 雷曼相關投訴已經或可能進行自願和解 在上述自願和解個案中,4,970宗已經完結
雷曼相關事項 - 自願和解 根據銀行數字,截至5月13日,合共6,736宗 雷曼相關投訴已經或可能進行自願和解 在上述自願和解個案中,4,970宗已經完結 其餘1,766宗個案正商討和解 金管局鼓勵銀行與投訴人和解。 金管局歡迎銀行與投訴人自願和解,但對被指不當銷售的調查不會因和解而結束。金管局會繼續調查有關個案,以確定是否有失當行為。

39 有關銷售雷曼相關投資產品投訴的報告 金管局於2009年3月25日就3月底前實施金管局多項建議向認可機構發出通告
錄音規定:預期於2009年6月30日前實施 場地分隔:預期於2009年9月30日前實施 金管局與證監會將於今年下半年就其餘建議諮詢市場及/或公眾意見 金管局會協助政府檢討有關保障零售投資者的現行監管安排 認可機構已於2009年3月底前落實若干建議。例如:結構性產品須註明「健康警告」、加強評估客戶風險狀況的程序、改善出現風險錯配時的銷售程序,以及推行喬裝客戶查核計劃。 至於涉及系統改動的建議,即錄音及分隔零售證券業務與傳統接受存款業務的營業位置,預期認可機構會分別於2009年6月30日及9月30日前實行。 至於其他建議,如引入冷靜期及限制以贈品作為推廣手段等,金管局正與證監會商討,並於今年下半年諮詢市場及/或公眾意見。

40 監管政策新動向 在加強資本充足比率、流動資金及風險管理方面的政 策工作包括: 金融穩定論壇及20國集團等有關加強監管準則的國際 新措施
實施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有關加強《資本協定二》 架構的建議 實施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有關流動資金的穩健原則 金融穩定論壇及20國集團等有關加強監管準則的國際 新措施 金管局繼續密切注視國際間為應付金融危機而採取的對策,並已開始實施若干環節的建議措施,例如: 資本: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已發出一系列建議,目的是加強對銀行的資本要求(尤其交易帳及證券化風險承擔方面);並正擬定另一系列建議,以加強《資本協定二》架構的風險涵蓋範圍,並減低其擴大經濟周期的副作用。 流動資金: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於2008年9月發出經修訂的流動資金穩健原則。金管局要求認可機構作自我評估,以辨識流動資金風險管理手法方面須改進的地方,並正檢討現行監管架構,以採納該委員會的新原則。 金管局將於定出實質建議後諮詢銀行界意見。 金管局亦繼續密切注視金融穩定論壇就加強金融市場和機構抵禦危機的能力的報告方面,以及20國集團在加強穩健監管的行動綱領方面的進展。金管局會與政府及其他監管機構合作落實這些國際新措施。

41 存款保障計劃 在金管局的協助下,存款保障委員會按原定計劃於2009年第1季完成對存保計劃保障範圍的檢討。
存保會於4月27日就檢討作出的建議發出諮詢文件收集公眾意見。諮詢期截至6月26日止。其中的主要建議包括: 將存保計劃的保障額由10萬港元調高至50萬港元 將因與提供銀行及金融服務有關的用作抵押存款納入存保計劃的保障範圍 將保費徵收比率減半及容許銀行選擇按淨額匯報受保障存款以評估供款,以抵銷因提高保障額及擴大保障範圍對成本造成的影響 金管局協助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存保會)檢討存款保障計劃(存保計劃)的保障範圍。有關檢討如期於2009年第1季完成。就檢討的建議進行的公眾諮詢已經展開。 存保會預料於2010年第1季向立法會提交相關的立法建議。希望有關建議能夠盡快落實,讓市民在百分百存款擔保於2010年底屆滿時能受惠於一個更佳的存保計劃。

