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细读考纲 夯实基础 培养能力 ——浅谈2010年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细读考纲 夯实基础 培养能力 ——浅谈2010年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细读考纲 夯实基础 培养能力 ——浅谈2010年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
寿县一中 梁允胜

2 2010年六安市高考化学研讨会 一、分析高考命题特点,找准复习方向 1、2009年我省高考化学题特点分析 2009年我省高考化学试题命题范围共涉及《化学1》、《化学2》、《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5个模块。

3 2 各个模块中分布及比例 1 第 年 一 六 部 安 分 市 高 考 二 化 学 研 讨 会 考试 范围 模块 题号 分值 比例(%)
1 各个模块中分布及比例 考试 范围 模块 题号 分值 比例(%) 化学1 9、10、25(3)、27(1)(3)(4) 25 83 化学2 7、8、25(1)、26(2)、28(1)(3)(4) 27 化学反 应原理 11、12、13、25(4)、27(2)、28 (2)(5) 31 有机化学基础 8、26(1)(3)(4)(5) 13 17 物质结构 与性质 25(2) 4

4 2、关注新考纲的变化 2 1 年 六 安 市 高 考 化 学 研 讨 会
1 2、关注新考纲的变化 2010年化学高考大纲与去年相比没有大的变 化。考试范围仍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考试内容包 括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选修模块“化 学反应原理”(对应《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必考内 容”部分);第二部分考试内容包括选修模块“有机 化学基础”和“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部分内容,约 占15%。对比去年考试说明,共有4项内容的变化 和15个题型的调整。

5 2 (1)大纲调整的部分 1 年 六 安 市 高 考 化 学 研 讨 会
1 (1)大纲调整的部分 删去第一部分《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内容中的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部分。 删去第二部分《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中的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的部分。 增加第二部分《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糖类和蛋白质。 增加第二部分《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 1)了解电负性的概念,知道元素的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 2)了解共价键的主要类型,能用共价键的三个参数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3)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健。

6 (2)《考试说明》中变化的题例分析 2 1 年 六 安 市 高 考 化 学 研 讨 会
1 【例1】是用2009安徽题置换2008广东题的,考核的知识面扩大,突出了知识的迁移应用。 【例5】是用2009海南题置换的,题型相似,仍是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载体,但涉及的知识点增多。 【例9】是用2009辽宁、宁夏题置换2007海南题的,题型相似,更加突出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应用。 【例10】是用2009安徽题置换的,由原来的有机物性质判断题变为电解池分析判断题) 【例11】是用2009全国题I置换2007全国题II的,考核的仍是化学平衡内容,但突出了“转化率”和图象分析。 【例15】是用2009安徽题置换2007海南题的,题型相同,均是考核离子共存问题,二题比较,难度有所降低。

7 (2)《考试说明》中变化的题例分析 2 1 年 六 安 市 高 考 化 学 研 讨 会
1 【例16】是用2009江苏题置换2008全国题I的,内容相似,但知识面扩大。 【例17】是用2009广东题置换2008全国题I的,考核的知识点相似,但增加了平衡常数内容。 【例25】是用2009福建题置换2002上海题I的,本题以带有盐桥的原电池装置为载体,考核原电池、氧化还原反应和化学平衡等知识,比原题的要求有所提高。 【例26】是用2009上海题置换2007海南题的,本题突出了对吸收、整合化学信息和有机化合物知识块整合的考核,比原题的要求有所提高。 【例30】是用2009浙江题置换2008广东题的,本题来源于教材的典型实验——氯气的实验室制法,进行了创新设计,意在考核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8 (2)《考试说明》中变化的题例分析 2 1 年 六 安 市 高 考 化 学 研 讨 会
1 【例31】是用2009广东题置换2008广东题的,本题进一步突出了以实验为中心的科学探究学习能力的考核。 【例32】是用2009海南题置换的,这道题目的是考核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形成新知识的能力。 【例34】是用2009全国题I置换2008北京题的,两题考查的目的相似,新题加强了知识块整合,重组新知识块的能力的考核。 【例35】是一道新编题,突出了新增内容“键参数、σ键和π键”等知识的考核,这道题目具有导向性,不容忽视。

