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九課 新詩選 (一)等你,在雨中  余光中 (二)雁 白 萩.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九課 新詩選 (一)等你,在雨中  余光中 (二)雁 白 萩."—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九課 新詩選 (一)等你,在雨中  余光中 (二)雁 白 萩

2 課前引導

3 大師風華引領現代詩 ~從幾個角度接近余光中~

4 詩樂合一的先行者 為台灣築夢的人~ --余光中-- 影片欣賞:風也聽見詩的聲音 鄉愁的美麗與哀愁

5 影片欣賞:余光中與高雄因緣 讓春天從高雄出發 「臺北不論那一方面都跑在高雄之前, 唯有春天的氣息不可能先有, 因為高雄位在南方,
余光中說: 「臺北不論那一方面都跑在高雄之前, 唯有春天的氣息不可能先有, 因為高雄位在南方, 春天的第一個氣息一定先在高雄出現!」 影片欣賞:余光中與高雄因緣

6 八十大壽專訪詩人 九歌出版社幫余老師八十大壽­壽慶活動時拍攝的影片。 發問的人是資深的媒體人蘇惠昭小姐。 影片欣賞: 余光中八十大壽專訪

7 目   次 一、等你,在雨中 余光中 二、雁 白 萩 三、結構分析表 四、問題與討論 五、補充資料 六、延伸閱讀 七、牛刀小試 八、資料來源

8 等你,在雨中 余光中 一、題解 二、作者 三、課文賞析

9 題解 出處 寫作背景

10 題解 〈等你,在雨中〉描述一位在迷濛細雨中等待情人的男子,因眼前滿池的紅蓮而引發美麗的想像,抒發浪漫的情思。

11 〈等你,在雨中〉利用英詩句法製造具體的「雨絲排列句式」,加上變化多端的中國音韻結構,表現傳統古典情境,情意浪漫,聲情飽滿。

12 「等你」是一種動作,也是一種心情,是心甘情願的甜蜜心情;「在雨中」是事件背景,利用細雨帶出一種等待時浪漫迷濛的氣氛。

13 出處 選自《蓮的聯想》。 本書收錄余光中「新古典主義」時期的作品。
此時期的余光中致力於中國古典意象、音韻結構和特殊技巧的吸收與融合,企圖在新詩的白話世界中表現出另一種蛻變的「新古典意境」。

14 寫作背景 詩集裡標明寫作時間是「五十一年五月廿七夜」。
當時作者三十五歲,擔任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講師,詩集序言:「那時,寫這些詩句的,還是一位年輕的講師,愛情羞澀,綺思無窮,鬢角猶青青。畢竟是純教書,一放暑假,嘶蟬鳴蛙,午後的音樂、月光的故事,緩如爬藤的時間,美好的一切一切,都歸我所有了。……吐絲一般把纖纖心思傾吐在三聯句折來疊去的韻裡……。一整個出神的夏天,被一朵清豔的蓮影所祟,欲掙無力。」

15 作者 生平經歷 評論

16 作者 余光中,民國十七年九月九日,福建省永春縣人,生於南京市。
被稱為「詩壇祭酒」,曾自言: 「詩是我的妻子,散文是我的情人,評論和翻譯則是外遇。」

17 至今馳騁文壇已逾半個世紀,被譽為「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者」,享譽國內外,倍受文學界敬重。

18 生平經歷 民國三十八年,余光中二十一歲,隨父母輾轉來臺,考進臺灣大學外文系就讀,民國四十七年,赴美進修,獲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學位。

19 先後任教於臺灣師範大學、美國密西根大學、美國史丹佛大學、政治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七十四年定居高雄,現任中山大學講座教授,並從事寫作。
曾任《美國詩選》的編輯群,與當時名家梁實秋、張愛玲等共事。

20 茱萸的孩子    民國十七年重陽節出生的余光中,對自己出生的日子非常滿意,因為他認為這是個詩和酒的日子,菊花的日子,茱萸的日子。

21   因為自豪誕生於重九,所以自稱為「茱萸的孩子」;不過重陽節登高飲酒習俗的產生,是為了避難,也不免在自豪中感到深沉的哀傷。
   余光中生長的年代充滿戰亂,少年時代的記憶都在逃難,也似乎與重九的意義隱然呼應。