42 金融基建

43 債券市場的發展 政府債券計劃 債券市場發展檢討 伊斯蘭金融

44 預期計劃會為市場提供穩定及持續的政府債券 供應
政府債券計劃 金管局正協助政府推出計劃 目的是推動債券市場發展及促進金融穩定 預期計劃會為市場提供穩定及持續的政府債券 供應 政府正尋求立法會通過有關的決議案 政府公布推出政府債券計劃的建議,金管局將會協助政府推出該計劃。 政府債券計劃的主要目的是推動香港債券市場的進一步及持續發展,並透過發展另一個資金融通渠道,以促進金融穩定。 為了達到這些目的,在該計劃下,政府將會以持續及有系統的方式發行政府債券,而並非如以往般以一次過的形式發行。 政府已向立法會提交決議案,以授權政府借款及設立基金以管理該計劃籌集的款項。

45 金管局繼續跟進實行有關監管程序、投資基準及 指引,以及稅務等範疇的建議
債券市場發展檢討 金管局於2008年完成第二階段債券市場發展檢討 金管局繼續跟進實行有關監管程序、投資基準及 指引,以及稅務等範疇的建議 金管局一直協助政府檢討現時對符合資格的債務 票據提供的稅務優惠政策 金融監管機構議會於2008年初通過金管局於第二階段債券市場發展檢討中所提出的建議。有關建議涵蓋監管程序、投資基準及指引,以及稅務等範疇,目的是吸引更多發債體及擴大投資者基礎。 金管局和其他有關機構合作,繼續跟進實行該等建議。 在這方面,金管局一直協助政府檢討現時對符合資格債務票據的稅務優惠政策。有關優惠的目的是透過提供稅務優惠以鼓勵發債。我們會透過財資市場公會參考市場意見。

46 發展伊斯蘭金融 金管局的策略分為4個範疇 促進市場基建發展 鼓勵產品開發 提升國際形象 增進市場認知 向政府提供修訂香港稅制擬備立法的建議
與業界保持緊密聯繫 提升國際形象 於香港主辦首屆亞洲伊斯蘭債券高峰會 增進市場認知 籌辦了兩次伊斯蘭金融研討會 於《金融管理局季報》刊載專題文章 金管局的策略分為4個範疇 金管局在香港發展伊斯蘭金融的策略分為4個範疇,包括: 促進市場基建發展:向政府提供修訂香港稅制擬備立法的建議,從而為香港的伊斯蘭金融產品與傳統投資產品營造公平的稅務環境。 鼓勵產品開發:與業界保持緊密聯繫 ,以了解伊斯蘭金融的最新市場形勢。 提升國際形象:於2009年2月18至19日於香港主辦首屆亞洲伊斯蘭債券高峰會。 增進市場認知: (i) 於2009年2月底為財資市場公會會員籌辦了兩次伊斯蘭金融研討會; (ii) 於2009年3月號的《金融管理局季報》刊載專題文章,闡明金管局在香港發展伊斯蘭金融的策略所包含的4個範疇。

47 金融市場基建 發展香港成為區內的支付及交收結算樞紐,進而鞏固其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發展市場基建的策略 維持支付系統的暢順及有效運作
加強支付及證券交收結算系統的功能及處理能力 系統準備就緒,配合以人民幣進行貿易支付的安排 美元即時支付結算系統推出信用卡支付的新結算安排 轉用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系統操作平台 (SWIFTNet)

48 金融市場基建 促進與海外系統的聯網,並推廣使用香港的金融基 建設施
在香港的美元RTGS系統與印尼的印尼盾RTGS系統 之間建立外匯交易同步交收聯網 與中國境內外幣支付系統建立支付互通安排 推廣香港的支付服務,塑造香港作為支付結算樞紐

49 監察結算及交收系統 市場基建 所有指定系統經評定為符合《結算及交收系統條 例》
程序覆檢委員會於2009年1月向財政司司長提交 其第四份年報,該年報其後於金管局網站刊發。 年報總結金管局適當遵守既定程序,且對各指定 系統進行監察活動時在程序上保持公平。 金管局透過現場審查、非現場審查及持續監察對5個本地指定系統進行監察,這5個系統為包括港元結算所自動轉帳系統(CHATS系統)、美元CHATS系統、歐元CHATS系統、人民幣CHATS系統及CMU系統。 程序覆檢委員會為獨立委員會,負責覆檢金管局在監察指定系統時所採取的步驟及程序。委員會的第四份年報總結,金管局已適當遵守有關程序,在執行監察活動時程序上亦保持公平。

