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渔业生态学利用 第一节 鱼苗发塘中轮虫的利用.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渔业生态学利用 第一节 鱼苗发塘中轮虫的利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渔业生态学利用 第一节 鱼苗发塘中轮虫的利用

2 利用轮虫发塘的理论依据 轮虫是各种鱼类最适的饵料 大小适宜 营养全面 可得性高 成本低 轮虫的适宜量

3 利用轮虫发塘的基本方法 选塘及处理 适时下塘 轮虫量的控制 保护和利用轮虫冬卵的资源

4 选塘及处理 选塘 清塘 施肥 :有机肥250~500kg/667m2
冬卵的萌发条件:pH﹤11(4.5~11.5),水温﹥10℃(臂尾轮虫4~5℃;晶囊轮虫11℃),溶氧充足(﹥0.3mg/L)。

5 适时下塘 生石灰清塘后浮游生物的发生规律 鱼苗食性的变化 鱼苗在轮虫高峰期下塘

6 轮虫量的控制 强化施有机肥 用敌百虫杀灭枝角类 注水
敌百虫剂量ppm:隆线溞、大型溞―― 0.005;多刺裸腹溞等小型枝角类―― 0.03~0.05;杀死臂尾轮虫、模糊裸腹溞、桡足类――0.5,晶囊轮虫、巨腕轮虫无恙。 注水

7 保护和利用轮虫冬卵的资源 实行鱼池轮作 搅动底泥; 移植轮虫休眠卵。

8 第二节 养殖水体的浮游植物 及其宏观鉴别

9 按水体肥度的分级 养殖水体按浮游植物量分级

10 按水华的类型分类 溶液状水华:硅藻、绿球藻、蓝球藻等 云雾状水华:鞭毛藻类 膜状水华:裸藻、囊球藻、微囊藻等
好的水华:鱼腥藻、拟鱼腥藻(膜)、隐藻(雾)、金藻(雾、膜)、硅藻(溶液)。 不好的水华:微囊藻(膜)、颤藻(膜)、微型蓝藻(溶液)。 中等水华:囊裸藻(赤),小球藻、栅藻等。

11 养鱼池肥水按水华类型分类

12

13 “看水”的生物学分析 水色和浮游植物种类组成 透明度和浮游植物量 肥、活、嫩、爽的生物学含义

14 水色和浮游植物种类组成 金藻、黄藻、硅藻、甲藻的细胞呈褐色或褐黄色,其水华也接近上述颜色;绿藻和裸藻细胞呈绿色,其水华也接近绿色;蓝藻细胞呈蓝绿色,其水华也接近深绿或蓝绿。 一般认为红褐、褐绿、褐青(墨绿)和绿色的水都较好,蓝绿、灰绿、黄绿、泥黄色等则是水色不正的劣水。对褐色水的看法有分歧。

15 透明度和浮游植物量 总的趋势是浮游植物量随透明度的升高而减少。 何志辉等阐明了透明度与浮游植物量有明显的负相关性。
明水期回归式为: y= x, r= y:透明度(cm);x:浮游植物量(mg/L) 冰下:y= x, r=-0.435

16 肥、活、嫩、爽的生物学含义 肥:水色浓,也就是说浮游植物量很大,形成强烈的水华。浮游植物﹥20mg/L,透明度<50cm(水库)。
活:指水色和透明度有变化。鞭毛藻类的运动是水色日变化的重要原因,也是活水的重要标志。 嫩:指水肥而不老。 “老”即浮游植物量过大,透明度太低(<20cm),随之而来的是光合速率下降,昼夜氧差减小,pH居高不下(>9-10),水色发白。 爽:即浮游植物处于种群增长期,同时兼备水中很少浮游生物之外的杂质,泥砂和其它悬浮物,也就是混浊度不宜过大。

17 养鱼最适水质的生物指标 浮游植物量20~100mg/L; 鞭毛藻类较多,小型蓝藻较少; 藻类种群处于增长期,细胞未老化;
浮游生物以外的其它悬浮物不过多。

18 第三节 冰下生物增氧技术

19 越冬池水质 理化因子 水温:底层水温一般为1~3℃ 。 照度 溶氧 pH、CO2 透明度 水深与冰厚度

20 越冬池水质 生物因子 浮游植物 :主要有光甲藻、黄群藻、棕鞭藻等 浮游动物 原生动物 轮虫:犀轮虫 枝角类:剑水蚤 桡足类 水生维管束植物
昆虫

21 冰下养殖动物死亡的原因 缺氧 病害: 气泡病 低温病

22 生物增氧措施 选塘:池塘面积以5亩以上为好,池塘深度必须达2.0~2.5米,有效水深达1.1~1.8米、浮游植物生物量在25~50毫克/升的范围内较合适。 清塘:清除池底污泥,或将池水排干,晾晒3~7天,用生石灰浆全池泼洒。 注水