22 詩壇祭酒 評論大家顏元叔譽為「詩壇祭酒」。
余光中除寫詩外,也寫散文、寫評論,從事翻譯,在當代文壇上卓然成家,著譯俱豐,出版單行本已達七十餘種之多。

23 曾主編《藍星詩頁》、《現代文學》等刊物,為「藍星詩社」發起人之一。
曾獲「臺灣文藝協會新詩獎」、「第十五屆詩歌類國家文藝獎」,亦曾經獲選「十大傑出青年」。

24 步上文學道路 來臺不久後,余光中考進臺大外文系三年級就讀,受到文學大師梁實秋的鼓勵,經常在報紙投稿新詩作品,在即將畢業的大四下學期,出版了第一本詩集《舟子的悲歌》。

25 受教於名師 在臺大兩年,余光中受教於不少名師,影響其文學方向:
1.畢業論文指導老師曾約農先生,有豐厚的古典文學底子,讓余光中翻譯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代替畢業論文。

26 2.教聖經的趙麗蓮老師,英語流利動聽,糾正其發音。
3.當時國內口譯的第一把交椅吳炳鍾老師,推薦余光中在學生英語文摘上負責英詩譯注的專欄,成為一生翻譯事業的開端。

27 全方位作家 余光中是位全方位經營的作家,除了寫詩和散文,還兼及文學評論、編輯和翻譯。

28 他的作品能融會「中國文學傳統」和「西方文藝技法」,著重關注現實、探索人性,語言豐富多變,兼用活潑的文言和流暢有力的白話,是臺灣文壇的重量級作家。

29 璀璨「五采筆」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黃維樑,曾論余光中各方面文學成就,讚譽他有璀璨「五采筆」:
用紫色筆寫詩:其詩融會傳統與現代、中國與西方,題材廣闊,技巧多姿。 用金色筆寫散文:青壯年時期作品,氣魄雄奇,色彩燦麗,號稱「余體」。

30 用黑色筆寫評論:文學評論出入古今,解釋有度,褒貶有據,剖情析采之際,力求公正無私。
用紅色筆編輯:選文既有標準,又能有容乃大。 用藍色筆翻譯:主張要譯原意,不一定要譯原文。

31 以右手寫詩 余光中詩歌風格,可分為下列幾個時期:
1.格律詩時期(西元一九四九~一九五八):有強烈的西化傾向,此時期代表作品為《舟子的悲歌》。

32 2.現代化和虛無時期(西元一九五八~一九六一):愛荷華大學寫作班啟迪他的現代藝術觀念,作品開始有抽象趨勢,詩作呈現自我追尋的虛無感,此時期代表作品為《天狼星》。

33 3.新古典主義時期(西元一九六一~一九六三):回到傳統,以古典技法表達現代情愫,此時期代表作品為《蓮的聯想》。
4.走回近代中國時期(西元一九六五~一九六九):表達對中國愛之深、責之切的心情,對當時世界情勢發言批判,此時期代表作品為《在冷戰的年代》。

34 5.民謠風格時期(西元一九七○~一九七四):融合美國流行民歌,表現口語節奏和民謠風格,結合詩與歌,此時期作品為《白玉苦瓜》。

35 6.探索歷史文化時期(西元一九七四~一九八一):由感性走向知性,深至歷史文化,此時期作品為《隔水觀音》。
7.臺灣關懷時期(西元一九八一~):回到臺灣任教後,對臺灣社會的關懷,成為作品主調,此時期作品為《夢與地理》。

36 以左手寫散文 余光中的散文特色: 1.鍊字錘詞:重視文字修辭,因此散文語言顯得精雕細琢。
2.典故事例:典故事例可以增強文章的密度,因此他的散文中到處可見古今中外的掌故或事例。

37 3.奇喻巧擬:余光中在左手寫散文的同時,右手是一枝寫詩的妙筆,所以寫文章時,不免也有詩意濃厚的奇喻巧擬。

38 4.深刻思想:余光中幽默生動的文筆下,深藏豐富思想,其散文總能深刻打動讀者的心,引發讀者的共鳴,而不只是文字的賣弄而已。

39 理想散文的要求 一、彈性:現代散文在現代口語基礎上,可以斟酌採用歐化語法、中國文言句法和方言俚語,使散文更具彈性,不致僵化。

40 二、密度:散文要在一定篇幅中滿足讀者對美感要求的分量,要求新意、奇句、典故等具美感的素材;分量愈重,密度愈大。

41 三、質料:指構成全篇散文的個別字或詞的品質,這種品質在先天上決定了一篇散文的趣味甚至境界的高低。對文字敏感的作家,必有自己專用的字彙。

42 晚年余光中 晚年的余光中,筆力依然健壯,教書之餘,他的五采筆仍舊盡情揮灑,詩、散文、評論、翻譯、編輯,創作不斷。

43 余光中一生居住之地,他自己戲稱:「大陸是母親,臺灣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歐洲是外遇,美國是棄婦。」這段話透露出余光中對每個地方的不同情感,詩人的一生,在這些地方留下豐富而珍貴的作品。