50 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51 推動人民幣貿易結算方面的最新進展: 香港人民幣業務 (1) 國務院於4月8日決定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 試點
香港人民幣業務 (1) 推動人民幣貿易結算方面的最新進展: 國務院於4月8日決定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 試點 香港方面已經作好相關準備,以成為內地以外 第一個配合以人民幣進行貿易結算的地區 有關業務在內地有關部門發布有關管理辦法後 便可開始運作 國務院4月8日決定在上海市和廣東省廣州、深圳、珠海、東莞4城市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 人民幣貿易結算試點的落實,將有利於推動香港成為區域人民幣結算中心,突顯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具體而言,主要好處有三方面: 進出口企業可以按照業務的實際情況,靈活管理和降低匯率變動所帶來的風險。 為香港的銀行界帶來新的業務,人民幣服務的對象,會由個人擴展到企業的層面。 香港銀行體系內的人民幣資產將會更多元化,增加本地人民幣的資金流動性,和鞏固香港的人民幣結算平台,為香港下一步發展人民幣業務創造更理想的條件。 至2009年3月底,香港人民幣存款餘額為531億元。

52 香港人民幣債券 香港人民幣業務 (2) 中央表示支持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增 發人民幣債券 ,包括:
香港人民幣業務 (2) 香港人民幣債券 中央表示支持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增 發人民幣債券 ,包括: 積極推進內地的港資銀行在香港發行人民幣 債券 考慮由國家財政部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 容許在內地的港資銀行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將有助於擴闊內地的港資銀行的人民幣資金渠道,加強在內地提供服務的能力,對其業務有積極的支持。 中央考慮國家財政部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表示了國家對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信心和支持。這不僅可以深化在內地以外用人民幣發行債券的試驗,也突出了香港作為國家金融改革試驗場地的角色。 香港人民幣債券業務自2007年6月開始以來,已經有七筆由內地金融機構發行的人民幣債券,市場反映熱烈。有關措施可使香港人民幣債券市場的發債體更多元化,亦給予投資者更多的選擇,同時也有助於促進香港債券市場的發展 。 金管局將會與人民銀行和其他內地有關部門緊密溝通和配合,以確保有關人民幣債券可以盡快落實在香港發行 。

53 容許港資企業向香港銀行在內地的子行借款時, 可用企業在香港的資產作抵押 有關措施先以上海和廣東為試點
便利內地港資企業融資 容許港資企業向香港銀行在內地的子行借款時, 可用企業在香港的資產作抵押 有關措施先以上海和廣東為試點 港資銀行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及客戶在兩地業務 的內部資源,更靈活地為客戶提供融資服務

54 加強區域合作 區域貨幣及金融穩定的監測:進一步落實東亞及太平洋地區中央銀行會議轄下貨幣及金融穩定委員會的區域監察架構
銀行體系的穩定:作為EMEAP銀行監管工作小組主席,統籌該工作小組在監測20國集團行動綱領中有關銀行監管的建議於EMEAP區內的實行情况的有關工作 金融合作倡議: 香港金融管理局參加了金融穩定論壇於3月召開的全體會議。該論壇現已改組成為金融穩定委員會,成員數目有所擴大,其工作目標亦已擴展至更廣的範疇。 「東盟+3」財長於5月3日宣布歡迎香港參與清邁倡議多邊化安排。此安排在亞洲區內提供互助緊急融資。 自東亞及太平洋地區中央銀行會議 (EMEAP) 轄下的貨幣及金融穩定委員會 (MFSC) 於2007年成立以來,金管局便一直為每年兩次的MFSC會議整理監測資料及撰寫宏觀監測報告。金管局亦正在開發一個多地區的宏觀經濟模型以進一步加強MFSC的監察架構和工作。金管局將繼續與其他EMEAP成員協力改進此宏觀經濟模型並以此提升政策分析的質素。 作為EMEAP銀行監管工作小組主席,金管局統籌該工作小組於監測20國集團行動綱領中有關銀行監管的建議在EMEAP區的實行情况及評估如何進一步改善EMEAP區內的監管系統和標準方面的工作。 國際金融動盪突顯了金融穩定論壇的重要性。香港金融管理局參加了金融穩定論壇於3月在倫敦召開的全體會議。與會成員決定把論壇擴充至包括現有成員及所有尚未成為論壇成員的二十國集團成員、西班牙及歐盟。而金融穩定論壇亦從新命名為金融穩定委員會,其穩定市場及金融體制的工作目標亦已擴展至更廣的範疇。 於2009年5月3日舉行的「東盟+3(中、日、韓)」財長會議上,財長歡迎香港參與清邁倡議多邊化安排。此倡議為亞洲區內互助緊急融資安排,有助加強區域及香港的金融穩定。香港金融管理局將繼續與其他東盟+3成員討論香港參與的具體安排。