9 二是要关注《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中新增加的内容。要深入分析《考试说明》中每道例题。
2 1 (3)研究考纲变化,关注新增内容 一是要根据新增的“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重要用途”,关注三大合成材料和新型高分子材料的设置、理清高聚物的结构,选择合成原料制备的最佳途径。以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书写和结合实际问题分析为落点,在综合有机习题中渗透和串联高分子化合物的知识。我们要加强这个方向上的信息给予题研究。 二是要关注《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中新增加的内容。要深入分析《考试说明》中每道例题。

10 二、第二轮复习的几点建议 2 1 年 六 构建知识结构,使各部分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条理化 安 市 高 回归课本,有效训练,夯实基础 考 化
1 二、第二轮复习的几点建议 构建知识结构,使各部分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条理化 回归课本,有效训练,夯实基础 关注过程与方法,提升化学学科思想与学科能力 密切关注题型变化,做到胸有成竹 注重总结和反思,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1 1、构建知识结构 使各部分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条理化
1、构建知识结构 使各部分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条理化 2 1 按知识结构的框架自己独立完成对知识的梳理和归纳、使零散的知识有序地贮存,先形成知识主线,再构建网络。 (1)基本概念的复习 用化学用语来回答的题目均有8至10个,因此,化学用语的训练与规范书写,非常值得考生的重视,必须在从平时的训练中注重化学用语的训练与规范使用。比如,如何区别“电子排布、电子排布式、简化的电子排布式”等概念。有关“离子”的试题仍然备受青睐,象离子共存和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判断题,仍将出现在选择题中,同时围绕离子反应的有关离子浓度计算或判断、离子间氧化还原反应,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

12 1、构建知识结构 使各部分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条理化
1、构建知识结构 使各部分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条理化 2 1 (2)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复习 有关单质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内容多、涉及面广,靠死记硬背不易掌握。在复习时可根据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表,逐一地判断某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通性,同主族元素或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根据强弱电解质理论推知盐的水溶液的酸、碱性等。要注意把握:六种非金属知识主线:气态氢化物→单质→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应含氧酸盐;五种金属知识主线:单质→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应含氧酸盐;再构建知识网络。如“氯网”、“氮网”、“硫网”、、“铝网”、“铁三角”和“铝三角”等等。

13 1、构建知识结构 使各部分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条理化
1、构建知识结构 使各部分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条理化 2 1 (3)有机化合物的复习 两条主线:苯→炔烃→烯烃→烷烃; 醇→醛→羧酸→酯; 中心辐射点为烯烃:烯烃辐射一大片; 烃与含氧衍生物的桥梁是卤代烃。 今年新增内容:“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重要应用”。 应关注:结合三大合成材料和新型高分子材料的设置、高聚物的结构分析、合成原料制备的最佳途径等问题。以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书写和结合实际问题分析为落点,在综合有机习题中渗透和串联高分子化合物的知识。

14 1、构建知识结构 使各部分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条理化
1、构建知识结构 使各部分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条理化 2 1 (4)基本化学实验的复习 近年来化学实验侧重探究实验考查,因而要学会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绘制、识别实验装置图,并能运用已有实验基础知识设计或评价实验方案。要充分利用物质的鉴别、分离与提纯、物质的制备、物质组成的测定、物质结构的分析、环境污染的防治等化学具体问题,加强方程式的书写、实验现象的描述等方面的练习。在2010年的考试说明中,实验题占到18%的比重。 ①尽量让学生到实验室亲自动手做实验,切实理解实验原理、提高实验综合能力。 ②若没有足够的实验条件,要争取多看相关的实验视频,以增强感性认识。 ③密切关注以实验为载体的科学探究性试题。