44 評論 陳義芝:余光中不需要推薦,四方都傳誦他的詩文。他引領讀者在人文情思的路上觀奇涉險,在想像力的鍛鍊與世事的認知上獲得多重驚喜。

45 夏志清在論文《余光中:懷國與鄉愁的延續》中提到:「余光中所嚮往的中國並不是臺灣,也不是共黨統治下的大陸,而是唐詩中洋溢著『菊香與蘭香』的中國。」

46 黃維樑稱余光中為「文字的魔術師」,指其善於用各種修辭手段拆卸、拼裝中國文字,並言其散文個性突出,思維放縱,氣勢雄奇,辭采豐美,確是臺灣散文之大家。

47 課文賞析 段落大意 蓮的形象 課文賞析 寫作分析 深究鑑賞 重要修辭

48 段落大意 第一段:黃昏蓮池邊,雨中等待的情景。 第二段:時間停滯,揣想女子清芬典雅形貌,思緒飛向千年以前的吳宮。

49 第三段:回到現實,眼見星懸飛簷,女子卻比星子還遙遠。
第四段:女子翩然而至,如蓮花倩影輕搖,男子不禁聯想起姜白石的詞和愛情的典故。

50 蓮的形象 在余光中「新古典主義」理念下,「蓮」成了美學理想的象徵,它包含了一個現象的層次:「自然形態的蓮」;一個感情的層次:「愛情的象徵」;一個哲思的層次:「中國傳統儒佛思想的淨化與超脫」。

51 蓮即憐,蓮即美,蓮即愛,蓮即佛。對於蓮的聯想,從「蓮」的形象經營,可以看到余光中如何用現代意識去浸潤古典意象,如何用古典音韻來活絡現代白話的筋骨。

52 課文賞析 首句「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點出作者在雨天等待情人的事實。「虹」的意象,是一座虹橋,聯繫有情人的心。「造虹」的「造」字,有醞釀之意,顯現作者經營愛情的用心。

53 次句「蟬聲沉落,蛙聲昇起」,這兩句不僅說明夏日午後而黃昏的時間遞移,也巧妙地以自然界聲響的此起彼落,暗示自己等待中的心情也是起起伏伏。

54 第三句「一池的紅蓮如紅焰,在雨中」以「紅蓮」豔麗、火「焰」熾烈,象徵作者心中對愛情的熱烈憧憬,將「在雨中」置放於後的倒裝句,強化作者熱情如火的心,不因雨水而熄滅。

55 第二節將「情人的倩影」與「蓮花的形象」交疊。「竟感覺/ 每朵蓮都像你」千萬個情人的分身佇立在眼前,隔著如絲紗般的細雨和昏黃的天色,在朦朧恍惚的氛圍中,蓮花更似情人。將等待中焦慮不安的心情,轉移到蓮花形象的觀察。

56 第三節中,敘述等待中對時間的感覺是「看似漫長,實則短暫」;起初覺得時間過得很慢,到約定時間,則緊張起來,偶爾有人從遠處走來,「剎那」間想迎上前去。待約會的時間過了,這時對於時間又有漫長的感覺。所以「在時間之內」、「在時間之外」等你。

57 第四節以「想像」消除等待的空虛。想像與情人的纖纖素手緊握,想像靠近情人時所聞到的淡淡清香。分別從「觸覺」及「嗅覺」兩方面幻想情人就在身邊的感覺。

58 第五節,順「手」而入想像,把情人的玉手探入古典意境裡。她是華麗吳宮苑囿裡,乘著華美木蘭畫舫,搖盪著精緻桂槳,優雅採蓮的佳人。把對情人的抽象思念,具體化為優雅的動作,把佳人形象賦予古典高貴之美。

59 第六節,從古典想像中回歸現實處境。星子出現,雨已停,夜色取代了黃昏,而痴心等候的人卻還沒出現。「一顆星懸在……」,暗示他的一顆心,因為情人的遲遲未到而忐忑不安,而懸在半空。