23 放鱼:最大冰厚时,冰下平均水深超过两米的越冬池,放鱼密度为0. 5~0. 6公斤/米3,冰下平均水深不足1. 5米的越冬池,放鱼密度为0
放鱼:最大冰厚时,冰下平均水深超过两米的越冬池,放鱼密度为0.5~0.6公斤/米3,冰下平均水深不足1.5米的越冬池,放鱼密度为0.3~0.4公斤/米3。成鱼越冬池塘的密度不宜过大。 施肥:对长时间不能补水或补水后营养盐含量极少的越冬池,封冰后不久就应着手追施无机肥。可按1.5毫克/升有效氮和0.2毫克/升有效磷,将硝酸铵和过磷酸钙混合后挂在冰下。

24 控制浮游动物:可在封冰前将老水排掉1/3~1/2,冰下平均水深超过2米的深水池最好排掉2/3。然后将1mg/L漂白粉全池泼洒;过几天再用1~2mg/L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使用敌百虫1mg/L可杀死剑水蚤,2mg/L可杀死犀轮虫。封冰期,如浮游动物繁殖过多可在冰下吊挂敌百虫。 补水:当水位下降较多时就应及时补水,但切忌一次性大量补水,以免抑制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

25 扫雪:不论是明冰还是乌冰都要及时扫雪,扫雪面积越大越好。如不能全部清扫,可扫成雪趟,以南北走向为好,扫雪面积应达池塘的80%以上。
防治鱼病

26 注水补氧 采用注水补氧法,一定要提早进行,以防止因缺氧而一次注水量过大或注水时间过长,导致越冬池水温的急剧变动及鱼类的频繁活动消耗体力。因注水补氧所用水源的不同,注水的方法也不完全相同。 1.引取河水和大水面的水补氧 当引进河水和大水面的水补氧时,要注意水源的水质和溶解氧含量,水质要符合养鱼用水标准。如果水源的含氧量较低时,可使水流经一段渠道或提高落差,先增加水中的含氧量,再注入越冬池。据测定水流的落差为90厘米时,注入越冬池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为1.7毫克/升,将落差提高一倍,氧量可达2.2毫克/升;再把流程增加11米,氧量可提高到5.6毫克/升。当水源混有污水时,还是不用为好。

27 2.提取地下水补氧 使用机井作为水源补氧,要注意井水(也包括泉水),一般含氧量低,同时还含有一些硫化氢及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所以,必须注意冬季使用井水补氧,要将流程设计在20米以上,以增加井水的溶氧含量和释放有害气体。此外,采用地下水补氧时,还要注意水中的铁含量,凡含铁较多的井水,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暴气、氧化和沉淀后,才可少量注入越冬池。 3.取临近池塘水补氧 使用临近池塘的水补氧,也要先测定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尽量提高注入越冬池水的氧含量,以提高补氧效果。

28 循环水补氧 当越冬池严重缺氧而又缺少水源时,可采取原塘水循环补氧的方法。原塘水循环是用泵抽出池水,使水流经一段冰渠暴气、增氧后再注入越冬池,以达到提高越冬池水中含氧量的目的。 增氧效果较好,缺点是使水温大幅度下降,直接危害越冬鱼类,若长时间循环水还增大了鱼的活动量,对安全越冬不利。因此,采取原塘水循环补氧时,宜早使用,一次循环水量不易过大,在监测溶氧含量的同时要监测水温变化,当水温低于2℃时,应立即停止循环水。循环水补氧常因水温的急骤下降而造成大量死鱼,所以该法只能作为解决越冬缺氧的应急办法,不宜反复使用。 同时循环水的地点应选择在深水处,以免冲起底泥,搅混池水。