15 1、构建知识结构 使各部分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条理化
1、构建知识结构 使各部分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条理化 2 1 (5)基本化学计算的复习 化学计算考查对发展学生逻辑推理、抽象思维,高层次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复习时要强调以化学方程式为基础,以质量守恒、电子转移守恒、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为主线,把握尺度,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化学计算中的纯运算题是不可能出现的,多以填空、选择题形式的小计算、融入实验题和有机题的定量计算为主。

16 2、回归课本,有效训练,夯实基础 2 1 年 六 以“课本”为纲,回归教材,要注意教材内容的知识点、增长点,综合点。 安 市 高
1 2、回归课本,有效训练,夯实基础 以“课本”为纲,回归教材,要注意教材内容的知识点、增长点,综合点。 重视课本中的每一个“演示实验”、“科学探究”及“科学视野” 重视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中的例题 有效训练是第二轮复习的重要手段,重在“有效”。即瞄准高考方向。

17 3、关注过程与方法,提升化学学科思想与学科能力
2 1 3、关注过程与方法,提升化学学科思想与学科能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和化学现象,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验问题,初步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让学生自主学习,在过程中探究,抓住化学中核心知识;突出化学学科的“物质”“结构”和“反应”三大主题,抓住观点、方法、STSE[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环境(Environment)的英文缩写]三条内容主线。 建构化学学科系统,深刻把握“化学平衡”“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等学科思想以及元素观、微粒观、转化观、分类观等基本观点,培养化学学科能力。

18 3、关注过程与方法,提升化学学科思想与学科能力
2 1 3、关注过程与方法,提升化学学科思想与学科能力 第二轮的复习要关注的热点: 海水这一资源宝库的综合应用 铁、铜的变价 碳、氮、氧在自然界的循环 硫及其化合物的“功”与“过” 化学对材料科学的重要意义 关注“神七”、“甲流”、“诺贝尔化学奖”“ 美俄卫星相撞事件”等涉及化学方面的知识 新材料开发、环境保护、化妆品、制药 关注新增内容,关注和安徽生产实际相联系的问题

19 2 4、密切关注题型变化,做到胸有成竹 1 年 六 安 市 高 考 化 学 研 讨 会
1 4、密切关注题型变化,做到胸有成竹 化学实验试题仍然是“1+1”模式:一道考查实验仪器与操作的选择题和一道实验探究性试题,综合考查考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卷Ⅱ的实验题多以实验探究形式呈现,无机推断、有机推断都摒弃了传统的远离真实情景的框图推断题,逐步以 “工艺流程”“操作流程”“有机实际合成路线”等实际应用题代之。 有机化学试题仍然是两道题:其中一道选择题仍以必修内容为主,另一道综合试题以选修内容为主,综合试题的命题方式仍然是给出新发现或新合成的有机的结构信息(模型、键线式等),要求回答出有机物的分子式或结构简式,同时围绕题给信息对有机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和有机的性质等进行考查。

20 5、注重总结和反思,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 1 年 六 安 市 高 考 化 学 研 讨 会
1 认真反思可以沉淀出精华。反思主要从试题涉及的知识点、解题方法、解题规律、失误原因、语言规范、思维的优化等方面进行。在反思过程中,多设几个“假如”,多问几个“为什么”。 (1)认真审题,培养学生解题的缜密性 仔细审题,防止思维定势,防止曲解题意,降低非智力因素失分,做到简答完整,要点准确,语言简练,规范化学用语。 (2)加强练习,培养学生解题的敏捷性 指导学生学生适应性训练,合理安排训练时间,通过错题分析,找出错误的根源,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总结反思,举一反三。同时要进行归纳分类,寻找最佳的解题方案,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率。

21 谢谢! 请各位同仁提出批评意见。愿六安市的2010年高考化学成绩更上一层楼!


Download ppt "细读考纲 夯实基础 培养能力 ——浅谈2010年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