60 第六節 再者,用「耳墜子」比喻天上星子,既寫星子的明亮閃爍,亦寫心中對情人態度的捉摸不定,深恐這份愛情搖搖欲墜的不安。

61 第六節 接著用擬人化手法,借瑞士錶代言心中的焦躁怨懟:「都七點了」。「忽然」佳人姍姍來遲,「忽然」是對先前焦躁怨懟的釋懷,也寫作者驚喜與興奮的心情。

62 第七節,望著情人由遠而近的身影,彷彿步在雨後紅蓮之上,翩翩輕巧,婀娜動人。結合先前塑造的古典美人形象,時空回到遙遠的宋詞小令裡,以小令的輕盈、意韻,來素描情人的美。

63 最末,兩人的愛情的故事,彷彿是南宋詞人姜夔情詞裡所描寫的愛情,清新典雅而深婉動人。

64 寫作分析 本詩以等待為經,以男子內心的想像為緯。 以英詩三聯句的形式,及長長短短句子構成雨絲圖像。
用「第一人稱」的視角敘述,「我」的獨白在雨中展開。

65 寫作分析 前三節勾勒背景,辯證時間 四、五節將思念伸展至古典情境 第六節回到現實,情緒轉折 末兩節抽象化情人形象

66 深究鑑賞 余光中詩作最大的特點是「節奏感」的經營,每首詩都可以讀出字裡行間的音韻效果,適合朗誦。

67 〈等你,在雨中〉採取英詩「三聯句」的格律,在視覺形式上產生了一種「雨的象形句式」;加上變化多端的音韻結構,讀起來彷彿就在淅瀝淅瀝的雨中。

68 利用聲音相近,反覆出現的「雨」和「你」字,使全詩讀起來有如雨聲迴盪其中的特殊音效。詩中還有變化多端的疊句:隔著黃昏/隔著這樣的細雨;像一首小令/從一則愛情;諧音字:紅蓮/紅焰/翩翩,特地在詩中設計出聽覺效果,豐富了這首詩的聲情。

69 重要修辭 【譬喻】 1. 一池的紅蓮如火焰 (明喻)2. 你走來,像一首小令 (明喻)3. 一顆星懸在…,(如)耳墜子一般地懸著 (略喻)

70 【映襯】 蟬聲沉落,蛙聲昇起 (兼聽覺摹寫)
【雙關】 一顆星懸在科學館的飛簷 →「星」即「心」,「星」懸半空中,「心」則懸念著情人。

71 【排比兼類疊】 隔著黃昏,隔著這樣的細雨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裡 如果你的清芬在我的鼻孔 這隻手應該採蓮,在吳宮 / 這隻手應該搖一柄桂槳, 在木蘭舟中
【轉化】 瑞士錶說都七點了(擬人化)

72 【層遞】 你走來 / 像一首小令 / 從一則愛情的典故裡你走來 / 從姜白石的詞裡,有韻地,你走來 ★由「小令」而「愛情典故」而「姜白石的詞」,範圍逐漸縮小。

73 雁 白 萩 一、題解 二、作者 三、課文賞析

74 題解 出處 寫作時間 寫作背景

75 題解 1. 本詩以雁喻人,藉由述說雁的不斷飛翔,來喻指人生也要不斷往前,追求理想、實踐目標。
2.詩中「不斷追逐地平線」的主題,透露了作者認為人生必須堅持向前,即使地平線永遠追不到,雖然無奈,也要「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即使結局是悲劇,「仍然要飛行」,表現出冷肅而堅強的詩境。

76 出處 本詩原收錄於《天空象徵》(民國五十八年,田園出版社) 後又收入《白萩詩選》(民國六十年初版,民國九十四年二版,三民書局)。

77 寫作時間 這首詩在民國五十五年發表於《創世紀》詩雜誌第二十三期,白萩當時三十歲,後收錄於《天空象徵》裡。

78 寫作背景 當時的生活背景 :三十歲時的白萩,擔負扶養三個孩子的重任,並因傢具公司經營困難,舉家由台北遷至台南太太的娘家,正是現實壓力沉重之際,因此詩中表現出「仍然要飛行」的無奈和堅持。

79 此詩創作的緣由:「這首詩大家的評價不錯,事實上我寫這首詩的動機很簡單,並不像論者所分析的那樣複雜。當時我住在台南新美街,有一段時間正逢失業,有不知何去何從之感,某日早上,看到窗外天空有一道閃光映入眼簾,我注意了一下,是一隻雁,由這點引起的感動,使我一句一句的寫下當時的心境。」