29 机械强化增氧 增氧效果与增氧机的类型和功率大小有关。使用叶轮式增氧机虽增氧效率高,但浮筒易结冰,维护较困难。而使用射流式增氧机增氧效率也可达550gO2/千瓦时,且使用方便,易于维护,在短时间内也可以解除缺氧的危机。采用机械强化增氧,也要监测水温的变化,不易连续长时间使用。 实验证明,2千瓦的叶轮增氧机可使5亩以下池塘在24~30小时溶氧达到饱和(12~15mg/L),8~10亩的池塘则要36~48小时,并需挪位一次。达到增氧效果的水温为2℃。并未发生鱼冻伤现象。

30 第四节 藻类对鱼类的危害及防治

31 青泥苔 青泥苔是丝状绿藻(水绵、双星藻和转板藻)的总称。早期像毛发一般附着在池底,颜色深绿,逐渐繁殖成丝网一样,附着在池底或漂浮于水中,衰老时变成棉絮状,漂浮水面,颜色为黄绿色。主要危害草鱼、鲢鱼、鳙鱼等苗种,危害季节主要集中在5~9月份。

32 防治方法: 用生石灰 75~100kg/667m2清塘,可杀灭丝状绿藻。 未放鱼的池塘可按50kg/667m2干草木灰比例撒在丝状绿藻上,使它不能进行光合使用而死亡。 已放鱼的池塘出现丝状绿藻,可全池泼洒 0.7~1 g/ m3 硫酸铜溶液杀灭。

33 水网藻 水网藻属水网藻科。它的集结体象网袋。喜生长在浅水处,在含有机质多的肥水中繁殖最快,春季较常见。水网藻大量繁殖时,象鱼网一样张在水中,对鱼苗危害比青泥苔更为严重。 水网藻在我国较为常见,特别是用茶粕清塘后的池塘能助长水网藻大量繁殖。防治方法同青泥苔。

34 蓝藻 蓝藻水华又称湖靛和铜锈水,由蓝藻中铜绿微囊藻和水花微囊藻大量繁殖而形成。在盛夏天气炎热时,由于大量繁殖可在池塘水面形成铜绿色水华。

35 微囊藻的习性与危害: 在碱性水体(pH8~9.5),水温28~32℃时繁殖最快。由于微囊藻外面包着一层胶质,一般鱼类均不能消化,过度繁殖衰老死亡后,蛋白质易分解,并产生有毒羟胺(NH2OH)和硫化氢(H2S),这些毒物浓度大时,会影响鱼类生长,严重时能使鱼类中毒死亡。就是牛、羊饮了这种水,也能被毒死。如水中浓度达到50万个/L时,可使鱼中毒,鳙鱼种尤其敏感;若水中有100万个/L群体以上,则青鱼、草鱼、鲢、鳙都可大量死亡,甚至全部死亡。

36 蓝藻大量繁殖时,在晚上产生过多二氧化碳,消耗大量氧气,容易造成缺氧泛池,当蓝藻进行强烈光合作用时,会使水体pH值急剧上升,致使鱼体硫胺活性增加,使鱼体内维生素B1减少,导致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系统失灵,兴奋性增加,活性加剧、痉挛,鱼体失去平衡。

37 微囊藻防治 生物防治: 在水体尚未出现微囊藻水华或轻微出现时,放养一定的花、白鲢鱼种能够起到防治的作用。
据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实验统计数据显示,能抑制水华的鲢、鳙放养密度为40~50g/m2。

38 药物防治: 常用药物为CuSO4·5H2O或CuSO4·5H2O和FeSO4合剂,通常使用CuSO4·5H2O即可。硫酸铜治疗鱼病的用药浓度与水温成反比,与水中有机物含量、盐含量、pH值成正比。 实践发现,理想浓度为0.5~0.7g/m3,在下风处微囊藻密集的地方进行泼洒。如果微囊藻数量过大,也可采用1~2g/m3的浓度进行局部泼洒。由于硫酸铜安全浓度范围较小,所以浓度一定要控制好,不应随意增大浓度,并且泼洒后要注意观察,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即换水。

39 综合防治: 可以尝试减少养殖鱼类的放养密度以及在高温季节来临之前适当更换池水,防止水体过肥等方法。 可定期施用生石灰调节pH值,定期换水。 大量繁殖时可遍洒硫酸铜(0.7mg/L),施药后应注意及时开增氧机,或尽快加注新水。 如果微囊藻数量过多时,难以施用药物,可以采用水泵或虹吸的方法,将含微囊藻过多的上层水抽出去,并且适当更换池水,也可以起到缓解的作用。

