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認識精神疾患及 常見精神症狀 元和雅診所 身心科 楊尚儒醫師.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認識精神疾患及 常見精神症狀 元和雅診所 身心科 楊尚儒醫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認識精神疾患及 常見精神症狀 元和雅診所 身心科 楊尚儒醫師

2 何謂精神病 ? 生理與心理 精神病和神經病 標籤化

3 精神疾病之分類 精神病 (Psychosis) 精神分裂病 情感性疾患(躁鬱症, 重鬱症等) 物質誘發之精神病 器質性精神病
精神官能症 (Neurosis) 焦慮症, 輕鬱症, 失眠

4 精神疾病之診斷 DSM-IV TR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ourth Edition, Text Revision) 五軸診斷 Axis I:臨床疾患 Axis II:人格疾患及智能不足 Axis III:一般性醫學狀況 Axis IV:心理社會及環境的問題 Axis V:功能的整體評估(GAF Scale) ICD-9-CM (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5 診斷原則 位階觀念(Hierarchy) 一般性醫學狀況造成的精神疾患 物質誘發之精神疾患 精神病 精神官能症 適應性疾患 人為疾患與詐病

6 精神分裂病—症狀(I) 正向症狀: 幻覺、妄想、怪異行為、思考鬆散、胡言亂語 負向症狀: 情感平淡、漠不關心、社交退縮、少話、注意力缺損
認知功能缺損

7 精神分裂病—症狀(II) 前驅期:孤僻, 身體症狀, 強迫症狀, 不尋 常的想法、知覺、或情感表現 急性期:思考障礙, 混亂言語, 被害、
關係妄想, 幻聽幻視, 刻板行為 慢性期:情感平淡, 漠不關心, 少話, 社會 退縮, 人格退化

8 精神分裂病—病因(I) 遺傳因子 父母一方患病, 子女得病機率為12% 父母雙方患病, 子女得病機率為40%
同卵雙胞胎, 一人得病, 另一人得病機率為47%

9 精神分裂病—病因(II) 病理生理學因子 1. 多巴胺假說 2. 腦部結構異常 3. 腦部功能異常 4. 電學生理異常 5. 免疫學異常
6. 內分泌學異常

10 情感性疾患—分類 躁鬱症(第一型雙極性疾患) 第二型雙極性疾患 重鬱病 低落性情感疾患 循環性情感疾患

11 躁鬱症—症狀 躁期 誇大, 睡眠減少, 多話, 飛躍意念, 活動增多, 無節制大採購, 輕率的性活動 鬱期 憂鬱心情, 興趣喜樂減少,
食慾改變, 睡眠改變, 動作遲滯, 無價值感, 自殺

12 重鬱病—症狀 憂鬱心情, 幾乎整天都是 興趣喜樂減少, 食慾改變, 睡眠改變, 動作遲滯, 易疲累, 無價值感, 思考力及專注力減退, 自殺
症狀持續2週以上

13 情感性疾患—病因 基因 人格 易致病的環境因素 誘發的環境因素 身體因素

14 物質誘發之精神病 酒精 安非他命, MDMA(快樂丸), 古柯鹼, PCP(天使塵)、、、 處方藥物

15 器質性精神病 中樞神經系統: 感染, 腦傷, 腫瘤, 血管疾患(如中風) 神經退化性疾病 內分泌及代謝異常: 庫欣氏症, 甲狀腺疾患等
營養缺乏: 維他命B12, 葉酸等 免疫系統: 紅斑性狼瘡等

16

17 精神官能症 常見而普遍的精神科疾病 輕型精神疾病(minor mental disorders) 民間流傳的“神經衰弱”
廣義—包括輕鬱症, 廣泛性焦慮疾患, 強迫症, 恐慌症, 畏懼症, 創傷後壓力疾患, 轉化症, 心身症等

18 焦慮性疾患 恐慌症 懼曠症 強迫症 社會畏懼症 特定對象畏懼症 創傷後壓力疾患與急性壓力疾患 廣泛性焦慮症 其他

19 恐慌症與懼曠症 恐慌發作-突然發生強烈害怕或不適感 受, 於十分鐘之內到達最嚴重程度,
症狀包括:心悸、出汗、發抖、呼吸困難、胸痛、噁心、頭暈、害怕失控、害怕即將死去、感覺異常、失現實感 懼曠症-擔心逃脫困難之情境, 如坐公車、搭電梯、群眾或排隊中 藥物治療及認知行為治療

20 強迫症 強迫性意念(obsession) 強迫性行為(compulsion) 常見的實例 1. 怕髒  不斷洗手
1. 怕髒  不斷洗手 2. 病態懷疑  重複檢查 病識感 藥物治療與認知行為治療

21 社會畏懼症 明顯而持續害怕一或多種情境, 必須與不熟識的人相處, 或可能被他人細查
害怕自己可能將因行為失當(或顯露焦慮症狀)而招致羞辱或困窘 在此情境下, 幾乎必然引發焦慮 此人能理解自己的害怕是過度或不合理的

22 特定對象畏懼症 過度或不合理的顯著持續害怕, 其觸發是由於某種特定物體或情境的出現, 或是預期其出現 逃避或懷著強烈痛苦而忍耐
嚴重干擾此人生活, 或造成此人極度苦惱 可分動物型、自然環境型、血-打針-受傷型、情境類型、其他

23 創傷後壓力疾患 與 急性壓力疾患 經驗到事件涉及死亡, 嚴重身體傷害, 或身體完整性(實際發生或已構成威脅)
創傷後壓力疾患 與 急性壓力疾患 經驗到事件涉及死亡, 嚴重身體傷害, 或身體完整性(實際發生或已構成威脅) 此人產生強烈害怕、無助感、或恐怖感受 有三大類症狀: 1. 創傷事件再體驗 2. 逃避及麻木 3. 警醒度增加 總期間不同 急性壓力疾患會有解離症狀