80 作者 經歷 文學成就 趣聞軼事

81 經歷 ˙白萩,本名何錦榮,台中市人,日治時期昭和十二年(民國二十六年)生。

82 ˙省立台中商職(現已改制為國立台中技術學院附設高商)畢業,現為廣告美術設計公司負責人。

83 (一)早慧的詩人 ˙白萩十六歲,嘗試新詩的寫作與發表,同年水彩畫參加中部美展獲特選。

84 ˙四十四年,白萩就讀高二,便以〈羅盤〉一詩榮獲中國文藝協會第一屆新詩獎,在頒獎場合引起詩壇的普遍注目,與同時得獎的林泠同被譽為「天才詩人」。

85 (二)創作高峰,跨足四大詩社 白萩因崛起於「藍星週刊」,深受覃子豪見重,成為早期《藍星》詩社的主要成員 。
民國四十五年加入紀弦「現代派」,作品多刊登於《現代詩》 。

86 民國四十八年接任《創世紀》編委 。 最後於五十三年與林亨泰等人共同創組《笠》詩社,發行《笠》雙月刊。

87 (三)事業忙碌, 產量銳減 八○年代之後,白萩因成立「立派美術設計有限公司」,應酬繁多,忙於事業,加上編書、編詩刊、參與文壇活動,都讓他無法像年輕時代有那樣文思泉湧的創作量,之後出版的專集,只有《詩廣場》和《觀測意象》。

88 雖然詩作因此逐漸減少,但他後期作品的視野,依然在形式和內容煥發著藝術性的高度以及精神性的強度,而且更為深化。他是一個兼具現代性和現實性的詩人,在戰後台灣詩史的地位是重要的存在,一種獨特的存在。

89 文學成就 白萩的詩富有實驗精神,並不斷自我突破。早期作品散發浪漫情調,強調自我,勇於嘗試新的形式與語言,後期轉向追求深沉的人生內涵,貼近現實,語言趨向明朗。

90 作品曾被譯介為多國文字,如法文、英文、德文、日文、韓文,德文詩集《台灣之火》是台灣文學首度譯為德文,韓國文壇也曾以專輯介紹。

91 曾獲中國文藝協會第一屆新詩獎、第十九屆吳三連文學獎、榮後台灣詩獎、台中市大墩文學獎文學貢獻獎。

92 文學成就 詩作特色 整體而論,白萩的詩作意象突出、韻味深刻、想像力緻密,致力探討生命,深富悲劇精神。

93 若從其詩風演變來觀察,可簡要歸納為:第一本詩集《蛾之死》裡的作品,有強烈抒發自我的浪漫情調,在形式上力求突破。

94 第二本詩集《風的薔薇》,持續早期對語言技巧的各種嘗試。
第三本詩集《天空象徵》以後,他企圖以淺顯的語言表現出對宇宙人生的玄思。到《香頌》、《詩廣場》和《觀測意象》,批判的社會意識和精神特別熾烈,語言也傾向口語。

95 1、形式上:精煉語言藝術 儘管其詩風一直在蛻變中,從早期的託物託事,間接興比,歷經語言明確的思考,將詩的觀點深入日常生活的事物,不變的是,他將人性與物性,生與死,愛與恨作了十分精確的凝鑄,再精選語言,讓讀者在字裡行間即能產生共鳴靈魂的感動。

96 2、內容上:存在孤獨感與悲劇情懷 評論家陳明台曾在〈吐血的歌聲──論白萩《天空象徵》〉文中如此評論:「貫串著白萩詩作的整個面貌。流浪是第一個特徵…反叛是第二個特徵…憐憫是第三個特徵…嘲謔是第四個特徵,對人性血淋淋的鞭打,對命運不屈服的抗拒、對存在赤裸裸的批判,這就是白萩的詩;白萩的影子;白萩的整個生命。」

97 趣聞軼事 (一)舊題重寫的高手 白萩喜歡將別人寫過的詩題拿來重作,像〈羅盤〉、〈囚鷹〉和〈你似一輪明月走過我心的湖底〉等詩題,都是覃子豪給中華文藝函授學校詩歌班學生的習作題目。而且這些別人寫過的詩題經過他重寫之後,往往「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如〈羅盤〉得了中國文藝協會第一屆新詩獎,〈囚鷹〉被選入《當代中國名作家選集》(丁穎主編,文光出版社,民國四十八年)。

98 (二)好友好酒好興緻 民國四十八年,白萩與音樂家許常惠(當時人在巴黎)結識並成為好友,當年九月「白萩詩四首」由許常惠譜成現代樂曲,曲譜由國立音樂研究所出版,並於台北市中山堂舉行演唱發表會。 後來許常惠回國,他們經常在一起飲酒聊天,度過一段充滿浪漫情趣的歲月。