40 甲藻 在池塘中对鱼类产生危害的有多甲藻和裸甲藻。多甲藻为黄褐色,大量繁殖时,在阳光照射下呈红棕色,也称”红水”和”铁锈水”。鱼吃了以后在消化道中出现许多气泡。甲藻死亡后产生可致鱼死亡的有毒甲藻素。

41 习性: 多甲藻和裸甲藻喜欢生长在含有机质多,硬度大,水呈微碱性的池塘中。它们对环境改变敏感,水温、pH值突然变化均会引起藻类大量死亡。 鱼类是否因甲藻引起死亡,应仔细计算消化道内的甲藻数量,少量甲藻对鱼类是没有危害的。该藻类主要危害鱼苗鱼种,成鱼养殖较少见。

42 防治方法: 经常加注新水,定期施放生石灰,或用0.7mg/L硫酸铜全池泼洒。

43 卵甲藻习性及危害 生活在微酸性(pH5~6.5)的淡水水体中,故也称嗜酸性卵甲藻,是寄生性藻类。
卵甲藻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形成动孢子,也称裸甲子。裸甲子在水中迅速地游动,遇到鱼类,只要可能,就附着上去,然后丢掉鞭毛,静止下来,开始其寄生生活,逐步形成嗜酸性卵甲藻。 裸甲子附着鱼体后,可形成一层层白色粉状结构,故称打粉病。粉块脱落后发炎溃烂,往往引起肤霉病继发,最后病鱼瘦弱,大批死亡。

44 嗜酸性卵甲藻对其所在水体所有鱼类均能寄生,其危害性鱼种比成鱼大,家鱼比野杂鱼为烈,其中草鱼种为甚。
防治方法:可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发病季节用生石灰全池泼洒,但切忌用硫酸铜治疗,否则会加速其发病。

45 金藻 主要是由舞三毛金藻和小三毛金藻大量繁殖引起的,小三毛金藻分泌溶血素和鱼毒素,从而引起鱼类中毒死亡。
习性:三毛藻怕阳光,多生存于水的中下层,为广盐性藻类,在含盐 600~700 mg/L的水中,仍能生长。生长适温 10~30℃,适宜pH值6.5~9。 pH值7.2~9.6时生长繁殖最快,多发病在距海近或在盐碱地边上建的池塘中。

46 危害:当水中小三毛金藻密度超过3000万个/升时,水呈黄褐色,鱼类即会中毒并开始死亡;在每升1500万个左右时也会引起轻度中毒。鱼类中毒一般发生在清晨,呈现浮头状态。中毒后,首先向池塘背风浅水处集中,但驱之即散,随着中毒的加重,几乎所有的鱼都集中排列在池塘岸边、头向岸静止不动,有时还窜到岸上,当人走过驱之可暂时散开,人走后又立即集中。停留在岸边的鱼开始失去平衡,侧卧,呼吸困难,最后呈昏迷状态而死。 对小三毛金藻的毒素以鲢、鳙鱼为最敏感,其次为草鱼、鲤鱼、鲫鱼。

47 防治方法: ①当水体pH在8.5以上,水温在20℃~26℃时,用硫酸铵0~17mg/L全池泼洒,可杀死三毛金藻,水温低于17℃,pH小于8.5时,使用无效。 ②全池泼洒泥浆,壤土泼334kg/667m2,黏土泼167kg/667m2,在12~24h内中毒可恢复正常,此法不能杀灭三毛金藻,只是吸附部分毒素,所以在毒性降低后,应彻底换水。

48 ③排掉老水,加注新水或转移到水质清新的鱼池,可以减轻病情。
④用硫酸铜0.6mg/L全池泼洒,12h后大换水,然后肥水,放尿素2~3kg/667m2,过磷酸钙2~3kg/667m2来繁殖浮游生物,抑制三毛金藻的生长。 ⑤用大烟叶,每亩水深1米用0.25公斤,将成品大烟叶水煮或浸泡过夜,取起汁液,全池泼洒,整个生产季节每月进行一次。

49 其它一些藻类 如底栖藻类,适当存在,对渔业生产有利,但当池塘水体过肥,藻类急剧繁殖并发生大量死亡,池水由原来高度肥水变成为严重缺氧甚至有毒坏水,发生水变,从而导致泛塘死鱼。 防治方法:适当施肥,定期注水,发生水变时可开增氧机,或采取其它药物治疗。


Download ppt "渔业生态学利用 第一节 鱼苗发塘中轮虫的利用."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