55 投資環境 及 外匯基金的表現

56 2009年第1季投資環境 匯率:美元兌歐元及日圓上升 股市:各大股市回落,其後於3月中回升
利率:市場憂慮美國政府債券供應會大幅增加,債券(尤其長期債券)的收益率急升,其後於3月中回落 由於美國政府公布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並推出各項措施處理金融機構的問題貸款及證券,3月中以來市場氣氛轉趨樂觀 政府推出措施全面取得明確的成效前,市場仍然波動

57 貨幣市場波動

58 主要股市的表現 標準化指數水平(2008 年底 = 100)

59 10年期美國國庫券收益率

60 投資收入 2009 2008 2007 2006 (億港元) 第1季* 全年 香港股票收益/(虧損) ^@ (42) (779) 558
359 其他股票收益/(虧損) ^ (167) (731) 67 187 外匯收益/(虧損) (97) (124) 173 來自債券的回報 # (29) 884 610 319 (335) (750) 1,422 1,038 * 未經審計數字 ^ 包括股息 # 包括利息 @ 不包括策略性資產組合的估值變動

61 投資收入、支付予財政儲備的款項與累計盈餘的變動
2009 I 2008 (億港元) 第1季* 全年 第4季 第3季 第2季 第1季 投資收入/(虧損) (335) (750) 83 (483) (204) (146) 其他收入 3 1 利息及其他支出 (7) (65) (13) (18) (16) 淨投資收入/(虧損) (342) (812) 71 (500) (222) (161) 支付予財政儲備的款項 # (91) (464) (115) (113) (118) 策略性資產組合的估值變動 ^ (1) (89) (12) (10) (55) 外匯基金累計盈餘減少 (434) (1,365) (56) (625) (350) (334) * 未經審計數字 # 2009年及2008年支付予財政儲備的款項的固定比率分別為 6.8%及 9.4%。 ^ 包括股息

62 歷年投資收入 年份 全年 第4季 第3季 第2季 第1季 2001 74 136 104 (20) (146) 2002 470 263
(億港元) 年份 全年 第4季 第3季 第2季 第1季 2001 74 136 104 (20) (146) 2002 470 263 (21) 265 (37) 2003 897 335 84 411 67 2004 567 330 141 (72) 168 2005 378 73 190 2006 1,038 360 371 125 182 2007* 1,422 334 618 207 2008* (750) 83 (483) (204) 2009*# 不適用 (335) * 不包括策略性資產組合的估值變動。 # 未經審計數字

63 外匯基金資產負債表摘要 * 未經審計數字 (億港元) 2009年 3月31日* 2008年 12月31日 2007年 資產 存款 1,731
1,728 1,329 債務證券 12,057 11,513 9,229 香港股票 885 929 1,846 其他股票 968 1,033 1,460 其他資產 398 400 280 資產總額 16,039 ====== 15,603 14,144 負債及基金權益 負債證明書 1,819 1,761 1,634 政府發行的流通紙幣及硬幣 84 83 75 銀行體系結餘 1,579 1,580 106 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券 2,268 1,625 1,418 財政儲備帳 5,061 5,314 4,646 其他負債 857 435 95 負債總額 11,668 10,798 7,974 累計盈餘 4,371 4,805 6,170 負債及基金權益總額 於2009年3月31日,外匯基金累計盈餘4,371億港元。 在2009年第1季,累計盈餘減少434億港元,主要是由於錄得投資虧損(335億港元)、向財政儲備支付款項(91億港元),連同利息及其他支出(7億港元)。 於2009年3月31日,存放於外匯基金的財政儲備為5,061億港元。 * 未經審計數字


Download ppt "香港金融管理局 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 簡報會 2009年5月21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