99 有一回,兩人到某一酒家,當晚滿屋美女,大家飲酒談笑唱歌。突然白萩登高一呼,大聲向眾美女宣佈,「今晚在這個屋子的人,凡是姓白的一律有賞」,結果大家都姓白,於是白萩將身上所有鈔票,揮擲一空。

100 (三)詩之外的詩人 白萩,血型B型,雙子星座,處事行政的能力超強,除了寫詩,他的另一專長是廣告設計。他說:「寫詩,是在稿紙上從事語言思考的連結工作;設計,是在白紙上,從事視覺思考的定位工作。」

101 他以為詩實則來自於生活體驗,詩人身分多面化、入世程度多元化,才能締造詩作內容的多面化。所以他的工作,使他接觸社會各行各業,深入觀察各角落的明暗面,能擴大詩的關懷層面。

102 (四)黑白大改革 白萩從小就偏愛書法藝術,曾和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黑白書藝研究會」,固定每年舉辦書藝展。為何要取名為「黑白」呢?他們解釋,初學者首先著重於黑線條的控制,慢慢才能體悟「白」的韻味,進而了解黑白之間那種「爭」的樂趣,甚至進入黑白相容、相合的太極之境。

103 此外,黑白是中國人的美學觀與哲學觀,可代稱「陰陽」和「虛實」,而閩南語裡的黑白則意謂任意大膽、亂來。所以取名為「黑白」,就是希望把過去的筆法、結構、章法等推翻並改良,發現新的書法藝術。

104 課文賞析 結構 主題 意象

105 (一)結構:不變的抒情主線 本詩以「活著。不斷地追逐」為抒情主線,第一節先帶出空間,以「無邊際的天空」作為雁飛行場域的空闊,藉此荒漠的場域,映襯追逐之廣無邊際 。

106 第二節轉向描寫時間,由「祖先」連接到「我們」這世代,仍得「繼續著一個意志陷入一個不完的夢魘」。「夢魘」的感受來自於廣大虛無的生存空間,似乎永無止境,也來自於艱難而無奈的延續性,就像是悲劇的宿命。

107 第三節讓時空交錯進行,在「黑色大地與/奧藍而沒有底部的天空之間」,在地平線不斷的逗引之下,雁(我們)即使意識到將追逐過程中緩緩死去,就像是夕陽落下般自然,仍得繼續懸空在無涯際中孤獨地追求,毫無依靠。

108 第四節則跳脫雁的時空,帶出超然的存在。「而冷冷的雲翳/冷冷地注視著我們」,在雁的飛行命運裡,有一種存在(雲翳)「冷冷」的注視著,最後作者以此暗示,造物者或是大自然的這種存在,並不干預,也無法改變,只能冷眼旁觀。

109 全詩三節皆呼應著抒情主線:「活著。不斷地追逐」,結構自然而緊密、彼此相扣。

110 (二)主題:生存的孤寂感與追逐之堅持 雁一生的意義與使命即是飛行,追逐那遙不可及的地平線,那麼我們(人)呢?作者在此詩中傳達了存在的孤寂感,虛無而無奈,只好繼續再往前飛。

111 然而為何只要活著,便得不斷的追逐那遙不可及的地平線?這無止盡的追尋似乎來自於生命本身的悲涼本質,因為第二節提到「祖先」,吐露了生命傳承的集體宿命,雖然「廣大虛無」,即使只是一個抽象的「意志」,仍然促使世世代代的雁群(我們)要遵循。

112 最後,我們並不會抵達地平線,而是「緩緩死去」,談不上轟轟烈烈的死亡,只是如每日夕陽的落下,自然而無形。

113 雖然結果是死亡,我們「仍然要飛行」,飛行、追逐就是生命存在的意義,到最後,飛行就是目的了,明知理想或目標難以企及,仍然要追求,坦然面對人生的處境與宿命。

114 (三)意象:從雁到人, 處處呼應 1、雁:象徵人的存在,可從個人理解成家族、國族,甚至是全人類。 2、飛行:象徵人的追逐、追求。

115 3、天空:詩裡的「天空」是雁飛行的空間,象徵人類追尋的場域。詩以「無邊際的」、「廣大虛無的」、「沒有底部的」等來描述它,說明人類存在場域的廣闊、無止境,隱含有艱辛之意。