24 廣泛性焦慮症 對許多事件過度焦慮及擔憂, 至少六個月期間擔憂期比不擔憂期為長 發現自己很難控制此憂慮 症狀包括:
浮躁、易疲累、難保持專心、易怒、肌肉緊張、睡眠障礙 藥物、心理治療、放鬆訓練

25 身體型疾患 身體化疾患 轉化性疾患 疼痛疾患 慮病症 身體畸型性疾患 其他

26 轉化性疾患 自主運動或感覺功能的症狀或功能缺失,令人聯想存在一種神經學或其他一般性醫學狀況 可判斷心理因素有相關
此症狀或功能缺失並非有意製造或假裝

27 飲食性疾患 心因性厭食症 1. 拒絕維持正常體重 2. 自我形象認知障礙 3. 連續三次無月經(有過初經之女性) 心因性暴食症
3. 連續三次無月經(有過初經之女性) 心因性暴食症 1. 暴食行為與不當之補償行為 2. 每週至少兩次, 共達三個月以上 3. 自我評價被身材及體重不當影響

28 性疾患及性別認同疾患 包括性功能障礙、性倒錯、及性別認同疾患 性別認同疾患, 在兒童表現出 1. 一再陳述想成為異性的意願
2. 做異性之打扮 3. 假扮遊戲中強烈偏好扮演異性 4. 強烈意願參加刻板化屬於異性之遊戲 5. 強烈偏好異性的玩伴 6. 對自己的性別持續感到煩惱

29 適應性疾患 對壓力源產生之反應, 在壓力源開始後三個月內, 出現情緒或行為之症狀 有顯著的痛苦, 或是社會功能重大損害
壓力源停止後, 症狀未延續超過六個月 伴隨憂鬱, 焦慮, 品行障礙, 或混合

30 人格疾患 持續(persistent)且普遍存在(pervasive)的內在經驗或行為模式 表現在下列二個以上之領域:
認知、情感度、人際關係、衝動控制 此模式相當穩定且為時甚長, 其初發至少可追溯到青春期或成人早期

31 人格疾患之分類 A群人格疾患 妄想性,類分裂性,分裂病性人格疾患 B群人格疾患 反社會性,邊緣性,做作性,自戀性人格疾患 C群人格疾患
畏避性,依賴性,強迫性人格疾患 其他未註明之人格疾患

32 其他精神疾患 嬰兒、兒童期疾患 解離性疾患 睡眠疾患 他處未分類之衝動控制疾患 人為疾患與詐病

33 注意力缺失/過動疾患 佔國小學童的3%~5% 男 : 女 = 3~5 : 1 7歲以前出現症狀(通常3歲左右) 生物-心理-社會致病因素
在12至20歲期間,症狀可能逐漸改善 過動症狀先改善,易分心則是最後 常伴隨反社會性行為、物質使用疾患、 情感性疾患

34 注意力缺失/過動疾患之診斷 注意力缺失 無法注意細節或常粗心犯錯、難維持注意力、不專心聽別人說話、不能照指示把事做完、有困難作規劃、不喜歡需全神貫注的任務、常遺失活動必備之物、易被外界分心、日常活動常遺忘事物 過動-易衝動 手忙腳亂、課堂上離座、不適當地過度奔跑攀爬、安靜活動有困難、經常活躍狀態、話過多、不等問完搶說答案、困難等待輪流、打斷侵擾他人 A或B成立(9項中有6項) ,持續至少6個月

35 注意力缺失/過動疾患之治療 中樞神經興奮劑: 利他能(Ritalin)治療可使75%個案改善 Clonidine 抗憂鬱劑
Bupropion 心理治療與父母諮商 矯正教育

36 解離性疾患 解離性失憶症 解離性漫遊症 解離性身份疾患 自我感消失疾患

37 睡眠疾患之鑑別診斷 身體疾患所致之睡眠障礙 精神疾患所致之睡眠障礙 物質誘發之睡眠障礙 原發性睡眠疾患
1. 睡眠異常(Dyssomnias) 原發性失眠、昏睡症、晝夜節律性 2. 類睡症(Parasomnias) 夢魘、夜驚、夢遊

38 他處未分類之衝動控制疾患 陣發性暴怒疾患 竊盜癖 縱火狂 病態性賭博 拔毛癖

39 人為疾患與詐病 人為疾患: 1. 故意製造或假裝身體或心理症狀 2. 為了取得病患角色 3. 無明顯外在誘因
1. 故意製造或假裝身體或心理症狀 2. 為了取得病患角色 3. 無明顯外在誘因 詐病: 為了外在誘因而假裝身心症狀

40

41 精神狀態檢查 外觀 活動量與行為 情感表徵與心情 言談 思考 知覺 JOMAC 病識感

42 外觀 身材 服裝儀容 飾品 態度

43 活動量與行為 活動量 肢體活動度 行為

44 情感表徵與心情 情感表徵 (Affect) 心情 (Mood) 合適度(appropriateness)

45 言談 言談的量 言談的質 主動性

46 思考 思考流程 思考內容

47 知覺 幻覺 錯覺 各種感官

48 JOMAC (認知) Judgment 判斷力 Orientation定向感(時、地、人) Memory記憶力
Abstract thinking抽象思考 Calculation計算能力

49 病識感 (Insight) True insight (emotional insight)
Partial insight (intellectual insight) Impaired insight

50 THE END


Download ppt "認識精神疾患及 常見精神症狀 元和雅診所 身心科 楊尚儒醫師."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