116 4、地平線:詩中的「地平線」,是雁飛行的盡頭,對人生而言,可象徵「前途」,也是可望而不可即、甚至是永難實現的理想或目標。

117 5、祖先的翅膀:象徵著飛行宿命的傳承,因此只能在「風」中鼓翼,繼續不斷的追尋。

118 6、黑色大地:如果「天空」代表著存在的場域,「黑色大地」則象徵了存在的本質,黑暗而無希望,充滿沉重的負荷感。

119 7、冷冷雲翳:象徵冷觀旁觀人生的事物,可理解為自然法則、造物者、上天或就是命運本身,或是外在險惡的環境、外在無情的現實。

120 結構分析表

121 等你,在雨中

122

123 問題與討論

124 一、〈等你,在雨中〉以三行一節、每節第二行降低一格的形式來表現情感,你認為有何寫作效果?
答:這首詩採取英詩「三聯句」格律,每節三行,形成整齊之感,再配合每節的句式高低起伏,使視覺上產生既整齊又錯落的印象,如同雨的象形,詩行如同一陣一陣的雨絲。

125 二、〈等你,在雨中〉對情人形象的處理有何特別之處?
答:詩人沒有直接描寫情人的形貌,而賦予她一朵「蓮」的象徵,清芬的氣味、典雅的手、極具韻律感的步伐。整體而言,她充滿一種不食人間煙火的古典美。

126 三、在〈雁〉詩中,作者使用哪些意象來刻畫雁的處境,同時喻指人生?
答:此詩的意象多有象徵之意,以下舉例說明: 1雁:象徵人的存在,可從個人理解成家族、國族,甚至是全人類。 2飛行:象徵人的追逐、追求。 3天空:象徵人類追尋的場域。 4地平線:象徵「前途」,或是難以企及的理想或目標。 5祖先的翅膀:象徵著飛行宿命的傳承。 6黑色大地:象徵存在的本質,黑暗而充滿沉重的負荷感。 7冷冷雲翳:象徵冷觀旁觀人生的事物,如命運或外在險惡的環境。

127 四、〈雁〉一詩以雁喻人,詩中的「地平線」可理解為人生的理想或目標。請你談談目前人生的地平線為何?你願意如雁般窮盡畢生之力去追尋嗎? (此題鼓勵學生自由回答 )

128 五、這兩首詩所詠之物,各自有何 象徵? 答:〈等你,在雨中〉中的「蓮」,象徵情人美好的形象;〈雁〉則象徵人生。

129 補充資料 鄉愁四韻 雁

130 余光中〈鄉愁四韻〉 給我一張海棠紅啊海棠紅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酒一樣的長江水醉酒的滋味 是鄉愁的滋味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血一樣的海棠紅 沸血的燒痛 是鄉愁的燒痛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酒一樣的長江水醉酒的滋味 是鄉愁的滋味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131 給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樣的雪花白家信的等待 是鄉愁的等待 給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給我一朵蠟梅香啊臘梅香 母親一樣的臘梅香 母親的芬芳 是鄉土的芬芳 給我一朵臘梅香啊臘梅香

132 鄉愁四韻 ~殷正洋 Live~ ↑點擊此處

133 雁 ↑點擊此處 作詞:白萩 作曲:李泰祥 演唱:齊豫

134 延伸閱讀-閨怨作品 憶江南 溫庭筠 玉階怨 李白 菩薩蠻 李白 玉階怨 謝朓 春怨  王昌齡 春怨  金昌緒

135 語譯: 早晨梳洗完畢, 獨自登上江邊高樓, 倚樓眺望。 千帆過盡 都不見心上人。 太陽西斜,已近黃昏, 只有含情的斜陽 與悠悠江水相伴, 站在與心上人分別的 白蘋洲, 不禁令人愁思而腸斷。 溫庭筠 〈夢江南〉 梳洗罷 , 獨倚望江樓, 過盡千帆皆不是, 斜暉脈脈水悠悠, 腸斷白蘋洲。

136 李白 〈玉階怨〉 玉階生白露, 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 玲瓏望秋月。 語譯: 玉階上滋生秋露, 深夜中佇立階上, 露水浸濕羅襪。
我只好回到屋內, 垂下水晶簾子, 無法入眠的我, 獨自隔著簾子, 仰望朦朧的秋月。

137 李白〈菩薩蠻〉 平林漠漠煙如織, 寒山一帶傷心碧, 暝色入高樓, 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 宿鳥歸飛急。 何處是歸程, 長亭連短亭。
語譯: 平林分佈陳列, 濃密的煙靄瀰漫著, 四面山色使人感覺寒涼, 更增內心憂傷。 暮色漸漸進入高樓, 閨婦正在樓上愁悶著。 獨自久立石階上, 望見鳥兒急飛回巢穴。 那裏是回去的路程呢? 遙望旅途上的長亭接短亭, 令人感到無限空虛與惆悵。 李白〈菩薩蠻〉 平林漠漠煙如織, 寒山一帶傷心碧, 暝色入高樓, 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 宿鳥歸飛急。 何處是歸程, 長亭連短亭。

138 謝朓 〈玉階怨 〉 夕殿下珠簾, 流螢飛復息。 長夜縫羅衣, 思君此何極! 語譯: 夜殿窗外的簾兒已垂下, 隔簾久立, 見簾外流螢閃閃;
牠們飛著飛著, 直至夜深而息。 長夜漫漫,無法成眠, 仍在獨自縫製羅衣, 心中對你幽深的思念, 哪有盡頭! 謝朓 〈玉階怨 〉 夕殿下珠簾, 流螢飛復息。 長夜縫羅衣, 思君此何極!

139 王昌齡 〈春怨〉 閨中少婦不知愁, 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 悔教夫婿覓封侯。 語譯: 閨中少婦從不知憂愁,
春來精心打扮 獨自登上翠樓。 忽然見到路旁 楊柳吐露新綠, 想念起丈夫。 後悔叫丈夫從軍遠征, 求取功名。 王昌齡 〈春怨〉 閨中少婦不知愁, 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 悔教夫婿覓封侯。

140 金昌緒 〈春怨〉 打起黃鶯兒, 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 不得到遼西。 語譯: 打飛了啾啾鳴叫的 黃鶯兒, 不讓牠在枝頭上亂啼。
黃鶯兒啼叫聲 驚醒我的美夢, 害我不能到遼西 與丈夫相會面。

141 牛刀小試

142 Q: 〈錯誤〉一詩中,「那等在季節裡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寓意豐富,下列解釋何者與詩意不合?  (A)描述三月江南蓮花盛開的美麗  (B)暗指在等待中時間無情的流逝  (C)表示等待者希望的起落  (D)思婦美麗的容顏也隨著時光流轉凋落

143 Q:下列意象,何者是因蓮而聯想到人,使得人和蓮合而為一? 
(A)在造虹的雨中/蟬聲沉落,蛙聲昇起 (B)一池的紅蓮如紅焰,在雨中 (C)此刻/如果你的清芬/在我的鼻孔  (D)從姜白石的詞裡,有韻地,你走來

144 Q:有關〈錯誤〉與〈等你,在雨中〉二詩的比較敘述,何者正確?  (A)皆富有優美雅緻的傳統古典意味 (B)皆以蓮花來為女子的美麗傳神寫照  (C)皆善用倒裝句式造成新鮮生動的效果  (D)皆刻意不押韻以展現新詩創作的自由  (E)在形式設計上皆匠心獨運,另有特色

145 Q:下列各選項文句,修辭說明正確的選項是:  (A) 「一顆星懸在科學館的飛簷/耳墜子一般地懸著」—借喻  (B)「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倒裝 (C)「永恆,剎那,剎那,永恆」 —回文修辭  (D)「瑞士錶說都七點了/忽然你走來/步雨後的紅蓮 /翩翩」 —映襯  (E)「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錯綜

146 Q:有關現代詩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現代詩又稱新詩,為民國以來白話詩的統稱 (B)取代古典詩,成為現代詩歌的主流,古典詩已無人創作  (C)形式自由,變化多端,較富彈性,雖然不要求 押韻,但仍須要求格律  (D)有些現代詩分節不分行,文法、結構類似散文, 但思路、意境則偏向詩,一般稱為「散文詩」 (E) 所謂「縱的繼承」是強調對中國文學傳統的吸收與轉化

147 資料來源 好站連結

148 好站連結 新詩首選 香港電台文學相對論「文學座談會」--鄭愁予 當代文學史料系統 中國當代作家口述歷史計劃 –余光中
網站中有新詩教學資料的連結整理,關於現代詩常識的介紹與欣賞,並廣泛蒐集眾多詩家作品,與新詩創作分享。 香港電台文學相對論「文學座談會」--鄭愁予 網頁中可連結鄭愁予先生演說內容影音檔,演說中提到自己創作新詩的動力,並與聽眾分享自己最喜愛的一首新詩,與如何創作出一首好詩。 當代文學史料系統 可查詢關於鄭愁予、余光中先生等臺灣地區當代文學作家之基本資料、生平傳記、手稿、照片、著作年表、目錄及文獻,與得獎記錄。 中國當代作家口述歷史計劃 –余光中 由中國嶺南大學所製作的網站,包括余光中先生自述短片、小傳、著作目錄、翻譯目錄與著作評論。


Download ppt "第九課 新詩選 (一)等你,在雨中  余光中 (二)雁 白 萩."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